返回索引页

什么是好老师

wxmang

2016-11-07 15:33:41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我还要加一条:开阔眼界。尤其对平民家庭的孩子,这更重要。

平民家的孩子,囿于生活环境,视野受限,极度影响追求目标,路径选择,也也影响胸怀野心。

好的老师,能够告诉站在山脚下的孩子,山顶上是什么,能够看到山背后的什么风景,上山有几条可行路径,这些路径上有什么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上山需要什么技巧,需要什么准备,需要多少努力和体力知识储备等等。

所以好的老师,显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上过山顶,总结出山上的经验和教训,并愿意把上山技巧和经验教训传授给学生。缺一不可。

当然再好的老师,也要看学生是不是自强不息,愿意努力上进,是不是举一反三,灵活聪明。谁也不会把精力时间浪费在自暴自弃,懒惰放纵,榆木脑袋,愚蠢透顶的人身上,俗话说烂泥扶不上墙,雅话是:谁见过磨砖成镜。

所以好的老师,也是靠自强不息,举一反三的学生成就的。

我认为,高中老师是最重要的。因为高中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开始,最容易走弯路,有好老师引导,事半功倍,减少风险。同时高中又是人生的分水岭,是人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分叉点,一个孩子上一流大学跟上二流大学,人生际遇和机会天壤之别。而好老师,会增加孩子充分发挥自己能力极限的机会,因此也能减少遗憾。

高中老师中,第一重要的我觉得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不但教孩子提升表达能力(这是人生竞争的基本技能,一个不能完整,准确,及时,有煽动力表达自己想法的人,哪怕你能力吞天,也将一事无成,因为没人知道你的想法,不过是一个雨人),而且教会孩子审美,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坏的,不仅仅限于对文章的审美,一切诗歌,绘画,音乐等等涉及精神生活的审美都可以触类傍通。同时,语文能力也是社交能力的基础,可以让一个人在社会中与人为善,和谐相处。

第二重要的是数学老师,高中数学老师,为我们打开抽象领域的大门,让我们知道人类最本质能力的极限:结构抽象,数字抽象和空间抽象,把我们从蒙昧状态提升到逻辑状态和理性状态,为下一步进入人类知识前沿做好基础准备。同时好的数学老师,还能让学生知道全国同年级学生最高水平和前沿,给学生竞争的勇气和方向。

我的运气好,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原《中央日报》记者),通过指导我通读《唐宋八大家文选》和曾国藩编辑的《经史百家文》,让我懂得直截了当,言简意骇,才是文章的根本,才是力量的所在,堆砌辞藻,只会以文害义,得不偿失。文章首先是让人读的,文以载道,而不是炫耀显摆的。也知道什么才是美的,有价值的。

我的高中数学老师(也是我后来科大数学系的概率论老师),告诉了我们数学本质是什么,结构抽象,数字抽象和空间抽象的例子,表达和价值,数学研究是怎么搞的,数学的意义,甚至选编了部分柯朗的名著《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的内容(这本名著网上有下载的,值得阅读),油印成活页,给我们开阔视野,也油印苏联数学竞赛成套习题和培训材料(估计跟老师曾经是五十年代上海数学竞赛佼佼者有关)。

没有优秀老师指引,完全靠自己摸索,孩子极易在浓雾失去方向,最后迷路等死,或者在半山腰就放弃努力。

完全靠自己摸索成功的,或者运气爆棚,或者天纵英才,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普通人,还是找好老师领路靠谱,试错成本最低,也最容易成功。






25 条留言

苏双
2016-11-07 15:41:17
赞美忙师,我现在给大学生、研究生上课,一上来先教学生“三不四自”

不吸毒、不传销、不信邪教;

自觉(学习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老师,而是为自己)、自省(每晚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有没有做成什么事,有没有什么特重要的事忘了做)、自控(对自己的不良嗜好如打游戏上瘾,通过设置栅栏比如删掉游戏存档、删掉游戏文件、删掉安装文件等,控制自己的冲动,等冲动劲过去,就不想玩了)、追求自当一面。

等发现有好苗子(我的评价就是这孩子比较灵、比较靠谱),我就引导他读大牛们的帖子,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实力。
我见过三个最好的老师的教研究生的方法,首先是钱学森,直接给你最前沿的论文,让学生搞清楚,然后往下走,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压榨学生能力的极限,是极限培训法。当年他在科大五系当系主任时,考试给的题目就是最前沿的题目,一道题,八小时,结果直接让四人被担架从考场抬出急救。不过这批人最后大多成就非凡,中国航天基础就是这批人打下的。

第二个华罗庚先生,华罗庚讲课没有备课,也没有讲义,上课前问问前排就坐的女生,上一次讲到什么地方,然后往下讲,他的课程是广博,一门高等数学,从微积分,复变函数,讲到微分几何,线性代数,除了不涉及流形,拓扑外,现代数学所有分支一网打尽,学生学一学期,相当与其他大学学几个学期,甚至一辈子。而且华罗庚喜欢在课堂上讲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经常让助教(例如王元,许以超等大数学家)和他直接上黑板切磋,讨论,让学生直接观摩世界一流大数学家怎么研究问题。

第三个是许国志先生,他的理论是学好一门课,讲一遍就行。所以把教材交给你,然后按期让你在讨论班上上课,他在下面听,随时提问,回答不出来,就挂在黑板上示众。一门课讲下来,想不熟悉都不行。
2016-11-07 15:58:46 回复
stevezhouxj
2016-11-07 16:14:32
请问忙总,目前刚兴起的在线教育平台,您举得他们聘请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在网上平台上课的方式对学生帮助有多大?

(关于这种上课方式,可以参见下面这个新闻链接:http://it.sohu.com/20160405/n443305168.shtml
没有用。教育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基础教育)有两个: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是小炒,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不同教育方法。举例来讲,对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问:大学毕业干什么?我的回答是不同的,对家境宽裕的,我的回答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一个方向,夯实基础,深耕细作。对家境贫困的,我的回答是:先找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等待机会。所以对有钱家庭的学生是迅速发展,对贫困家庭学生是先保生存(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才是输在起跑线上)。以前在西西河,我回答媚如春的问题,其实也是这个思路:先争取活下来,才有未来。不过这个回答竟然被一群信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群起围攻。真的没法说什么了,人都饿死了,还谈什么道德。

教学相长,是老师通过一对一对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深度和能力,因此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效率,减少弯路。当年科大78级数学系老师辅导,是每晚上到宿舍串门的,一个个宿舍答疑解惑,一方面检查学习,一方面了解学生能力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案。这些来串门辅导的老师,可不是其他大学用小喽啰来滥竽充数,都是大人物(后来科大这个传统被废弃了,可惜)。

所以,教育没法用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流程化快餐模式完成,没法一个模板打天下。

我觉得网络教学,顶多算得上科普而已,想教育成才学生,不太可能。当然如果这个学生是天纵英才例外。不过如果是这样的学生,没有网络也行。
2016-11-08 10:30:44 回复
幸运福星
2016-11-07 17:15:34
忙总,你眼中的好老师,是不是都懂得因材施教,知道什么样的苗子适合怎么培养,走什么路?
当然,因材施教是常识,连这点都做不到,就不要当老师了。
2016-11-08 10:33:15 回复
三点水
2016-11-07 18:58:49
前面想花大价钱请好老师来教孩子作文,硬是找不到啊!
不是找不到,是一般老师不愿意做,因为这太花精力和时间,得不偿失,性价比不好。培训一个孩子会写和写得好,花的精力和时间太多了。
2016-11-08 10:34:53 回复
countsun
2016-11-07 22:43:16
我的讨论是成绩 其他不谈 我在高中的最大问题是偏科 我觉得老师问题严重 当时的老师是很负责 都在抢资源 就是作业多 争着补课 ,我就做不好平衡 所以语文很差 我觉得如果像学数学一样学语文 我的语文成绩会好很多 英语我是硬挤出时间 自己背单词 才搞好的 ,学习成绩提高 还是靠自己 找自己的不足(错的题 就是不足) 当时没搞好平衡 所以总分不会太高了
当年科大数学系78级高考数学考满分的比比皆是,可是如果语文不好的人,现在都没什么出息。现在有出息的,基本都是语文数学都不错的。更不用说数学竞赛免试的那些。

如果人语文不好,按照我的形容,现在话都说不蒙,与人交流都困难,短时间内无法让人直截了当理解他的意思。他怎么可能做什么成就。有的人写数学论文,一大圈咕噜话不知所云,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2016-11-08 10:39:25 回复
吴维康
2016-11-08 07:45:37
忙总我们都是本科师范生毕业到高中教书的,没有到过山顶,自己视野也不开阔,看到这些文字感觉问心有愧。
其实可以在工作中学习提高。

我母亲是学医的,平反后本来可以回医院,可她认为长期不做临床,去医院是害人。组织部最后根据她的意愿,把她分配到遵义四中(这是当年贵州最好的中学,我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当语文老师。我还记得她每天起来,都会在家背诵教案。其实以她的语文童子功和水平,那个学校的语文老师大多数无法与她相提并论。

自强不息,永远不放弃努力,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2016-11-08 10:45:00 回复
冰冻三尺
2016-11-08 09:19:44
在美国这边看到,已经有学生把可汗学院和coursera.org上修的课程往简历上写。而且从名校教授课件中,我觉得确实很有收获。关键是如果不拿证书的话,免费!
没用,对培育数学能力,基本等于零。也就是科普知识而已。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不是看人家怎么做就能得到。
2016-11-08 10:46:08 回复
纸飞机
2016-11-08 10:08:52
像钱老这样的讲法的老师,现在top学校很多,直接给一个reading list,然后分组做一个方向。但是像华老这样的老师 能深入浅出,不断织网一样把各个分支打通的老师太少了。

top2也好,科学院也好牛人不少,但是现在能讲好的老师太少了。不少自己水平有,但是讲课确实不行,也不咋上心。

造成结果就是好学生基本自学为主,控制力不强的就跑去打游戏,最后应付考试而已。
钱学森先生会不断引导学生探索路径,而不是不管。每周讨论班,他都会引导方向。我参加过他主持的系统科学和工程讨论班一年,觉得他引导的方向真的很重要,对人训练极大。
2016-11-08 10:47:54 回复
有张纸
2016-11-08 12:22:10
忙总说的教育是培养人才吧,不过在线教育之类的只要培养合格的工人 服务员之类的就算成功了,整个社会不需要几个人才
合格工人是需要生产线实际操作培训的,在线培训的都是口水党。谁见过只会飞模拟机的飞行员。在线培训只能是辅助培训工具之一。
2016-11-09 09:49:18 回复
盈飞轻
2016-11-08 12:40:59
请问忙师,“煽动力”也是可以通过语文培养的么?这种能力是不是更加和先天条件有关?后天培养的话从哪些方面入手?
那当然,把激情表达出来,就是语文的重要功能。当然你自己没激情,那就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2016-11-09 09:51:18 回复
winternight39
2016-11-08 15:44:20
现在国内外任何一个一流大学都达不到这种水平了吧
科大数学系研究生还能达到。
2016-11-09 09:45:32 回复
linxiaoyuer
2016-11-08 21:38:25
一直在跟着忙总学习进步,受益良多并能将之传递下去。

一个好老师,怎么教,教什么,忙总都给出了具体的解答。在我看来,这是有点理想主义且可遇不可求的。

想问忙总,现行教育制度下(分数至上,无限追求升学率,过于透支教师与学生健康,挂着素质教育的皮卖着应试的膏药,高考成绩700+/750考不上清北)如何做个好老师呢?
高考成绩如果不是高中老师能力和努力的测试唯一标准,也是最主要的标准,高中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越龙门,如果不能培养出几个高考状元,探花,榜眼,无能如何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好老师,是成功的。

就我自己经历,高考成绩好,与高强度训练成正比(这个高强度不是时间高强度,而是质量高强度,例如你就算每天做一万道四则运算,对高考也没有用)。例如一个学生如果把300套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在规定时间都能完成,在不参考答案前提下,还能得满分,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0套数学竞赛题,也能在不参考书的情况下得满分,那么他参加高考,得满分就是大概率事件。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做几百套高考语文模拟题,并写2000或3000篇高考模式的命题作文,并能获得高分(其中非作文部分满分),那么参加高考,获得最高分的概率就极大(语文不太可能满分)。

其实高考的唯一秘诀就是高强度做习题(再强调不是高密度,如何选择试题库,其实看老师水平),熟能生巧。没得其他选择。

学生做了足够强度的习题,高考成绩就看其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是否稳定,身体条件是否足以支撑了。一般说来,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当然对笨蛋学生除外。

至于高考700分或750分,关键看总的满分是多少,如果总的满分是900分,这个成绩不算什么,如果总分满分是800分,才算可以。当年我们高考满分500分,我们班上最高分486分(也是全国最高分,当时是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一般人成绩也都超过425分,440分,450分的也不少。所以要教育学生看到全国水平是什么,他们才能有动力继续努力。
2016-11-09 10:08:01 回复
countsun
2016-11-08 22:26:31
忙总 说的对!我也承认学不好语文 后面问题很大。我的本意不是讨论语文重不重要 ,我在检讨我当时做不到平衡(语文时间花太少)算是反驳 那句 读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算是自我反思 也算给后来人提个醒吧
数理化高考容易得满分,所以被重视。
2016-11-09 09:43:20 回复
不会输名字
2016-11-08 22:39:03
由于小弟才去一个国企,就是一个小会计,今天被叫到财务总监的办公室安排了人生第一个工作,说是公司有现金流可以对外投资,但是一般国企都比较保守,只能买些理财产品,才和建行谈了些理财方案后续也会和其它银行谈,领导让我总结建行方案一天后给他,但是银行的方案给的已经很详细了,我要怎么总结比较合适?难道就是把建行给的方案简单处理汇总一下交给他还是说他有其它希望我做的但是我没有悟性不是懂哎,国企领导都惜字如金,这个又是我第一份工作,这个怎么处理比较合适?求解
评估投资方案,这是会计系的基本功,如果不会,你就只能自己自己补习了。
2016-11-09 09:33:28 回复
霍牛
2016-11-09 08:58:56
所以好的老师,显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上过山顶,总结出山上的经验和教训,并愿意把上山技巧和经验教训传授给学生。缺一不可。

看到这段,想起个事情,就是我们老家那个县,是晋西北有名的贫困县,在高考刚恢复时那几届学生考的特别好,原因无他,当时有若干天南海北的 右派知识分子下放在我们那,里面据说有中山大学的数学系老师,还有北京来的政治老师。
当然没过两年,这些人都走了,然后当地的高考成绩开始一落千丈,高考恢复时那批大学生成了永远比不上的一个高峰。
遵义也一样,80年代初期,当年流放贵州的老师平方摘帽,离开,教学质量就断崖式下跌。当年遵义四中长期依靠这种被流放的老师称霸贵州,后来这些外援一走,就泯然众人了,现在在贵州,不如贵阳一中水平甚多了。
2016-11-09 09:31:45 回复
wkstz
2016-11-09 09:23:20
对忙总这段话感触颇深,自己表达能力不行,确实吃了不少亏。
现在找老师已经没可行性了,请问有什么自学的方法提高语文能力吗,背诵《唐宋八大家文选》和曾国藩编辑的《经史百家文》有用吗?不求提升到忙总的水平,能比现在进步就行。
多写,多说,练习,熟能生巧。
2016-11-09 09:32:24 回复
wxmang
2016-11-09 10:08:01
高考成绩如果不是高中老师能力和努力的测试唯一标准,也是最主要的标准,高中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越龙门,如果不能培养出几个高考状元,探花,榜眼,无能如何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好老师,是成功的。

就我自己经历,高考成绩好,与高强度训练成正比(这个高强度不是时间高强度,而是质量高强度,例如你就算每天做一万道四则运算,对高考也没有用)。例如一个学生如果把300套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在规定时间都能完成,在不参考答案前提下,还能得满分,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0套数学竞赛题,也能在不参考书的情况下得满分,那么他参加高考,得满分就是大概率事件。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做几百套高考语文模拟题,并写2000或3000篇高考模式的命题作文,并能获得高分(其中非作文部分满分),那么参加高考,获得最高分的概率就极大(语文不太可能满分)。

其实高考的唯一秘诀就是高强度做习题(再强调不是高密度,如何选择试题库,其实看老师水平),熟能生巧。没得其他选择。

学生做了足够强度的习题,高考成绩就看其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是否稳定,身体条件是否足以支撑了。一般说来,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当然对笨蛋学生除外。

至于高考700分或750分,关键看总的满分是多少,如果总的满分是900分,这个成绩不算什么,如果总分满分是800分,才算可以。当年我们高考满分500分,我们班上最高分486分(也是全国最高分,当时是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一般人成绩也都超过425分,440分,450分的也不少。所以要教育学生看到全国水平是什么,他们才能有动力继续努力。
我一个科大数学系同班同学,他是某省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三个第一名,是华罗庚亲笔写信推荐来的(当时华罗庚还是科大数学系主任),比我年纪还小,我问过他的学习方法,他的回答是:做习题做到吐。

另外一位目前的世界知名应用数学家,院士,他的经验也是:水平靠习题养出来。

没见过足够多类型和难度的习题,学生很难有什么自信心,也很难处变不慌。
2016-11-09 10:21:51 回复
盈飞轻
2016-11-09 12:49:23
请教忙师,激情是可以培养的么?激情和心境,平常人有可能同时做到“激情似火”而又“心如止水”么?我感觉很容易只得一偏,来劲了容易激动,平静下来又容易淡漠,有没有啥途径可以修炼呀,是不是也要找到对应的“习题”,狠狠做一做才会进步呢。
你会呐喊吗?高兴时会大笑吗?只要会,就有激情,只是没法表达而已。语文可以帮你表达,就像素描可以帮你把看见的画出来一样的技巧。
2016-11-11 10:46:08 回复
有张纸
2016-11-09 13:53:04
搞飞机的都是人才了吧,富士康生产线一百多万人,守纪律 识字就成了吧
开数控加工中心的也需要实战培训,没开过机床吧?开一次就知道了。
2016-11-11 10:41:12 回复
海绵小方块
2016-11-14 22:58:14
请教忙师和各位高人:《什么是数学》一书的习题有答案吗?要是实在做不出来,又不想跳掉。身边又没人可请教怎么办啊?
建议看教科书,循序渐进,科普书不能当成教科书,科普书就休闲小说一类的东西,学不会什么。
2016-11-16 11:46:01 回复
幸运福星
2016-11-15 09:10:32
如果不会呐喊,不会高兴,没有激情,该怎么办?
去找心理医生治疗吧,这个病很严重了。
2016-11-16 11:45:00 回复
CC
2016-11-15 14:55:29
忙总对教育的真知灼见,甚是钦佩,总是读了又读,受益匪浅。自己是一位南方大学的教师,英语博士,教学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在不断的求索中,中国的教育状况真是堪忧。忙总提出的第一条“开阔眼界”,甚感重中之重,当前的学生特别缺乏的是好奇心、求知欲,对问题缺乏钻研的精神;为什么对很多问题和现象没有兴趣呢?估计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不见“山顶的风景”。忙总提出的第二条“高中语文老师的重要性”,甚是赞同。语文,真的是太重要啦!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只可惜:当下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能领悟!现在的人,太重物质,失落精神。事实上,物质好充实,精神却难提高;充实的物质,把握不好,就会失控。教学的过程中,深感: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不了解;遇到问题,很难形成自己的看法,缺乏思想;另一方面,特别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这一点忙总在谈到大学毕业如何选择就业时特别提到过。忙总谈到最好的老师带研究生的方法,也给我很多启示。非常感谢忙总分享教育的思想,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祝健康!
大学老师可不是仅仅是开阔学生眼界这么简单,是要交给学生安身立命的金刚钻的,学生以后是否成才,大学老师承担主要责任,大学老师自己要有金刚钻,才能教别人。现在绝大多数大学老师都是误人子弟,因为自己都是蒙查查。一流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区别就是:一流大学存在有金刚钻的老师(尽管比例不大),而普通大学不存在,普通大学的老师基本都是不合格的。
2016-11-16 11:44:19 回复
纸飞机
2016-11-15 18:07:35
忙总怎么看人民日报批学而思,批数奥竞赛。
11月7日起,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直指学生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家长焦虑感十足。

现在大城市好老师 很多被培训机构瓜分, 由于教育平均化,减负,大部分小学生都在培训机构占坑,额外补习数语外。
  
不了解。
2016-11-16 11:41:18 回复
泸村
2016-11-16 15:53:31
对我这样的蒙查查老师而言,忙总这番话是非常及时的鞭笞,感激不尽。不过还有一事不明请忙总指点,即大学里有很多专业从设置上就是务虚的,除了将来继续从事理论研究有用以外,与现实应用并不太相干。期待所有的学生都搞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一是每个人旨趣不同,二来是容量有限,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做教学研究。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教给学生金刚钻呢,或者说,这时候的金刚钻是什么呢?
思维框架,思维方法,基本技能(例如搜索情报技能,汇总分析技能,写摘要概论技能,计算技能,逻辑分析技能),这是大学金刚钻,具体知识用处并不大,因为淘汰太快,学点就行,知识只是学习技能,框架和方法的例子和载体,并不重要。
2016-11-17 14:21:19 回复
海绵小方块
2016-11-18 15:20:23
那么再请教,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呢?在何种情况下能最有效的学习。您当年的老师为什要专门弄这本书来给你们参考呢?同样您为什么到今天还对其印象深刻呢?
开眼界,知道世界有多大。
2016-11-22 10:17:02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