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菜西吃
wxmang
2016-06-06 11:46:46
一般说来,中菜西吃是年轻人的噱头,泛善可陈,既无中菜口味,又无西菜雅致。但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中菜西吃有两次。
一次是1997年左右,在处理一个不良债务业务时,与债权人们一起在西苑饭店开会,会议期间,一个人建议去附近一个小饭馆吃中餐,结果一进去,发现布局是咖啡厅格调,是个格调餐厅(当年北京很流行这种格调,情调,风格等等为主题的餐厅,现在随着年轻人的眼界开阔,再想用这种头戴瓜皮帽,身穿燕尾服的伪西方高贵品味把戏糊弄人不容易了,也就逐渐消失了),大家准备立即退出,结果接待的知客立即说,这里不但有意大利风味西餐,也有中餐。不过是中菜西吃。
我们几个一听,倒是第一回听说中菜西吃这个说法,立即说好,来一份。
其实中菜西吃就是套餐,只是摆盘雅致一点而已。
我们几个各自点餐。我点的是北京风味。
开胃头盘是四个春卷,盘子里用西红柿沙司点缀几笔,放几朵盐水煮的西兰花陪衬。春卷是用馄炖皮包的,两个是素馅,两个是荤馅。素馅是绿豆芽炒韭菜鸡蛋粉丝,荤馅是京酱肉丝混大葱白丝,味道不错,很到位。
汤是五花肉石榴籽粒,马蹄粒和葱姜粒混合做的肉丸子+冬瓜清汤,一个汤盘里,两个乒乓球大小的雪白肉丸,几小片翠绿白嫩的冬瓜片,加上小半盘淡黄色透明高汤,上面几片翠绿香菜叶,赏心悦目,味道清淡鲜甜。很有点江南清汤狮子头的味道。
沙拉比较有特色,一个大盘子,中间是一大勺草莓丁,桃子丁加上一大勺浓酸奶(老北京瓷瓶酸奶),周围围了五撮菜,分别是糖醋莴笋丝,蒜蓉黄瓜丁,红油笋丝,芥末白菜丝,麻油绿豆芽。很开胃。
辅菜是鱼,一块有手掌大的去皮,去骨鲈鱼肉,在开水中汆熟,装盘,浇上姜葱蒜炒焦香,加剁椒+野山椒+泡椒粒翻炒,再加入白糖高汤调味,最后加生粉勾薄芡制作的浇汁,上面撒葱花和红椒粒摆盘。鱼肉很嫩,入口即化,味道鲜美,开胃。
主菜是一大勺鸡丁和豆腐配一小撮泰国香米饭。
鸡丁做法是先把用料酒、胡椒粉和盐腌制好的鸡胸肉丁抓捏上劲,再加蛋清生粉抓捏均匀,下油锅猛火划散起锅滤油,再起油锅下姜、葱、蒜爆香,下稀释的北京黄酱炒匀,待起泡,下鸡丁翻炒,再加白糖和醋的薄芡,翻炒均匀出锅,撒葱花。这个菜很开胃,鸡丁鲜嫩,酱香浓郁。
豆腐做法是胡椒粉、盐、料酒腌制好的牛肉末与蒜蓉+洋葱粒一起在油锅中干煸到蒜蓉变成金黄色,牛肉末焦香浓郁起锅;豆腐先用开水汆烫去生味,然后起油锅,爆香姜,葱,蒜,下甜面酱和郫县豆瓣酱碎蓉翻炒出香味,再放豆腐下锅,小火熬制半小时,大火收汁出锅,装盘,豆腐上面撒牛肉末。豆腐很入味,有焦香味。
餐后甜点是冰糖银耳莲子汤+自己制作的沙琪玛。自己做的沙琪玛,舍得放鸡蛋,所以很细嫩爽滑。
最后是咖啡。应该是就是雀巢速溶咖啡而已。
与正宗西餐不同的是,没上配餐酒。可能这家餐厅主打的就是工作餐,喝酒影响工作,所以不备酒。
总的来说,比单纯吃中餐节约时间和钱,但是可选择少,也就是追求情调的人可能会去第二次。
第二次是2000年左右,在上海,一个证券公司的总经理带我去吃的,在衡山路附近,是一家专门经营新西兰进口羊肉的店,以羊肉制作出名。
店面是上海常见的那种格局,桌子极密,极端拥挤,可点的菜实在不多。我点的算是进口羊肉中式做法。
开胃头盘是羊肉里脊切石榴粒,与彩椒(有青椒,黄椒,红椒紫椒)粒,洋葱粒,蒜蓉用羊油合炒,放在炸得焦黄的土豆丝上面。羊肉很细嫩,不膻。
汤是羊排骨炖萝卜汤,很清淡,排骨很软嫩。
沙拉是水果沙拉,有牛油果,芒果,菠萝,香蕉,哈密瓜,雪梨,桃子等等,上面放酸甜沙拉酱。
辅菜是白扒羊肉,一块比巴掌还大,约有两厘米厚的羊腿肉,与洋葱粒一起在黄油锅里煎两面变色,撒花椒粉,盐,浇糖醋汁勾的薄芡,装盘。肉很细嫩,可是不太吃的出羊肉的鲜味。
主菜是炒蘑菇丁+红焖羊肉丁,配西红柿羊肉酱炒面。
炒蘑菇丁是圆菇切丁,与蒜蓉红椒粒合炒,突出蘑菇清香味。很滑嫩。
红焖羊肉是羊肉丁(有肥有瘦)加八角和姜片,用红酒焖制到软烂入味,用糖和盐调味,上盘前撒胡椒粉和迷迭香。这个菜不错,羊肉鲜味体现很完整,软烂爽滑。
炒面就是肉酱意粉的改良,只是用羊肉丁+西红柿酱+葡萄酒熬制做酱,意面煮熟后放入肉酱中翻炒,期间加蒜蓉和胡椒粉。
配的是新西兰葡萄酒,红白均有,一样来了一点,我平时不喝酒,所以喝不出好来。
餐后甜点是巧克力蛋糕。这个泛善可陈。
最后上咖啡。喝不出道道来。
那天去时,正好是情人节,里面大量成双成对的年轻人,而且大多数是同性。进去后,带我去的那个总经理就发现不对,对我说,今天我们来着了,这里可能是同性恋餐厅,我们赶紧吃完走人。
这时我才知道,上海同性恋已经是时尚了。
其实我认为西餐推崇的所谓三大极品:松露,鱼子酱和鹅肝酱,都不怎么样,松露有种霉味,鱼子酱除了咸就是腥,鹅肝酱太腻人。至于法式蜗牛,更不敢恭维,觉得在吃鼻涕。
西餐里面,我觉得奶油焗龙虾,葡萄酒香煎小牛腰肉,烤大鳗鱼,西班牙火腿等等才是不错的。不过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肉酱意粉+大量辣椒酱,一个是味道很像遵义凉拌米粉,另外一个相对是便宜,不那么装高贵。
7 条留言
忙总还记得西苑饭店那个馆子的名字吗
最近路过那一带,已经拆迁了。
2016-06-07 11:55:28 回复
Felix
2016-06-06 12:07:25
台湾的老骡子霸王朝天椒蛮不错的,我是武汉人,爸的老家湖南的,认识大量爱吃辣的都对这款赞不绝口。西餐的话觉得芝士和奶油是绕不开的,忙总对芝士的看法怎样呢?
臭的接受不了,一般的还可以,不过也就是偶尔吃吃,不太喜欢。
2016-06-07 12:00:24 回复
忙总对牛扒怎么看,我比较粗暴,每次都喜欢大份的牛扒干那么一大块~~
不喜欢牛排,觉得肉有点酸。
2016-06-07 11:59:35 回复
忙总好,能介绍下印象深刻的西餐经历么?
最近对西餐很感兴趣,又不是很懂。
谢谢
西餐我吃的很少,不喜欢。
2016-06-07 11:59:05 回复
忙总可以试一试西班牙风味的各种tapas,很多菜和中餐做法异曲同工之妙,分量小,可以尝很多不同的菜。冷盘之中,高级伊比利亚火腿(就是你说的西班牙火腿)配一些奶酪和橄榄就挺好吃。
在中国吃西餐,大概只有上海,广州和香港靠点谱。所以就算想吃,也机会不多。大多数是偶然碰到吃一次而已。不回去可以寻找,毕竟再怎么样,不如中餐对胃口。
2016-06-07 11:58:14 回复
我在国外飘了十年,说说我印象深刻的:在俄罗斯腹地一个农庄吃的汉堡,是用新鲜面包夹上一块现做的牛肉,非常好吃;近乎新鲜的鱼子酱,用舌头把它顶破在牙龈上,鲜味迸出;在法国海港勒阿弗尔吃的生蚝和奶油煮的海红;阿根廷的牛扒;在巴塞罗那小巷子吃的tapas,火腿切成小片,用面包夹着吃;在意大利吃的海鲜面,番茄酱面,墨鱼面;在菲律宾海边吃的墨鱼;在某海港买了现杀的三文鱼,自己做的鱼生;在德国慕尼黑一个老餐厅喝的自酿黑啤,在意大利街边小咖啡馆喝的咖啡。这些东西在回国之后再也没有吃过,挺想念的。
最惊讶的一次在乌克兰吃到的名小吃,居然是白砂糖伴猪油渣,完全和小时候在农村吃的一个味儿。
饿了,什么都好吃。
2016-06-07 11:56:25 回复
一个朋友在重庆搞了一个类似的私房餐厅,只接受预定,房子就是一个两室两厅大小的的民居。房子布置得很有感觉——像售楼部的样板房。菜嘛,我觉得一般般,看起来很精致,适合情人之间吃饭,吃个感觉。
私房菜装的多,不过菜不好,都开不久。
2016-06-07 11:56: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