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求助去普通非211高校还是华为海思研发

张弛

2016-04-30 21:58:39



本人力学专业博士。。现在在深圳一个私企干了不到一年。目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广州大学或者广东工业大学师资博后,估计是土木或者机械系。还有一个是华为海思做芯片封装可靠性研究。这两个选择我个人感觉海思方向比较好,未来发展路子宽。但是家里父母非常反对我去企业。觉得高校是国家的,华为是用命换一点点可怜的钱,任何专业教师都完爆所有企业。现在家里闹的不可开交。。。求教大家到底该如何选择。我实在太苦恼了,之前我老婆找工作也是闹得很厉害,最后老婆熬不过我父母还是选择了高校师资博后。。。现在我自己也是被家里逼的好难受。。

4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我觉得你对未来竞争已经胆怯甚至胆寒,如果是女的,我会劝你找个好人嫁了。

其实现在你选择什么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已经没有成功的底气,玩命的勇气,所以也无任何成功可能。

所以从了父母吧。反正选什么都没价值。

话不好听,希望对你有点触动。30来岁就看到自己一生的结局,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不搏一把,还是男人吗?

我们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有无限多种可能存在,可以让我们选择,而不是放弃这种选择。
2016-05-02 09:52:19 回复
张弛
2016-05-02 21:53:08
我从五年前就看忙总您的文章了。很羡慕您人生的波澜壮阔。您的话虽然不太好听,但我觉得很有道理,说出了我目前的困惑。只要能对我的未来有所帮助,不管您的言语多激烈我也是能接受的。其实我真的是很不甘心一辈子平庸,本科时期也是和室友一起拼命学习想以后为全人类做一些贡献。当自己能去研究别人看不懂的理论,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我心里会有种满足感,那段追求这种满足感的日子算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本科毕业选择了读博做理论也是基于这一点,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但是做了几年发现博士的道路选择有一些偏差,传统的力学已经是死去的研究方向,当方向错误的时候,一切的努力好像都没有意义,因为超越前面各个大师几百年的积累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博士读完后我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想去企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研发,作出最新最好的产品,我认为这样也能够使我产生满足的感觉。但如果还是抱着传统力学不放那是基本找不到工作的,所以各种碰壁后我只能选了一个不是很理想的企业暂时安顿。然后现在华为封装部门让我看到转方向的希望,能够从传统力学转向研究电子信息产业我觉得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这个选择会让我之前传统力学的积累完全浪费吧,又似乎违反了不熟不做,做熟不出的原则,再加上父母的阻拦,我才会这么苦恼。我很希望去华为,因为我觉得能让我真正做出一番事业,让我不再觉得空虚而碌碌无为。但是不知道博士毕业这个年纪到一个新的方向从头开始积累会不会太冲动不明智了。
其实人生选择很多时候需要的仅仅是勇气,犹豫一下,勇气消失。

只要还有斗志,任何时候选择都不会晚,没有斗志,任何时候选择都是错误的。

敢玩命,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去,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的必要条件。

我在你这个年纪,不会问自己会什么,而是只是关心事情是不是我感兴趣的。不会可以学,别人会的,我为什么学不会。

我觉的你的性格偏懦弱,犹豫不决,不适合冒险。其实你现在选择任何道路,最后你都会后悔,因为你就是这种性格,天性难改:永远后悔型性格,或者说是悲观型性格,失败型性格。

悲观型于乐观型性格其实最大不同是对成功的看法不同。乐观型性格的人很少考虑太多成功后如何,他们只关心是不是爽。

年轻时,我经常是人家还没把事情说完,我已经拎着刀上去砍了7、8刀了。我的理由是不去砍几刀,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当然也有的确证明自己不行的事情,但是也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也是很大收获。但是也有证明自己很行的事情,找到了自己能力的边界和极限,也是很爽的。

我觉得你的失败性格对你一生影响是关键性的。

什么叫胜利型性格,那就总是拿冠军的人一次没有拿到冠军,会说这样我第一第二第三都拿到了,而不会反思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自怨自艾。

人生需要经历各种场景,失败场景也是一种必须的经历的,是人成熟的必要条件。

不要患得患失,害怕失败,谁不失败?毛主席尚且失败多次。失败了重来一次就是。
2016-05-03 11:26:55 回复
YeJun
2016-05-06 12:08:58
其实有时候也要看场景,胜利乐观的性格固然是好,但是面对重大抉择犹豫是正常的,因为往往一个选择让人往后无法翻身,特别是对于条件较差的人来说。波澜壮阔的快意人生估计很多人都是向往的吧。。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讲,其实所谓的选择,100%就是瞎猫碰死耗子,因为年轻的你不可能具备理性选择的充分信息和经验。
2016-05-07 10:09:17 回复
香辣蟹
2016-05-07 20:43:43
忙叔,我们现在85后感觉都是有点儿迷茫的。一是马上就到而立的年龄了,二是社会阶层固化感觉找不到上升的方向,三来社会文化演变,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的人生价值,看不清楚;四来,社会评价体系变动大,又不认同于单纯靠权利和金钱来评价人生。见到的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迷茫,当然也没有放松学习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是觉得都没有像毛主席那代人目标那么清晰明确的
只能努力,没什么选择,不努力连一点机会都不会有。任何人当政,最终还是需要能干的人干活的。
2016-05-08 09:51:03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