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条留言
请教忙师,信达当年是否也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了实现快速扩张,微利也要进入山西。谁知理有必然,事无必至,愿赌服输吧。
当初山西人以为捡着便宜了,现在看,好像没有赢家。
是政治任务,当初信达进山西,进辽宁都是政治任务,不去不行。其实信达第一任总裁就是煤炭部副部长,对山西知根知底,知道是坑,也得跳,这是政治纪律。
2016-04-26 10:13:21 回复
远蛤蟆近青蛙
2016-04-25 22:20:41
地方政府故意刁难,见不得别人赚钱
是见不得别人赚钱,还是里边有太多的家族利益
应该没家族利益,是政绩需求。李小鹏有什么家族利益要照顾,谁敢占他的便宜?
2016-04-26 10:16:06 回复
winternight39
2016-04-26 00:21:24
忙总也听夜愿,很让人意外呀。
只此一首而已,其他的太闹,不喜欢。
2016-04-26 10:14:13 回复
Nightwish最开始的主唱Tarja是唱歌剧出身的
Tarja离开Nightwish就一直没回复状态,很浮躁。
2016-04-26 10:15:02 回复
那倒是。李省长的山西电改,硬生生在刘振亚的地盘划出来一个相对独立的交易机构。
刘振亚是他家的门生。不给少主人面子是不可能的。
2016-04-27 09:41:53 回复
忙师有没有可能简单介绍一下四大amc,现在风头很劲。据说人均年净盈利都是千万以上,里头良莠不齐,各种二代三代拿着月薪2k。
现在大潮又起,若他们拿到了金融全牌照,不知吉凶。
不了解他们近况。
2016-04-27 18:47:41 回复
某局长成了委员长后,给某公司出台某法保障垄断地位,我也是醉了。
这位是个挺好玩的人物,有时挺可爱的。
2016-04-27 18:45:02 回复
请教忙总,既然上次债转股的时候山西地方政府就耍流氓,这一次怎么还有人赶往这个坑里跳?比如请你钓鱼的这个家伙,他有什么背景和能力保证不会被关门打狗?
他们这次可不是去债转股,而是重组企业,直接从山西身上挖肉。
2016-04-30 10:27:10 回复
山西方案的主要特点,在于煤矿等孤立小网不视为存量,允许作为增量进入配售市场竞争。拯救煤矿之意明确,能救一个是一个。虽救不了几个。
煤矿靠这玩意是救不了的,煤矿出问题是供大于求(大概10亿吨能力过剩),不死一批是过不了关的。
2016-04-30 10:26:12 回复
忙总怎么看电改?现在的情况是,老大调来了郑负责,但能源局根本搞不过刘振亚,被刘振亚整的一愣一愣的,只好借力打力。地方诸侯倒是纷纷蠢蠢欲动,但又要借助国网保底安全又没有人才,也不敢担责任,唯二的诉求就是降电价和扶持本省能源集团,所以电改弄成了个现在这个四不像。
目前能源局缺乏电改需要的政治资源。所以目前一切美好方案都是幻想。想从人家碗里捞肉吃,必须有足够的实力,不然就要被打出去。
什么时候能源局有董事会成员背书,什么时候能够做成这个事情。
2016-04-30 10:17:17 回复
这事现在是连主管,刘过问的么。背后应该有实力吧。
某些人老想急功近利抢地盘,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
2016-04-30 11:06:21 回复
能源局确实现在没脾气,一是去年被削太多人,电监会系统咸鱼翻身,二是现任局长还在不摸锅灶,不知道肚子里什么药,三是某些司局还住着某家的房子,吃着某家的饭,要砸别人的锅,也是奇葩。
其实现在格局挺好,换东家了,抢的人更多。
2016-04-30 11:07:01 回复
没办法,大家戏言可能里面那套班子水平还高一点。能源局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水落石出吧。
可能还顾不上,没人可用,目前能干且被信任的人到处告急。
2016-05-02 09:43:49 回复
就我目前来看,没人愿意冲锋。真正有动作的,要么民营自己捞够跑路的,要么强压央企,要求完成的。
其实煤炭去产能,最后就是逼民营煤矿投降。去年国投封存了4000万吨产能,封存的是设备在中国最现代化的辛集煤矿(全液压支撑,数字采掘,数字监控)。原因就是这种高技术煤矿一旦需要恢复,几乎瞬间完成。所以央企心眼多了,民营没法对抗。
2016-05-02 09:41:28 回复
山西这次会乖乖的给挖肉?就算现在给挖肉,难道以后不会连本带利一起捞回来?
这个没法说,本身就属于商业机密。不过国内这种地方被挖肉的例子很多。
2016-05-02 09:30:05 回复
尽人事,在其位尽其职而已。且不论家学,单单执掌华能那么多年,不可能不了解煤炭行业的恩怨情仇。
煤炭行业应该是唯一一个央企在里面无法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产业。诸侯比央企实力强得多,而且也霸道。当年宁夏,陕西,内蒙在煤炭资源的开发上,对央企是逆向淘汰的。
2016-05-02 09:26:53 回复
高!等民营死的七七八八了,瞬间出来占领市场,服了。不过需要时间,熬死对手。
这个的确有方案,储备的资金和资源足够。具体细节没法说了,说了就要喝茶。
2016-05-02 09:48:49 回复
听说是上一个煤炭开采业不景气的时候,央企都不喜欢它。所以导致你说的局面?
不是,就是地方不给资源,或者要价惊人。我参加过在内蒙搞煤矿资源的工作,地方要价太变态,要我们修一条中蒙边境的铁路联通到秦皇岛。
2016-05-02 12:17:39 回复
slyypp
2016-05-02 10:55:07
请问忙师,为何石油行业不是这个局面?是不是因为中国贫油?
石油一开始就是军管的,地方插不上手。中国石油工业来源于19军57师(原陕南独立旅)。
1949年8月26日,时任解放军第三军第九师政治部主任的34岁的康世恩,参加完解放兰州的战斗后,被军委任命为玉门油矿的军事部代表,带领一个团,接收玉门油矿。这是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开始的额地方。
玉门油矿是我国当时唯一一个像样的油田,从1938年开始勘探,到1949年有职工近5000人,年产原油约9万吨。接管后,1957年产量达到75.5万吨,1958年达到年产140万吨的最高峰,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炼油厂——兰州炼油厂的原料保证(这也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军品油的定点厂)。中国石油工业的人才基本全部来源于玉门,例如王进喜就是。玉门先后调出参加全国石油会战职工达7.8万多人,设备2000多台套。“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
1953年初,康世恩被调到北京,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
1952年8月1日,第19军第57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康世恩建议,毛主席亲自签发),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1师。
170团改编为石油师1团,即钻井教导团。现在的石油工业部钻探局主要以石油1团发展而来。
171团改编为石油师2团,承担了玉门油田的基本建设,新建了玉门炼油厂的润滑油厂、制蜡厂、沥青厂,改扩建了真空厂、蒸馏厂、裂炼厂,使玉门炼油厂成为一个装置齐全,年加工原油50万吨的炼油厂,玉门油田配套为一个年产140万吨的新中国最大的油田。石油二团为大庆油田会战、辽河油田建设、大庆乙烯工程、中国第一条克-独长输管道建设提供大量人才。
独立13团改编为石油工程第1师第3团,在酒泉成立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第一支运输队伍-玉门油矿运输处。1957年4月,以这支部队为基础,组建了石油工业部运输公司,这也是目前巨无霸石油工业部管道局的由来。
所以现在国内各大油田、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各种石油企业,都来源于57师,现在超过百万人。57师一共出了180多位司局级以上干部,例如其中宋振明、张文彬、陈烈民、秦文彩、李敬、秦峰等在石油部,化工部的许士杰(后来海南第一任省委书记),财政部的张瑞清等等都是部级干部。
57师最大功劳是发现大庆油田(发现者宋振明因此立下不世功勋,当了石油部长,后来又因为渤海勘探船翻沉死人被撤职,抑郁而死。我跟他家的子女比较熟,所以信息可靠。宋振明是57师老人,发现高产油井有偶然性和运气,他家人自己说是祖坟冒青烟了)。
2016-05-02 12:10:58 回复
忙总能不能扒一扒电力的历史渊源
电力这个比较复杂,很多家底是接收国民党财产或日本财产,例如当年最大的水电站小丰满是日本的,上海杨树浦电站是四大家族的。要说清楚,只能一个集团一个集团的说,需要花时间了,例如电力发电企业集团华能,神华,大唐,国投,中电投等等每一家都是一个大故事,而电网又是另外一个故事,再加上苏联156项里发电输变电设备和发电项目,太复杂了。
2016-05-03 11:14:02 回复
按法约尔的管理定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现在一整个能源口的形势是,发改委在计划,各巨头在控制,能源局和工信委在协调,没人能够组织和指挥。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摇篮也是类似情景,某某高校盛产智者,某某高校盛产工者,能者又不在高校…
客观上造成,虽前总经理已不干预具体事务,但各子系统间相互制约,罕有大动作。
电力一直很难被其他山头渗透,三个原因,一个是技术门槛高,责任大,口水党不敢轻易冒险,搞出全国电网崩溃是要杀头的;二是这个行业专业性强,政治价值低,操作不易,属于政治鸡肋;三是内部力量整合得比较好,外来和尚不好念经。
2016-05-07 09:57:19 回复
国宝同志现有空没事就在机关报头版发表评论,哈。
这是个人才,记忆力超群。
2016-05-07 09:54:48 回复
那忙总对华润电力这个后起之秀怎么看?当年煤价高涨的时候五大发电集团都亏损,就华润电力宣称自己赚钱。他有什么金刚钻?但是外界和华润的基层员工对华润的评价可不怎么好,这又是怎么回事?
华润电力不算大,中国五大发电集团装机全部在1亿千瓦以上,最多的华能1.6亿以上(在建还有4000万千瓦)(全国装机总数是14亿千瓦),五大集团占国内一半以上装机。华润目前大概实际控制的装机在3000万千瓦左右,他主要还是收购的坑口,港口电站,老的债务负担比较轻,不过后继无力,因为他缺乏完整产业链和技术储备。
2016-05-07 09:53:13 回复
为何政治价值低?
三个理由,一个是储备干部机会少(换句话说上位的机会少,能干的人瞧不上),因为太专业,容易给领导形成一个技术专家出生的印象,不利于升官,相对而言,综合部门就容易得多,例如发改委,央行,财政部等等(公安部等等也很难,因为也是专业部门)(中国官场很看重干部出身,例如我其实在银行呆的时间不长,但是因为最初晋级在银行,所以一直被看成银行出身而不是制造业出身);二是可交换的利益少,电力系统的东西就是电,这玩意没法储存,没法交换利益,顶多有点设备工程项目发包,而且还受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控制,没法成为唐僧肉香饽饽,交通部门的高速公路项目和地方政府的房地产项目就不同,是一个主要的利益交换通道;三是投票权少,虽然遍布全国,实际上与地方政权完全割裂,没法影响政治角力,更没法影响政治布局(例如发改委、国资委等等综合性部委以前有每年推荐几个副部级干部到地方任职的权力。现在不知道还保留这个权力没有,我想潜规则应该还有)。
2016-05-07 11:29:32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5-07 11:23:21
忙总好:招商局的问题是否和华润电力类似,也是缺乏完整产业链,谢谢。
招商局不同,招商局的布局是物流全产业链:运输,港口,仓储,金融,贸易,制造等等。
2016-05-07 11:32:00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5-07 11:40:18
忙总好:按您的判断,招商局发展不顺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谢谢。
人的问题,上面干扰太厉害,领导没法干活,决策朝令夕改,方向摇摆不定,计划很好,执行很难。
2016-05-07 12:23:31 回复
我国太复杂了。那岂不是能源局这种也很吃亏。
看你目标了,你们刘琦不是不愿意当绝对有实权的海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也要在能源局混副职吗?各有优缺点。权力大,有权力大的好处,也有烦恼:上面写条子安排人就有风险,当年康师傅安排冀文林来海南,接受的人现在还在说清楚呢。
2016-05-07 12:22:26 回复
中国制造有这么不堪?忙师解解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c4MDMwNQ==&mid=2650031167&idx=1&sn=d763e855e9d9392c92f60c41bdbcb3f6&scene=2&srcid=0507FxTpIlOqdHcBmlTNDAS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胡说八道。看看我写的降龙十八掌吧。
2016-05-08 09:58:45 回复
华润电力以香港深圳当年的薪资为标准,招过来不少当年电力系统的中坚力量。你知道香港或深圳那边的总体风气,涸泽而渔,资本家的出价虽高,他们对后劲力量的培养是很差劲的。
以华润一贯操作手法,最后这些资产一定溢价卖给五大电力。就像搞一堆水泥,啤酒,零售业一样,最后养肥卖掉,他们不会长期运营一个行业,就是赚钱为主要目标,行业发展没兴趣。
2016-05-08 10:07:06 回复
海南是什么地方?山高皇帝远。他不去是明智的。像青海、宁夏这些地方都比海南好。
1997.08——1998.05 国家计划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顺便说一句,投资司建国以来,一共出了120多位副部级以上干部,其中正部级十多位,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
1998.05——1999.01 海南省发展计划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1999.01——1999.03 海南省发展计划厅代厅长、党组书记。
1999.03——2003.01 海南省发展计划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3.01——2007.03 海南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2004.03——2007.04 海南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4.04——2007.05 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7.05——2009.01 海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9.01——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副部长级)、党组成员。
此人出身中国石化总公司,陈锦华秘书。
2016-05-08 10:02:06 回复
大概明白电力系统为什么自成体系,自娱自乐了。
忙总,第四家通信运营商成立了。
从邮电部开始,通信几次三番大动作,为啥通信行业变动这么大?按说通信行业专业性也很强,为什么不能象电力系统一样“稳当”?
广电这件事情背景很复杂,90年代后期就在谋划(我们作为银行是被动被命令参加的),利益非常复杂,不好说。相比电网,投资收益率,风险,成本效益都要好得多。
2016-05-08 10:05:06 回复
华润的来龙去脉可以展开说说吗?
这个以前讨论过。华润来源于TG 以前在香港的地下情报机构,以贸易身份为掩护。所以来龙去脉我们外人说不清楚。建议看《红色华润》这本书
2016-05-08 10:17:20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5-08 10:25:00
忙总好:按我们普通人的眼光,能否说这类企业从长远来说不是特别有前途?
不知道你说的前途是什么,如果说企业寿命,可以说,只要TG一天当政,他就一天活得很滋润。如果说报酬,这种企业一般不会太高,央企内平均水平。如果说上升空间,一般没背景的人副局级是上限,大多数人不管多能干,处级而已。想进入集团核心层,必须有好丈母娘,好老丈人,好父母,或者连续站队正确(这个概率与买彩票不断连续中奖差不多)。
这个企业的目标不是做产业,而是建立TG自己的跨国财团。是政权的基石。
2016-05-08 10:33:14 回复
投资司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司”,比另外一个抓了N个领导被媒体乱冠名的司牛多了,上升的快车道。
芒总,这种对综合性部委污名化的日子还会继续吧?
中国历史上证明,羡慕,仇恨,嫉妒,都是人类最强烈的情绪,可以导致别人做出疯狂的举动。所以如果哪一天真的再来文革,投资司照样死无葬身之地,他们太招羡慕嫉妒恨了。高岗为什么被整得那么惨,不就是在高层里面一堆羡慕嫉妒恨吗。
2016-05-13 10:40:10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5-08 13:09:23
忙总好:实际上还是我这种层次的人对财团的性质、价值、作用不是很理解,是否它的价值就在于跨国上,因为在国内不太能感受到几个财团的实力和作用。
财团的核心就是控制经济命脉。
2016-05-13 10:36:43 回复
winternight39
2016-05-15 16:33:10
忙总对之前华润战略部总经理后来任华润医疗ceo的张海鹏了解吗,现在到中信去了。
不了解。
2016-05-16 11:55: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