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条留言
上大学前经常回去,上大学后就没回去了,理由其实时自己找的:先是读书压力大;然后是做项目忙;再后是任务多,责任大;再后来又身体欠佳;一直拖呀拖呀,就这样了。人生其实都一样,不下决心,很多时候时间就在等待和渴望中过去了。
2016-03-31 09:47:30 回复
90年以后的人估计都不会有乡土情结了,我(80后)老家整个村子的人都搬出去了,小时候经常走的土路、经常爬的社墙都已经是野草丛生了,童年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都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正处在一个几千年从未有过的文化大变革时代,我们自己就站在这新旧两扇门上,眼看新的世界升起,回望旧世界离开。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特殊时代,李白杜甫没有,王安石张居正也没有,毛主席也没有。
我们是幸运还是不幸运,自己亲手埋葬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新的家园在哪里,我们还不知道。
只能用惆帐而惋惜,但是又不得不走来描述这种心情。
可能我们这一代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绝唱。
2016-03-30 12:54:28 回复
这篇文章看得很难受!忙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季流转也在其中,也许拉长点时间,站远一点就能看到了。
Life will find its way.
一点读书人得感伤而已,其实明天太阳照样升起。一切都仍然是滚滚红尘,浩荡向前。
2016-03-30 13:09:58 回复
THHLX
2016-03-30 13:09:09
忙总,现在有苦竹笋吃了吗?我在赤水到处找人问有没有苦竹笋,都讲还要过几天才出。
现在刚开始有一点,大量上市要清明节后几天。
2016-03-30 13:16:01 回复
辣椒炒牛肉
2016-03-30 13:09:30
是榨树还是柞树?
我也不知道这么叫,我按读音。这种树的叶子是可以养蚕的,遵义以前的府绸(清代四大丝绸之一)就是这种树叶养的,织出来的丝绸是金黄色的。现在没有了。
2016-03-30 13:15:09 回复
辣椒炒牛肉
2016-03-30 13:12:31
里面对话我都是按着湖南方言读的,不懂遵义话啊……
差不多,其实意思到就行。
2016-03-30 13:17:55 回复
我看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生病了?”
“嗯,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回来了。”
阿蒙子要注意身体啊!
阿蒙子要注意身体啊!
阿蒙子要注意身体啊!
谢谢谢谢。其实人生就是过程,努力争取最好结果,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2016-03-30 13:18:43 回复
对生命的一点思考之“老”
2010-09-27 罗阿宝 始发于西西河
中秋节前一天,妈妈拎着大包小包从老家赶了过来,打开塞得满满的包,都是我喜欢吃的东西:老家的月饼、零食、水果等等,然而被工作计划排满脑袋的我,像上了发条的闹钟,节日和平时一样不过时针走24圈而已。就这样,72小时后,我就把老妈扔家里,出差去了...
火车待出发前,我依着窗,看行色匆匆的旅人,有些恍惚;老妈这次来,偶然提了一句她以前工厂里的师傅去世了,早年很健壮的一个人,也逃不过生命的终点,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只能叉开话题-好像最近几年,老妈开始偶尔提到一些老朋友的生死病痛,只说一两句,然后马上忘掉,不再提起,自己一个人独自承担一份说不清是感伤还是怀念、或是隐约畏惧的心情.....
火车启动了,我愣楞看着站台上的事物慢慢移动,依次越过窗口,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在火车驶出站台那一刻,心中莫名一阵抽痛,脑海一片空白。
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去爱自己的家人。幼时,父母工作太忙,孤独的我学会把大山、白云、老树当成自己的朋友,对它们呢喃自语,我分不清抱着我的叔叔阿姨的面孔,但我记得老树上每一个疤痕的形状,不同花开时的清香,还有对四季里风云雷雨的感触-大自然用它的语言,教会我去感受而不是表达,教会我去融入而不是占有,所以,对于生命的无常,我知道自己能平静地接受,因为这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一种轮回而不是永别;然而我不知道,我依然会不安和心痛,母亲因为爱而担忧的,因为爱而掩饰的,也会因为爱分毫不差地传导到我心中,所以我不能克制地畏惧她之所畏惧的-生与死的问题。
是的,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这个问题,或是爱别人或是爱自己,所以我们担忧离别我们畏惧未知,我不知道怎么让老妈放下这份不安,也许这个问题放不下就坦然接受吧,这份不安让我无法远离,无法工作,那么我就反身回去,陪在老妈身边,直到她能心安,我能释然-这是爱吗?我不知道,但由生命本身带来的怜惜和不舍,不知不觉中,牵引住我们彼此匆匆的脚步,一个微笑,一份安静的陪伴,做到无悔,这就够了。
【
佛与伽叶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
其实人都逃不掉:生死之限,时命之围,情欲之累。
看开的人,获活得轻松点,看不开的,痛苦点。
凡人很难超越,所以只能咬着牙热爱生活了。
2016-03-30 18:12:28 回复
看了这篇文章,第一感觉是寨子要没了。我想这也是忙总最深的回忆,那一个寨子里的一切都值得珍惜。
也有值得思考的东西,中国千年的小农思想随着一个一个寨子的消亡也即将看不到了。给我们年轻人眼前的时间还有很多,我们要创造一种怎样的秩序来稳定并发展这个社会呢?这一点还希望忙总能给出一些看法。我个人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想的比较简单,认为以前是家-村(寨、街道)这种行政影响人的行为变成家-社交软件这种新形势的关系基础。相对封闭的变成相对开放的,组织边界模糊,资源流动加速。更多的实在想不到了
可以与《童年碎影》一起读。
2016-03-30 18:17:25 回复
忙总有几十年没回去了吧
上大学后就没有回去过,快四十年了。
2016-03-30 18:15:51 回复
见多了北方的小名,很好奇“阿蒙子”这个小名在当地方言里有什么含义?
蛮人的意思。
南方山地民族很多部族都自称自己是“meng"(大概其是这个读音,汉语拼音无法准确表达)。
2016-03-30 18:14:50 回复
Elyse
2016-03-30 17:34:47
忙总多注意身体,少点忧患,长命百岁。
谢谢谢谢,现在静养为主,不想多管闲事了。
2016-03-30 18:10:33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3-30 18:16:50
忙总好:虽然细读有些悲凉,但我从初婵孃和阿蒙子的对话里却感受到一种达观,特别是去洞里那句,感觉到了初婵孃的生死观——对死亡的坦然。不知怎么,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就是这种感受。
民族文化不同吧。我在《童年碎影》里面介绍过他们的生死观:生死只是不同的生存状态,都是人生一部分。所以他们葬礼要跳舞唱歌欢乐(在《童年碎影》里面有),欢送往生的人去另外一个场所。
2016-03-30 18:22:03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3-30 18:20:44
这种感觉以前也有过一次,就是您在东北遭遇不顺回家修养,记得您母亲说的话,体现的也是一种面对生活挫折的平静。
这点与汉族不同,他们对成败得失,生死都看得比较开。
不像汉族一个人前途受挫,一家人,甚至一个家族要死要活,觉得是不孝之子,觉得这人辜负全家族重托和信任。
他们更看重自己内心是不是幸福,快乐,是不是爽。
所以很多娶西南少数民族女孩子的汉族人很难受,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种没有沉重的家族血缘责任感,只管自己爽的人。
2016-03-30 18:28:54 回复
你觉得对个人来说,哪一种好?
你有得选择吗?人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父母,父母决定了你的生存文化环境,你只能在什么山唱什么歌。
2016-03-31 09:58:24 回复
Cousteau
2016-03-30 21:09:07
回应忙总的不少,多说两句:柞蚕丝北方俗称山东绸,河北、辽宁也有,其实就是泛指食料比较杂的蚕所吐的丝,我奶奶家解放前在自家后院里就养。一般柞蚕丝比桑蚕丝织出来要厚一些,也结实一些。70年代之前,高级干部的夏季工装和高级军官的夏季作训服就大量使用柞蚕丝,后来改成丝麻混纺/丝绵混纺了。
以前遵义丝绸厂就是专业生产柞树蚕丝织的丝绸的,是清代遵义知府袁玉锡(在抗击石达开进攻遵义时殉职)从他山东老家引进的,我小时候还穿过那种金黄色丝绸的衣服。现在没了。就是柞树叶子喂的蚕,比江南的丝绸厚一点。
2016-03-31 10:13:32 回复
忙总不要太过于悲观,部分80、90后以及2000后对传统华夏文化还是很热爱的,也有很多人在复兴传统的华夏国学(而非被满清阉割的伪国学),像我自己在2011年的婚礼就是按照明制举办的汉服婚礼。
就看对中国文化虚无的这场浩劫后,废墟下还能留下多少东西了。
全盘西化,文化自卑,从五四运动就开始了,至今没有消停。其实当初所谓的许多五四运动旗手,自己自觉不自觉都是文化自卑分子,部分还是带路党,美分党。
我们文化想恢复自信,还要好多年,还要努力。只能等下一代或下几代人来实现了。
2016-03-31 10:10:28 回复
厦门有一道小吃是苦笋小肠汤,不知道此苦笋和你所说苦竹笋是否同一个
不知道,没见过厦门的苦竹笋。
2016-03-31 09:59:52 回复
忙师好,通过膳食改善肠道菌群,进而改善健康,近年有大突破,尤其是血糖血脂体重的改善非常有效,我对此很乐观。
谢谢谢谢,其实现在我的血糖控制还算不错,主要是心脏动力系统不太争气,经常想跳不跳的,要不快跳,要不慢跳,随它高兴,稍微负荷重一点,就闹罢工。
2016-03-31 10:07:15 回复
还好吧,现在基本大家族都没了,都是顾小家了,不过汉族的感觉很多是更注重责任感,只顾自己爽估计会认为是自私o(^▽^)o
不一样,就算是组织形式上的小家,人仍然是以光宗耀祖为目标,在父老乡亲面前炫耀财富或权力很普遍,衣锦还乡仍然是大多数北方年轻男人的第一心理需求。
2016-03-31 10:05:13 回复
有多少人能像忙师一样认识到或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精神世界青黄不接的时代。难道真是我们观念传统,杞人忧天?还是如鲁迅所言,大家都在黑屋子里面,清醒的人是痛苦的
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就不是我们了。看看加拿大和美国的印第安人,文化被消灭清洗干净后,基本就是行尸走肉,被圈养的动物。
2016-03-31 10:03:06 回复
忙总,腾讯视频搜索一个 站出健康 的视频,是形意大师马世琦示范的养生站桩,我照着练了一年多,对身体觉得不错,方法简单,可以试下。
好,谢谢谢谢。我去看看。
2016-03-31 09:55:28 回复
不知道忙总这次回去有没有去看七香姐姐
没有,太远了,在另外一座山里面。我的体力也不允许持续翻山越岭的,会导致体内酮酸过高而休克。
2016-03-31 09:56:49 回复
紫色砂岩——忙总家的自然条件应该好过贵州很多喀斯特地区了吧?
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正好处于砂岩与石灰岩地层分界线上,以一个山谷为界,一边是砂岩,一边是石灰岩。寨子后面山上的白岩洞,也就是洞葬场所,是石灰岩溶洞,寨子前面梯田下的小河及其旁边的岩石,就是砂岩。而寨子附近的营盘(用于抵抗土匪的寨堡)也是砂岩,所有石墙都是砂岩构筑的。
2016-03-31 09:55:07 回复
请教忙总和各位组友以下两种情况怎么办:1)业主有新要求,下属来电请示是否答应,自己拍不了板,转而请示上级,上级推托让去请示更高层领导,那么当时该如何应对以及后续工作中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采取什么态度。我当时因为情况紧急,没去扯职责分工这些事情,直接请示更高层领导,是否妥当?2)同事恶意造谣、中伤,组织介入调查,对此同事是随之任之还是要进行打击报复?
原则上不能越权,越权的后果比渎职严重,按照规章走,一般没问题,不按规章走,就看你的领导是否心胸开阔,放你一马,下不为例了,如果人家不放你一马,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的确做错了。
至于同事之间矛盾,看对方动机吧,如果对方故意整你,那就以牙还牙,打击报复不过夜。如果对方出于公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2016-03-31 09:50:52 回复
广东雷老虎
2016-03-31 09:37:22
忙总,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所以才需要精神家园。
2016-03-31 09:47:48 回复
是应该常回家看看。其实夏天回山区住个把月挺好的,凉快。
夏天山里面蚊子之多,让人恐惧。
2016-04-05 12:28:46 回复
morningtiger
2016-03-31 12:42:03
有无可以锻炼的方法?
容易酸中毒,这个是糖尿病必然结果,是胰岛功能退化的必然结果,就跟年纪大了,骨质疏松是不可避免一样。
2016-04-05 12:28:11 回复
xhfox
2016-03-31 12:47:09
忙总,真的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么?抑或只是一代人心中曾经的存在?
精神家园肯定不是会是共同的,是每一个人自己的。
2016-04-05 12:26:53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3-31 18:44:02
忙总好:我是近50的人了,在忙总的熏陶下,现在慢慢地学会看待人生的价值;然而对于20岁的孩子,又该如何引导他们看人生?在这张贴里记得有过50岁看人生价值,20岁看什么的,我手慢了一步,现在找了几遍也没找到。谢谢。
20岁创造机会和抓住机会,50岁体现价值。
20岁不激动,不偏激的人,可能没有未来,50岁还在偏激,还在激动的人,肯定没有什么成就。
2016-04-05 12:25:20 回复
莫非是在赤水河畔?
不是,武陵山系。或者说大娄山东段与武陵山交汇那一带。
2016-04-05 12:23:42 回复
这一次回去,你既然感受到了那种内心深处的宁静,说不定引起正反馈,后面时不时回去享受一下也可能。我是觉得没你文章中说的那么悲观:可能是最后一次回去,毕竟现在交通方便多了,不知道你家夫人有来逛豆瓣不?如果有看到这文章,下次她陪你回去也说不定。
我不悲观,我只是描述事实而已。其实大多数北方人被传统文化束缚手脚了,我们不怕死亡,认为与吃饭睡觉一样正常,所以心态很平和放松,没你想的沉重。
2016-04-05 12:23:02 回复
Cousteau
2016-03-31 21:07:10
刚专门上淘宝搜了下柞蚕丝,似乎还有,一般是做被面或是专门的面料。我小时候还见过奶奶穿浅黄色柞蚕丝的夏衣。忙总可以到订做服装店里做几身回忆一下,毕竟也是天然面料。另外单独搜柞蚕出来的是东北产的柞蚕蛹,是用来油炸吃的...
(我在山东和东北都吃过,味道不错。如果是在华北吃,就是蝉蛹了,价格要比蚕蛹贵很多倍)
我家被面还有柞蚕丝的。现在遵义还在生产。
2016-04-05 12:21:16 回复
Yankee
2016-04-02 06:32:30
我刚从老家村里回来。给爷爷奶奶刻碑,给老爹老妈改造卫生间,都挪室内了,和城市卫生间厨房一个标准。4天时间,紧紧张张,搞得七七八八了,虽有不满意之处。但是总体全是完成心愿了。
尽孝心,其实是为我们自己以后不后悔,而不是为老人。
2016-04-05 12:16:14 回复
忙总喝三七粉吗?一天和两次三七粉试一试。一次3至5克。
吃,目前每天两次三七粉。
2016-04-05 12:15:00 回复
pengkus
2016-04-02 13:28:09
忙总,上级故意整下级,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我曾经有大约一年多的时间遇到了这种情况,我的直接上级故意要整我这个下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法开除我,而且他也不能让流程停摆(也就是说还不能不让我干活),看着他气急败坏、无明业火狂怒的样子,我那段时间人几乎是楞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这样耗了有一年多,以他调走了事。
实在不想再碰到这样的事儿。对于这类情况,应该秉持啥样的处理原则?
信息太少,无法判断,不过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自己肯定有不对的地方。
2016-04-05 12:14:39 回复
735574618a
2016-04-02 16:46:39
神奇而又珍贵的偏方-翻白草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不可能用偏方治疗的,就像一个人少了一条腿,是不可能靠吃什么重新长出来的。糖尿病是胰岛功能性衰竭,与少一条腿是一回事。
2016-04-05 12:12:31 回复
longriyao
2016-04-02 23:40:16
忙叔! 我还是建议您看一下《神奇的肌肤能力》,感觉上面说的有道理,我最近也在实践,效果不错。它上面强调要从饮食调养,利用身体上的能量来修复自己。
我其实不着急,静养就可以,只要不累过度就行。
2016-04-05 12:10:58 回复
算算自从上大学开始,就没回去过清明,家,故土,老祖,烧纸,……一般也就过年回去看看,不是不想回,而是回不去,忙总的这篇文章字字抽心,内心回家才是家。
一直在外上学,一路北漂,之后东南飞。平常也就过年回去个几天,家和工作地,感觉就是时空穿越,不是经济和文化差异,工作异乡那是打拼,但如今中部的小乡村,年轻人都在外打拼,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已经变味,人越来越趋经济人,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回家找不到那种故土纯的土壤气息,儿时玩伴讲的赚钱买车买房,亲戚之间要攀比:小家见春秋,乡土看中国,社会在发展,故土不得不变,关键是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尤其没有像忙总的那种坦然,返璞归真。
也就只有和老娘聊天的时间,这才是过年回家最大的馈赠,血浓于水的执念:母亲老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没成家的儿子永远就是小孩,老娘60多了还种着10亩田地,丘陵地带耕作异常辛苦,毕业了劝别种了,年纪大了玩玩就好,养好身体。可老娘一句话:农村人小儿不成家,老娘怎么能闲,老人无能不能给你买房钱,那就自己养活自己,…………我一时无言以对,温饱早已不是问题,成家也是时间和感情机遇,老人无法理解后者就纠结于前者,我无法和她去辩解什么凤凰男,可老人的言语简单却明了,有家了才算长大了,老人在牵挂,……
故土的感觉,对老娘的愧疚,就是无时不刻不在,沉浸在内心深处的牵挂,有时半夜突然醒来的那种伤痛……
仅以此文致敬忙总。
等再过几年,你体会更深。中国人毕竟变不成洋人,对父母不可能当成他们那种路人心态。
2016-04-05 12:10:26 回复
Casamia
2016-04-03 16:24:17
忙总幼时生活的山寨是毕节一带吗?那边各类少数民族聚居,交通相对不便,受外界影响应该要小不少。
不是,在武陵山系。
2016-04-05 12:09:22 回复
忙总保重身体。如果心律不规则,可以考虑请心内科会诊,是否行ICD起搏器(美敦力)植入,保证安全。
现在医生认为静养即可,还不建议上手段。
2016-04-05 12:09:03 回复
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不知道忙总试过张仲景的炙甘草汤没有?
没有,现在主要还是西医监控,吃点三七粉,丹参之类。
2016-04-05 12:40:40 回复
我见过其他人都是怕死的(即便口口声声说不怕死的,但凡稍微碰到点事,就立马各种怕死的表现),只有跟我奶奶讨论死亡是很平静的,就跟说中午饭吃什么一样,我还陪她有空的时候做她自己的寿衣、鞋、被什么的,看见爷爷奶奶家里常年放置的去世前一二十年前就做好的寿材,也很正常,但是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想到奶奶有一天会死,就非常伤心,那一天奶奶真的死了,就体会到了那种阴阳相隔的悲伤,有几年的时间内经常梦见……我奶奶真的是对死亡很坦然的,她的去世也如她所愿,各种干脆利落,我的死亡观受此影响深刻,不避讳跟老人们谈死亡(在生活习俗中这个话题是忌讳的,但其实老人们是愿意谈的),所以知道了大多数人是怕死的。
读这篇布谷鸟叫,跟读以前那篇《童年碎影》很不一样,时空是个关键因素,这篇现场感、即时感太强大了,类比的话,这篇是看剧场,那篇是看电影。
另外,布谷鸟的故事小时候被爷爷讲过几个版本,都是悲伤的传说,我听见“布谷——布谷——”,就各种伤感涌上心头。
不同文化的确对生死看法不同,例如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把生死和传宗接代都看得比天大,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死为大等等。其实都是在束缚自己手脚,束缚自己心灵,束缚自己发展的可能。其实,人的出生是偶然事件,死亡是必然事件,有什么太特殊的,搞得这样严重。所谓传宗接代更是荒唐,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家族延续下香火?
2016-04-07 10:09:16 回复
douban
2016-04-07 14:26:52
也有很多人之所以抱着必须生孩子的想法,不是为或不主要为传宗接代,而是为了养儿防老。现在很多中年人不信任政府社保能提供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正常养老需求,忙总也介绍过社保在未来必是入不敷出。
其实养儿防老只是第二位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就是传宗接代为第一位,非常顽固的思想。有的家族为了争一个长子的命名权或姓什么,都能两亲家变成冤家,甚至大动干戈。
2016-04-11 10:42:24 回复
一个民族的主流把传宗接代看的重要,是必须的。否则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了。
不这么看的,都被淘汰了。
所以才会有几千万光棍。某北方大省现在农村为了继续传宗接代,凑钱买生育工具,父母已经开始出现自杀骗保险的案例了。同样是这个大省,20多年前,溺杀女婴蔚然成风。
2016-04-11 10:34:09 回复
忙总保重!脑力劳动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多。体力劳动,尤其重体力劳动的人,我的临床经验少很多。分析忙总生活习惯,糖尿病
谢谢谢谢,我是疲劳过度导致的。不过我先天就肾上腺素高,所以胰岛素抵抗先天就厉害,糖尿病是必然结果。
2016-05-07 09:49:31 回复
抵达不悲观的境界该多好!得熬多少年啊!
其实也不难,经历过生死门槛,就看开了,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在乎的。
有时得一次大病,让你在生死门槛徘徊一次,会大幅提升你的理解生命的能力。
生命虽然很灿烂,有无穷多样性,但是其实很脆弱,所谓的坚强,其实只是自己内心感受,在自然面前,不过风中蜡烛一样,突然熄灭的偶然性很大。既然这个管不了,不如不管了,不担心了,随他去,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愿意什么时候熄灭随他便。我还不信了,他能怎么翻天。
这个就是脱生死之限的最直接办法。
当然破时命之围,弃情欲之累,还没找到办法。
2016-05-08 10:13:38 回复
后者的话,被爱情抛弃几次就可以了
你理解错误,我这里的情欲不是男女私情,这玩意很容易摆脱。这里的情是指亲情爱情,例如父母之情,儿女之情;欲不是指色欲肉欲,而是功名利禄等物欲。
2016-05-08 10:21:23 回复
水车都还在呀。忙总,可以保护。这是文化的载体。有同济搞设计的,在浙江山里买了旧屋,结构不变,木材留下,砖石部分替换,是很好的保护民居的尝试
那种地方本身就是生活,不需要什么保护,保护就是毁灭。
2016-06-06 11:16:43 回复
忙总要多走路。就是散步最好。公园氧气多,对心血管,心脏最好。我自己坚持了两三年身体各方面都平衡了。
谢谢,现在每天一万步。
2017-12-23 18:51:53 回复
忙总,可以试试瑜伽,不用理冥想那一套,学习拉伸和呼吸
散步就不错,心平气和,调节内分泌。
2017-12-23 18:52:30 回复
忙总你可以试试站桩,
我现在每天坚持站四五十分钟,自我感觉站桩是练筋骨补气血的好方法
最近医保限制耗材使用闹得沸沸扬扬,普通群众看样子还是得自己多想办法保自己这条命
医保,养老,失业救济,三大黑洞,会让多少英雄豪杰的雄心壮志化为灰烬。
站桩看个人情况,没人指导,容易导致走火入魔。
2017-12-25 11:0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