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wxmang

2016-03-10 09:44:11





有人觉得我变了,从阳光灿烂,健康活泼的小鲜肉变成了心地阴暗,悲观失望的老白菜。

其实我没有变,我一直是实话实说,面对现实。

觉得我变的人,不过是因为害怕未来可能面对的困难和苦难,需要找一个自我安慰的救命稻草而已。

我不是所谓的五毛,不会昧着良心忽悠人,更不会为tg去麻醉人。我只是提醒大家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未来的困难。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了经济高速发展这一个目标的完成,牺牲了其他目标,例如社会稳定,公平正义,结果导致目前贫富悬殊巨大,金融风险积累,资源消耗殆尽,环境破坏严重。

而由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刘易斯拐点提前10年到来,以前依靠低附加值血汗工厂发展经济的廉价劳动力消失,低成本出口制造业青黄不接;再加上政策后遗症,产生了住房、养老和医疗三座大山,压抑了消费增长;更加上当年为集权中央财政税收而给地方的利益交换和权力赎买,导致房地产这个怪兽不可控制,不但大幅增大了营商成本和制造业投资成本,而且大量消耗了政府可以用于调整经济结构,缓解经济压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并把全国都拉进了一个金融风险的坑里(有人说这就是中国版的次贷危机),这三个因素,阻碍了经济进一步成长。。。。。。这些问题在这几十年一直压着,准备等下一任解决。

但是就像人正常生存,必须代谢废物,必须排泄一样,一直不排泄废物废渣的自组织系统,迟早会得肾衰竭尿毒症,肝功能紊乱,自己死亡。

想一下便秘20几年的自组织是什么样子,当他排出废物废渣会是怎么样的惊天动地。现在我们就面临这个问题:没法对问题再视若不见,到了必须解决排泄,才能继续上路的时候了。这是一道中国经济,政治,军事上一个大台阶,成为世界游戏规则制定者之一必须过的一道坎,或者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面对的一次大考。

现在所谓的减库存,去产能,降低金融风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分配方式,提升政府工作效率,鼓励创新,升级中国经济模式等等其实就是排泄废物废渣,强身健体。

可是这些排泄必然要付出代价。因为就我熟悉的减库存和去产能来讲,唯一可行的手段是关、停、并、转,副产品必然是大规模失业下岗和银行坏账大面积增加(90年代中期那一次关停并转,下岗失业3000多万国企职工,四大银行技术性破产)。这种负担一定会转嫁和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90年代那一次关停并转付出的代价最后就是用分税制,股份制,房地产市场化,医疗市场化,养老市场化等等政策来承担和分散这种负担,而这些政策的后遗症就是现在的三座大山,大家人人有份,谁也跑不掉)。

这一次的去库存和去产能,照样需要老百姓来买单。这个毫无异议。不管是楼继伟,还是周小川都代表财政部和央行说了,一个要降低老百姓收入增长速度(改劳动法),一个要加大杠杆,把老百姓存款挤压到房地产市场上去为政府买单。

可是这一次排泄注定是不顺利的。因为一厢情愿的庆历新政,搞简政放权,彻底打乱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导致政府官员做事情的风险加大,无法再通过各部门协同动作的流程互补的方式分散风险,分散责任,大家只好观望等待,形成大面积的消极怠工和磨洋工新常态。没有努力拼搏干事情的中层官员(地方是县处级,中央是司局级),所有政策都会变成想了=说了=做了=做成=青史留名的笑话。

有人说,对不想干的,消极怠工和磨洋工的就换人,当然现在一批人巴不得早点退休,趁自己年富力强在外面再寻找第二春。不过就算有足够合适的人换(上面绝对信任,又有能力和技术,而且还愿意无条件卖命,这个基本是幻想,谁也不是天生二狗子),也需要时间来接手工作,熟悉管理对象,一般一个司局级管理的工作,没有三年以上时间,是无法完全接手的,例如国资委一个司局长,管理的是几十个巨型企业的某一个专业方面,你就算在一个企业走马观花呆一个月,也需要几年时间。

再加上现在中层干部还觉得自己玩命图什么?公车没收了,职务消费的卡没收了,待遇实际上与普通员工并无本质区别,而责任却是亚历山大,随时可能被纪检委请去喝茶,甚至坐牢,哪怕仅仅是为了把事情做成功的打擦边球。

以前中层干部的口号是:走好钢丝绳,打好擦边球;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他们的口号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困难,推上级。

这些都是现在领导想实现雄心壮志必须跨越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目前看来找不到什么办法。因为上层除了喊口号,没有中层干部来玩命,来推动。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下级是亡命徒,是不计代价的拼命三郎,自己都能如臂使指,都能去冲击奶头山当炮灰。可是现在的中层干部要问凭什么?我图什么?毛主席都知道:手头没有一把米,鸡都不来;没钱鬼都不上门。

这就是问题所在:不平衡责权利(现在庆历新政模式是:只有责任,没有权,也没有利,担子你挑,黑锅你背,好处我得),不把人心凝聚起来,不解决领导自己的去人欲存天理,不以身作则,光让基层卖命,自己摘桃子,一切都永远是口号。

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很多领域仍然会高歌猛进,例如制造业的精密制造技术水平,国防项目威慑能力等等,但是我们普通百姓面临的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这也是现实。

核武器升级成功,太空打击成功,精密制造水平大幅提升等等固然值得高兴,不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那玩意的价值不如持续涨工资,物价稳定实在。

我们还是必须有思想准备,渡过今后几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阶段,不能老是做鸵鸟,梦想外面永远阳光灿烂,不敢面对现实,不敢竞争,梦想某人描述一下灿烂的前景,自己就前途辉煌。

不敢面对现实,或者说面对残酷现实怯懦,只想躲在想象的灿烂中,都是没有未来的。

世界上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的。






50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这个以前写过长篇帖子:要点是分税制把地方财权收走,事情留下,地方为能够有钱吃饭,有钱做事情,交换的权力:可以收费,可以卖地。卖地最早主要是弥补财政收入不足,后来变态了,成为分赃场所,一发不可收拾。
2016-03-10 12:14:54 回复
成奎花
2016-03-10 10:01:52
谢谢忙总!

不过还是谨慎些吧,老大哥。朋友们多聊聊具体事件、技术、还有您写的各种接地气的美食 ;-)
其实我说这些,在tg内部是老生常谈,他们自己说得更激烈,更露骨。
2016-03-10 12:33:30 回复
小晨晨
2016-03-10 10:14:15
忙师您好,受教了。
另:请问您真的懂小鲜肉什么意思吗?
宁泽涛不就是小鲜肉?
2016-03-10 12:32:41 回复
east651
2016-03-10 10:22:16
忙总,面对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我们除了做好思想准备,还能做什么具体的实际行动呢?
比如说在职业方向选择上,您很多次提到要在一个领域专精专注做下去。但是现在很多行业都日渐式微,再专精专注,练成了屠龙技,还是养不活自己啊。
修炼自己的金刚钻,比什么都强。能力积累是最好的投资。
2016-03-10 12:32:10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6-03-10 11:03:33
忙总好:对简政放权,董事长应该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这是新闻报道的原话(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董事长听到陆昊代表介绍黑龙江省简政放权的情况,他接连询问:“下放还是取消?”“下放的能接得住吗?”)
他的信息比我们多。现在中层(地方县处级,中央司局级)的确不作为已经影响很多事情了。现在不是放权问题,而是下面根本不接下放的权,往往是下放权力,就等于彻底取消监管了。
2016-03-10 12:31:17 回复
博可思议
2016-03-10 11:08:25
谢忙总,现实永远是最有力量的。
不过作为这个时代的普通人,除了希望,便一无所有了。

早两年头脑热,觉得自己可以“见龙在田”了,总想着谋个大事业出来。
这几年墙头也撞了,苦头也吃了,心气也踏实了。面对着这么一个大环境,正好也沉下来继续潜着,重新明确目标,继续提高自己。
也越来越爱看忙总了,原来看的更虚,现在更能结合自己的教训,学到一些具体的功夫。

第一次在小组发言,祝忙总身体健康,事事终能如意。
一技在手,天下去得。或者通俗说法:一招鲜吃遍天。技不压身。有真本事的人,永远不会没饭吃。
2016-03-10 12:29:03 回复
土豆烧牛肉
2016-03-10 11:19:32
本届刚上来时确实很多人抱有期望,只是这几年的表现实在是……,而且按忙总小组里所说,本届的二代症状还比较严重。孟子说过: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仇寇。这往后有的戏看了(当然先要管好自己的饭碗)
我以前跟二代打交道还算多,他们最大问题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平民百姓必须理所当然的为他卖命。你如果想讨价还价要点报酬,他们就觉得你是不识抬举:我都收你做小弟了,你还不知好歹,还要跟老板(这是原话)要利益,岂有此理。

可是作为平民百姓的我,我会考虑:我为你玩命的退路在那里?我为你的政绩尽心尽力拼搏的代价如何回报?我的责权利怎么保证?

因为我从来不认为我有兴趣做别人的家生娃子或包衣奴才。

我想90%的人都不会以当包衣奴才为目标,更不会自豪。

我们毕竟经过毛主席的平等教育了,不是贵州100年前的土司治下的奴隶。
2016-03-10 12:26:53 回复
kahn
2016-03-10 11:20:54
忙师,中层干部像现在这样被搞得一点尊严没有,完全丧失执行动力。但之前那样毫无节操地奢靡也肯定不行。斗胆问一句,您觉得应该如何做才能适中?
我觉得上一届和上上一届对官员监管严重不作为,才导致现在的过度腐败,矫枉过正。

其实什么事情都得适可而止,官员必须守规矩,适当监控,但是也得给体面,因为这是政权的骨架和基础,把官员都搞成过街老鼠,这个政权也就很难有威信了。就像当年苏联把苏共彻底搞臭,国家也就失去控制能力了,成就了戈尔巴乔夫。

中国的中庸之道是必须遵守的。对官员必须霹雳手段,菩萨心肠,才会有人愿意干,没有适当的体面,没有未来和前途,还要随时准备进去,谁也不敢玩命。
2016-03-10 12:20:55 回复
十六
2016-03-10 11:32:40
忙总就是那位实话实说的小男孩,一点都没变。只是现在怱悠卖拐挖坑的白骨精太多,好多人管不住自己,容易被假象所迷惑。从股市救市和目前房地产去库存的操作手法来看,好象是执行力出了问题,执行力首先想到的是救自己和去自己的库存。其实,当下在城市租房打拚的所谓农民工才是将来内需消费的主力,不要指望去日本买马桶盖的富人来拉动国内的产业升级。现在向问题是,如果房地产去库存将这些农民工变成房奴,岂不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能够渡过难关,杀鸡取卵算什么,把祖宗家产卖掉也不少见。
2016-03-10 12:16:54 回复
stevezhouxj
2016-03-10 11:47:48
冒昧的无知猜测下:

有没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本身已经预见到了斯巴达后经济增速必然下滑,既然经济上不能有亮点了,只能苦熬,不如乘机动动外科手术,去掉点死皮瘤子啥的。至少看起来更健康年轻了。然后等谷底过去了,再闪亮登场大干一场。
就如老百姓家里,阴天下雨了,反正也不能出去干活了,不如趁机打孩子,搞搞教育整顿啥的。

当然,这又有点阴谋论了,不符合忙总一贯的提倡,所以是“冒昧无知的猜测”,各位见谅!
猜测错误。智囊们根本是没提前量判断能力。前年见到他们其中一些人,还趾高气扬,睥睨天下。
2016-03-10 12:16:09 回复
罗阿宝
2016-03-10 12:42:56
忙总,您说的是这几个帖子吗?

wxmang:【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历史简要回顾 (还没搬到豆瓣小组,尽快)

wxmang -【经济分析系列之】房地产感想:市场与权力博弈导致的波浪起伏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1550725/

wxmang - 【时政观察系列之】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困境中的角色(2010)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5467471/

wxmang - 简说诸侯经济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3775950/

wxmang - 围棋高手二:地方发债的解读,中央与地方在交换什么(2011)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5467333/
大概是吧,我也不具体记得了,好像在评估老朱的业绩的一个帖子了,说了他做的几件事情。
2016-03-10 12:47:47 回复
fantasy
2016-03-10 13:52:18
朱镕基说:财政返还后,60%还是70%都是地方的,中央本级财政是1/3左右。大头还是在地方。

另外土地收入的事情,本来占着土地的单位可以直接卖的,温搞了一个招拍挂,规定必须由地方政府收储、拍卖。当时土地财政规模还不大。
返还这部分叫财政转移支付,又叫跑部钱进,是中央部委腐败的根源。
2016-03-10 17:29:55 回复
听风听雨
2016-03-10 15:24:16
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央行将允许商业银行将企业的不良贷款置换为股权,此举意在帮助银行抑制正在上升的不良资产率。中国拟出台的全新的债转股方案文件,将由国务院特批,以突破商业银行法限制。
这就是新一波的债转股,然后顺理成章第二代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债务,最后财政买单。资产打折卖给利益集团,在为世界贡献若干个亿万富翁。这套已经玩得轻车熟路,炉火纯青了。
2016-03-10 17:53:27 回复
然后203
2016-03-10 15:52:29
那岂不是和刘禹锡等人一样。数字不足与谋。

俺老家还有两亩地作为风险准备,现在最担心的是父母的身体。上有老父母在堂,下有稚子在怀,为减轻家庭风险,我坚决不喝酒不抽烟,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无人可用,廖化做先锋,而廖化们还觉得自己是诸葛亮再世重生。
2016-03-10 17:28:32 回复
小晨晨
2016-03-10 16:52:01
为您的幽默精神和自信态度点赞!我没有见过忙师的冠玉之容,昳丽之貌,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起忙师的形象,总是浮现出萧子升的模样。
以前有照片的。找找看。
2016-03-10 17:19:02 回复
土壤
2016-03-10 17:20:28
今年普通民工好招,电线杆子上贴个小招工广告,两周了,每天都有人来问。大概很多民企都不景气了,民工在老家也难找事做。
低附加值血汗工厂关门和房地产开工不足,民工就业机会减少了。
2016-03-10 17:54:11 回复
猾心
2016-03-10 18:56:19
转了几道手,不确定真假的话语:现在整得好像只有电视的几个是好的,其他都是坏的。轿子都是其他的抬,不他们抬上面能坐的稳走得顺?
或许又可能重新妥协,重新新来一批人,再把以前的循环一下。
话说香港和日本的官僚待遇那套是可借鉴,但也解决不了周期律的问题
核心问题是香港新加坡日本把官员当成打工的雇员,我们当成家奴。
2016-03-12 10:17:08 回复
ilktym
2016-03-10 21:11:31
又来,岂不是又会出现本来能救的企业也被打折卖了,无辜老百姓又被无辜下岗?
基本上就是这样了,两会刚宣布武钢50%下岗,其实大型国企下岗已经风起云涌了。
2016-03-12 10:15:28 回复
qw
2016-03-12 14:17:33
向忙总汇报一下,昨天在浙江出差,一个副市长接待,席间聊现在的所谓怠政问题,副市长说市委已经出了文件,明确表态领导干部为了公家事业,工作中有了差错不追责,而且有明确的具体细则标准。
没有用的,谁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么哄人有意思吗?
2016-03-13 11:01:37 回复
morningtiger
2016-03-12 22:53:06
会不会很难界定恶意犯错和好心犯错,以及功过分明?
qw
2016-03-12 23:43:51
具体细节没问,大概原则是没证据证明是恶意的一律推定是善意的
没有用,纪检委一家说了算,就没人敢相信。
2016-03-13 11:00:43 回复
听风听雨
2016-03-13 09:16:54
http://news.hbtv.com.cn/p/121871.html
武钢减员5万人背后的命运沉浮
-------------------------
配套新闻也出来了
我也算是工人子弟(母亲是东北国营钢铁企业工人,已退休),对里面写的那种环境和感觉非常熟悉。有感于当年地雷阵,03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母亲给我定了个死规矩:不许学工。那个时候虽然也不理解,但现在回头看,还是有道理的,对于斗升小民来说,d很多时候真是靠不住的
20年一次循环,这次代价比上一次还大。
2016-03-13 10:58:18 回复
haitao
2016-03-13 11:16:43
忙总,我有个认知:把人家当小孩子对待,说明他自己停留在小孩子状态。不知对否?
前一段时间,一个某部委的司长给我发电子邮件时,有一句话,可以代表他们现在的看法:

做事事不成,吃啥啥不剩,说你是就是,不是也是,跟对老大;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说你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哪说理去?

我想这就是基层和中层的回答。关键是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至于真的是什么,没人关心。
2016-03-14 11:43:20 回复
Qqysc
2016-03-13 11:49:19
星云大师说过,人要有信仰,信仰是信仰自己。
这是一个政治和尚,说的往往是正确废话。
2016-03-14 11:39:46 回复
chnaus
2016-03-13 11:49:38
忙总,代价是指的什么?对40岁以上企业基础员工吗?年轻一点的还可以重头再来。年纪大的就困难啦。上有老,下有小。。。想想都觉得困难。
代价就是想安定下来,需要更多的钱,需要付出更多的政府信用。
2016-03-14 11:38:46 回复
然后203
2016-03-13 13:28:15
对比一下宝钢,武钢高层这两年真是瞎整,防城港和湛江批文是同时拿到的,宝钢湛江基地去年成功点火,一下子施展余地大增,把过剩产能甩给了别人。
这种大项目不会拿不到钱,地方政府也不会不配合,搞到现在这个结果,真是无语。
武汉上一波关停并转,余波一直延续到2007年,我当年选择在武汉读大学,实在是人生中一大失策。不知道这一波会延续到什么时候。
我已经建议公司人力资源部去武汉招聘技工了。
武钢以前的头头脑脑我都认识不少,大多数都是会做官不会做事的。
2016-03-14 11:37:43 回复
qw
2016-03-18 13:03:09
出差结束回京了。一涉及到纪检监察的事情和忙总的看法总是不一致。一直以来jw对官员的查处从来不是纪委说了算,而是党委说了算,正常情况下党委书记不同意本级纪委是处理不了当地官员的(当然中国这么大各种例外案例还是多的),jw的主要职能到目前为止一直是领导的枪。其次,除了领导政治上要打击的目标,jw的执纪一直是从宽的,以为jw同志也是凡人,也要办各种事情,查人的权力的主要功能是威胁,为了办事方便,还是能不用就不用的好,真得罪了其他部门的同志也是寸步难行。这次老王搞的这一处,是通过各种高压手段强制压迫下面纪委执纪,当然下面有的借机整人,可以让被整的怨恨分摊到中央层面,也有趁机做过给中央上眼药的。就是这个形式其实处理的干部也不多,按照老王的说法就是捞饺子,那个太显眼了就处理那个。巡视组在处理窝案的时候也不是一锅端,具体措施这里就不讲了。回到开头的事情,当地市委敢出这个文件,市委书记肯定是请示过省里的,以浙江省的情况来说,那么很有可能是董事长的意见。按照jw一向的运行情况,只要上级不压着要办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何况还给了个文件,那基本就是回到以前的状态。
其实现在曾经很努力做事情的官员担心的是秋后算账,怕拉清单。

其实在一个组织里面,能够做事情的人,并且有意愿做事情的人,比例很低,大多数人都是跟着打酱油的,混日子的。一旦能人袖手旁观了,就那样了。某省某厅上报完成投资4000多亿,他们厅长告诉我,都是故事而已,实际上能有100亿落实不错了。

现在这种普遍玩数字游戏的事情挺多的,而纪检委的人由于专业原因,无论如何是查不出来的,等5、6年过去,能够发现猫腻时,基本也就时过境迁了。
2016-03-21 10:47:02 回复
弈理指归
2016-03-21 10:15:18
忙总说在地方中层是县处级,好像没地级市什么事,我也知道现在地级市没啥实际作用,忙总能不能讲一讲地级市这一宪法之外的行政层级的历史,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谢谢
我们国家体制设计就是这样,在中央部委,司局级是执行部门,在地方县处级是执行部门,其他级别要不是决策层,要不是上传下达的打酱油层。

这个不是宪法规定的,是2000多年历史沉积。看看《资治通鉴》可能理解更深。你必须很清楚官和吏的区别,执行层都是吏。官大多数时候都是打酱油的。

看看有关绍兴师爷的历史著作就能理解。没吏,官员就是口水党而已。
2016-03-21 10:41:46 回复
就爱吃红烧鱼
2016-03-21 12:28:56
请问忙总,绍兴师爷的历史著作有哪些代表作?多谢
汪辉祖的《学治佐证》、《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学治臆说》、《学治续说》等等,另外一本书《绍兴师爷汪辉祖研究》鲍永军,人民出版社 也可以看看,可以了解基层政权运营模式(其实现在县一级政权也一样,只是披的马甲不同,师爷改为各局长科长了)。
2016-03-21 12:46:24 回复
猾心
2016-03-21 12:50:28
请教芒总,这种少数的鲶鱼(借用鲶鱼效应)算是官僚系统的常态么?或者说也是组织运营的常态否?
别说纪检部门了,有的时候连部门领导本身懂业务的也不多(通常发生在教科文卫领域),推动部门整体前进也就是少数的鲶鱼,但通常庆历改革(差点打成庆丰)前上升通道基本越来越小了,连隐形福利都取消后,鲶鱼存在就跟稀少了。
忘了是谁推荐的《兴盛与危机》,里面对吏的描写很多。中国吏与官的关系是相当好玩的,也是文官政治的特征。
《兴盛与危机》是我推荐的。

现在只能等了,没其他办法,谁也不知道跟在一个新司机领头的车队会是什么下场,他可能随时急刹车,转向,掉头,甚至翻车。所以等一下也许更好。
2016-03-22 12:18:56 回复
qw
2016-03-21 14:28:15
我是认为现在不干事不是因为惩的太过,是因为奖的不好,干了事不给职位不给物质奖励,全靠站队。现在是干事没好处还有可能落把柄,虽然被整的机会不大,但是无利有害,肯定没人干。但是如果奖的机制设立好,就按目前的执纪力度还是会有很多人卖命的。
无法奖,因为现在领导认为你奋勇拼杀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你还要奖励,是不识抬举。
2016-03-22 12:16:14 回复
winternight39
2016-03-21 22:45:52
地方的厅局级也是执行部门吧?
升一级的厅局基本是二传手,上传下达而已,很少有执行部门(公安可能是执行部门),因为要执行,那点编制根本不够。省级发改委要变成执行部门,至少需要一两万人才行。现在几百人够干什么,不过是制造文件而已。
2016-03-22 12:14:48 回复
qw
2016-03-22 13:45:25
大家也只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闲心了再给领导挖挖坑。
其实不用挖坑,他们自己就找地方跳进去了。
2016-03-23 10:41:19 回复
morningtiger
2016-03-23 11:06:51
感觉现在领导喜欢自己挖坑啊
他们现在基本上是:在无知的领域,自大;在已知的领域,自卑;因为自大,所以无所畏惧,见坑就跳,无知者无畏嘛;因为自卑,所以胆怯萎缩,见地洞就钻,结果还是坑。

有的人在读研究生时我就认识,几十年都没长进,还是在善于说思想火花阶段。
2016-03-23 11:10:56 回复
其实很光鲜
2016-05-30 17:31:45
就是要马跑又不给马吃草呗,其实我个人觉所谓简化流程,简政放权会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也会让政府的风险控制能力减弱,举个例天津滨海新区的爆炸或许就是过度放权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
我不吃青椒
2016-05-31 07:18:01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预期财政收入也会减少。所谓的简化流程说白了就是变相裁员,配合下放审批权这样的说法。原先吃中央财政的监管项目现在吃地方财政;原先吃地方财政的,不吃财政。相应的风险也被推给社会。现阶段只要不造反,是赔是赚关政府屁事。社会没办法按公式来,要是大楼永远盖下去,股市永远涨上去,煤炭、钢铁、电解铝永远搞下去,我们永远被美国操下去,监管也不用下放,流程也不用简化……该是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关键是能么?我们自己肯么?
其实很光鲜
2016-05-31 13:16:16
那这不是变相增加了地方政府的事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薄弱,我觉得这不是个好事 另外想请教下你对营改增怎么看 有人说这是中央对地方的掠夺?
我不吃青椒
2016-06-01 01:15:50
营改增具体的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营业税是地方税,增值税是国税。我还知道地方税和国税是分账的。分账可以,但是谁来分就是大问题了。都说了谁管分钱谁是领导,然后掰掰指头数数多少领导,一二三四……嗯那是相当多。所以营改增本身有可能不是个经济问题,至少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一个题外话,军区是和行政区域划分相一致的,战区不是。
营改增的麻烦还没有开始呢。地雷一大堆,慢慢爆吧。
2016-06-01 09:49:19 回复
我是谁
2016-06-01 11:06:47
芒总,能具体说说吗?现在天天加班,已经有一些具体问题浮出水面,县局问市局,市局问省局,省局问总局,各种说法自相矛盾。
主要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够生存的唯一原因就是合法或非法避税或偷漏税,一旦这条路堵死,天下就要乱了,毕竟解决80%就业;第二个是税收上的适当优惠,是地方政府制造政绩的主要手段和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把这块堵死了,地方政府就没法做了。

所以下面可以预见的是消极怠工+群体事件进一步恶化。

这是竭泽而渔。
2016-06-06 11:19:38 回复
stevezhouxj
2016-06-08 11:42:28
是不是这种情况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吧?!

毕竟明年就是2017年了,离2017年10月也就10多个月了。
总经理总不能到时候端着一锅浆糊给大家上菜吧?!

咱也沟油海心一下,呵呵。
你要失望了。
2016-06-12 11:36:56 回复
小飕风风
2016-06-12 12:08:05
忙叔你好!第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合法的减税免税或者退税来解决?随着征税强度的增加,税率过高的问题本身也一直有人在喊。第二个问题,能否将一部分优惠政策的决定权授权给地方来解决?地方不听话中央也可以收回
不可以,法外施恩,就是乱政。结果就是中央彻底被架空。以前的某几省实现的经济割据就是这么切香肠得来的。
2016-06-13 11:27:04 回复
T-bone
2016-06-14 00:35:41
看忙总说绍兴师爷,莫名想到陈.敏.尔这个人。呵呵
现在真有绍兴师爷本事倒好了,可惜都是只会说不会做的。
2016-06-15 11:17:17 回复
秦时明月
2016-06-15 12:53:12
营改增确实增加了私企的税负,而多数私企如果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缴纳税费,是根本没有利润的。不晓得央视天天说营改增减轻了企业税负的说法来自于哪里。
他们假定以前中小企业都是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的好儿童。
2016-06-22 11:52:57 回复
阳光真强烈
2016-06-15 15:43:21
除了粤还有其他地方能称得上割据吗?
京津江浙都是。
2016-06-22 11:50:56 回复
jiade
2016-06-22 13:40:13
天津这身板也能割据吗
滨海新区在上任总经理支持下,可是搞了不少幺蛾子,例如各种金融诈骗,在滨海新区搞过贵金属期货交易的人欲哭无泪。国务院查封都能顶风作案。
2016-06-23 10:35:51 回复
香辣蟹
2016-06-22 23:06:52
营改增的目的不就是控制税源吗?
不是,是分地方利益,提高中央集权。
2016-06-23 10:34:06 回复
远蛤蟆近青蛙
2016-06-23 14:48:34
滨海新区还能继续搞吗?现在这情况,老大都只能去中学看看。
没有了,管委会主任皮黔生都进监狱了。
2016-06-24 13:53:47 回复
香辣蟹
2016-06-23 22:19:01
忙叔,贵州有个现货交易所?叫贵州中晟,靠谱不?有人忽悠我入场呢
贵州没有什么交易所,永远也不可能有。交易所审批流程我很清楚,上海搞一个都很难,海南省努力了30年,也没搞下来,以前洋浦的石油交易所可是两个董事会成员背书的,也不行。交易所涉及很大一块利益,普通董事都没资格插手。
2016-06-24 13:17:20 回复
jianduanle
2016-06-24 13:56:44
贵阳那个大数据交易所搞的动静挺大,是不是只是自娱自乐的牌子?
是的,是政绩工程,其实里面是虚的。福建也曾经想搞,我给泼冷水浇灭了。
2016-06-24 13:59:10 回复
远蛤蟆近青蛙
2016-06-24 18:14:44
可惜了,天津其实区位位置不错,教育人力资源也够,可惜没人带头干
天津人喜欢内讧,红眼病比较极端,皮黔生被抓,就是其伙伴搞的材料。
2016-06-25 09:41:06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