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2016年年夜饭

wxmang

2016-02-08 11:30:15



今年年夜饭的主题是淘宝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去年下半年,夫人学会在淘宝上购物,与新官上任三把火原理一样,新手总是那么令人喜出望外,冲劲十足,不断发现新东西。

以前我们两个在做精神会餐恳谈会时,她经常被我介绍的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和侗族等等的食品引得口水四溢(基本每月总有三五次精神会餐恳谈会,单是吃过的全国各种外形彪悍或味道霸道的面条一个主题,就会餐很多次)。

自从发现可以在网上采购各种民族的吃食,每日淘宝一游就成为她的必须课,绝不迟到早退旷课。通过不断实践和优化,陆续发现和采购了例如遵义羊肉粉(质量差强人意),牛肉粉,米皮,糍粑,臭豆豉,臭豆腐,洋芋片,不丢手包谷花,醡肉,醡肠子诸如此类等等。

年前与几个遵义人聊天,大家不出意外的又进行了一次严肃,认真,热烈而活泼,且从深情无限开始,口水滴答收场的精神会餐后,决定今年过年通过淘宝帮助,做一顿真正的遵义风格的年夜饭。

经过若干人热情友好的协商,讨论,吵架后,达成一致的是春节菜单必须包括红红火火,年年有余,有头有尾三个原则。

为防止春节期间淘宝采购拥堵和物流快递罢工,过完元旦,就开始在网上陆续采购特色食品,至于生鲜、普通原材物料和调料,则安排春节前在海南省委旁边的大润发集中采购。

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蚂蚁搬家,终于可以操作了。很多东西需要提前水发,不在话下,下面只介绍上灶操作过程和口感。

一、凉菜

为了凑齐66大顺这个某些人的幸运数,我准备了6个凉菜。

1、蒸腊肉香肠拼盘

淘宝搜索遵义香肠,找到“贵州遵义特产农家自制香肠腊肉烟熏腊肠500克100%纯肉,58元一斤”。

淘宝搜索遵义腊肉,找到“烟熏腊肉 贵州遵义五花腊肉 农家柏树熏老腊肉送大头菜,38.8一斤”。

遵义的香肠和腊肉,制作时除了要放花椒粉和盐腌制肉外,最典型特点是放质量不错的白酒揉搓腌制肉。以前我们家自己做香肠,放的是五粮液,董酒,习酒等等。放优质白酒的香肠,再经过柏树枝烟熏,蒸熟切片,装盘,肥肉晶莹剔透,瘦肉姹紫嫣红,那叫一个香飘万里,那叫一个馋涎欲滴。

2、炸盦鱼

盦菜是中国正史中记录的菜,最早见于春秋时代,例如孔夫子的《春秋》中就有记载。这个菜现在只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传统,在中原汉族地区已经消失,真的是礼失求诸于野。

盦菜的做法是把肉类(例如鱼,五花肉,肠子等等)或蔬菜(例如豇豆,扁豆,茄子等等)先用盐腌制出水,再用糯米饭裹住,密封在陶罐中发酵,变酸即可。

从小吃过盦菜的人,对盦菜有一种特殊情结,80年代初,我母亲为了吃一顿盦菜,专门从遵义坐3、4个小时的火车去贵阳吃一顿,然后再心满意足返程。据长辈们讲,以前大户人家每年做的盦菜都是十几二十几坛(那种坛我见过,大概能装50斤以上的菜)。

盦菜,一吃难忘。

盦鱼是盦菜最著名一种,可以说是现在苗族食物的形象代言人之一(另外一个形象代言人是名满天下的酸汤鱼),就是把禾花鱼(稻田鲤鱼)破腹洗净,鱼肚子里塞糯米饭(有的还撒辣椒面),然后密封在陶罐里发酵后的酸鱼,油炸或蒸都极端开胃,鲜香。

苗族做酸菜类食品有独到之处,与他们居住地区严重缺盐有关,他们为了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用酸来代替盐,所以开发出如此多姿多彩的酸味食品。

淘宝搜索贵州腌鱼,找到“贵州苗家坛子糯米腌稻花鱼,36.6元一斤”。

用油煎得两面金黄,焦香扑鼻,酸鲜适度,开胃诱人。

3、煎醡肉

醡肉也是古老的食品,也在孔夫子《春秋》中有记载,中原汉族地区现在也基本失传。

醡肉(其实还有醡肠子,醡鱼,炸辣椒,醡茄子等等)做法是用加花椒和盐的大米炒熟(炒到金黄色,焦香四溢为止)磨成米粉裹住,放入陶罐中腌制发酵,吃时煎炸或蒸制。

醡做的菜的味道与盦做的菜的味道区别很大,虽然都是带酸味的,醡就是一种类似泡菜的酸味(不完全像),盦除掉酸味(酸味不如醡浓),还有另外一种开胃的味道(类似四川酸菜的味道,微微有点臭)。

我上大学前,我家每年都要做几十斤醡肉,上百斤醡海椒。那种味道,可惜现在只能梦想了。

淘宝搜索醡肉,找到“湖北石门土特产农家自制腌菜坛子菜醡肉,24元一斤”。

下锅煎炸得两面金黄,香气扑鼻,诱人开胃。

4、蕨根粉

蕨根粉就是把山上蕨草的根挖出来,在小溪里洗净你吧,然后在石碓或水碓里捣烂,用清水反复清洗,把蕨草的淀粉洗出留在水里,然后把水澄清,底下就是蕨根淀粉,加热增加黏性,然后像做饸饹或粉丝一样,挤压在开水锅里,捞出晒干,就是干蕨根粉。

吃时,用开水浸泡回软,再稍微两分钟,捞出滤水,放姜末,蒜末,葱花,香菜,老干妈油辣椒,花椒油,盐,味精,醋,拌匀即可上桌,开胃,爽口。

淘宝搜索贵州蕨根粉,找到“贵州特产正宗纯天然蕨根粉野生500g干货,16元一斤”。

5、泡莴笋

到附近川菜饭馆去买的一大盘打滚泡菜(泡一夜即可吃),切成丁,撒上葱花和浇上老干妈油辣椒即可上桌。开胃,爽口。

6、凉拌折耳根(鱼腥草)

这是贵州人必不可少的凉菜。喜欢的人是真喜欢,不喜欢的人难以下咽。不过这玩意很容易上瘾,以前一个地道的北京人,被我诱惑喜欢上折耳根后,比我还喜欢,经常开车拉着我在北京城转悠找折耳根吃,贵州各地在京办事处的餐厅和贵州人在北京开的饭馆,他比我还熟。

菜市场买新鲜折耳根,去除老根,折断,洗净,盐揉搓一下,腌制半小时,放放姜末,蒜末,葱花,香菜,胡辣椒面(遵义干辣椒在微波炉里转一分钟,焦香扑鼻后粉碎),花椒面,盐,味精,醋,木姜子油,老干妈水豆豉,拌匀即可上桌。开胃,引诱食欲大开(贵州人以前俗语;你家粮食太多,就吃凉拌折耳根吧)。

这是我家传统做法(大概至少传了三代人了),吃了都说好。

二、热菜

1、海参豌豆炖腊猪蹄髈(红红火火)

这个菜是这次的主力菜,所以做得比较复杂一点。

分两步,第一步炖蹄髈,第二步做海参。

首先是淘宝搜索四川特产腊猪蹄,找到“重庆特产烟熏腊猪蹄,每只198元,5斤左右”。

腊蹄膀我用最好的一部分(肉多的),大约三斤,先用甲烷喷灯烧一下外皮,到金黄色为止,然后在清水中反复用刀刮洗干净,再用大砍刀砍成麻将块,下6升大汤锅,加清水到快满状态,大火烧开,打掉浮沫,下姜片十来片,大葱段四五节,清洗干净的干豌豆一斤,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两小时即可装入大砂锅中,放适量盐调味。

在做菜之前三天,就要水发24头干刺参(我用90头每斤,大连产淡干海参,每斤3500元)。先用清水将海参洗净,再用清水浸泡8小时至海参回软时,换上清水在火上慢火煮沸5分钟,然后离火焖泡8小时,接着用剪刀剖开腹部,取出腹腔内的韧带,洗净,换上清水上火慢火煮沸5分钟,再离火泡焖8小时,待冷却后后换纯净水浸泡,这样反复换水三四次,使海参的涩味及其它不良气味彻底去尽,约两天可使海参得到充分的涨发,然后放置冰箱保鲜层待用(海参干货可涨发4--5倍左右,也即25克一个的淡干海参,充分发胀后有100克--120克左右)。

切忌发海参时所用的容器和水均不可沾油、碱、盐等成份,否则海参会腐烂溶化或使海参发不透。

上灶时,先把海参(整个的)加姜片和水煮五分钟,捞出控净水待用。

然后大葱切段,姜切片,热锅凉油,油四成热(筷子插入有气泡)时下入葱段,炸成金黄色时捞出,葱油待用。

另起一锅,热锅凉油,放入蒜片爆香,然后放肉汤或炖的蹄髈汤,加入葱段和姜片烧开,再放适量盐,料酒,酱油,白糖,烧开后,放海参入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煨2分钟,将海参捞出控干。

另起热锅,加入少许油和一小勺白糖,熬成糖色,入炸好的葱段、清汤或高汤、盐适量、海参、酱油,大火烧开转小火煨2、3分钟,转大火加水淀粉勾芡、收汁,把海参放入砂锅中炖好的豌豆蹄髈上面,淋葱油,即可上桌,上桌时砂锅下面用电陶炉最低档保温。

此菜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海参软糯有弹性,葱香浓郁,口味丰满;豌豆软糯爽滑,腊味丰满,香浓,蹄髈口感软糯,有弹性,浓香四溢。

这个菜实际是两个菜混合的,一个是炖蹄髈,一个是葱烧海参。不过混合得很成功,相得益彰。这个菜量极大,其实12个人,吃这一个菜基本就够了(每人两个2两左右的海参,2两多的蹄髈,一两左右的豌豆)。顶多加点蔬菜主食。

豌豆炖腊蹄髈,是童年在山寨春节的主打菜,是最美好的回忆。葱烧海参,是现在的最美好的回忆。

这个菜成本超过一千元,不过如果在餐厅点,至少4000元,甚至超过5000元。

2、糟辣椒薄荷泡菜鲈鱼(年年有余)

2斤多一条鲈鱼去鳞去腮破腹,去除腹膜,洗净,打花刀,待用。

热锅,,凉油,待油温到6成(刚冒烟),下一个大蒜的蒜片,十几粒花椒粒,2个八角,十几片姜片,炒到蒜片金黄,下糟辣椒(可以用瓶装剁椒代替),翻炒出香味,下四川泡菜(包括泡萝卜片,泡姜片,泡芹菜等等,可以到超市买,也可以到四川饭馆买),翻炒到出水,放白糖一勺,料酒两勺,下开水,烧开,放入鲈鱼,大火煮15分钟,捞出鲈鱼装大盘(15寸),剩下汤大火收汁,放胡椒粉,勾薄芡,浇在鱼身上,撒葱花和薄荷叶(在遵义叫鱼香)即可上桌(泡菜有盐,一般不用再放盐)。

这个菜的最大特点是鱼不用先油炸定型,所以能够保持鱼味的鲜嫩,肉不会发柴。但是汤得处理好,不然会有点腥。

薄荷葱花翠绿,糟辣椒鲜红,鱼肉乳白,汤汁金黄,整盘菜色泽五彩缤纷(我记得我会的第一个成语就是在吃鱼的时候说泡菜鱼五彩缤纷,得到大人的一致赞叹,那时估计我不到4岁吧),异香扑鼻,鱼肉细嫩,酸鲜香滑,开胃无比。这是我家家传菜。我很小就会做。

3、辣子鸡

这也是一个红红火火,热火朝天的菜。遵义人过节不吃辣子鸡,简直就像没过节。遵义辣子鸡与重庆的歌乐山辣子鸡不同,不是焦香口味的,是香辣口味的,用的不是干辣椒段干炒,而用糍粑辣椒炒。

去超市买一只大公鸡,宰杀好后在5斤左右,回来用甲烷喷灯把外表的绒毛烧一下,然后在清水中反复洗净,砍成麻将块,鸡杂(鸡肝,鸡胗,鸡心,鸡肠)也切成大小相当块状,烧一锅开水,飞水去除血沫,滤水待用。

提前一天把遵义干辣椒泡清水,泡一天回软,滤水后放入石臼,再加几片姜片切成的姜粒,两个大蒜的蒜瓣,一勺盐,然后捣成糊状,这就是糍粑辣椒。

热锅凉油,待7成热(油冒烟),下入鸡块翻炒,到鸡肉有微黄,鸡肉收缩,鸡腿处的鸡骨头露出,起锅滤油待用。

热锅凉油,待6成热,下十几粒花椒,炒到花椒变成深褐色,放入糍粑辣椒翻炒,到辣椒出红油,下入鸡块,翻炒,放料酒,少许白糖,充分翻炒两分钟,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加盖焖制一小时,然后大火收汁,撒葱花装一大盘即可上桌(一般糍粑辣椒盐就够了,不用再放盐)。

全菜通红,光亮油润,喜气洋洋,鸡肉劲道,酥烂,入口即脱骨,蒜香浓郁,鲜香满口,开胃下饭,一吃难忘。

这也是家传菜。

4、豆酱蒜瓣烧猪肚鱿鱼土豆片

超市购得一个猪肚(大约两斤),反转过来,用粗海盐和白醋反复搓洗,反复清洗多次,适当用小刀刮除,直到胃粘膜和粘液彻底洗净,没有任何异味。

在超市购买一个大的水发鱿鱼(新鲜鱿鱼没味道,不好吃),约2斤,回来清洗干净(有水发的碱遗留),去掉软骨。

烧一锅开水,放入十几片姜片,4个八角,指甲大小桂皮,两勺料酒,十几粒花椒,十几粒胡椒,一勺盐,一勺糖,放入猪肚和鱿鱼煮开,然后转小火煮一小时(猪肚煮软烂,筷子一插就透)即可出锅,猪肚鱿鱼都切成饼干大小快,待用。

二斤土豆,洗净切成薄片,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色,待用。

热锅,凉油,七成热,下两个大蒜的蒜瓣和十几粒花椒,待蒜瓣金黄色,放入甜面酱和豆酱各一大勺,反复煸炒一分钟,下猪肚和鱿鱼块,翻炒几下,加清水煮开,放适量盐调味,转小火焖制十五分钟,再转大火收汁,同时加入炸制好的土豆片,翻炒均匀,撒葱花,撒胡椒粉,即可装入一个大钵上桌。

此菜焦香扑鼻,软糯劲道,鲜香无比。这是一个极端香的菜,馋鬼都会口水纷飞。

文革期间,贵州供应非常困难,干鱿鱼只有春节,才会供应给革命军属家庭一斤。所以只那时如果遵义人家在春节能够有一道包含鱿鱼的菜,那是最高档的家宴了。

5、海椒醡炒猪肝

海椒醡前面已经介绍过是什么了,不过用来炒猪肝是独创,而且考火候掌握能力,稍微不注意,猪肝就会老,成为橡皮。

淘宝搜索醡辣椒,找到“鲊辣子 鲊辣椒 海椒鲊 醡辣椒 鲊广椒 醡海椒 炸辣椒,20元一斤”。

海椒醡300克一袋,先上笼蒸半小时待用。

猪肝一斤多,清洗干净,切片,放少许胡椒粉,料酒,搅拌去腥,再加入一点盐,加干淀粉搅拌均匀,腌制20分钟,待用。

热锅,凉油,七成热,下猪肝片,划散,变白,即可出锅滤油,待用。

热锅,放3两以上凉油,七成热,放一个大蒜的蒜瓣,十几粒花椒,煸炒到蒜瓣变金黄色,下蒸好的海椒醡,反复煸炒,到外表发干,完全分离成小粒状,下过好油猪肝,翻炒十几下,加入蒜苗段,翻炒几下,即可装盘出锅,撒葱花。

这个菜的核心是猪肝不能老,要控制火候。味道微酸(类似泡菜味道),但是干香,咸香,猪肝口感脆嫩。

在7、80年代,炒海椒醡是遵义人冬天几乎家家的日常菜。

6、臭豆腐臭豆豉炒腰花

这个菜也是创意菜。与上一个难度类似,都是腰花要脆嫩,不能老。

淘宝搜索遵义臭豆腐,找到“贵州毕节大方特产小吃正宗手撕臭豆腐 遵义臭豆腐干送辣椒 ,16.67元一斤”。

臭豆豉也是在淘宝购买。

超市购猪腰两对,去除外膜,切开,去里面血管和白色筋膜,切麦穗刀,放入加料酒+白醋的碗里浸泡一小时,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去除腥味尿味,然后放胡椒粉,料酒,盐,淀粉拌匀,腌制半小时待用。

臭豆腐干(白色微黄,两厘米厚),用斜刀改薄片,待用。

热锅,,凉油,七成热,下腰花划散,立即起锅滤油,待用。

热锅,凉油,七成热,下十几粒花椒,十几个干辣椒切成的辣椒段,一个大蒜的大蒜片,一把臭豆豉,翻炒一分钟,待干辣椒颜色变深,下臭豆腐片,翻炒,下酱油调味,最后下过好油的腰花,翻炒均匀,下料酒,胡椒粉,蒜苗,翻炒出锅,撒葱花。

腰花非常爽脆,入口即化,臭豆腐臭豆豉给腰花增加了开胃的香气,开胃,咸香,鲜香。

这个应该是遵义名菜,不次于遵义辣子鸡。

7、蒸醡肠子

前面介绍过,醡就是原料裹上加了盐和花椒面炒得金黄喷香的大米磨成的米粉,放入陶罐密封发酵变酸而已。

这个菜也是遵义传统菜。制作很简单,就是蒸,蒸好后上桌放葱花即可。原料从淘宝购得。搜索淘宝醡肠子,得到“湖南湘西沅陵特产 酸肥肠 榨肠子 农家自制每斤28元”。

这个菜非常香,非常开胃。

8、红油脑花(有头)

超市购猪脑四对,用牙签挑出筋膜和血管,清水洗净,放入米酒中浸泡一小时去腥,然后一切两半,上笼蒸熟(半小时),待用。

热锅,凉油,六成热,下姜片,蒜片,花椒粒,八角,桂皮,干辣椒段,翻炒到大蒜片金黄色出香味,下郫县豆瓣,炒出红油,滤除渣滓,留红油,放入大玻璃碗中,放蒜蓉,姜粒,老干妈油辣椒,葱花,薄荷叶,酱油,醋,搅匀,成为红油碗,把蒸熟脑花放入,即可上桌。

红油火红,脑花洁白,葱花薄荷翠绿,晶莹剔透,口味丰腴,软嫩爽滑,入口即化,浓香满口。所谓膏腴,就是指这种东西。

这个菜是遵义传统菜。

9、黄焖猪尾巴(有尾)

超市购猪尾巴四根,用甲烷喷灯烧一遍,在清水中用小刀反复刮除焦黄表皮,然后切寸段,下开水锅飞水,去除血沫,待用。

热锅,凉油,六成热,放一个大蒜的蒜片,十几片姜片,十来个干辣椒,十几粒花椒翻炒,待蒜片金黄时,放黄酱(豆酱)入锅翻炒,然后放飞水过的猪尾巴段翻炒均匀,再加入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焖一小时,然后转大火,放黄豆芽入锅内煮熟,放盐、胡椒粉调味,装大盘,上桌撒葱花。

这个菜猪尾巴柔嫩软糯,入口即化,酱香浓郁。

10、炒素什锦

这是遵义平常人家下饭菜,只是我增加一些食材,改良一下。

热锅,凉油,六成热,下一个大蒜的蒜片,十几粒花椒,一小簇姜丝,一小把大葱丝,十几个干辣椒段,翻炒到蒜片金黄色,下毛豆,冬笋丁,香菇丁,豆腐干丁,藕丁,榨菜丁,泡椒丁,反复翻炒几下,放入水,盐,煮5分钟,待毛豆熟透,放料酒,胡椒粉,翻炒均匀,出锅装盘,上桌。

这是一个下饭菜,口味微酸,香浓。

11、干辣椒豆豉炒芥菜

热锅,凉油,六成热,下一个大蒜的蒜片,十几粒花椒,一小簇姜丝,一小把大葱丝,十几个干辣椒段,一把遵义臭豆豉,翻炒到蒜片金黄色,放入切好的小芥菜,翻炒均匀,放盐,胡椒粉,装盘即可。

芥菜微苦清香,开胃。

12、炝炒红油菜苔

热锅,凉油,六成热,下一个大蒜的蒜片,十几粒花椒,一小簇姜丝,一小把大葱丝,十几个干辣椒段,翻炒到蒜片金黄色,放入红油菜苔,翻炒均匀,放盐,胡椒粉,装盘即可。

菜苔清甜脆嫩。

三、汤

1、酸萝卜芸豆排骨汤

一碗酸萝卜来自附近川菜馆,大芸豆则来自于淘宝。

排骨切段飞水去除血沫,下大汤锅(4升不锈钢),放清水,姜片,大葱段,大火烧开,转小火,放入酸萝卜块,芸豆半斤,炖两小时,上桌前放盐盒胡椒粉调味,撒葱花。

芸豆能够使汤浓稠,酸萝卜能够使汤开胃,增加食欲,清理肥腻。

这是遵义家常菜。

2、凤岗油茶

这个茶实际上是唐代的煮茶方式,不过现在中原汉族已经失传,现在还流传于原来播州土司地盘边远地区的土家族,仡佬族和苗族山寨。

按照正史记载,现在遵义边远地区一带,例如凤岗、务川、道真等等地区,在唐朝时是东谢蛮的地盘,东谢蛮酋长第一次见于正史,就是在《唐书》中,去长安觐见汉族皇帝(据《旧唐书》、《新唐书》等书记载,唐代“东谢蛮,其地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僚,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酋长谢元深世为酋长”)。

唐会要卷九十九记载,唐贞观三年(629年)闰十二月丁未,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向唐朝贡。唐以其地置应州(今贵州东北的思南、德江、凤岗、务川一带),以谢元深为刺史,隶属黔州都督府。东谢蛮土宜五谷。无文字刻木为契。散在山谷。依树为居。无税赋之事。皆自为生业。刀剑不离身。男女椎髻。以绯束之。后垂向下。其首领谢元深。世为酋长。谢氏一族。法不育女。自云高姓。不可下嫁也。贞观三年。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旄头。以金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而着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如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

也即李世民命大画家阎立德和其弟阎立本将“万国来朝,百蛮朝贡”的情景汇成《王会图》(又称《职贡图》),留传后世。所以奇装异服的谢元深的“卉服鸟章”的“其序合之际,折旋规矩,端簪奉笏之仪,与夫鼻饮头飞,人物诡异之状,莫不备该毫末”图画就流传后世了。

柳宗元和苏东坡都有诗赞美此图,柳诗标题为《东蛮》,诗中有“ 睢盯万状乖,咿嗢九译重”之句,大意是化处之民不懂上朝的规矩,睁目瞪眼,想看什么就直看,无视皇上威严,而且不懂汉语,无法交流。苏诗说:“音容伧狞服奇龙,横绝岭海逾涛泷。珍禽瑰产争牵扛,名王解辨却盖幛。”大意是他们身着奇异的服饰,扛着各种特产,争相牵着珍禽异兽,语言不通,几次反复地询问翻译。

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的《王会图》据说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有宋代摹本。

其实东谢蛮虽然姓谢,但是不是汉族,他们都是真正古代濮人后裔,用汉姓,说自己是汉人后代,不过为了提高身份,攀附官府,以便向上讨封,以巩固自己在部落竞争中的地位而已(其实后来的播州土司杨应龙说自己祖先是杨家将后裔也是一个道理,他们其实是真正的仡佬族贵族。这些人在历史上也姓过谢。其实西南少数民族社会里有严格的血缘制度,汉姓于他们只不过是个旗号而已,旗帜可以应时而易,并不以之为血缘关系的依据,在少数民族中,亲兄弟用不同汉姓很常见,千万不要以汉族姓氏的血缘背景来理解少数民族的姓氏。他们还是更看重父亲和母亲的来历)。

所以遵义边缘地带应该是那时就与中原有文化交流往来,由于特殊封闭的地理位置,中原没能保留下来的文化,在这里保留下来了。

这种有来历的吃茶方式,是当年我家被发配山寨时学会的,就算是现在,我也经常做来吃,(只是夫人不喜欢)。吃这个东西,其实是在吃童年回忆(有时闻到杉木或松木燃烧的烟味,也能回忆起山寨炊烟袅袅的场景)。

正宗做法(在山寨学会的最原始做法)是先把花生米、核桃仁、黄豆等在油锅中煎酥脆,金黄色为止(原生态做法是用猪油,还要有油渣),芝麻和大米炒成金黄色(芝麻大米不能放油锅里炒),然后把这些一起放入用粉碎机打成粉末,装入大碗待用(原生态是用石臼粉碎)。

热锅,凉油,六成热,下花椒粒和茶叶煸炒(原生态是用新鲜花椒叶和新鲜茶叶),到茶叶焦黄,放入水煮开,放入适量的盐,放猪油渣,舀入碗中,吃时加上述粉末,搅拌均匀,成为糊状即可。吃时可以配炸酥的米花(其实就是糯米饭在油锅里炸到酥脆),也可以配天津小麻花,北京馓子,诸如此类酥脆的东西等等。

哥不是在吃茶,是在吃童年回忆。

四、主食

1、猪油八宝饭

菜市场购买,糯米饭上撒桂圆,红枣,莲子,花生,橄榄,红豆,金桔,冬瓜糖,然后浇饴糖稀或蜂蜜,再浇上猪油。这种八宝饭搜传统做法,很有回忆价值。

2、炸糍粑

淘宝搜索遵义糍粑,找贵州特产年货糍粑纯手工制作,10.98元一斤,(遵义糍粑可以放在水缸里保存一年不会坏),裹鸡蛋液下油锅炸到外皮金黄即可。

3、炸黄糕粑

淘宝遵义黄糕粑(遵义黄糕粑是一种用糯米,小麦发酵的米粑,天然的麦芽糖甜味,口感绵长软糯,甘甜清香),裹鸡蛋液,在油锅煎炸两面金黄即可上桌。

4、米粉

淘宝遵义羊肉粉和贵阳牛肉粉,大概12元一袋,一袋一大碗,照说明书操作即可:提前两个小时用开水浸泡米粉,让其回软,用开水烫一下,滤水待用;烧开水,放入浓缩汤包烧开,分别放入调料包和几片比纸还薄的羊肉片或几粒清炖牛肉在汤内,分别放入烫好的米粉,加香菜,蒜苗,葱花,老干妈油辣椒即可。

五、其他

1、水果

芒果,绿橙,火龙果,绿甜瓜(海南本地水果摊)。

2、茶

信阳毛尖(茶叶店,350元一斤)。

80度开水,玻璃杯泡,可以看到嫩芽在水中慢慢舒展,香味优雅,味道清冽,回味微甜。

3、酒

绍兴加饭酒(酒铺,古越龙山5年陈酿,3斤装一坛,350元)。用不锈钢奶锅加热,放姜丝和话梅在里面,味道柔和,温润绵软,回味甘甜,沁人心脾。

12人,好吃不贵。只有海参算得上高档货(这其实就是标准的海参席。如果是商务宴请,这是最低档的席。一般商务宴请,中档的包括海参+鱼翅或鲍鱼或燕窝;高档的,包括燕窝+鱼翅+鲍鱼+海参+鱼肚(敏鱼肚);极品的要包括燕窝+鱼翅+鲍鱼+海参+鱼肚+熊掌+犴鼻了)。菜很多,大家吃完,打包带走,第二天不用自己做了。

这个帖子是一个月前决定做年夜饭时开始写的,断断续续,不断加水加面,勉强可以上桌了。


祝大家来年平安顺利,健康快乐。



31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补充一句,现在贵州人请本地官员的客也与民国初年差不多,以粤菜为高档,但是请外地客人,却是以酸汤鱼,狗肉火锅,牛憋火锅等等之类,这些其实时不适合请客的,经常不欢而散。尤其是狗肉火锅,牛憋火锅(牛胃和小肠中未消化的草渣过滤出胃酸胆汁味道的苦味绿色汤汁)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例如狗肉,我一看就要呕吐。
2016-02-08 11:37:34 回复
bluewater
2016-02-08 11:50:32
感觉海参,鲍鱼对海边老百姓来说不算非常奢侈,鲍鱼在早市是常见的海鲜。
海参看品种,有的非常便宜,跟猪肉差不多,例如西沙群岛的黑参(黑狗参、克参、乌狗参),但是辽宁的淡干刺参比较贵,大概一个(半两)就能买一斤黑参。
2016-02-08 12:07:12 回复
wxmang
2016-02-08 12:07:12
海参看品种,有的非常便宜,跟猪肉差不多,例如西沙群岛的黑参(黑狗参、克参、乌狗参),但是辽宁的淡干刺参比较贵,大概一个(半两)就能买一斤黑参。
鲍鱼也是如此,一个十头日本网鲍大概3万人民币,一个十头海南新鲜鲍鱼,50元人民币而已。
2016-02-08 12:08:42 回复
hoho
2016-02-08 12:38:44
太开眼界了,我在想这事前得准备工作、做饭时的具体分工忙总是不是也按项目管理进行高效组织?各种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如何,特别是油,还有如何保证吃饭时各个热菜都是热乎的?同时用几个灶?
其实不复杂,很多菜提前就做好了,例如炖,烧之类,现场制作的只是几个爆炒的,既然是爆炒,就不会超过2分钟,很快,不然就是水煮了。其他菜用电磁灶,电陶炉,电饭锅,电汤锅等等保温,再加上微波炉等等加热,足够了。
2016-02-10 17:53:27 回复
十六
2016-02-08 13:16:54
凤岗油茶和北方回族牛骨髓油茶很相似。
根本地方是不同的,那就是凤岗油茶真的有大量茶叶。
2016-02-10 18:04:53 回复
雪泥飞鸿
2016-02-08 13:45:44
恭祝忙总康总新春快乐!忙总讲的我口水横流,年前去了趟贵阳,没吃到酸菜鱼甚为遗憾。
酸菜鱼是四川菜,贵州是酸汤鱼(其实就是发酵米汤+西红柿+糟辣椒熬制汤底,煮鱼+薄荷叶)。
2016-02-10 18:06:07 回复
dioxin
2016-02-08 14:21:31
看着忙总的帖子,自己也精神会餐了一把。

我家自己以前也尝试做过香肠,用的是高度数的伏特加,最后的味道就差强人意了。下次用好的白酒试试看。
还要加适量花椒粉,盐不能多。
2016-02-10 18:07:10 回复
史密兜
2016-02-08 18:21:20
忙总的年夜饭太有味道了。不知道糍粑裹了鸡蛋液会不会有腥味呢?
不会,鸡蛋液经炸过后,很香。
2016-02-10 18:08:44 回复
外乡人
2016-02-08 23:52:23
牛憋火锅。
在云南版纳景洪傣家人这边称“牛撇”为“撒撇”,一般做凉菜调料用。
云南凉菜最生猛的还是各种辣椒香菜凉拌生猪肝,吃完后人人口吐鲜血,唇齿鲜红。
2016-02-10 18:14:33 回复
嘿嘿哈
2016-02-09 01:45:32
我们家湖北那边糍粑是自己家做的,很好吃,都放在水里泡着的
那应该与遵义做法一样,遵义人保存糍粑就是放水缸里泡着。
2016-02-10 18:04:03 回复
地上霜
2016-02-09 15:25:15
忙总新年快乐!初二该走亲戚,所以 今天看来拜年!
谢谢,谢谢。
2016-02-10 17:59:44 回复
黑白熊
2016-02-09 16:58:16
不带这么着的,半夜里看这个帖子。还没看完开胃前菜,肚子就抗议顶不住了啊。

去弄点吃的之前,礼数不能失了,晚辈在此拜个晚年了!
其实过年吃东西不能多,不然就是找罪受。
2016-02-10 17:59:19 回复
lazygg
2016-02-09 17:37:30
忙总新年快乐!
这年夜饭让人食指大动!
以前同屋是安徽的,处理猪肚是面粉揉洗,也挺干净。
鲶鱼去粘液用面粉好,猪肚用盐和醋好,因为可去猪肚恶性腥味。
2016-02-10 17:58:42 回复
morningtiger
2016-02-10 09:13:40
忙总,看春晚了吗?和股市,汇市一脉相承的感觉
没看,我在看理学吕思勉先生的《理学纲要》。
2016-02-10 17:57:27 回复
三个一亿人
2016-02-10 22:26:09
哈哈,这个实在是猛,想都不敢想。
云南三大生猛凉拌菜:拌新鲜生猪肝,拌新鲜生猪血旺,拌新鲜生猪皮。

没吃过,你都不配称吃货。
2016-02-14 13:55:07 回复
鹦鹉
2016-02-10 23:06:06
我听说的是放冰箱里。
冷冻无法去异味。
2016-02-14 13:53:35 回复
阳小样
2016-02-12 21:00:56
多谢,困扰我很长时间的省油处理问题终于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不过废油,剩菜里的人废油怎么处理?感觉除了直接倒入下水道和垃圾袋之外,也没别的好办法,现在担心时间长了下水道会挂上油垢慢慢堵住。
用洗衣粉水掺合油就没问题了。
2016-02-14 13:52:18 回复
bulang
2016-02-12 22:56:00
今天早上已经实习了鸡蛋糍粑,大受好评!三四年来每逢佳节我的拿手菜是豆瓣酱汤煮肉片,油炸粉丝煲,客来必备,这个季节最喜折耳根,顺祝忙总及各位节日快乐!
春节期间太油腻,用四川泡萝卜炖猪脚挺不错,开胃解腻。
2016-02-14 13:51:51 回复
北京律师V
2016-02-13 11:16:32
热锅,凉油,七成热,下十几粒花椒,十几个干辣椒切成的辣椒段,一个大蒜的大蒜片,一把臭豆豉,翻炒一分钟。。。。
所有的炒菜都这样,不是满桌菜都一个味道了?
另,康总淘宝买的东西,你们实际食用时品质咋样?淘宝购物就是品质不好保证,特别是肉类。如果不错,我们也按图索骥找找
不一样,豆豉是遵义菜的佐料,相当于姜蒜地位。吃过就知道了。

淘宝买东西看人品,质量没谱,既有好的,也有差的。同一个商家都是如此。
2016-02-14 13:50:32 回复
必须勤力
2016-02-14 19:08:10
糍粑是否类似宁波的糯米块?这个保存方法跟宁波人保存年糕/糯米块的方法是一样的。因为水质好,在水里养过的年糕比新鲜的还要好吃。
不完全是,糍粑是糯米饭用大木锤在石臼里砸成一团,然后剪开,成型,晾晾后直接放水缸保存。宁波的是糯米面蒸出来的。
2016-02-15 10:19:54 回复
必须勤力
2016-02-14 19:14:36
如果海边的吃习惯生的海鲜,吃生猪肉的适应难度估计会低许多,从前我吃过一次血淋淋的牦牛肉(拌点辣椒粉),几乎是吞下去的,但仔细想想,其实跟生吃蔬菜水果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主要还是心理作用。
法国人拌的生牛肉吃起来没问题,不会像云南凉拌生猪肝那样满嘴飙血。
2016-02-15 10:17:45 回复
夏侯
2016-02-14 23:00:45
忙总,云南山寨里的鸡血酒也很重口味………,而且是贵客喝的貌似,我同学去支教回来大叹苦经
不是,鸡血酒其实是结盟用的,蛇胆酒才是养生的。鸡血酒云南人并不经常喝。
2016-02-15 10:15:57 回复
Cousteau
2016-02-15 21:08:54
忙总说的是鞑靼牛肉?
就是,生牛肉馅拌洋葱酸黄瓜九层塔橄榄油等等。
2016-02-16 10:35:54 回复
土豆烧牛肉
2016-02-15 21:26:48
外面那种炒年糕一小片一小片的是哪种?
年糕一般是糯米面蒸出来的。
2016-02-16 10:01:09 回复
必须勤力
2016-02-15 22:51:05
那就是石臼捣捶过的糯米饭团了。

宁波糯米块传统的做法是糯米粉蒸熟后在石臼里捶成一团(力气活儿,男人们的工作,以前石臼是每家的标配,现在我家的已经用来种花了),后来都直接用机器,后面步骤也是用刀切开,女人们迅速地搓成团(烫手,必须快,需要准备一盆凉水),压扁,在竹制的专门道具(家家都有若干张)晾干。炭火里煨熟的吃法最好吃,喷香。
那就是一样的了。贵州糍粑要包黄豆面(黄豆炒熟粉碎+白糖)。
2016-02-16 10:03:39 回复
必须勤力
2016-02-15 23:19:15
年糕。(北方人叫水磨年糕)

年糕的吃法据说我们宁波是发源地,从前过年前每家都要做两三百斤的,宁波人是当主食吃的。

粳米(以前我们用晚稻米)做,糯性好的,有的还会加点点糯米。传统都是米粉蒸熟后,石臼上捣的,现在都用专门的机器捣,效率高,味道一样。

正宗做法是做成三指宽、一托长(一只手的大拇指和中指间最长距离)的规格。你们见到的一片一片状,是刀切的(宁波人以前一般都有专门的切年糕的刀)。不过现在也适应新时代,有直接做成小条状,不用切了。
土豆烧牛肉
2016-02-15 23:39:04
小时候见过村里人做糍粑,就是用的石臼。蒸好的糯米倒进去,先拿木锤子锤,再搅。三个人围一圈,轮流抡(记忆可能有误,但是之后的搅动应该是三个人)。
打糍粑非常考验人的体力和意志。必须有一个人在下面沾水,不然木锤会沾上糍粑,无法动作。
2016-02-16 10:02:06 回复
王泡泡
2016-02-16 11:06:12
忙总新年好!雄文又一篇,看得口水直流。

今年回老家过年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没多少人放烟花了!老家桐城,民风极好攀比,往年春节站在高处眺望全城焰火非常精彩。爸爸妈妈说,是因为民间借贷集体跑路导致大家没心情放了。财政收入20亿的迷你县级市,跑路崩盘的担保借贷立案金额上百亿了;市区数万人口,一万套商品房库存待售,全市经济失血。

提一个小小建议,蕨粑少吃,因原蕨苷致癌。
今年海口也没什么人放烟花,不过是因为搞双创,放烟花罚款。
2016-02-16 11:08:50 回复
必须勤力
2016-02-16 12:24:11
宁波年糕和糯米块是没有馅子的。类似的特产有金团(外面滚一层采集来的松花粉),前面做法类似糯米块,金团不同的是有馅子(分为黄金团和青金团,首推青的,青的是采集春天的鲜嫩野生艾青叶子蒸熟揉到糯米团里去捣捶,清明时节的当季点心,现在还家家户户做,因为有冰柜,所以采集多一点保存艾青,任何季节都可以做一点吃。黄金团是红白喜事必备品),馅子传统是甜的,黄糖+橘子皮+黄豆粉等,专门在锅里煮熟的,香味非常诱人,从前家里做好馅子的时候,要专人看着锅的,不然还没等用上,已经被群众偷吃完了。没有馅子的艾青糯米块,我们叫麻糬,切成标准的菱形(现在我冰箱里还有去年清明家里做的麻糬)。我们老家一带麻糬是吃原味的,清香,百吃不厌,需要甜食另外蘸糖吃(跟传统的粽子一样),但近几年也被其他乡村的给影响了,加了糖。我是建议家里保持原味的。不过做法倒是都流行回归石臼时代了,一般是到某几个一直在用石臼做点心的邻居家里去做,在人力上也能得到保证。

宁波本地米食制品种类很丰盛,我觉得跟种植水稻的时间比较长有关系,毕竟7000年前的水稻也给黄灿灿地挖出来过。比如朝鲜族人也吃年糕,但是他们没有我们水养年糕的习惯。他们也吃麻糬,看到我带去送给某朝鲜族同学的麻糬,她妈妈看到吓了一跳,问:”你们也吃这个?“ 我觉得他们吃这些一定是从我们那里传过去的。
宁波一带远古时代应该是东夷的地盘(后来发展出古代越族),东夷后来沿海北上,与东北土著混血,形成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等民族,朝鲜人就是古代的靺鞨一支的后裔,其中黑水靺鞨是满族族源之一。

所以他们有稻作文明不稀奇。
2016-02-16 18:27:48 回复
北京律师V
2016-02-16 15:42:52
包上黄豆面,感觉就是北京的驴打滚
不是,北京驴打滚的粘度不够。
2016-02-16 18:20:04 回复
苏双
2016-02-16 18:45:23
忙师好,我觉得糍粑要铁锅上烙一下,烙得鼓鼓的,乘热撕开,再蘸咸的黄豆面最好吃 :)

好想好多人没见过糍粑及打糍粑,我把一篇描写打糍粑的文章链接贴过来,方便大家去看图 ^_^ http://www.hb.xinhuanet.com/2007zfwq/2007-08/09/content_10813172.htm
的确是烤来好吃,不过现在煤气灶不能烤,有残留物。
2016-02-18 21:57:32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