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请教忙总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 1+X方案落地

地味な愚者

2016-01-28 10:07:52



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另外还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壮大实体经济基础。

  会议明确提出五举措落地《中国制造2025》,其中提到抓紧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计划或专项规划。

  工信部一位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11个配套设施方案,即《中国制造2025》1+X方案的落地,后续或有更多的配套方案发布。

  五举措推动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2025》发布8个月以来,制造业强国的思路在逐步落地。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5个方面强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会议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促进制造业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引导企业适应和引领市场,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在具体举措上,首先要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新基础,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

  其次,要抓紧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计划或专项规划。促进大中小企业等多方协同,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

  第三,要完善加计扣除等政策,适当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启动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和技改工程。

  另外还要加强标准建设,面向市场多样化需求制造消费者和客户需要的高质量中高端产品。最后,要加强国际交流,深化中外制造业创新合作。

  从2015年下半年到目前地方两会,各地陆续摊出智能制造园区、智能工厂的规模目标,新一轮中国制造正在智能制造上发力。

  在地方争先布局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新一轮产能过剩,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如何融合,将是2016年的重要命题,此次常务会议再次为地方定调并明确思路。

  11项配套措施将发布

  2015年上半年,工信部提出完善《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1+X”方案,所谓“1”就是规划本身,X即为相关配套规划。

  年底,工信部部署了2016年重点工作时提到,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完善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调机制。

  至于X方案,具体包括哪些领域,以及有多少配套方案,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安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抓紧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计划或专项规划,明确了部分配套方案的方向。

  2015年底,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一次发布会上称,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制定专项规划体系,一共是34项规划。总的规划是《中国制造2025》,下面细分领域和行业里面大概要制定33个专项规划,有一些规划是要报请国务院最后审议发布的,有一些是由工信部发布或者是联合其他部委共同发布。

  安晖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政策,也会随着实践进展陆续发布,具体是34项还是多少项,可能会有动态的变化。继上述11项转向规划发布后,应该还会有配套落地规划。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首次正式提出“中国制造+互联网”,两大国家战略有很多交叉的部分,这次在国家层面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安晖表示,以后或陆续有“中国制造+互联网”融合的具体实施意见或细则出台。

  至于制造业+互联网如何落地,目国内以海尔、沈阳机床(16.09, -0.34, -2.07%)等为代表,已经有一些企业在探路。比如海尔的黑灯工厂,沈阳机床发布的i5系统。

  某省发改委工业处一位处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制造2025》能够落地的关键,还是靠企业。

  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史上,许多重要的技术,特别是那些导致新工业诞生的技术,是由在位企业发明或创造的,比如半导体晶体管、合成纤维、光纤、液晶显示器等。新工业的兴起会引发大量的新进入者,但这些“新进入者”又往往是其他工业领域的在位者。

  另外,互联网+制造业如何融合,也是当下观点不统一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在信息技术进入工业领域时,互联网只应该成为一种技术手段,主导中国制造业创新升级的,应该还是传统的工业企业。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确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另外制定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

  一家国有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的制造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很高,即使加大贷款力度,恐怕也没有企业敢贷。而从韩国和日本发展的经验来看,金融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血液和支撑。

  另外,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给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放贷的意愿也不大。安晖表示,如果这些创新的绿色信贷能够落地,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也是好事。



感觉还是把以前喊的互联网+金融搞到制造业里来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10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还是口水党那一套,想了=说了=做了=做成=成果=开始大张旗鼓宣传如何伟大英明光荣和正确,以后留下一地鸡毛,装作看不见。

人才,资金,技术储备哪里来?如何筹集?如何调度?如何优化?如何激励?如何监督?这些问题他们是不懂的,也不想的,因为太复杂,超出其智力水平了。
2016-01-28 11:00:08 回复
萌主
2016-01-28 11:10:50
我觉得是拉不下脸承认互联网+是泡泡,又知道产业升级是正道,所以是蹦着把两个东西往一起捏。话说总经理自元旦下山西煤矿后,似乎对产能压缩供给侧变得热心起来,这可以看作南北院达成一致的标志吗?
不是,没有达成共识,只是合肥八中的事情。
2016-01-29 10:51:27 回复
officexp422
2016-01-29 09:11:45
芒总,您不是说过官场高级官员是中国智商最高的一群人吗?我觉得能把官场道道玩好,资源从哪里来,如何筹集调度优化激励监督这些问题以他们的智商应该是够的吧?
智商时趋利避害的,自己老大要做什么,就选择最佳路径,如果老大领错路了,一起完蛋。

其实工信部的人心里清楚得很,只是不说。
2016-01-29 10:29:05 回复
猾心
2016-01-29 09:31:19
看来工信部和北院关系比某部门紧密多了。
合肥八中,合肥八中,合肥八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其实没有发改委背书,这种规划其实都是鬼画桃符。这种事情太多了。
2016-01-29 10:30:17 回复
猾心
2016-01-29 10:39:49
秒懂了,谢芒总。
但。。。话说这个部门自李前任后就一直很颓,没有大部委的风度和做事魄力。
主要是因为这是N个山头的集合,基本是一堆散件。内部都人心不齐。
2016-01-29 11:03:27 回复
夏侯
2016-01-29 11:43:48
现在似乎国家要搞战略新兴版,真的产业升级扎实搞积累未必得到重视,一大堆资本家又要折腾事去了…………
很多规划都是私助公办,我就干过这样的事情,出钱制定一个为自己企业量身定做的规划。
2016-01-29 19:07:28 回复
然后203
2016-01-30 20:31:48
忙总怎么看神华的煤基航天煤油,全世界独一份吧。
成本效益不值得。
2016-01-31 12:49:26 回复
蓝沙狐
2016-05-19 12:55:33
忙总,现在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发改产业〔2016〕1055号),这算是发改委的背书了吧,其中有提及仪表仪器。
如果发改委组织实施,就有戏,因为他们有组织大项目会战的经验和能力。
2016-05-21 11:04:05 回复
肥羊
2016-05-22 01:18:46
不知道发改委这种能力能够保持或者流传多久,感觉现在大项目都是国企在承接,会不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大项目本来就是央企的事情,与其他人无关。
2016-05-23 10:40:56 回复
老土拨鼠
2016-05-23 12:04:32
忙总怎么看紫光大手笔收购IC产业各种公司?按说清华系没资格拿到千亿资金吧?
不了解这个项目。可能也是借船出海吧。中国政府借企业马甲收购西方公司技术的事情多了,有时央企出面,无法绕过对方政治安全审查这一关。
2016-05-23 12:25:27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