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关于职业发展,请求忙总和各位给些建议

huanmie

2016-01-22 21:00:20



我在海外一家油服公司做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现在由于油价低迷,裁员非常严重。昨天,部门经理突然问我是否愿意转到印度分公司?如果愿意,可以减少目前所在地的支出,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至于是否去,我可以问他们我想知道的问题,他可以统一回答。他认为我如果去,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增加国际工作经验。而且目前把项目转到印度是一个趋势,应该相对安全。

我现在的问题是:1,我是否应该考虑去印度?2,如果去,我应该问什么问题,符合什么条件才去,否则宁可在当地被解雇?

非常希望忙总或者其他有经验的朋友帮忙参考下。现在对我真是非常关键的时刻。至于具体工作和地点,希望大家谅解,不便透露。



16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印度又不是地狱,为什么不能去?再说现在你还有的选择?

能够坚持从此一辈子不干专业,到超市当理货员(现在有的失业的大学教授就在干这个)?还是坚持失业几年当家庭煮夫?

我的一些熟人,在这次美国裁员浪潮中,下岗了,我给他们建议就是:忘掉自己以前是什么身份,忘掉自己是科大毕业的,忘掉自己是TOP10的博士,忘掉自己当过教授,或者靠存款过退休日子,或者从头开始。至于梦想回国发展,就不要指望了,国内哪里也不需要50多岁的老大爷。

愿赌服输,从头再来不是笑话,也不是客气话,我们一生需要多次从头再来。振华重工的老板管彤贤60岁创业,不也搞得风生水起。不要怕失败,不要怕人生低谷,没准20年后,你也是名满江湖的大人物。
2016-01-23 16:45:28 回复
盈飞轻
2016-01-23 17:00:39
您说的太对了。我反思自己就是欠缺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特质,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只会害人害己。
请问有没有办法快速改变自己这种缺点?
这个是没到绝境,到绝境兔子还会咬人呢。你还没经历过生死绝境。
2016-01-23 17:03:14 回复
远蛤蟆近青蛙
2016-01-23 17:07:35
大学教授裁员?有tenure也会被裁吗?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是终身聘用的教职,但是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拿到基金,被学校(这一般也是些不入流的学校)把实验室或研究室关闭,赶出门(甚至有关掉一个系的)。

还有一种就是一直没有拿到终身教职在江湖混的。实话实说,科大数学系这种情况不少,估计北大数学系也不少,例如北大那个做孪生素数猜想的张益唐在名满天下之前,也是混的。我们同学中有一个丘成桐的高足,曾经世界的微分几何大腕,也是这种情况,没拿到终身教职。不过他们不是学术水平问题拿不到,而是个人个性问题拿不到(按照俗话说是做研究很行,做人的工作不行)。

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基础研究断顿了,就失业了。最近尤其是生物科学方面比较明显,很多都是搞生物的被干掉。
2016-01-23 17:25:37 回复
香辣蟹
2016-01-23 17:58:49
国内不需要这些基础研究的前沿教授吗?我的几位导师都是跟国内大学合作,还有些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的名分,两边都吃的很开。
条件谈不拢,例如我们班上这位微分几何大腕,科大数学系一直邀请,但是无法满足各种条件,人家情愿在美国混,也不来为外国做贡献(已经把中国当外国了)。
2016-01-23 18:02:55 回复
huanmie
2016-01-23 20:31:22
提条件方面,我个人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岗位安全保障,但是这个似乎有点不现实。您说得对,到了绝境我自然不会挑三拣四,现在有点太优柔寡断了。我担心去印度干的事情是上面的管理层的一个尝试,如果尝试结束,不知道是不是直接成炮灰了。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得知目前这个选择不是一个死胡同?
事在人为,如果你在印度立功了,有什么理由在炒你鱿鱼?一个能够为老板带来收益的伙计,就是好伙计,是不可能被炒掉的,除非老板+公司自己也被炒掉了。

人生很多时候是需要赌一把的,就算在印度失败,也跟现在就失业,没什么差别吧?
2016-01-23 20:42:37 回复
hrzq
2016-01-23 20:49:04
回来到大学教书还是有竞争力的吧。
现在国内稍微像样一点大学教职已经很难了,科大本科,美国2流大学博士,在国内只能去西部师范大学。
2016-01-24 11:39:07 回复
香辣蟹
2016-01-23 21:37:19
是回来没法面对江东父老吧?“邻居家小二哥都开奔驰了,李小三当局长了,你这高材生现在回来教书没给你个副校长当当?” 不知道50后60后那一代怎么想的,当80后留学生,就算入籍当地,真正的祖国是哪儿还是非常清楚的。回国或者不回国一般都是职业发展或者家庭的考量。
倒不是,主要是不上课(这个违反科大数学系基本游戏规则:教授必须给一年级上微积分),每年只能在中国呆2个月,必须由政府部门保证他可以随时出国诸如此类等等。
2016-01-24 11:37:43 回复
Leon温陵
2016-01-23 22:03:32
鄂维南?
不是,鄂维南是计算数学大腕,这个是微分几何。
2016-01-24 11:30:07 回复
攻城狮
2016-01-23 23:54:13
跟帖请教忙总。我和楼主有类似遭遇。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把中国研发中心整个搬到印度了。现在面临选择是否要去英国总部。我在电力行业,公司是所谓的世界500强,将近40岁了。对于公司给的机会,我一直很犹豫:一方面我觉得长期来讲,国内更有前途,也希望宝宝能够在国内接受完整教育。所以想尝试国内的机会。只是今年以来,行业内外企大量裁员,国企也很少社招,工作机会不多。想着到国外工作,也许经验能多些。可是在国外,中国人几乎没有上升空间。想着要么国外混几年再回来,只是不知道国内是否已经复苏。我想着两三年回来最好了,只是没有底。再说如果一家人一起走,回来就不是一个人那么简单了。
犹豫的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因为远在中国,我已经感觉到项目管理很混乱,可能项目会失败。失败就会裁员,这就打击更大。
额外问一下,在印度的工作经验在国内有用吗?印度就能够一直这样保持低成本几十年吗?
电力可能情况不同,中国电力现在不仅仅是规模,连投资项目数额,项目管理能力和硬件技术能力都是世界领先的,去外面学不到什么东西,再说国内也有自信,知道自己是No1。

印度电力整体水平落后中国大概30年到四十年。

去印度意义不大。
2016-01-24 11:29:23 回复
远蛤蟆近青蛙
2016-01-24 14:02:56
又不是八九十年代,现在海归的如过江之鲫,大牛不好好搞关系都不容易拿到好位置,就这还挑拣呢。数学物理这类更靠天才的专业可能跟其他专业不太一样吧,其它专业要做好一定要靠合作,一个人是玩不转的。
现在很多海龟在大学讲堂经常展示一种可怜的优越感(主要体现在你们中国如何落后,最近几年不太说了,现在改说中国不文明,不民主,不自由,不法制了等等),但是其实没本事,就像下面这个预言说的:

一只海龟从海里爬上陆地,就留在了陆地,它开始宣讲大海多么的美好,被那些羡慕大海的无脑动物奉为神明。

它总是说陆地这不好,那不好,痛斥狮子吃羔羊的不人道,从不提海里的大鱼吃小鱼。

有一天,一个初生的牛犊问它:“那你为什么不回归大海?”

它说:“我回到大海就是一普通的王八。”
2016-01-24 17:55:51 回复
攻城狮
2016-01-24 16:16:54
所以公司给的条件是到英国总部,能够继续原来的技术路线。吃苦些,还是能够在设计流程,技术广度,深度有些发展的。也许以后回来会更有机会的,毕竟国网想走出去也要有国际经验的人不是?

我还是很纠结要不要去的问题,还是很期望在国内的发展。起码三十年内国内发展肯定比英国好,对下一代也比较有力。
去英国,比去国内民营企业强,因为现在情况是民营企业吃了上顿,下顿在哪里不知道。
2016-01-25 11:34:15 回复
攻城狮
2016-01-24 19:30:16
上个月在一家比较大的民营企业面试,主宾相谈甚欢,不过至今没有消息。
想来除非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否则以后要回来工作也很困难。
看来只能先选择在国外老老实实过冬,再期待机会和运气了。
民营企业喜欢画大饼,捡到篮子才是菜。不能听,更要落实。
2016-01-25 11:32:41 回复
攻城狮
2016-01-25 12:20:45
嗯,也听说这家公司有那国家基金,做两三年,队伍解散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如何确定它是不是想长期规划的,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问问题。
问资深员工。不过人家未必告诉你真话,除非是熟人。
2016-01-25 12:24:44 回复
萌主
2016-01-25 14:36:03
有这样的规则真好!想想国内好多教高数的讲师,完全对着课本念,上他们的课,除了因为他们是出题人,能够提前知道点考试题外,真没有卵用。
以前的科大数学系更牛,一年级微积分是华罗庚,吴文俊亲自讲授。
2016-01-27 11:19:14 回复
huanmie
2016-02-17 10:46:53
印度方面表示不要国际员工,太贵。今天我被裁了。真的要从头再来。
啥也别说了,拼吧。转专业也不是不能考虑,我就是转专业的。
2016-02-18 21:25:55 回复
huanmie
2016-02-18 23:07:29
是的,正在拼。现在已经联系了好几十个熟人,本来不打算参加的年会也赶紧注册参加。转行的选择也进入搜索范围。
不要过于着急,太着急容易顾此失彼,还是要优化优选,不能把自己当白菜卖。
2016-02-19 10:24:37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