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产业规划要点
(2004年)
一、广东产业升级目前面临的问题
任何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定需要向外扩张,一定需要庞大的经济腹地,否则一定会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制约。
1、广东面临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广东前20年执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利用外资迅速建立起加工工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并大部分出口,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赢得了大量外汇,为进口和工业化创造了重要条件,扩大经济规模,形成了低附加值制造业产业集群。
但这种发展战略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是劳动力富裕而资本技术等要素缺乏从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二是世界市场对一般加工工业产品出口需求扩大。
但是当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普遍根据这一原理决定发展战略时,世界市场的有限容量便使这一战略提难以为继,以劳动力要素为基础的一般制造业不断增长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产品出口导的产业结构缺乏发展后劲。
目前世界市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供求现在已经明显失衡。199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便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发展政策失误的结果----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结构遇到了激烈的外部竞争,出口困难无法继续支持汇率的稳定,金融市场开放进程过快诱发了危机并为整个经济带来了灾难。
同时广东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已经大大削弱。如果仍只靠大规模投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粗放经营,甚至牺牲环境的质量,那么广东发展将难以持续。
所以,广东为了应对这种外部市场的困难,增长战略必须进行重大调整,扩大内需和扩大经济腹地不但可以避免了这种危机的侵袭,而且可以保持了相对更高而稳定的持续增长。
2、广东产业结构面临升级
广东前几年主要发展的一般加工贸易制造业,存在科技竞争力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又很难接受到转移的核心技术,也很少可能参与关键部件生产,没有自主国际品牌,不能自主掌控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大多处于世界垂直分工体系或产业增值链中最菲薄的加工环节,只是个生产车间而已,并未真正掌握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所以广东需要调整产业分工及整合资源,形成新的战略增长基础。
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升级。而进入产业升级的前提是必须有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提供升级资金;工商服务支持系统提供产业升级的方向、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内和国际贸易体系提供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服务。
产业升级,并不一定要彻底放弃目前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集群,因为这些产业是未来升级产业的产业链下游。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进步为保证,以产业升级为核心,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应该是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广东目前比较优势是建立在资源型初级工业产品的基础上的,技术含量低。要提高资源型初级产品的技术含量,延长价值链长度,提高在生产初级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的能力。
二、目标
整体目标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广东最早的的发展战略是定位于“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现在改为“拟建成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1、 2005年――20010年,建成制造装配型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2、20010年――2015年,建成制造研发型世界重要的基地之一;
3、2015年――2030年,建成研发制造型制造业基地,成为相当部分核心技术与技术标准领先的世界最重要制造业基地,同时实现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过渡。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经具备升级制造业的良好基础,钢铁、石化、汽车这三大行业实力雄厚,已经不局限于国内区域竞争,着眼于世界制造带。
广东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升级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广东如果抓住了高附加值制造业这一机遇,经济就完全可以维持20年的高增长。
三、制造业具体目标形成产业梯级分工
广州、惠州、珠海将形成石化产业带。石化、汽车、钢铁工业、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集成电路、通讯、造船和海工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新材料(金属复合材料和非金属复合材料,例如有机硅,电子陶瓷,特种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等等)等10个行业被选择成为广东国际制造业基地产业体系中的新增长点。
1、广州作为中心城市,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的中心,也是研发基地,物流基地,重化工业及大规模组装加工基地,重点产业包括汽车,造船和海工设备,石化和高性能材料。
2、深圳、珠海分别作为珠三角制造业基地东岸和西岸的次中心,深圳将建成创新及转化资本经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是新能源、集成电路、信息技术和通信产品。珠海定位为研发及石化等重工业基地。
3、佛山、中山、东莞以专业镇为特色,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家具、精细化工、建筑陶瓷、五金、灯饰等优势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以及家用视听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医疗电子产品和汽车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4、惠州规划为石化工业龙头,发展以南海石化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带动广东乃至全国塑料加工、轻纺工业、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发展。
四、实施重点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核心
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选择将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环境科学与绿色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先进制造技术及其相关产业、能源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海洋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产业。
2、高端服务业是支柱
发展高端服务业,括金融、贸易、物流、工商支持服务(律师、会计师、通关、商检、见证、质量检验等等)。广东的世界级制造业必须要有世界级的服务业与其配套和服务,所以必须结合广东制造业能力,建立相应的制造业服务业体系。同时将珠三角的国际枢纽港群、国际航空港群、综合交通网络与信息平台及网络进行整合,实现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融合,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流通。
3、建立完备的现代工业和服务业体系
在实施策略上,将利用珠三角港口群和世界加工基地的条件,将广东建成世界级的石油化工、钢铁、造船、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重型工业、原材料工业、石化工业基地,带动关联产业、轻型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发展,形成重化工业――关联产业――轻型工业――加工工业的产业链和制造业体系,配套制造业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装备工业和重化工业、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实现由世界加工厂向有独立完整制造业体系的世界工厂转型。
在珠三角地区建立完善的高端服务体系,物流业以广州为核心,资本市场以深圳为核心,资金市场和结算中心以广州为核心,贸易信息中心以深圳为核心,工商支持服务以深圳和广州为核心。
没有高端服务业,就无法有效整合广东资源和优势,提高广东的核心竞争力。
五、实施路径
1、资金来源体系培育
*.资本市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产权交易。
*.风险投资市场: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标准制定和技术研发。
*.贸易融资市场:用于产品进出口支持;流动资金周转。
2、信息市场建立
*.市场趋势信息
*.产品供需信息
*.技术方向信息
*.金融变动信息
3、通道建设
*.市场网络(供应商和客户)
*.物流网络
*.清算网络
*.贸易保障网络(反欺诈、知识产权保护、倾销应诉等等法律服务)
4、政府服务龙头企业任务清单
*.为制造业提供加工过的市场信息,金融服务(垫付、保买、订单预付等等),物流,商检,质检,通关,法律,担保,认证,宣传等等一揽子服务。
*.为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方向,组织研发和提供资助,提供参考背景和建议与企业进行战略方向选择,制定产业标准。
*.集成协调广东制造业能力,进行成套设备出口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为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建立全球信息网络,掌握和控制市场动向提供政府支持。
*.为通过并购和投资控股广东制造业,集成分散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产生协同效应提供协调和政策支持。
*.政策上支持优质资产优先重组,重组国有企业,培育和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政府主导产业链整合。
5、国企改革
*.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非公有资本开放,非公有制企业在享受土地使用、税收优惠、进出口、投融资等政策方面一视同仁,在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与其他企业机会均等。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要素价格市场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减少政府干预市场的深度。
2015-11-17 09:4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