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招聘看,有大萧条前奏的预感
长乐未央
2015-11-10 20:26:58
今天遇到的三个事情,记成小品文。虽不严肃,但和掌握的互联网行业信息吻合。总体还是抛砖引玉,引出大家的数据和分析。
1#今年就业形势较往年不好,我司(信息制造业)招聘,我看过好几位小学霸(例如211/985硕士发表6篇SCI、全国机器人大奖)简历,都没能最终进入入职审批。审批是根据综合面试成绩排的,这些同学综合面也不错,一般都是A-或B+。因为BAT们招聘冻结或萎缩,我们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应该说是回归正常吧,互联网以往是“太不正常”)。
2#亲戚所在的保险公司,刚招的综合内勤,月薪两千五,扣社保后两千,师范大学本科学士,俄语八级,学生会秘书长。
(总经理都贺电商了,难道他不知道BAT对于就业不仅没有正向贡献,而是每新增1个岗位就消灭5个岗位?按网+的鼓吹,妹子学历比较适合卖鱼子酱)
3#某三线城市高校体育系现招聘的老师数量有限(当然,这个条件说明属于个案),需博士,研究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14 条留言
我们家小子果断玩起了菜刀、瓶瓶罐罐,学了厨师…………这个不愁就业
如果有天赋,能够成为大师,那也是了不得的成就。我知道的川菜大师史正良,那江湖地位和创造能力,都不是寻常教授可以相提并论的。当然赚钱是应有之义了。
当然如果没去学数学,没准我也是一个大厨,甚至是很好的大厨。以前讲读书人不为名相就为名医,我觉得为名厨比名医强。
2015-11-19 10:58:49 回复
说起来,忙总您好久没写美食篇了,冬天没什么好吃的吗?
我记得小时候,冬天家里吃生花生米捣成浆 + 豆腐 + 猪肉 做的丸子汤,很好吃,不知道您尝过没? 我想试着做做,但好像都没小时候吃得鲜美,不知道是不是材料的问题?
最近没什么机会大吃特吃,都是凑合吃,没什么值得写的。一般冬天我才能静下来。
2015-11-20 12:46:29 回复
不为名相,则为名医;不为良将,则为名厨 :)。
说来惭愧,跟随忙总这么多年,实证最多的还是忙总的菜谱(我的春节家常菜、懒人的酱料、川菜的标准流程……)。
在我看来,做菜有三乐:
看着一堆的原材料在自己手里经过各种工序,最终变成精美的菜肴,此为创造之乐;
锅碗瓢盆、各种器具在自己手里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准时的将一桌佳肴有序的呈上桌,此为协调管理之乐;
看着家人、朋友品尝着自己准备的菜肴,赞不绝口,此为分享之乐。
由此三乐,日证日新,生生不息,而乐亦无穷矣 :)。
做菜其实也是最好的休息,可以放开烦恼,集中注意力在菜上,轻松神经,比听音乐有效。
2015-11-20 12:47:38 回复
好羡慕你们这些大厨,我认认真真做出的饭菜,家里人都不要吃........一点都没感觉到做菜很放松 ╮(╯_╰)╭
你从最简单的菜开始,例如清炖冬瓜排骨,西红柿炒鸡蛋,糖醋里脊等等,这些菜很容易成功,慢慢找窍门。
炖排骨,重点是先飞一道水,把血水去除,然后再文火慢炖2小时,里面放姜片即可,起锅放葱花,盐和胡椒粉,怎么可能不好吃呢?
炒鸡蛋,重点是冷锅凉油,大火快炒,外皮微微焦黄,里面细嫩即可。
糖醋里脊,大火快炒,然后沟糖醋芡,重点是糖醋比例,试几次就能把握。
2015-11-20 13:07:50 回复
mangshu,招聘应届生有什么诀窍?第一次招人,感觉面试太泛泛了,不知道怎么问问题,也不知道怎么看出来候选人的素质。因为应届生没啥经历,不知道怎么看出他们的深浅
一般说来,我招聘人三大步,第一步是让他自我撒开欢的介绍自己,看是夸夸其谈还是踏实沉稳,一般说来,大言不惭的,都不可能沉下心来做事情,而实事求是,老实肯干的能够有成就;第二步是问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个人期望或目标,实现目标的步骤、路径和阶段安排;自己的优劣分析等等;第三步就是让他根据一堆文件(相关专业的,例如销售,财务,生产等等)整理一个要点大纲,然后写一份工作计划大纲,当然有条件甚至可以参加一次会议,写一份会议纪要。
三步以后,基本就水落石出了。
我不太看学校成绩或写的论文,因为那玩意天知道是怎么得来的。
2015-11-23 10:25:48 回复
infinity
2015-11-23 15:41:34
这些可以看出来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具体的执行能力也能看出来吗
刚毕业的学生是不可能有什么执行能力的,只要大脑清楚,能够抓住重点即可,有执行力的人,何必应聘,他们有猎头公司伺候了。
2015-11-24 12:23:50 回复
303196541
2015-11-24 16:39:20
请问忙总的执行力是指那些方面?如何培养?
回答过很多次了,也许上百次了。建议看老帖。
2015-11-24 17:48:56 回复
我自欲为懵懂客
2015-11-25 00:40:57
忙总,有三次面试完hr都会提一句:我觉得你真适合去做公务员.....这种表示背后是什么意思?
你太保守或不能承担风险。混企业出息不大。
2015-11-27 11:53:13 回复
一份会议纪要,基本能称出一个学生的分量。
其实管理者起步,都是从写会议纪要开始的,不会写会议纪要,也就无法做管理。
2015-12-13 10:49:55 回复
土豆烧牛肉
2015-12-13 13:39:09
简明扼要的抓住重点核心?
会议纪要不完全是简明扼要,更重要的是展现管理者的管理智慧,管理逻辑,管理办法,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
因为管理会议纪要本质是三部分:
问题是什么,这个体现管理者的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
如何解决问题,这个体现管理者的流程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控制能力;
可能碰到障碍和难点,预算(时间。人手和资金)的调度和配置,这个体现管理者的细节把握能力和平衡各种利益冲突的能力。
能够写出合格的管理会议纪要的,都是合格的管理者。其实管理会议纪要并不局限管理会议上讨论过的议题或问题,我写的会议纪要,经常就包括会议上没讨论的内容,我的会议纪要,经常当成公司管理当月或当周的作业指导书。
2015-12-13 17:11:58 回复
qoofy
2015-12-13 17:59:14
忙总,刚毕业的学生,也没有师傅带过,也没有一线呆过,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怎么写纪要,怎么能就写出来这么好的?
管理能力需要实践+时间,老而成精,没有捷径。
2015-12-14 14:51:19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5-12-15 11:31:17
忙总好:能否这样看问题,就是说决策时比较注重整体思维,而执行比较注重精细思维。
不是,决策是选择方案,所以要考虑风险,考虑可行性,考虑对实现路径的控制能力;执行是流程过程,更多考虑是组织,计划,控制,协调。
简单说,决策是考虑做什么;执行是考虑怎么做。
2015-12-15 11:35:04 回复
我马上有个自己操刀的会议,我也想用忙总的办法写,但是同事还是希望用讲了啥通报啥的东西写。。。悲剧
那种通报性质的不是会议纪要,是会议通报,这个企业也会有的。
纪要,纪要,自然是记录最重要的内容,对企业运营管理来讲,什么最重要,自然是:问题判断,解决办法,流程,所以围绕这个核心的讨论,争论,设想,决定,决策,任务清单,监控措施,执行流程,组织保证,预算制定,时间表安排,协同大纲等等才是重要的,所以纪要,纪要,当然要记录这些。
流水账,是通报的事情。
大家可能没有参加过TG高层那种务实的会议(也即制定政策和落实政策执行的会议),他们会议(例如我参加过的ZGZY农村工作会议)每天有各种流水账形式的简报,通报;重要任务的讲话稿(用于小会讨论);小组讨论发言记录;大组会议讨论纪要(人多,无法详细记录),这时经常把参加讨论的领导意志贯穿在里面,有时不是领导在会议上的发言,而是领导事后想起的观点(毛主席经常这样搞);大会决议(有任务清单,有组织安排,有预算,有检查指标,有监督办法,有时间表,有协调制度和流程,等等)。
就我参加过的各种大会来看(主要是执行会议,例如计划会议,大项目审查会议之类),TG开会的组织技术,流程控制技术和计划技术是世界先进水平的。他们打败国民党,不是运气,靠的是实力和组织管理技术先进。
2015-12-30 12:33:31 回复
我自欲为懵懂客
2015-12-30 23:11:30
参加过省学代会,完全是流于形式,第一日拿出一个报告章程来,让小组讨论,于是乎小组成员就拍拍马屁,就算完事,就算提意见,也没有修改稿:因为正式报告n天前就印刷好了等下发;第二日大会表决,不同意的请举手。好,一致通过,听领导讲话。完事。 美其名曰,人代会也是这样滴,让你们学生感受下民主氛围...........
俩回事情,那是民主的会议,胜利的会议,团结的会议=表演的会议,你就当在剧场看台上表演吧。
2015-12-31 12:46: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