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芒总对现在很多工厂实行的5S管理怎么看
sky
2015-11-06 21:51:07
还有现在很流行的WCM(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世界级制造,怎么看
6 条留言
这就像军队走正步,练队列,单凭这个打不了胜仗,但是连队列都走不好的军队,就是土匪,乌合之众而已。5S是企业最基本的纪律和秩序,连这个都搞不好的人,还有什么能够搞好?就别说工艺执行这种高级货了。
2015-11-07 11:45:48 回复
但是很多国内工厂的6s都成了摆设,嗯也不能完全说摆设,只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吧,仅达到了基本整齐的概念吧,而这种整齐并没有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规范工人操作上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个人感觉,之前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而且上级更注重面上的工作而忽视6s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导致未能完全正确的去做6s。关于工艺执行性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尤其在复杂部件上更加明显!很多技术参数都在超出工艺规程(尤其是在测试环节,装配环节偏好)。检验制度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检验员都是工人升上去的)。尤其在师傅带徒弟的作用下,很多坏习惯坏观念都传承下去了,质量更难保证!所以觉得工艺执行力是国内行业很严重的问题。不知道这是制度带来的结果还是中国人本身的文化有关系,导致各种不严谨!
国内做得好的企业有的是,只是可能你没见过,这个不是中国人不行,是你见过的企业领导不行,不合格。董明珠的企业,张瑞敏的企业等等,去现场看看一点不比日本人现场差。
2015-11-09 11:15:37 回复
然后203
2015-11-08 20:18:05
忙总,5S执行到位的表现是什么?我理解是不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然后稳定保持。
有很多指标:财务指标是成本下降;质量指标是质量合格率上升并稳定;效率指标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5S或6S不仅仅是现场整洁干净井井有条,那是小儿科,太初等的看法。
2015-11-09 11:03:01 回复
说一点对搞6S的理解和体会。
1. 6S管理对工业企业的管理来讲是必要的,但前提是企业首先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或者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并且管理机构相对完整。
2. 辅导人的素质和理念很关键。6S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指望一步到位,而是持续改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文化的6S有自身的特点,需要互相适应。考核目标需要循序渐进,推进调整。不然,辅导人容易削足适履,企业容易邯郸学步。
3. 企业的负责人真正认识到改善企业现场管理及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进行强有力地推进。主要推动人的人选非常重要,既要有魄力,又要熟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流程,和辅导人和各个部门做好及时沟通协调。
4. 推进过程的设计非常重要。对基层员工要即时奖惩,通过经济杠杆和荣誉感来推动。树立先进与落后的典型,对后进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5. 及时考核反馈、总结、改进、重新设计。即PDCA循环。定期进行系统性的巩固、提高。减少反复、松懈现象。
6. 对企业进行重新定位,找出短板,作出规划,并付诸实施。重新定岗定责定权定薪酬,做出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考核制度。
7. 6S的主要阻力来源于中层,尤其是知识分子。解决意识问题、洗脑彻不彻底很关键。
8. 6S不能解决所有问题,6S搞好了,可以较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生产、质量稳定。企业真正要经营得好,持续地市场开发、产品和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是决定性因素。
9. 创新型人才和研发部门可能不完全适合搞6S。
其实在企业实行5S或6S,与推行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全面生产管理(TPM,有的翻译成全员参与下的生产维修)等等,其实都是一样的,难度也差不多,只有最终形成集成员工的操作本能后,才会起到效果,而要想员工形成操作本能,只能天天讲,周周练,月月考,年年奖,坚持不懈5年(大型制造业的基本经验),才能初步实现。一旦员工形成操作本能,再想随便改是不可能的,例如想在改变流程,偷工减料,员工首先就不答应,因为流程限制他们无法违规操作。
所以这些东西其实不难,只需要坚持不懈5年,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实现。聪明人使笨力气,这是最典型的例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制造业没有可能投机取巧的事情。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5S或6S这种制造业最基础,最简单的东西,做什么和怎么做人人都会,但是能不能坚持几年下来不走样,这才是考验人的意志品质的事情,尤其是考验总经理心理素质,人品,定力的事情。
张瑞敏说过:什么叫伟大,把最简单的事情能够重复一千次不走样,就叫伟大。
能够在一个企业有效的推行5S或6S,推行PDCA循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推行全面生产管理等等的管理者,都是伟大的。因为这些东西想成功推行,没有几年艰苦卓绝,坚持不懈,坚韧不拔,都是幻想。
2015-11-09 11:14:01 回复
日本人和韩国人的企业做的不好的也很多
日本人的优秀企业比例其实也不大,南朝鲜人可能更不堪。其实我们大型制造业的现场管理水平不次于日本一般优秀企业水平。
2015-11-23 09:58:28 回复
忙总,我感觉同样的硬件、培训、监督投入,日企韩企就未必能做的比国内企业强。
日本人相对来说比较守规矩,听话,严谨。南朝鲜人与东北人差不多,看紧一点,就好一点,不监督,就上房揭瓦。另外,南朝鲜人也非常喜欢吹牛,赵本山去南朝鲜,应该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2015-11-30 09:4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