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如何有效增进记忆力?

东南光华通明

2015-06-17 19:49:47



记忆力,作为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策略技巧。
忙总曾指出需要专注,新近还指出:与聂卫平记棋谱原理一样,只要记住要点就能复盘。
那么,对于增进记忆力,记大段文件,记大块文章,大家和忙总,具体有哪些有效方法?

15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我的体会,第一要喜欢,不喜欢就很难记住,比如我记菜谱过目不忘,记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当然实际上是不需要记,可以查手机)。第二是结构化记忆,也即要有记忆指针,要形象化,这个与大脑对信息的分类管理有关,我不知道别人情况,我的大脑对信息是自动分类管理的;第三是重复记忆,实在不行,多来几次,就能记住。

过目不忘,任何人都只能对有限的信息做得到,而且只对最重要信息,比如说,正常人都能一次记住自己情人或爱人或老婆的名字。比如说,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记得512是什么日子,918是什么日子。

就我自己经验,不要迷信过目不忘,还是做好笔记吧。
2015-06-18 09:59:03 回复
向老师学习
2015-06-18 14:56:47
请问忙总,要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应该怎么锻炼,看些什么书籍呢。谢谢
学数学,尤其是抽象代数。
2015-06-19 12:03:18 回复
齐的隆冬强
2015-06-19 15:57:55
忙总有见过斗志昂扬但又心如止水的人吗?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凡是自己比较有拼搏精神的时候,其实内心都是充满焦虑,甚至是扭曲的,所以想问一下是不是可以在内心平静的情况下,仍然有斗志。
见过,钱三强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当然他的斗志不是找人打架的斗志,而是实现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我跟钱三强先生聊过几次话,只有一次是关于核弹的,另外几次都是闲话,是关于读书做人,管理项目的。
2015-06-20 19:33:11 回复
土豆烧牛肉
2015-06-19 18:09:19
专注的能力能够靠锻炼获得吗?
完全可以,专注的生理特点就是肾上腺素升高,这玩意可以用心理暗示完成:自我紧张就行。你不要告诉我你不会自我暗示自我紧张,那你就要去中学找你的老师了,这是中学老师给学生的基本礼物。
2015-06-20 19:37:14 回复
香辣蟹
2015-06-20 21:04:05
自我紧张才会专注?我怎么觉得我特别平静的时候才会很专注呢?比如看一本书,看的行云流水就能很专注,心里很平静,大脑转的很快。如果心里紧紧张张的,反而很不容易专注。
肾上腺素增高,经常能够出现物我两忘状态,可能就是你说的平静。一般说来,只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过高,才会让人心绪不宁,身体发烫,心烦意乱,坐卧不宁。
2015-06-21 18:08:44 回复
土豆烧牛肉
2015-06-20 23:50:36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
做任何事情都得有目标,没目标是疯子。
2015-06-21 18:04:18 回复
齐的隆冬强
2015-06-21 21:35:24
忙总,那自制力是怎么训练的、
这个问题等价于我如何不懒惰,我如何才能有毅力。

你说呢?其实只要有毅力的人,自然有毅力,不懒惰的人,自然不懒惰。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的人,还能做什么?
2015-06-22 17:34:34 回复
喷气机
2015-06-22 13:50:58
我也说说我学数学的问题,高中大学下来,我发现我有个特点,抽象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差点。高中时候解析几何好于立体几何,大学时候高等数学好于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
我是工科,不是数学专业的,我记得在忙总某贴里看过忙总说他高等代数好过数学分析,我正好反过来,高等数学好过线性代数(其实也不能说好,就是大一大二没好好学,准备考研就猛复习,感觉线性代数要比高等数学难以理解,复习起来费劲)。研究生没考上不过对高数和线代倒是好好过了一遍,对现在工作还有点用处,真是艺不压身啊,哈哈。
另外想请问忙总,您提到训练逻辑思维靠数学,尤其是“抽象代数”为什么不是“数学分析呢”,作为工科生,我搞了一套史济怀的数学分析视频,看过几节课,有种脑洞大开的感觉,原来数学系的数学分析是这样的。
数学系培养学生能力是全面的,不仅仅培养逻辑能力,更要培养精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就我记忆科大78级时代的数学系课程大概包括以下(个人记忆,不一定完整,可能漏掉一些):

1、分析:培养精细思维模式,所谓ε-δ语言思维模式。

包括: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泛函分析;微分流形(选修);微分动力系统(选修)。

2、代数:培养框架思维模式,所谓逻辑能力。

包括:初等数论;线性代数;抽象代数;组合数学(选修);李群及表示(选修);有限群(选修)。

3、几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所谓直觉能力。

包括:立体解析几何和射影几何;微分几何;拓扑学;黎曼几何(选修);整体微分几何(选修);代数拓扑初步(选修)。

4、随机课程:培养不确定性思维模式,所谓发散思维能力。

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5、基本常识:培养学生数理基础和视野。

包括:基础物理;数学模型;计算机常识;统计软件;多元控制理论(选修);统计力学(选修);电动力学(选修);量子力学(选修);理论力学(选修)。

6、专业课:这是为培养专业人才准备的课程,一个专业一门课(其实是多门课合并)。

包括:密码学;调和分析;高等数理统计;运筹学;最优控制;计算方法和算法语言。
2015-06-22 17:21:41 回复
喷气机
2015-06-24 01:33:43
忙总,我不知道我有时候的思考模式是不是有点数学的影子,我是三本工科生,只学过高数、线代、概率还有点工程数学,说来惭愧大学挂过三次科,全是数学,高数概率复变,我感觉我数学有点入门了还真是复习考研时候疯狂复习,辅导班老师讲的真好,嘿嘿。
现在思考问题有时候类似夹逼定理,一点点逼近最优;有时候有点类似多元函数,想到某件事就喜欢把影响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列出来,在心理搞个公式Y=A+B+C+D什么的;在遇到困难时候吧,我相信大家都会想到量变产生质变,一时间付出看不到收获是很正常的,可我居然还想到了“妈的,这玩意根本不是线性的,不可能吃一斤胖一斤”给自己打气。
毕业四年了,高数我一直没彻底扔掉,把当年的考研讲义拿出来看看我还能做不少题。
不是,精细思维不是这种,精细思维是能够按照一个流程,穷举各种可能,并分辨其影响强度相互影响关系;框架思维是按照一个结构,把所有影响因素都组织起来,找到其中所有信息流网络和逻辑关系。
2015-06-25 12:46:25 回复
pomoxx
2015-07-15 10:59:05
我分析问题时喜欢用集合论的方法。把一个问题对象当做一个集合,把所有有关的因素都放到这个集合里面,放进去时要进行分类,然后对所有的分类排序。我觉得这样的思维过程可以掌握全局,又可以通过排序明确重点。
集合论没结构,思维必须有结构。集合论加上结构,就是代数了,不关是群,是环,还是域,还是范畴。
2015-07-16 09:18:08 回复
fightp
2015-07-15 20:37:45
忙总,请问框架思维比较好的人更适合做具有何种特质的工作?
你的问题问反了,应该是什么样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不是看鞋大小来决定脚多大,而是看脚多大,决定卖什么鞋。工作岗位是脚,能力是鞋。
2015-07-16 08:58:57 回复
pomoxx
2015-07-16 15:55:07
数学主要三大结构,序结构、拓扑结构、代数结构。集合论主要研究序关系、等价关系、映射关系。所以集合里的结构关系还不能完全体现思维的结构特点。代数结构更能够体会思维的结构特点。忙总,我这样理解对吗?
我说的思维结构是特指做事情的思维结构,不包括思辨的思维结构。做事情,所有模式都是由若干步骤组成的,步骤在数学里就是算法。所谓结构型思维,就是在考虑的因素(集合)上定义一个算法,这个算法加上集合就是一个结构。

所以没有算法的集合,对如何做事情本身没有意义。当然思辨有意义。

算法可以有对称条件的,这就是群,也可以有原点的(这其实就是均衡点,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石,没有这一点,微观经济学就崩塌了),这就是环,等等,以此类推。

当然不懂数学,也可以有结构思维,例如金字塔结构,就是主要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模型,只要会这种思维方式,当总经理没什么问题,不一定要知道群论。
2015-07-16 17:55:28 回复
齐的隆冬强
2015-07-17 05:00:10
忙总,你说我这种思维适合做什么工作?对于工作中的任务,我一般是从四个层次去考虑问题
1.是否能把我对这个工作的感觉是描述出来,平淡,渴望,焦躁,胆怯,疲惫?
2.是否能把这个工作中的现象或者说实际情况完整的描述出来
3.是否能找到产生1中感觉的原因,或者决定这个工作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4是否有思路去完成这个工作,并且自己的思路是否具备客观的可执行条件
当然,我也只是在比较郑重和棘手的工作时才会用这个模式,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靠惯性去工作的
其实没有一定之规,自己熟悉的,自己用得顺手的,就是最好的,人家的好东西,未必见得就是你的好东西,就像我吃辣椒可以到极致,越辣月爽,你却未必见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顺手的,就是最好的。
2015-07-17 12:09:59 回复
jidiano
2015-07-17 23:35:26
可能是我没有表达清楚。

按照您自述的经历,您干管理工作就得心应手。类似的,如果能知道自己的思维特点,去向具有这些特质的工作靠拢,不是会更顺手么?

我这的问题的基础,是基于普通人,只能对很有限的领域敏感并且专长。
只能去试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行或者不行,这个没法事先判断,车到山前才有路,不到绝境,不知道自己能力的极限。
2015-07-19 10:08:38 回复
pomoxx
2015-07-20 10:50:00
忙总上面说的做事情的思维结构,我用简单的5W2H来类比一下。why解决道德问题,可行性研究问题,即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做,值不值得做,能不能做成。what是个集合,其元素是这件事的所有子集的分类,按重要性排序。算法包括when,where,how much,how,决定这件事情要怎么做。what集合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对应的算法的集合。这样的思维结构,可以把集合和算法结合在一起,并且简化。这个方式,我觉得介于简单的金字塔结构和忙总描述的方式之间。呵呵,请忙总指正。
5w2h是单项结构,或者说是线性结构,无法处理并行问题,其实管理中绝大部分问题是并行问题,需要网络模型来处理,相对而言,PERT更有用,且能够叠加成本,时间和效率的计算。
2015-07-20 12:02:39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