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其他地方回复再贴一下:
看口气,这应该是刘鹤说的(没有100%的把握,有90%),这种发言是所谓吹风,我觉得是为北戴河会议做准备。
这个发言不太可能是宁吉喆说的,宁吉喆与刘鹤观点不同。
刘鹤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去库存,去杠杆化来控制金融风险,尤其是房地产业导致的风险。
宁吉喆强调简政放权,流程重组,减少政府干预,全民创业。
刘鹤说这些话我倒是不奇怪,因为这时他的一贯主张,我奇怪的是他为什么不用真名,要用“权威人士”,因为这不符合刘鹤一贯的个性,这人不是云山雾罩的人。只有一个可能,这个讲话不代表他自己,代表他的上级:中央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共识。
如果真的是刘鹤讲的,那就说明几点:
1、不认可“简政放权,流程重组,减少政府干预,全民创业”。所以这些政策必须调整。
2、再次强调“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未来政策重点是调结构,防风险,去库存和过剩产能,而不是全民创业,政府部门流程重组。
3、第一次明确强调“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底线。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面上升,财政政策要把为企业减负担、降成本作为政策重点,谨防出现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减少但税负增加的“逆周期”现象。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要“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说清楚了财政的钱不能乱花,乱补贴什么互联网+。
4、强调“现在价格总水平涨幅较低,常规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所加大,但也不能放水漫灌,而要注意“度”,注重精准滴灌,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又防止增加宏观经济的总负债率和杠杆率,在稳增长和降杠杆之间找到平衡点。”,说明大水漫灌,货币放水可能性不大,也不能打这个主意。
5、最后继续强调:“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也即经济改革不能去国有化。
这种吹风当然不是吹给老百姓看的,而是吹给观点不同的人看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已经形成共识和妥协,获得一种平衡,以后政府就按照上述原则执行,另外一种可能是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没有找到妥协的平衡点,目前只是一方的叫牌而已。
当然如果这个”权威人士“是宁吉喆,那就完全不同,那就可以肯定南院和北院之间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新的平衡。
不管如何,对相当一段时间站在中间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选边站的蓝领工头们,技术官僚们,干力气活的某农们,都是一个好消息,大家都知道下面该怎么干了,一些停摆的大项目也许就此可以启动了?
2015-05-26 09: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