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条留言
我也去过这三个厂,与美国人差距最大在管理体系上,不在硬件上。
2015-05-10 14:06:45 回复
Caiym2012
2015-05-09 11:31:13
等重庆的黄市长退了,还能有这种眼光吗
重庆不是黄奇帆一个人,重庆有一批人能够做事情。
2015-05-09 12:38:57 回复
是呀。现在舆论宣传也有问题。从08年起尤甚,好像就是美国不行了。我是在美国学习工作过很多年回国的,美帝底子之厚超出想象,我常对我父母说,等我也做爷爷了,中国赶上美国就很好了。
一般老百姓是很难理解经济技术和社会结构达到“高精尖”所需要的积累和投入的。而这方面,除了大量普通劳动力,还是要靠顶级人才带头。而美国历来就是彻头彻脑的精英治国,精英上私立中小学接着顶级大学,这套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很厉害。至于普通老百姓,就是公立学校养养猪。我们国家教育体系培养顶级人才还是不行。现在倒是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出国读大学了。
你的孙子能看到我们赶上美国,就很好了。我们在基础上的差距比普通老百姓想象的大的多,去看看美国大企业的实验室在做什么,我们央企研究院在做什么就知道了,一个是研究生水平,一个是幼儿园水平。
2015-05-09 12:44:52 回复
忙总,这个产业突破,尤其是材料和加工的,主要靠央企和军工企业吧!
靠地方政府,他没那个能力啊!
必须地方政府配合,央企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生活在地方政府的地盘里,没有地方政府支持,寸步难行,我有切身体会。例如子女上学,员工住宅土地优惠供给,副食保障,厂区扩建土地拆迁支持,供水供电特级保护(一般是三回路供电,多供水系统),废渣废水处置,环境保护支撑,地方财政资助,等等,没有地方解决后顾之忧,央企一事无成。
2015-05-09 12:42:44 回复
那我们的军事装备 中vs美 不是幼儿园 对 研究生了?
但我感觉差别没那么大啊!
你在军工企业工作过就不会有这种疑问了,我们有的所谓先进武器生产现场就是作坊水平。
2015-05-09 20:10:29 回复
goofy
2015-05-09 17:16:16
忙总,您结尾所说的四个省级行政区领导,如果换人了,空降一个来,把追赶进程打断了,怎么办? 普通人(匹夫)如果不是您提到那些高精专业的科班出生专业人士,怎么参与追赶的进程呢? 中国从上上世纪晚清就开始追赶,为何还没有大面积的传承追赶的理念,到现在只有四个地方实实在在认识到我们的使命?
板凳队员厚度不错。
2015-05-09 20:01:50 回复
就爱吃红烧鱼
2015-05-09 19:31:28
沿海三个能理解,重庆位置较偏,相较其他省份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怎么也会有这么一批人这么有长远目光?这些人才是怎么聚集到重庆的?
黄奇帆2010年为了建立6+1产业支柱和长江上游离岸金融中心,引进了巨多人才,我还陪人去面试过。
黄奇帆的2010年规划是:
1、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0%左右,直接融资占比提高到25%,离岸金融和电子商务结算额达到2000亿美元,转口货运量占比提高到50%,商品销售总额翻一番以上(目前基本实现)
2、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6+1”支柱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5%。基本实现。
3、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实现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国内重要的内外资集聚地。
6+1包括:
1、汽车摩托车产业:2012年年产汽车200万辆、摩托车1500万辆,实现销售产值3000亿元。
2、装备制造业: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内燃机、输变电、核电辅助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农业机械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2000亿元。
3、石油天然气化工: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甲醇醋酸及醇醚燃料、光气及精细化工、甲醇制烯烃、合成氨高浓度化肥、氯碱、合成橡胶轮胎、煤化工、医药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1800亿元。
4、材料工业:铝工业、钢铁工业、铜镁硅有色金属、锰及铁合金、水泥及制品、玻璃及玻璃纤维制品,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2200亿元。
5、电子信息业:电脑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信息家电、新一代移动通信、光伏及LED、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医疗器械、动漫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3000亿元以上。
6、能源工业:电力、天然气采输、煤炭生产加工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1200亿元。
+1、轻纺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家电、造纸及纸制品、制鞋、烟草、酒类饮料、农产品深加工、纺织丝绸、服装、工艺美术品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1800亿元。
目标:到2017年重庆要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
2015-05-09 20:01:18 回复
AmazingRace8637
2015-05-09 20:06:57
忙总说的是,所以我一直考虑回国是不是错了
那你就失去挑战自己极限的机会了。邓稼先的人生价值显然大于杨振宁。
2015-05-09 20:18:21 回复
然后203
2015-05-09 20:31:40
总感觉军工企业需要持续的系统性大项目来牵引才可能完成升级。目前这种状况和需求不旺有关系,真正需要的东西又搞不定。半死不活的军工骨干企业太多了,在目前装备制造业不景气的状况下惨淡度日。
的确如此,现在没必要投资巨大改造,例如目前我们坦克生产能力年产超过万辆(如果所有生产基地和生产线都配齐),但是现在没必要,一年几个团的订单,作坊也能生产出来。
不是我们不能把他们现代化,而是没必要。遵义附近的红旗12总装厂生产线,就像90年代广东生产冰箱的乡镇企业一样(当然管理水平高得多),工装、工器具都很不像样子,唯一说得过去的就是检测设备是高大上的,不过照样能生产合格产品。只是现在和平年代,订单太少(也不能经常打导弹玩,那个败家子也不敢这么玩,这玩意又不能大量库存)。一旦打仗,这些企业生产能力能够立即扩张上百倍。现在很多军工企业其实就是在保种。
其实企业管理体系有时比硬件更关键,没有合格的管理体系,再好的硬件,也是一堆废铁,相反,硬件差一点,管理体系先进,照样可以生产合格产品。
2015-05-10 13:52:51 回复
sidyph
2015-05-09 21:44:47
西飞的生产现场还能被称为作坊吗?这个评价是不是太低了点?要知道西飞的口号一直是西雅图的。
看看成都歼10生产线吧,这种生产线不完全看摆在地面上的工器具和仪器仪表,还要看后台信息管理系统,要看物料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流程管理,这些才是根本,全部亮闪闪的机器,如果管理体系落后,就仍然是作坊。广东有不少民营企业的厂房和设备也是看起来很顺眼的,但是管理体系仍然是作坊。
2015-05-10 13:45:29 回复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非要崛起吗?如果就是解决个眼下全民就业吃饭问题,目前也还过得去。
dafeivvu
2015-05-09 22:45:40
忍不住回复。
其实,所谓崛起,是政治家说的。我们老百姓只是想在地球上做正常的人,做跟西方人平等的人。要知道,我们民族以前是奴隶,任西方人鱼肉,跟非洲黑奴一个等级。我们要平等的吃口饭,不要吃草根树皮等死。要吃上饭,必须要去抢市场,抢资源。但不是你去抢就能抢到的,要有实力,有武器。
这么说吧,我不止要温饱,我还要房要车要存款!西方人有什么玩意,我也要有!我这辈子达不到,我就艰苦奋斗,几代人攒着攒着,一定会有的!
以前经常被外国人告状,说我太过强悍,不讲道理之类。他们不过是习惯了中国人在他们面前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忍辱负重,耳提面命而已,碰到一个不听话的,不爽。
有一次一个领导找我个别谈话,要我遵守外事纪律,不要咄咄逼人,要体现礼仪之邦的彬彬有礼,不要骂外国人。
我回答:我不是礼仪之邦来的,我是来自于西南少数民族山寨,我不懂卑躬屈膝,我知道要努力争取我们的利益。
领导很生气,大骂:你这个没文化的土匪。
我说:我从小受到的文化教育是:要想活下来,就不要怕丢面子,别人让你活不成,就大家都活不成。你的东西我不抢,我买;我的东西,你敢抢,我就玩命。
2015-05-10 14:14:10 回复
没有战争,几乎不可能追上
这个判断太自卑了,我们现在超过美国的也不少了,例如超高压输变电,超临界机组,高铁,水泥装备等等(打开详细分类也有100多项),当然美国领先的项目要多得多。不过美国不是神,不是不可超越的。
2015-05-10 14:17:02 回复
slyypp
2015-05-09 23:30:56
我觉得成都富人要比重庆多,高档消费也更多。
请问忙师,未来重庆和成都,哪个城市发展潜力更好一些呢?
绝对是重庆,成都是个消费城市,成都人好吃懒做,有一块钱,就能消费2块钱。
2015-05-10 14:03:25 回复
忙总,想问一下,
西西河网友 大地窝铺 2009年在介绍【波音宽体飞机总装】时写到:
“关于量产差距的问题,在于观念。作为业内人士,您看777机身组装时那个巨大的,能载着机身旋转的工装,有何感想?那意味着在组装777结构时,工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最合适的体位工作,心脏病人都能干那工作……
就是在那次参观777生产线时,有一位来自西安的老计,听我们中有几个西安口音,跟了我们几百米,搭上话,高兴的不行,晚上专门开了辆VAN来回100多mile请我们到他家做客。那时他才被波音招工,培训了一个月,就开始给全世界造777了。这也是差距:人家的管理水平能让一个在国内做了多年办公室的党政干部,英语还没搞利索呢,就开始给777打铆钉……”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284042我想问问,我们现在能到达国外的机身组装工艺水平了吗?如果还做不到,主要原因是什么?技术和管理方面能都说说吗?
我曾经拿着国外同行的资料去找我们CTO,要求重视生产工具的投入,他笑笑推开了,是不是一定要人力成本升高了,管理层才会重视工具和精细化管理?
这是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跟美国一流企业差距最大的不是硬件(其实硬件好办,有钱就能改善),而是管理体系差距太大,我们甚至都不能把照抄的硬件体系运转起来,更别说产生效益。管理技术差距不是短期能够山寨的,得一点点交学费才能体会。
第二,我们管理人员对技术不理解,不知道什么是关键节点,甚至不知道出问题是技术问题,更多时候以为是人的问题,以为让人拼命,加强责任感就能提升业绩。他们不知道潘长江再怎么努力,如果没有梯子协助,是不可能完成扣篮动作的。
波音747总装线我去参观过,那些厂房,硬件,说实在的,我们国家也能搞得起,但是运营这些硬件的流程、规范、标准和制度等等内容我们十年内是搞不懂的。所以搞这些硬件也没有价值,就像刚进城的农民工不必买件阿玛尼穿上,然后再去工地背水泥一样。
2015-05-10 14:02:28 回复
看到雷神公司,我就心生惋惜。这家公司年年都来我们学院招聘,但基本只要美国公民。外国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
其实现在我们红九水平也不必爱国者差多少,只是雷神技术储备雄厚得多,不能去雷神偷师,就回国效力。
2015-05-10 14:18:39 回复
Demon__Hunter__
2015-05-10 11:15:33
我们这样的回来多了,多少能带回些技术来吧。慢慢拱,拼耐力。
其实因为海龟,我们进步很大。
2015-05-10 13:53:56 回复
忙总,按这个生产能力,可不可以说中国目前的战争潜力超过了苏联军事力量鼎盛期?
这个不好说,苏联对我们来讲,仍然是仰望的神话,我去萨马拉(古比雪夫)图154总装厂参观过,非常震撼,2、300架图154飞机一字排开。我们差远了。
再说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最好,最符合我们利益。当然真的欺负到头上了,也不怕。
2015-05-10 14:30:30 回复
然后203
2015-05-10 14:27:20
我最见不惯领导们对内盛气凌人对外唯唯诺诺。某单位外贸公司老总50多岁,大概和老外打交道多了,开始学歪果仁喷香水啥的。把单位的生产计划建立在外方技术牵引和持续订单基础上,结果2014年原油价格大跌,老外要cut订单……背后大骂帝国主义,但还不得不降价以求不削减而是推迟订单。美国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最可气的是14年年中已经有油价大跌趋势,还坚持上项目,因为老外跟他拍胸脯了……简直脑袋被猪坐坏了。
这种人叫会当官,他们其实职场生命力最强。不过一见到洋大人就一副弯腰谄媚的嘴脸,的确很不舒服。
2015-05-10 14:33:18 回复
goofy
2015-05-10 14:40:40
这种人职场生命力为何强? 决策失误不怪他们吗?
不会,中国都是集体决策,追究不了个人责任。
2015-05-11 11:39:48 回复
这个还不清楚,要看实行效果,慢慢看。
2015-05-11 11:52:35 回复
感觉成都的方向貌似是做一个旅游文化休闲城市……前几年搞过软件和信息化,这几年搞的航天工业区貌似都还不错。龙泉靠航天城冲上了西部百强首县。但始终在8、9位的排名浮动,长居二线城市中下游。
对重庆不熟悉,但是感觉重庆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背靠腹地,至珠三角,顺长江穿华中达华东,如果做好水陆联运物流中心是西部一个不可替代的中转枢纽。
其实我觉得可以把两个城市联起来看,为什么华东、华南城市群那么多成功的案例?一个城市始终是单打独斗,优势也始终是不够全面。所以有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的前店后厂,有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的世界工厂。
曾经有一个说法,西部大开发,龙头西安,龙身成都,龙爪重庆,龙尾昆明,结果几个都觉得自己才是老大……加上地理交通的不便,完全没办法形成很好的聚合效应。
随着高铁的发展、交通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感觉西部最近,也曾经是一家人的这两个城市可以共同发展成渝区域经济,产业互补,形成产业链,物流上下游,把中间300公里区域发展起来,就像珠三角、长三角一样,才能真正有更好的发展。
重庆成都的关系,以前在西西河讨论过,这是既生瑜何生亮的矛盾,无法调和的。
2015-05-11 11:38:56 回复
明月当空2015
2015-05-10 21:19:23
忙总,这是不是湖南人常说的霸蛮
湖南人也不全是这样,也有唯唯诺诺的,也许山里人没见过世面才不怕洋大人吧。
2015-05-11 11:37:43 回复
忙总,图154也就那样, 安-225运输机才让人流口水,载重250吨啊
不是图154好,而是他的生产能力巨大,让我们仰望。
2015-05-11 11:36:48 回复
忙总,这两天李合肥一边要银行降低费用支持企业,一边又让央行加息,这算不算病急乱投医,进退失据了?
他有点着急。
2015-05-11 11:45:46 回复
谢谢忙总,我只考虑到生产工具能降低工作复杂度,提高效率和质量,但没仔细想过这也提高了管理的复杂度,您指出了我认知上的几个盲点,有些以前想不通的事情,现在豁然开朗,非常感谢!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你的厨艺来讲,你完全不必买一把5000元的菜刀,8000元的炒锅,因为是浪费,我估计一把100元的菜刀,一口100元的炒锅,就足以把你的厨艺潜能充分发挥了。同理,一般人的耳朵,完全不必买30万一个的音箱,50万一台的功放,20万一台的CD机,3万一根的信号线,因为是浪费,一般耳朵只需要听万元级别的套装音箱,就已经达到耳朵能力的极限。
所以好工具还得有相应的能力来使用,不然就是浪费。
2015-05-11 11:43:38 回复
请教忙总,现在的情况央行按常规是接着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么?上次调整应该是影响了货币供应量,但是不是没达到目标?
后面是不是就该调整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了?还是直接上国债、央票?
至于利率政策现在还没到时候吧?
金融纯外行的问题,大家不要笑话我。
货币政策潜力有限,现在边际效益递减,而且根据周小川说法,不会再大规模用数量政策(因为现在不是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而是资金流向不到实体经济中),只会用价格政策,降低利率,不过空间有限,目前已经达到历史最低。
可能下面是财政政策登场,降低税率,增加公共服务投资。
2015-05-12 10:14:05 回复
中国式疯子
2015-05-11 15:43:25
央企和地方多少会有一些矛盾。记得百度贴吧里有空降到新疆,好像任职市级纪检书记,在贴吧里说干倒了一个央企老总,感觉很爽。印象里他曾经说央企对地方总是很NB的样子。
当年我就是被地方搞掉的。没他们录音,我不会惹领导发火。央企这个江湖非常危险,不是高手,处处是陷阱。
2015-05-12 10:11:00 回复
pilgrim
2015-05-11 17:08:56
哈哈 等忙总的生产管理这本书的大作~~~
暂时还写不成,资料收集太多,以至于我都失去整理完成的信心,工作量太大了。随便糊弄又不是我的习惯。只能慢慢来。
2015-05-12 09:58:23 回复
点赞重庆,比较重庆和武汉,武汉的底子和人才比重庆好多了,但是我个人觉得重庆的前景真不是武汉可以。
武汉主要是想法太多,反而没时间来实施,整天都在论证战略,换一个领导,就论证一次,然后换一次。李鸿忠在惠州当书记时,我就见过他,对他还比较了解,李铁映秘书出身。
2015-05-12 09:57:00 回复
忙总,请问怎么看我国零售业发展,有可能出沃尔玛、好市多吗?
目前我国超市品项管理优化与家乐福有10年差距,物流优化管理,与沃尔玛有15年差距,而且中国由于诸侯经济,不可能有沃尔玛这么大的企业产生。
2015-05-13 11:37:17 回复
忙师,这儿有壮劳力一名,就是不知道我有没有打下手的能力 : )
暂时别人帮不上忙,这个活基本是从一大堆信息垃圾中分拣有效信息阶段,怎么分拣,完全靠一时的灵机一动,想到用途完全搞当时灵感,如果当时没有组织资料的灵感,再好的东西也要放弃。
2015-05-13 11:30:58 回复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请问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套路么?
是的,只有这一条大家用的滚瓜烂熟,现在停止税收优惠检查,就是加水的开始了。
2015-05-13 11:32:07 回复
bbobb
2015-05-12 14:00:59
忙总, 我 5.11刚从重庆回广东。
第一次去山城, 感觉重庆发展势头很猛,人文及基础建设很是不错。
不知道您的这段文字是否可以转载?
谢谢!
可以,重庆搞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底蕴比广东除深圳以外的地方强,抗战时期,重庆就有现代意义的银行和外国投资银行。
2015-05-13 11:26:19 回复
levelworm
2015-05-12 19:10:09
忙总啊,网友们都可以帮忙啊,就是不知道需要啥条件。反正我是很乐意做的。
这事别人还真无法帮忙,因为需要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整成一盘菜。
2015-05-13 11:22:39 回复
美国各州不也是诸侯经济吗?
美国州管经济,类似黑帮收保护费而已,谁来都行,只要交钱;我们省级政府管经济,类似家族老太爷管家族土地,只有家族血缘亲属能够种,其他人都得打出去。
2015-05-14 10:10:31 回复
原来又练起朱总的出口退税大法了?上次命硬,一把国家补贴过去,现在成了世界工厂。这一把再补贴过去,准备成太阳系工厂了么。
这次不行,边际效益递减。
2015-05-14 09:59:08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5-05-14 15:48:13
忙总好: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文化传统还是其他?
Tg历史上的山头主义加上传统地域文化。我记得在西西河时我介绍过我在重庆缙云山上与曾经的某西南局高官的后代有过一次长谈,谈的就是山头主义和地方割据。以及最后解散各大区,然后五马进京的过程。其实形式上的山头瓦解了,心里的山头还在,不信你跟几个山头的子女交流一下,他们的地盘观念之强,让人吃惊。
2015-05-15 09:48:02 回复
忙师好 : )这类新闻怎么理解呢?我经常看到这种报道,但不知道这是说空口承诺呢,还是说确实有啥利好 : ) 因为我感觉这就像是家里来了个亲戚一样的事,不知道新闻价值在哪 : ) 哈哈,学习忙师读新闻,谢谢忙师。
——建设新福建 农行再给力
未来五年新增信用额度超3000亿
[福建日报]2015-05-14字号:T | T
13日,中国农业银行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农业银行将在信贷规模、信贷政策、资源配置上优先支持福建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将加大对福建的信贷投放力度,未来五年提供新增总额不低于300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额度,重点投向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三农”及县域经济、中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闽台交流合作、自贸区建设、互联网经济等领域,助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还将授予农行福建分行更大的经营管理权限,扩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和范围,结合贷款、投行、债券、保险、租赁、基金等综合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做大融资总量,进一步支持福建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福建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全面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翁敏)
没什么实际价值,而且数额太少,每年几百亿,还不如海南多,海南不过800多万人。
福建缺大项目,银行没法支持。
2015-05-15 09:44:21 回复
eletroner
2015-05-14 19:10:25
忙总,这个62号文好像对地方招商影响很大,才半年就停止,不知道这个文当初是怎么出台的,都没有征求过意见吗?
征求过意见,有人反对,认为缺乏可行性,结果被骂:懒政,怠政,不想干就换位置等等。
2015-05-15 09:56:30 回复
只要你在武汉呆一段时间就不会说武汉人才多和好了。
别的不说,就这几年在武汉大兴土木的结果来看,从规划到建设都难言及格,刨去腐败等因素,实际也凸显了武汉各行业人才的匮乏
不过,从目前武汉的现状来说,也很难吸引人才留下来,比如工资低,人平均素质较差,气候差,好的企业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难,办事难等
科研和人才方面,无论院士,985,211数量,各种研究院(譬如铁四院),至少到目前,武汉仍然远远超过重庆。就是在这两个城市都呆过,我才有这种感受和看法。
忙总,所谓10年或者15年的差距意味着这种差距只是经验积累上的差距吗?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硬差距,管理科学是否有捷径可寻呢?
是硬技术差距,不仅仅是经验差距,家乐福品项库有200万个产品数据,我们一般不到30万个,所以他品项优化的效果远远大于我们。这个差距不是靠聪明才智和勤奋能够追上的,需要时间积累。
物流差距更大,沃尔玛有自己的通信卫星和车辆定位卫星,可以实现门对门配送和货架监控。
2015-05-19 13:10:31 回复
出生重庆,身处重庆,也感觉人才、机会、项目、机制等与周边成都、武汉等有较不少差距。对忙总和众豆友看好重庆的发展不甚清楚,望解惑
看来你没能进入重庆发展的主流河道里,所以感受不到重庆发展的速度和潜力。可能你得换个更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不一定现实收入高)。
2015-06-03 10:24:48 回复
zermelo
2015-05-28 19:26:02
忙总,纯粹凭空瞎想一下,消灭“心中的山头”存在可行的方法不?
想到这一点,起于对身边一些事儿的观察,哪怕是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地盘”,有些人也会像个土财主一样看的死死的, “心中的山头”愣是顽固的要命, 交出来换取更大的利益也不行(这里的交换类似于不让你当村长了,改任乡长),一开始还不理解,时间长了才琢磨过来,原来有些人的想法就是:这个村就是我的,想拿一座金山来换我的村子,我跟你玩命。
看着他们守着那些破“山头”,有时都觉得可怜。忙总,这种情况有解不?
我从不凭空瞎想。浪费时间。
2015-05-29 10:47:25 回复
levelworm
2015-05-28 20:20:43
这个说的有点意思,我还真不知道,改天找点资料看看去,我对金融经济史一直很有兴趣。不过这些现代意义的银行,是否后来都去了上海?
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全部搬回上海(那时普遍实行分行独立法人制)。
2015-05-29 10:46:06 回复
levelworm
2015-05-28 20:27:03
我想再问的细一些:为什么这些人会有很强的地盘观念,而美国人不会有?其实我觉得美国人也有啊。。。比如说德州这块的石油利益,等等。
这个是文化我们是基于宗族血缘关系建立的文化。到广东跟县级领导吃一顿饭就都明白了。当年毛主席驱除湖南督军张敬尧的口号是:湘人治湘,得到群起支持;广东政治家们普遍的口号是:粤人治粤(从陈炯明,到叶剑英都是)。
2015-05-29 10:44:36 回复
具体的差距更大,美国的超市能做到,你在他们网站上几乎能找到所有的sku,能看到这个sku在全美每个分店的都有几个存货,在几号货架上。实在没有,也可以在网上下单,免费邮到附近分店,然后去取。
而且他们能做到大数据的真正应用,某个sku在某个分店销售的好,配额就多。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消费特点,每个分店的sku也略有差别。虽然这些分店距离不过50公里。
如果某个SKU滞销,经过一段时间一般就是几个月,不到半年就是打八折促销,过一两个月再滞销就是打六,五折折,过一两个月就是打四折,三折,再过一两个月就是1折,甚至只有1分钱,就是不想要了白送。
感觉他们有个经验公式计算货架上每块面积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一旦滞销,打折幅度非常大,毫不手软。以此来保证货架上的货都能以客观的利润率流动起来。
而且某些sku清仓的时候,有多种手段,包括运回总部,在网上销售,再免费运到指定分店。
总之,美国的零售业经验太丰富,能让相同的产品以不同价钱在不同时间地点卖给消费能力不同的人群。估计制造业也是类似情况。
其实沃尔玛超市的现场管理技术和硬件平台,国内大的超市集团也基本具备,例如货架商品销售数据定位管理,货架成本管理,甚至可以精确到单品定位成本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做不到,原因是物流配送水平达不到,很少品项能够实现门对门配送,都需要卖场库存周转,然后上架定位。
我们物流管理水平落后,也不完全是硬件水平,环境相差太大,例如地方政府对一个大超市集团来开超市,有硬性的地采比例规定,也即必须在当地采购品项和金额,例如云南不少于35%,江浙不少于30%,这些商品是无法集团统一采购配送的,而且经常必须由某些地方官员制定的供应商提供。你不能完成地采指标,就要收拾你(罚款),还有另外几个指标(解决地方原国营商业企业员工就业数,上缴当地税收数)。所以中国零售业发展环境远不能与美国比。我们诸侯经济实力太强。
2015-05-29 10:37:17 回复
nt4587
2015-05-29 12:47:59
有个问题我一直不理解,广东改开之后经济发展那么快,为什么粤北还是那么穷呢?是因为不属于广东传统的3个圈子么
粤北发展不好,与自然条件和地缘环境有关,再说粤北文化并非适合经商的文化。我去过梅州河源一代,当时寻找产业转移选址,发现基本也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模式。
2015-05-30 18:27:58 回复
dioxin
2015-05-29 14:22:59
电商(如阿里,京东)若能成功落地的话,也许能够绕过这些地方政府的规定?但他们还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零售店。而且,物流还是个问题。
不可能,一旦规模足够大,地方就要杀猪了。现在不过是放水养鱼阶段而已。
2015-05-30 18:25:49 回复
goofy
2015-05-29 15:16:46
是否生鲜水果蔬菜以外的商品也要地采? 那靠这些指标, 本省某些企业岂不是高枕无忧
生鲜肯定是地采的。
2015-05-30 18:25:02 回复
这么看还是权利寻租,必须定向到自己能分到利润的地方(本地采购)。
看来解决的办法还得是中央集权,垂直管理。地方就相当于办事员,只是执行,远离权利,远离利益。
幼稚了,毛主席那种威望都无法解决诸侯经济。
2015-05-30 18:23:08 回复
经商文化有什么特点?
我们说的经商文化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和气,不欺生,不抠门。
2015-06-01 11:17:30 回复
薄荷糖家族
2015-06-01 14:09:32
在上海呆过两年,感觉上海人比较遵守合同。谈的时候比较精细,执行时挺爽气的,可能就是忙总说的经商文化。
上海人很好合作,也即只要自己利益合适,就能够合作。而不像有的地方,还眼红你的利益。因为你的利益比他大,就故意捣乱,不合作。
其实这种红眼病是白痴行为,因为眼红别人,结果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2015-06-03 10:22:48 回复
芒总说得很对,粤北河源梅州包括韶关,都属于传统的客家地区,一个客家人和我说过他都不欣赏客家人,因为客家文化里会有自私,杀熟(陌生更不用说了),和经商文化是相反的。这个地区出官员和多,至于经商就很少了。
当地有一种雁过拔毛心态,但是搞不清谁是主动,谁是被动。
2015-06-03 10:19:58 回复
民风如此,我老家粤北韶关,感觉当地人就是明明自己没好处的也要坑一下你,这种民风传递到当地政府,基层政府办事更加如此
这其实是很不理智行为。贵州也是如此,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赚的多,他不计算自己赚多少,老盯着别人口袋。结果把人都整走了,自己一分钱赚不到,他又开始抱怨别人不投资了。
2015-06-03 12:18:54 回复
不能忽左忽右了
2015-06-03 12:34:18
陕西很多人也是如此,结果就是双输。还是寄希望外地人多来些,掺下中和。好就好在陕西人不排外
陕西人太固执,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被同化的。
2015-06-04 09:40:50 回复
eletroner
2015-06-05 17:09:23
忙总对现在的政府引导基金怎么看?貌似是把专项资金拿出来吸引社会资本成立引导基金来扶持企业,现在全国遍地开花,这个靠谱吗?以后会不会烂尾啊
这不过是官员们有一次权力寻租的机会而已。全世界的政府部门搞基金都没有成功的,因为崽卖爷田不心疼。
2015-06-05 17:12:00 回复
pilgrim
2015-06-10 14:31:28
顶级运动鞋的那种复合材料发泡鞋底我们也做不出呢~~只能从美国日本进口然后国内代工
其实民用材料我们差不多都能生产,只是有时不规模经济,不如进口便宜,最好进口。
真的大问题是军用级的材料,这个无法进口(隐蔽战线也只能搞少许应急),只能靠自己。所以材料工业水平要看军用级到什么程度才能判断。
以聚合物基纤维复合材料为例,我们其实低端的已经很行了,主要是军品级高端的不行。
2015-06-12 14:09:49 回复
忙总,现在国家也有钱些了,重点追赶的几项产业的员工待遇会不会提高?单指望奉献精神没有用啊?
现在也不指望什么奉献,就是只有选择,你找不到高薪工作,自然只能选择低薪了。
2016-09-30 10:5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