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有50%以上概率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米盖
2015-04-25 19:01:09
4月25日上午消息,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昨日表示,中国在未来的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
可能性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并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太快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引起的。
楼继伟是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清华中国经济高层讲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称,现
在中国关键的任务是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6.5-7%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就要
求我国在未来的5至7年的时间里,做好全方位改革,解决市场中仍然存在的扭曲。
对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楼部长主要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农业改革,减少对粮食的全方位补贴,鼓励农产品(19.06, -0.54, -2.76%)进
口。楼继伟称中国人总有战争思维,认为一旦发生战争,我国当前大量进口农产品会
被阻断,但他认为即便发生战争,也能靠“换草退耕、还湿退耕”来保证农产品库
存。因此目前应鼓励农产品进口,才能进一步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弥补制造业、服务
业的劳动力短缺,使工资增速低于生产率的增速。
二是户籍改革,要从法律的角度,打破迁户口的障碍,让各地允许租房落户。他说,
国务院于2014年7月颁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截至目前为止只有14个省市出台了落实
方法,但人们最愿意落户的省份却没放开。因此,为了打破劳动力流动的一些阻力,
国家要提供教育、医疗等资源,让转移的人口真正稳定到城市里面去。
三是在劳动关系上,不能像欧美国家,员工以区域或者行业为单位进行联合,与雇主
强势地谈判。要让企业和员工个体决定,增加就业的灵活性。
四是土地改革,农村建设用地(分为宅基地、工业用地、集体的经济用地)交一笔钱以
后,就能像城镇土地那样流转。在土地交易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征地拆迁,而由农民
应自主决定,并和买地的一方谈判,怎么再就业,怎么交社保领社保。
五是在社会保险的问题上,要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真
正建立“多交多得”的机制。因为1997年以前,社保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国企职工没
有缴纳养老保险,只有靠划拨国有资本才能解决之前未交部分的亏欠。而目前的社保
制度的给付、收缴、投资收益及替代率等比率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不然我国将过不去
即将到来的快速老龄化。
楼继伟认为,如果完成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关于2020年的任务,我国将绕开“中等收
入陷阱”,但同时他也提出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去杠杆化的问题。他提出不能再积累去
杠杆率,否则高杠杆爆发之时是无法收拾的
~~~~~~~~~~~~~~~~~~~~~~~~~~~~~~~~~~~~~~~~~~
忙师如何看这个报道。
16 条留言
楼继伟这番讲话,倒也符合其财政部老财主角色:财政部的特点是:只要钱到了我的口袋,我就不愿意拿出来。
粮食补贴目前是财政补贴大头,财政部自然希望减少,减少补贴,没人种粮食,就进口,进口涨价,是老百姓承担,与他无关;
现在户籍和劳动法,导致血汗工厂成本上升,破产倒闭增加,财政收不到税,他当然希望老百姓永远当牛做马,好为财政贡献。
至于养老保险,反正财政补贴不想出,让央企背这个包袱,反正央企归国资委管,不归财政部。
这哥们就是只管财政部一亩三分地小日子过得好,不管其他洪水滔天。
这是他的老师老朱的硕果仅存的两个嫡传弟子之一(另一个是郭树清),口传心授的锯箭杆外科医生大法,至于病人死不死,我是不管的,只要我的任务完成就行。
2015-04-26 13:12:32 回复
ywxk宝宝
2015-04-26 13:20:52
前几年粮食危机才过去多久?当时很多国家都禁止粮食出口,一些国家出现饿死人的情况,还有一些国家因粮食短缺涨价发生动乱,这才几年就忘了?如果美国什么时候不爽中国了,只要来个粮食禁运封锁,14亿人口的中国人,吃什么?等着饿死还是乖乖给美国人当奴隶?等着国家动乱四分五裂?
这位绝对是美国智囊!
这个我倒可以担保,他绝对不是美国智囊,而且爱国情怀比你我一点不少。不过这哥们就这特点,比较牛气冲天,激情四溢,没有老朱赏识,在体制内,基本没有机会,老朱赏识他,大概是物以类聚吧,都属于敢想敢干的。
2015-04-26 13:24:15 回复
十六夜鬼月
2015-04-26 19:39:53
因为这件事,我在其他论坛上看过对他的一个评价:他是一个财经专业人士,也只是一个财经专业人士。今天看到忙总的评价,看来这句话说得还真不错。
他的确是个专家型,不是政治型。
2015-04-26 20:11:21 回复
_loftypavilion_
2015-04-26 19:42:50
假设他的位置在国资委或国务院,是不是会有另一套不同的方案?您是这个意思吗?
的确如此,当年在贵州,或中投,都是在什么山唱什么歌。
2015-04-26 20:12:10 回复
这样的人,在公司比比皆是,自己的那摊事儿能完成任务就行了,难题能推出去就推出去,不能推出去又解决不了的想办法糊弄过去。至于糊弄不住了怎么办,自己的部分完成了但是整体效果不能通过怎么办,是不考虑的,反正不是他的责任。
如果全是这样的人,那么项目一定失败;如果想全都是负责的人也不现实,大概因为老板不愿意出那个价钱,员工也自然不不会自己这么积极。只要负责任的人能占在合适的岗位,有足够的权限就可以了
财政部长不是政治家,只是一个出纳而已。
2015-04-26 20:12:41 回复
下面说的是事实?据说中投买黑石还是伏明霞老公梁锦松做的掮客……
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七年终解套
2014年07月14日 18:02 虎嗅网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2007年7月22号,黑石在上市当天创下38美元的“历史高度”,七年来从未被超越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上周道琼斯指数创记录地达到17000点,黑石收于32.27美元,距
历史高点还有一步之遥。
衡量投行能力的最高标准是看它能否把标的卖到最高价,黑石不愧是“投行之王”
,而与之演“对手戏”的中投公司成为不幸的陪衬。2014年7月,黑石集团董事长兼CEO
施瓦兹曼(中文名:苏世民)在北京宣布:“我们的股票为中投创造了35%的总体回报”
。从2007年6月算起,中投公司这项七年来饱受质疑的投资,年化收益率仅为4.38%,难
怪被网友戏称“买了个余额宝[微博]”。
两个人的帝国
1985年,彼得皮特森与施瓦兹曼共同成立了黑石集团。22年如一日,甚至在纽交所
上市成为公众公司之后,黑石仍是这两个人的帝国,任何其他人连挑战权都没有。
皮特森可是美国风云人物。1972年,他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商务部长,一年之后,
他离开内阁成为雷曼兄弟的董事长兼CEO。6年后,彼得皮特森提携比他小21岁的施瓦兹
曼做了雷曼的合伙人。
再过7年,彼得皮特森与施瓦兹曼各自从姓名中拆出一个字组建了黑石。靠彼得皮
特森的黄金人脉和施瓦兹曼的惊人才干,黑石很快从包括保诚保险、日兴证券、大都会
保险、GE和通用汽车退休基金在内的32位投资者募集到第一支规模达8.5亿美元的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而仅动用2500万美元的第一单生意居然净赚了6亿美元,黑石一战成名。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两位创始人率领黑石攻城拔寨、将业务扩展到房地产、对冲
基金、公司债券等领域。黑石股权投资主要涉及旅游、酒店、化工、汽车、国防、消费
品以及医药等领域,成为全球PE业内的无冕之王。
黑石的成功除了有赖于两位创始人的超人能力,还与两个基本原则有关。一是坚持
不做恶意收购。恶意收购这种方式在上世纪的美国相当流行,黑石的“标新立异”赢得
了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信任,对收购及其后整合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看来黑石深刻领会
了“和气生财”这句中国古训。二是坚持利用杠杆收购,即便在公募获得了大量资金后
,黑石的债务权益比仍将达到3:1至4:1(对应总资产负债率为75%到80%)。
进入21世纪,黑石已经是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和财务顾问公司,2007年5月1日其管
理的资产价值884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业务涵盖股权投资
基金、不动产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夹层基金、各种形式的债券管理及顾问服务。它的
收入主要来自管理基金的佣金,一般为净收益的20%(被管理基金的年收益在7%到10%之
间)。
从黑石成立至2007年5月1日,其募集资金614亿美元。从1987年至今天,黑石通过
PE投入了112宗交易,被投资公司总市值达1990亿美元。
为了上市,黑石将各项业务整合装入五间有限合伙公司,它们依次被命名为:黑石
控股Ⅰ~Ⅴ,分别运营黑石不同的业务。上市公司拥有这五家“黑石控股”的权益得向
创始人购买,金额达45亿美元之巨!
黑石的三点另类之处
黑石的第一个另类之处在于:创始人及公众投资人持有的权益凭证叫做“合伙权益
单位”,创始人拥有绝对的权力。根据《合伙章程》,公司事务基本由担任合伙人的创
始人来决定,普通合伙权益持有人仅获得有限的投票权,特别是无权罢免合伙人及董事
。这与“湖畔合伙人”何其相似,所以说阿里的治理结构在美国是有先例的。
黑石的第二个另类之处是以基金投资人(也就是客户)权益凌驾于公司投资人权益之
上。这就就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吗?阿里又找到大哥了。
黑石的第三个另类之处是即通过上市公募,又利用限合伙制避税。黑石的资本(有
限合伙)利得税的税率为15%,相当于其他企业的一半。另外,作为有限合伙公司,黑石
资本逃避了许多加在上市公司身上的约束,特别是“讨厌的”塞班斯法!
本来,私募股权基金是不愿意上市的。因为其独特的利益机制和管理模式,以及他
们那神秘的运作方式其实是取得高回报的法宝。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投资对象、可以秘
而不宣地接近猎物、可以采用极高的杠杆率来进行收购。他们内部的组织机构、运作方
式、分配方式都不必披露。一旦上市,黑石将或多或少地失去以往的优势。
黑石上市的目的,除了两位创始人年事已高,想把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卖个好价钱
以外。以他们的嗅觉应当已预感到金融危机的临近。回过头来想,没有上市募集以及中
投公司投入的70多亿美元,黑石的命运恐怕不及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
中国贵人
2007年6月22日,黑石集团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开盘价36.45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
价高出17.5%。此前一个月,尚在筹建中的中国外汇投资公以30亿美元认购了黑石1.01
亿普通股,以黑石上市当日收盘价计算中国外汇投资公司浮赢达5.4亿美元。
不料风云突变,黑石股价一度跌至21.3美元,令中国方面的投资巨亏8.4亿美元,
引得舆论大哗。但更惨烈的下跌还在后边,受金融危机影响黑石一度跌到3.4美元,中
投公司亏损幅度超过88%。
中投公司斥资30亿美元,高价参股为黑石上市站台。上市后,持9.37%却没有董事
会席位、没有投资票、锁定期为48个月,一般情基石投资人锁定期3到6个月!
2008年10月,中投公司咬牙又扔进去2.5亿美元,以9~10美元的价格增持黑石股票
,以图摊低成本,同时又为黑石站了一次台。不过这次买回的2000多万股还是没有投票
权!不料当年11月黑石就跌破了5美元,次年一月跌到3.4美元。中投公司本想抄个地板
价,不想地板下面还有地下室!
对寝食不安的中投公司,黑石没有表现出一点“妇人之仁”,除了用上市公司的钱
购买合伙人手中的业务,还拼命给自己发工资、奖金。上市前的2006年,黑石薪酬福利
支出为2.5亿美元。2007年上市,薪酬福利暴涨十倍至22.56亿美元。2008年、2009年,
黑石亏损达到56亿美元和24亿美元,薪酬福利却达到创记录的38.6亿美元和37.8亿美元。
中投公司出钱又出力(为黑石在中国的投资大开方便之门),狼狈不堪地赚了10亿美
元。而黑石合伙人股票套现、通过关联交易把业务高价卖给上市公司,另外还了拿221
亿美元工资奖金!
更有戏剧性的是,成立中投公司的部分原因是将国内过剩的流动性导向海外,特别
是从房地产领域釜底抽薪。但中投公司的第一单黑石,却接二连三地将大把美元投回中
国,与成立中投的目的背道而驰:2007年9月,黑石以6亿美元获得中国蓝星总公司20%
股权,然后马不停蹄地买入上海商务楼、收投资南通地产项目、打造寿光物流园、甚至
设立了投资大陆的人民币(6.1935, -0.0035, -0.06%)地产基金!
在金融风暴最为疯狂的三年,黑石在中国的投资实现了“双百”,即成功率100%和
收益率100%。黑石因被认为与中国政府有“铁关系”而受华尔街另眼相看。
七年过去了,中投资公司终于解套了,年化收益率4%。黑石应当为他的中国贵人干
一杯!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这篇文章纯粹属于想当然,在瞎扯淡。当时情况我是知道的。
2015-04-27 21:16:02 回复
忙总说反话吧。
这种人很懂小圈子政治生态(30年改来都是这样),所以能做到这个位置。是你讲的民生政治超出这帮人圈子了,所以你必须出局。
记得有个小故事,说主席火车路过一遍麦地,身边人员看到地里一妇人把麦穗往怀里揣,就告诉主席,主席忙说,小声点不要让其它人知道.......。每次看到你讲东北下岗工人惨状,我就想到这件事。
忙总你是生不逢时啊
可能我们对政治家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楼继伟的确不是我理解的政治家,他就是一职业经理人。不要疑神疑鬼,很多时候其实是没有阴谋论的,大多数人其实跟你我一样,不管是不是部长。
2015-04-27 21:14:19 回复
tg体制下这种部级干部不可能像我们这样随便乱说自己的个人想法吧?
小范围经常胡说八道,正式发言要集体讨论通过。聊天就乱说了。我觉得应该是在清华母校口无遮拦惯了,周小川也一样。
2015-04-27 22:09:40 回复
safeguard
2015-04-29 20:14:41
感觉他性格和您有点类似,如果没有人罩,估计也是您当年的下场
楼不会因为这种事被整写检查吧
他比我稍好一点,知道分场合,不过本质差不多,都比较张扬。
2015-04-30 10:42:55 回复
slyypp
2015-04-30 13:44:26
感觉在实际中,这样的人反而受上层待见。敢于、乐于、善于充当黑脸,帮领导或老板省钱。
不会,这种人基本都是找死的多,除非领导也是这种人。不过领导是这种人的,基本部下都是炮灰。
2015-04-30 16:21:49 回复
忙总对政治家的定义是?当时跨越出事的时候,你说他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政治家,结果把自己当成了工头。我觉得财政部应该比铁道部牛啊
跨越干的是工头的活(例如站在火车头试车),但是想政治家的事(例如花6000万收买某秘书,想当副总理);结果他做的事情不是政治家的事情,所以不能成为晋升的业绩;楼继伟一直知道自己是什么:就是一个管钱专家,中国最大的出纳,他不会像跨越想政治家的事情。他这样才安全。
2015-05-03 18:15:30 回复
那跨越想走政治家的路线,这个可能实现吗?好像政治家都是提前多少年就开始站队卡位刷简历,没几个是靠业绩的?还是我对政治家的业绩理解有误?
你说对了,毛主席说过:搞政治就是把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所以政治家的定义就是搞政治的专家,核心就是拉帮结派。通俗说法就是笼住一批能干的人,为自己干活。
不会笼住人的,都不是政治家。跨越搞得铁道部内部反贼四起,到处告他状,显然只是一个技术工头而不是政治家。相反令计划就很像政治家。
2015-05-04 09:36:02 回复
morningtiger
2015-05-04 08:47:40
网上看到的,忙总觉得对楼的评价怎么样?
“楼继伟真不能算猪头,能力还是有
不过他真算是他那个层级最不合适做官的,
没啥责任心,情绪很脆弱,
当贵州省副省长到中投董事长
其实业绩也还算不错
但是私底下悲观言论和推卸责任的话几乎每个饭局都讲一遍
目瞪口呆啊,实在不适合当一把手
他不能当一把手,也不能指望他扭转乾坤
他是个锦上添花,老实守成的技术官僚
中央也确实难啊,他那个层级那个年纪懂财政和金融的真不好找”
楼继伟从来就不是政治家,只是一个专家,想他承担政治家的责任,那是开玩笑。熟悉他的人都很清楚,他自己也清楚。不过此人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是非常清楚的,比一般人清楚很多。
2015-05-04 09:32:50 回复
Helium
2015-05-04 09:18:43
师兄当年说他找死原来就只是这事,这跟“屏保”算起来真不算什么。他搞出来的高铁算是上界政府少有的亮点,可惜了。想往上走也是人之常情,难道这是tg的大忌?您不是也说要有人背书吗?
不是,跨越被查不是因为买官,这个是小事,或者说这个只是能够公开的事情。当年跨越干的事情是不能在网上讲的,讲了就喝茶。
2015-05-04 09:31:25 回复
morningtiger
2015-05-04 09:33:24
应该和山西也连上了吧。
不是,那是小事情,他的事情太大。不好说。
2015-05-04 09:38:23 回复
忙总, 一个人能有几个专业范围? 是以什么划分的?比如拿您做例子,您的专业范围就是管理+金融?
这个我没法回答,我的专业就是:流程型制造业运营管理。
2015-05-04 13:3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