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Robot.A
2015-04-13 11:50:41
查到一个游记,记录了水东宋氏土司的官寨——马头村马头寨 的 水东土司喜宴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8887035.html
忙总给看看这喜宴是否正宗?
忙总您描述的老宅,就在这个寨子里吗? 想想都很优美:
“ 老宅是在镇外的一个缓坡上,在镇内就能看见(现在房子高了可能挡住了),离镇约1000米。整个坡顶都掩映在凤尾竹群中,看不到任何建筑。春天还能看到大量粉红色妖艳的桃花点缀在凤尾竹中。缓坡下面是一条非常清澈见底的小河,碧绿的水静静环绕整个山坡。跨过小桥,就是掩映在竹林中的缓缓的坡道,沿着山坡蜿蜒。走到大门前,是5级石阶,上去是一个只剩下门框的门楼遗址,老宅周围是夯土的高墙遗址,残垣断壁。据说以前上面可以走人,并有胸墙,四个角是高高的砖砌碉楼。”
不正宗,这些人原来并不住在这里,是解放后迁移进去的,是新移民。
水东土司是一个独立民族,按照云南大学民族研究所的尤中教授《西南民族史》所描述,这个民族是东谢蛮,最早见于正史是《唐书》中,族源是发源于四川南部到贵州北部的古濮人的一支,后来与沿清水江迁移北上的古越族混血,成为一个独立民族,当地习惯上都叫他们“宋家”(与布依族传统叫法叫“仲家”一个道理,布依族主体也是这个族源,不过他们是西谢蛮与古越族混血)。解放后,把“宋家”分拆,按照其文化特点,分别并入苗族,布依族(布依族其实是多个民族合并),侗族,仡佬族和汉族。
水东宋氏土司在明朝时有八个马头(支系),我知道有开阳,龙里,贵定和草塘四个,我外婆家属于草塘宣抚司。因为明朝万历平播之战(遵义),当时水东宋氏草塘宣抚司的长子是杨应龙的女婿,被迫对抗参加明朝战争,杨应龙被战败后,全家被绑到北京午门斩首(这段历史可以参看我的白日梦2),草塘宋家被牵连,结果家族里面内讧,其他支系的,例如开阳,贵定的,帮助朝廷,自己杀起来,最后被迫向中央政府纳土称臣。这是一段血腥往事。所以现在几个支系并不来往,他们还有没有后人我不知道。
至于酒席,其实就是普通贵州农家酒席,不是少数民族的东西,是汉族的东西。
2015-04-13 17:19:40 回复
记得那本乡土教材中有篇介绍了水西土司的奢香夫人,今天查了下,和奢香夫人同时期的水东土司也有一位巾帼英雄刘淑贞。
" 贵州历史文化两个重要的女人——刘淑贞和奢香,在明朝廷设立贵州省前,都同为执政宣慰使。刘淑贞统领水东,奢香执掌水西,两人同心协力,智略兼备,治理贵州功德卓著,明太祖朱元璋因此诰封刘淑贞为“明德夫人”,奢香为“顺德夫人”。
刘淑贞和奢香虽身处两地,但却惺惺相惜。我省著名史学专家范同寿在《被冷落了的水东宋氏》一文中说:“在那场关系到西南一方安宁的马晔欲逼反水西事件中,刘淑贞以女政治家的气魄,力劝奢香戒急用忍,卷裙走马数千里,亲赴京城向朱元璋报告马晔弄权误国、扰乱地方、辱挞奢香、欲逼民反等情状。一场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危机,因水东刘氏立场鲜明,不辞辛劳的奔波,才得以化干戈为玉帛。”
刘淑贞在宋氏统治水东地区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虽是短短一页,但她的作为,令水东历史和水东文化熠熠生辉。曾担任贵阳市乌当区史志办主任、参与《水东洪边宋氏·贵州大土司历史文化探寻》课题研究的罗登宜,用9个月时间,对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进行专门研究,在数十部史志书籍和野史家谱中穿梭,寻找有关刘淑贞的“蛛丝马迹”,最后撰写出长达近10万字的《刘淑贞史话》书稿。在罗登宜的心中,不管是帮助奢香夫人状告马晔,还是与奢香一道共同开辟驿道、设立龙场九驿,都有一个明确指向,那就是亲如姐妹的刘淑贞与奢香始终肝胆相照,心无旁骛。
刘淑贞是个美丽柔情的女子。清光绪年间,贵州楹联大师刘韫良慕名寻访云锦庄宋氏别业。伫立于别业废墟前,刘韫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副藏头对联随即在心中构成:“云讶彩轻飘,忆当年琴酒相携,莺侣也曾名士揽;锦凝香暗绕,慨此日亭台已换,鹃魂哪得美人招。”在这副对联里,上联开头的“云”和下联开头的“锦”,构成了“云锦”。作者借助想象,再现当年宋氏别业云锦庄曲水流觞的动人景致,抒发了作者对刘淑贞的爱慕。
为了弘扬曾为明代贵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功绩,2008年,贵阳豫章书院为刘淑贞塑立了铜像。2010年8月,贵州作家廖昌国以刘淑贞为原型,创作、出版了电视剧本《旷世女杰》。"
貌似奢香夫人的名气大很多,不知为什么同为“贵州宣慰使”的水东刘淑贞却不如奢香夫人有名
奢香夫人贡献更大,没有奢香夫人,明朝平定云南蒙元政权是很困难的。
2015-04-14 12: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