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关于2015年房地产发展趋势的疑问

国国erich

2015-04-06 19:32:26



忙总您好:作为一名房地产从业人员,说说感受,提出疑问,还请您和各位朋友给予解惑。

先说2014年以来房地产的大跌,作为一线营销管理人员,在2013年Q4就已经感觉很明显了,当时我在二线城市一家央企开发的项目负责,首先是客户量上不来,用尽办法拉不到人,发动全城三级市场联动也不行,不是钱的问题,是真拉不来人。当时分析,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和2013年房价反弹的太猛有关系,当年前三季度涨幅在20%左右,购房者对价格快速上涨接受程度到了极限;二是本地的购房者资源已经消耗殆尽;从我们2014年初拿到的数据来看,该市2013年年去化量接近200万㎡,但是当地库存预估在3000万㎡(含规划但还未开发的),这个数字并不夸张,就我所在项目方圆10km内,100万㎡以上体量项目就有3个,我这个项目也有60万㎡体量,到2013年为止大家开发程度基本不超过50%。所以2014年初做市场预测的时候,结合全国其他城市陆续出来的数据,就觉得很不乐观,库存量太高了,全国一半以上城市库存去化周期都要超过5年,这是什么概念?部分二、三线城市开始出现房企倒闭,摊子铺的越大,倒得越快。地方政府先出手开始自救,中央政府还一直表现比较淡定,心里急不急咱也不知道。当然也有部分地方政府脑子进水,这么明显的局势都看不明白,还在出昏招,比如我所在这个城市居然在2014年起取消了买房落户,要改积分落户,我去简直了...

但到了2014年Q4开始,正如大家所见,中央开始连续出台救市,特别是2015年以来,政府救市的决心简直前所未有,出台政策密度也前所未有,这些策略出台的结果就是一线城市应声而起,北上广深连夜涨价,但是在二三线城市,一些缺乏核心人口、核心购买力支撑,供需根本矛盾没有解决的城市,政策并没有为开发商带来想要的成交,项目开发暂停、拖欠开发建设费用、拖欠银行借款、等等,仍然在到处上演。关键是,这已经不是价格的问题了,降价已经不能够刺激到购房者了。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分化正在加剧,救市政策目前来看扮演的正像是一种催化剂作用,当2015半年数据下来,开发商领导看到全国销售业绩报表,理智会让开发商进一步收缩在高库存城市的开发,甚至战略性放弃(目前这样的楼盘不要太多...),将资源集中到一线城市去拿地、开发。

那么,我的疑问就是,难道中央政府的目的就在于让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崩盘?让一二线城市畸高?还是这就是市场本来的作用?(像美国那样底特律楼市崩盘,纽约房价仍然高企?)

反过来有句话也说得好,覆巢之下无完卵,2014年前三季的大跌,终于还是波及到一线城市的销售,现在的分化加剧反过来会否也将一线城市拉下水。特别是2015年Q1暴涨之后,对价格过快上涨导致承受能力到阶段极限后,购买力会否退潮?

还请忙总和各位朋友给予解惑。

13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北上广深还有机会,而且房地产投资还会增加,当然增加速度不会比以前高。

二线城市高度分化,那些前期对市场需求潜力挖掘不是太过分的城市还有点机会,透支市场需求的城市,基本就是二手房市场会有点增长,其他就是横盘了。不过政府会做垂死挣扎。比如海口。海口去年计划卖地100亿,结果完成42亿,今年政府债务开始违约,正在耍赖,要省政府帮他还钱。省政府不管,他就要做垂死挣扎了。

三四线城市基本沉寂了,这是大势所趋。需求增长没有了,能够维持目前价格,全靠政府强力要求。房价下跌,地方政府就要穿帮,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就要水落石出,不知道又有多少官员要进去吃窝头了。

现在房地产保卫战,其实是官员们的乌纱帽保卫战。

2015-04-07 09:54:25 回复
地味な愚者
2015-04-07 15:50:14
房价下跌,地方政府就要穿帮,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就要水落石出,不知道又有多少官员要进去吃窝头了。

关于这句话求忙总能不能详细说说
三四线城市的小的房地产公司,有多少是官员们自己开的,可能老王的人掌握得很清楚,这些公司有多少在玩空手套白狼,可能老王们也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绝大多数资金来自于当地城商行,而所有土地抵押给当地城商行(被收拾的云南的白恩培的例子最典型)。一旦房价下跌,土地出让不了,土地出让价格被迫下跌,就需要补充抵押物,一旦抵押物补充不了,一切就都穿帮了,因为毕竟银监会还不归地方领导指挥。

穿帮了,白恩培就是他们的榜样(当然白恩培穿帮的导火索还不是地价下跌导致的)。

2015-04-07 17:41:24 回复
国国erich
2015-04-07 20:16:21
这里补充一个关于深圳一/二手房的观察:
当出现持续下跌的市场趋势时,开发商和二手房买家谁更坐的稳?在价格上涨时,谁更疯狂抬价?

从目前情况来看,显然是后者。依据这些年的经验观察,包括和二手房代理的负责人聊,08年大震荡、11年大震荡后,特别是全国性限购政策(即本市居民限购两套、外地居民限购一套)出台后,二手房的持有者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基本上很多大投资客被震荡出去了,特别是高杠杆的人群,当然也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不但没震荡出去,反而坐的更大。作为一手楼营销一线人员的感触就是,2011年以后就再也没见到过温州炒房团之类的大投资型买家,不是说没有,但投资类客户占比基本在20%以内。也就是整个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所谓的刚需持有为主的局面,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

这类人持有的特点是:只有一套房的,以自住解决为目的,涨跌都不考虑卖,如果要卖也是为了换房,都还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有多套的,基本上也是月供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涨跌压力都不打,跌了不会低价抛售,涨了、想卖了,就可劲抬价,心态就是不怕卖不掉,这波没卖掉也无所谓,反正也不差钱。大进大出的投资客已经很少了。

当这些人成长到足够大的基数,也就是目前的状态,对左右市场走向也形成了强大的动能,这种动能的体现就是:2014年市场单边下滑时候,深圳二手房价始终坚挺,一手房价开始下挫(开发商对资金的压力和渴求更加急迫);2015年单边上扬的时候,二手房价的涨幅远超一手房。
深圳房价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现在手头没地了,如果把惠州划给深圳,情况就会大变。
2015-04-08 10:46:23 回复
国国erich
2015-04-09 01:03:28
忙总您认为惠州划给深圳的可能性有多大?
十年内可能性不大,以后不好说。
2015-04-09 10:55:58 回复
子虚乌有
2015-04-10 19:17:58
这个传言年年有,就是为卖房子
我不是说传言,因为改变地方管辖区域,审批权在发改委地方司,他们司长都没听说过。
2015-04-10 19:37:20 回复
一叶知秋
2015-04-12 09:31:11
在“城市规划”教科书里面,都认为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决定城市规模,而不是反过来。一般来说,进入工业化后,城市化速度(包括外来人口)保持在GDP增速的10%比较合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违背规律,或为了政绩,或以土生财,才搞出这么大泡沫。伦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产业和人口就逐步向英国东南部外流,伦敦城的人口就基本稳定了,这有点类似咱们现在的“京津冀一体化”。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劳动结构---就业岗位---人口规模---城市规模---社会结构,应该是这个路径才对,我想以后的房地产发展也应该回到这个路径上来。等到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了,很多地方是不是要哀鸿遍野了.............
不至于,20年内中国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不会动摇。系统性崩盘是不可能的,当然二三线城市长期横盘整理有可能。
2015-04-12 10:36:07 回复
看书毛
2015-04-12 11:12:43
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二三线城市价格实际价值是不是呈下降区势
应该会,因为政府只保土地出让价格不大幅下降。房价只是附加保证的目标。
2015-04-12 18:49:22 回复
明月当空2015
2015-04-12 17:47:37
忙总,以现现在的借贷成本来说,横盘会不会太难了些?

借钱买房子,本身就是高风险投资行为或投机行为,收益与风险永远成正比,所以市场会坦然面对这种风险,愿赌服输。涨价的动力很小了,政府也没有力量再大幅度在全国普遍推高房价了。已经到政府极限了,除非再印50万亿钞票,不过那时可能政权就要晃悠了。

当然北上广深和个别二线城市仍然由一定上涨空间。
2015-04-12 18:53:01 回复
明月当空2015
2015-04-12 22:03:27
忙总,不知您有无具体数据支撑,青1横盘对KFS也很难,现在青岛这边民间融资都18个点了,每月销售数据水份最少一半,我感觉房产销售如果不大放水,怕是一堆人的低裤要露出来了,
国家也没有保开放商活下来的任何动机和理由,我估计大多数小开放商都会被淘汰。
2015-04-13 10:36:05 回复
明月当空2015
2015-04-12 22:08:28
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恐怕达不到政府预期
救命稻草总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多少总会有点用,二手房销售会增加,减少银行风险是肯定的。
2015-04-13 10:37:09 回复
一叶知秋
2015-04-13 09:09:22
忙总,向您请教,如果土地收入下降,政府融资平台不再允许融资,那么作为替代的地方债,或PPP模式能起作用吗?
介绍一下了解的一些情况:帝都(DD)的土地收入是市级与区县三七开,土地收入大部分也是用于民生、保障房、基础设施。今年开始,政府土地方面融资平台一律停止,现在又搞了三个渠道:
1、 发债,DD今年的额度是503亿,一般债务401亿,专项债务102亿;但政府坚持要把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的额度调换过来。
2、 PPP,DD搞了个“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列了个项目清单,鼓励社会资本来投资;但感觉配套政策不完善,不细致。
3、 国开行贷款,国开行准备给DD的棚改项目改款,政府顺杆上,准备把土地项目全包装成棚改项目。
北京不存在任何问题,砖头都能卖出黄金价。北京有办法搞钱的。
2015-04-13 10:38:10 回复
真生命
2015-04-13 12:42:09
忙总,对杭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怎么看?另外,房产税一出,然后通过控制卖地什么的,是否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价格.谢谢
征收房产税正式启动,我估计需要看19大博弈结果才能决定。不能一统天下,就还得同地方诸侯妥协,排排坐吃果果。
2015-04-13 16:58:00 回复
呆猫
2015-04-14 12:38:50
请教忙总,对珠海的房地产市场,会有泡沫破裂的危险吗?
这个真不知道,看珠海政府能力。
2015-04-15 10:09:46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