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八大碗的味道

wxmang

2015-04-06 12:29:32



以前在一家央企时,有一次参加一个曾经的同事主管的下属企业的产品鉴定会,吃了一次有特色的八大碗。

这家企业制造的产品现在还不可以详细说,大概是一种战略威慑武器需要的特殊材料。

我们参加的产品鉴定会太多了,单从鉴定会清单和所谓评价报告来看,我们国家在很多高领域技术能力与美日德几乎没有差距,但是一到工业化生产,几乎是骑八匹马也望尘莫及。尤其在材料领域,我们工业化生产能力差距更大(我们在实验室,甚至中试都有可观成果,但是无法放大工业化,原因还是我们研究人员与生产严重脱节,有的研究人员甚至不懂基本的工艺流程,这是我们教育体系的严重缺陷),有的重要材料领域工业化生产能力实际上不到美日德80年代后期水平,十分让人泄气。有的重要材料,不得不靠隐蔽战线同志们牺牲来获得,以前每年都有让美国日本政府逮住判刑的报道。

所以我们三个人接到邀请还是心怀疑虑的。

鉴定会自然先是鉴定委员会宣读鉴定意见,然后是各专业小组专家宣读鉴定过程和结论,按照流程自然必须有人质疑,提问,然后答辩。不过现在都流于形式,提问的都是鸡毛蒜皮,甚至莫名其妙,让人怀疑是厂方安排的托。答辩完成,鉴定组就会宣布某项目在某某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企业员工艰苦卓绝努力,胜利完成,所有技术指标均如何如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或等等。然后是军方代表发言祝贺,部委领导发言祝贺,省委省政府领导发言祝贺,然后是企业领导发言感谢等等。

发言完毕,自然是吃饭。在企业食堂吃自助餐,乱哄哄的,索然无味。我们3个找到前同事,他正汗流浃背的到处应付,看到我们,立即一阵抱歉抱歉,说:吃的不好,不过这已经是请了市里面星级宾馆团队来主持的了,我们自己厨师更拿不出手。

我说:吃的无所谓,反正全世界的自助餐都差不多一个味。我们要参观参观你的生产系统。

他说:哎呀,下午我要陪各位领导参观生产线,没法陪你们。这样吧,我找一个人带你们,你们反正是内行,想看什么就跟他说吧。

我们同来的另外一个哥们问了一句:没有禁区吧?

答:对你们没有。请你们多提意见。你们先去俱乐部坐坐,我马上找人来带路。

我们来的三个人都当过制造业的总经理,都有一线管理经验。

在企业的俱乐部喝了一会茶,一个30多岁,穿蓝色工作服的精明强干的技术干部进来了,自我介绍是企业的设备管理处处长。湖南人。

大家握手介绍一番后,他问:你们想看什么?

我们三个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看机修分厂。这位设备处长一愣,然后笑道:内行。

因为就算是世界一流的生产线,没有能力匹配的机修体系配套,很快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就像高精度的狙击步枪,如果用的是歪瓜裂枣的子弹,出膛就会翻跟头,哪里会有什么精度。

其实这个要求是十分不礼貌的,相当于见到一个在脸上精心粉刷了多层腻子的女士,要求她打开手提包检查其装修工具。

当然我们对机修分厂里面的几套闪闪发光的数控加工中心没什么兴趣,尽管每套都是数千万元,但是大家都见过了。我们要看作业标准,操作规范,运作流程,现场操作手册或岗位作业指导书,要问现场员工对自己职责了解情况,要了解大家对各自工作步骤和流程的了解,了解TPM,6S,PDCA循环等等制度的执行情况。一句话,我们要知道他们怎么运行的。只有知道现场怎么运行,我们才会相信他们达到鉴定指标的产品是能够批量生产而不是实验室样品的鉴定会摆设。

看完机修分厂,我们又去看了检验中心。

检验中心在大型制造业企业很关键,从供应商资格认证开始(包括供应商样品检验和供应商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等等参数检验),到原材物料进场检验,制程关键控制点检验(在制品检验),到成品检验都需要检验中心负责,检验中心运营水平,基本可以管窥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而且企业的设备和工器具,仪器仪表的基准确定和检测也靠他们。

这相当于我们判断一个家电维修店,不看其用的万用电表是什么牌子,用的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是什么水平,而看打开后盖后,其排障手法和程序。如果能够直截了当进入故障电路,我们知道这是内行,如果漫山遍野的穷举,我们知道这不靠谱。其实所谓专家,就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找到问题的人。所谓菜鸟,就是不知所措试错的人。

我们现在大型制造业国企的检验中心硬件设备经过多年努力,已经鸟枪换炮,不比国外一流大制造业企业的差。现在差距主要还在人的管理上和文化积累上。我们搞检验的人员还基本有点象蹲在五星宾馆大堂沙发上啃大葱,往旁边钧窑瓷瓶抹鼻涕的形象。例如多数企业的所谓技术人员都没有摆脱那种在实验室操作台上吃饭的恶习,尽管制度严格控制,但是屡禁不绝。其实就算是世界五百强在上海的企业,也还是具有中国国情的,有一个著名制药企业在上海的研发机构,就发生过研发人员在检验台面前吃方便面把汤渗进样品的著名笑话的。

看完检验中心的标准,流程,规范和制度,以及问问人员培训情况,翻翻他们工作日志,读读PDCA循环报告。我们三人大概都心中有数了:这次还真的靠谱,能够批量生产可能是真的,唯一的疑问是生产合格率和生产成本还不摸底。不过考虑到这是瓦森纳协定对中国严格禁运的产品,成本高点也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战略威慑需要的东西。

一出检验中心大门,一个小伙等在门外,自我介绍是企业办公室秘书,由于老大要陪上级领导吃饭(据说一下午各级领导都在亮闪闪的生产线上转圈,对几层楼高的设备叹为观止,对生产线高度自动化赞不绝口),只能让他来陪同,先抱歉抱歉,说是以后再补。

我对秘书说:有什么好吃不贵的地方特色,最好是脏乱差的。

秘书一脸难色,嘟囔一会后,说:先上车,一会问问司机,他是本地人。

一问司机,司机说:去吃八大碗呗。

上海通用的GL8带着我们一共六人往城外一通狂奔,到了一个公路边上的类似农家乐之类的大门口,有人指挥车停靠。下车进入,首先是一个镀锌钢管搭建的大门,大门里面是一路葡萄架,葡萄架下面挂着红灯笼,两边黑黢黢的,看不清楚,估计是种的蔬菜之类。走完葡萄架,是一个砖砌的月亮门,进去后,很宽敞,右手边是一溜砖砌的农村大灶,正在热火朝天的煎炒烹炸,左边就是一个巨大的塑料大棚,里面摆着百十来张桌子,大棚顶上挂满节能灯。这时已经人声鼎沸,有七八成上座率了。

我们找一个桌子坐下,秘书立即去点菜,一会回来,说:这里是套餐,最便宜的是138元,最贵的是268元,够八个人吃。啤酒另算。

一会先来上了四大盘凉菜,几瓶啤酒,一盘卤猪耳朵,一盘青椒皮蛋,一盘盐水煮花生,一盘拍黄瓜。

吃了几块猪耳朵,觉得还算不错。马上就上热菜了。先上四碗荤菜,一碗虎皮肘子,一碗清汤丸子,一碗炖肚块,一碗炖猪皮,然后再上四碗素菜,一碗骨头汤炖酿豆腐,一碗鱿鱼炖萝卜,一碗猪血煮海带粉丝,一碗海米冬瓜。

虎皮肘子的确不错,熟烂入味,表皮软糯。据介绍做法是:先把清洗干净肘子入汤锅(加八角、桂皮、山柰、豆蔻、干姜、花椒等等香料)煮熟,然后抹面酱入油锅炸到表皮起泡,再下酱锅(有甜面酱和冰糖)煮到熟烂起锅。

清汤丸子焦香鲜美,是五花肉切末和姜葱粒以及少许红薯粉,加入盐和胡椒粉,团成丸子,下油锅炸到外皮金黄,再下入大骨熬的高汤煮入味,放入葱花胡椒上桌。

炖肚块最大特点是软烂和鲜美。做法应该很简单,就是在骨汤中煮。

炖猪皮口感很像蹄筋,只是没有蹄筋劲道,但是更入味,因为猪皮有很多微孔。做法无非是把洗净猪皮下油锅炸到断面起孔,然后改刀切块,下高汤熬制即可。

其他四碗菜,就是家常做法,很家常,很下饭。

主食是烙饼和包子,包子馅有大葱猪肉和粉丝鸡蛋韭菜两种。

好吃不贵,最后连碗里的汤水都一饮而尽。

大家鼓腹而出,尽兴而归。

回城路上,月明星稀,树影婆娑,窗外田地泥土青草味满鼻。

36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建议换专业,跳槽,煤炭行业在可见的将来都不会景气,按照神华高层说法,煤炭的顶点已经结束了,下面是走下坡路了。

现在央企,凡是有煤炭行业的,都亏得一塌糊涂,全靠发电背着。有的央企要全部退出煤炭产业,只是十几万煤炭工人没地方去,地方政府也无能力接收消化,其领导痛苦得想撞墙。绝非传说,亲眼所见。
2015-04-29 10:41:27 回复
卡冈诺维奇
2015-04-07 01:41:28
忙总这是在说功夫在诗外?朴素简单的才是难以达到的?
我其实想说的是做事情跟吃饭是一样的,只要做到位,关键点做好,就能成功。

八大碗很便宜,六个人不到300元,但是给我们享受不次于几万元的大餐,他用的原料极普通,但是做得很用心,很有特色,关键点控制得很好:火候到位,口感丰满,味道香浓。就凭这几点,他就能够成功。不需要高大上的山珍海味。

管理也是如此,只要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位,把关键控制点做实做细,就能成功。云山雾罩的所谓商业模式,所谓世界先进水平,其实都是扯淡的。中国云山雾罩企业每年死亡成千上万。他们其实毫无成功可能,因为连最基础的东西都做不到。

有经验的人不会被外包装炫目,也不会被所谓口碑欺骗,他看到的就是朴素的本质,本质做到位,就是好东西。相反不好的东西,才可能尽量多的包装自己,把自己搞得好像高大上。

2015-04-07 09:48:22 回复
然后203
2015-04-07 23:06:26
忙总可不可以评价一下GE的供应商认证制度,他的主要控制点是哪些?看了一些资料,似乎和GE自己内部的管理不同。
GE是一个巨型多元化企业,例如2005年包括GE基础设施集团、GE工业集团、GE商务金融服务集团、NBC环球、GE医疗集团和GE消费者金融集团。其中GE基础设施集团包括飞机发动机、轨道交通、能源、油气、和水处理等事业部,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部门;GE工业集团包括工程塑料、有机硅/石英、消费及工业产品、安防和传感设备、自动化和设备服务等等事业部。

各事业部都是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是独立运营的,所有运营流程都是自成体系的,其不同事业部之间企业差别非常大,例如塑料事业部和核电站事业部,一个是流程型的,一个是离散型的,不可能用一种模式来运营,自然流程是完全不同的。化工的企业当然要按化工模式管理,机械企业当然要按机械模式管理。

2015-04-08 10:41:09 回复
罗阿宝
2015-04-07 23:51:36
忙总,这篇八大碗回味很悠长呢,我觉得很受启发,感谢分享!

另外有个小问题,我对新产品鉴定会的流程有点不理解,查百度得知,通过新产品鉴定会后,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那么新产品鉴定会应该类似业务验收,是甲方利益相关的工作,可为什么文中正式鉴定过程只是走走形式? 如果这家工厂的工艺流程其实还不能批量生产,但产品鉴定会通过了,扩大化生产时发现很多问题,谁来承担责任呢?

没在央企工作过,不是很理解央企和其下属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有管理模式,您要有空给科普一下?
军品定型鉴定分为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两个阶段,你担忧的问题在设计定型鉴定时已经解决。实际上生产定型的前提是产品已经经过使用考验了。产品定型试验大纲是军方制定的,经过军方按照定型试验大纲进行全面考核,达到要求后,企业才能与驻厂军事代表向军代表上级单位提出定型申请,经上级单位审查认为达到定型标准后,按批准权限审批或经审议后上报审批。

具体到这个企业,在申请生产定型鉴定之前,采用其产品生产的大杀器已经在大漠打靶成功了。

设计定型是按照军方研制总要求,经过设计定型试验(包括试验基地试验和部队适应性试验),证明产品的性能达到批准的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要求,不得遗留重大质量问题。相关及技术文件完整、正确、协调,产品系列配套齐全,生产产品的所有原材物料、配套设备、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有国内供货来源。

生产定型是对小批量生产的装备的质量稳定性及批量生产条件进行全面考核,一般要经过实战检验或试射,产品性能达到批准设计定型时的要求和实战需要。这时企业必须具备成套批量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符合军方有关产品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稳定,没有质量问题,生产与验收的各种配方、图样、技术文件齐备。配、套的原材物料设备及零部件、元器件、供应商也通过资格认证,并在生产能力上有保证(一般说来供应商也是军工企业,这时一个高度封闭的行业,民营企业想进入难度较大,因为通过军方的安全资格考核就很难)。

对生产批量很小的产品,只进行设计定型。而对山寨的产品,只进行生产定型。

至于央企,本身管理体系就很复杂,既有中信集团这种事业部管理体制的,也有国投这种控股体制的,还有兵工集团这种联盟制的,至于中航工业集团,是窝里斗体制。


2015-04-08 10:39:45 回复
雪岭熊风
2015-04-08 10:48:32
忙总,不同央企运营效率差别很大,中小企业也是如此。您觉得我们国家在大中小各层次的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如何?另外,中国企业也要走出国门,多了外语要求,这方面如何?
央企人才培训体系还算完善,储备谈不上,因为现在缺人太多,经常是逮到谁是谁。我们在老挝搞到一个世界级的钾盐矿,要派人进入,所有人都找借口,不是不吃炸酱面要死,就是每天不看一次姥姥要疯之类。最后只能抓阄。外语其实不是很重要,因为我们去的地方,很多都是讲土话的,就算他们本国人也得找翻译。

会点英语法语也行,不会也行,因为外面找中文翻译并不难,黑非洲的兄弟们语言天赋很高,说山东话,四川话很溜的黑兄弟我都见过。给我们做翻译,对他们是无上荣耀和高新工作。
2015-04-08 10:57:07 回复
officexp422
2015-04-29 10:44:52
那考cfa转金融怎么样?
建议先考虑可行性,在说必要性。能转专业当然好,不过需要什么条件还是要先调查清楚,不要悬在半空中没着落。
2015-04-29 10:52:36 回复
officexp422
2015-04-29 10:52:48
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煤炭还是很火的,等到大二就不行了,越往后越不行,现在真的是陷进去跳不出来了。其实现在大家也都知道应该跳出去,不少人跨专业考研,但是即使你考上了,就业的时候本硕专业不一致也是很大的短板。。。
有时面对困难时,是需要一点一咬牙一跺脚的勇气的,前瞻后顾,基本只能束手待毙。预期等死,不如找死,找死还能有条出路。什么叫孤注一掷,那就是走投无路,不得不玩命。

年轻都不敢玩命,老了怎么办?年轻就是本钱,玩错了,还有机会再从头开始。
2015-04-29 10:58:03 回复
孤帆明灭
2015-04-29 15:28:55
煤炭消化过剩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前段时间去宁夏,关停不少煤矿,工人在家呆着,发基本工资。发电也成问题,现在电价已经竞争到0.16元/度,再降点边际利润都没了
今年电力企业出力时间是9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还有人说是建国以来最低的,真的很恐怖。
2015-04-30 11:11:32 回复
弓背岭
2015-04-30 09:22:29
忙总,您好!我想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不过,我现在没有从事这一行业的打算,没有离开小城向外发展的志向,就是对财经这类很想“懂”一点。当然,如果真能懂一点,对我从事的律师工作是有益的(就算是向客户吹牛。对不起哈)。

我没有念过高中,没有数学基础,但我有信心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对于这一点,我需要您的指教,即:我是否对学习这些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对自学难度的认知过于肤浅,从而太自信了?

对于我现在从事的职业,对于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我一直的兴趣和心愿,对于我没有背景的事实,我需要您的建议,即:我是否该放弃这种想法,专心一致于法律本身的学习求发展?或者是否有另一相关专业更加适合我?

谢谢忙总:)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律师,如果是诉讼律师,核心竞争力就是与公检法,尤其是法院了的关系网,这玩意基本没有技术含量,就是装孙子,请客送礼。

如果是非诉律师,就比较有技术含量了,因为如果只懂法律,其他不懂,基本等于什么都不懂。
举例来讲,我国非诉律师分为资本市场律师、公司律师、银行融资律师、专利代理律师和知识产权律师等等。资本市场律师主要做境内IPO、境外IPO、私募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等,公司律师主要反垄断审查、并购、外商投资、房地产融资甚至人力资源与劳动业务等,银行融资律师主要做项目融资、次级债、银团贷款及保险等,知识产权律师的工作主要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维护等。这些专业,其实法律知识反而次要,更多是专业知识。

海航当年与波音做飞机买卖,请的美国著名律师,实际上是他们把我们领进飞机买卖这个行当门的,也教会我们如何做国际融资租赁(现在海航是世界第三大集装箱租赁商)。至于后来在美国做ADR上市,指挥者就是律师,所有安排和方案都是律师起草的和协调的,我们其实都是学生。他们不但安排法律,也安排财务,运营,管理等等一切。

一般说来,我国非诉律师收入大大高于诉讼律师收入。我见过一个做银行融资的律师,年收入超过3000万。

所以艺多不压身,多学点总是有好处的。

据我知道,财务知识用到的数学不复杂,高中数学差不多了,偶尔用点数理统计,不过都是皮毛,一点都不难。当然我不知道现在考注册会计师是不是要考高等数学。总的来说,凡是能够看书学会的东西,都不难,无非是多花点时间而已。你反正除了时间是自己的,大概其他东西也不多,所以只能努力了。
2015-04-30 10:56:40 回复
孤帆明灭
2015-05-01 08:32:41
打通煤电运五大还差得远,煤炭资源还容易点,铁路、港口资源五大电力耕耘这么多年也没有太大起色
2014年五大电力利润好的也就是100亿左右利润,今年发电机组出力低,电价又刚降2分钱,再加上电改,2015年利润预期会降不少。
至于煤炭压价,现在电企压价是有优势的,但煤炭下降空间不大,因为国家要力保煤价,再低煤企都要关门了,中煤今年一季度基本是亏损的
与我知道的数据差不多,目前就是这个情况。
2015-05-01 10:51:33 回复
Qqysc
2015-05-01 08:58:14
“ 田地泥土青草味满鼻 ”,这里究竟是个希望的田野?抑或其它,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很快就要填报志愿,我还在国内大学和港大之间纠结,请忙总给个建议,谢谢!
要不去美国top50,要不去国内top10,香港大学据我知道(我有同学在那里当教授,好像还有一个最近去当数学系主任)学不到什么东西。
2015-05-01 10:53:22 回复
包子
2015-06-14 14:43:31
其实还是看个人 国内比较好的学校本科教育是不错的 我本人在国内读的本科和硕士 在国外读的博士然后工作3年 我不觉得国外的大学的本科教育就一定比国内好 国外是两级分化极其严重 好的非常好 差的不看入目 如果出国的时候还不够成熟不够自律 结果未必好

读本科就是打基础 本科毕业相当于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毛坯 只要读大学的时候时间没有被荒废 在国内好好学习是一样的 只是据我观察 现在国内的本科生的质量比10年前要退步了不少 我感觉可能这些年中国的中学教育没搞好。
柳瑗
2015-06-14 21:51:20
我想请问一下,您觉得中学教育没搞好是哪方面没搞好?为什么没搞好?
现在学生(90后,00后)与我们那个年代相比,主要差距在知识碎片化,严重缺乏系统知识,更缺乏运用知识能力,尤其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大部分跟风,从众,思想懒惰,不愿意动脑筋,面对问题不能得出自己判断。(我比较的都是科大数学系的学生)
2015-06-15 12:16:10 回复
香辣蟹
2015-06-15 08:34:51
忙叔,我也明白不熟不做,做熟不出的道理。在全球Top 2的油服公司的制造业部门做供应链三年,表现还不错,刚刚给调到了国内测井部门做研发工程师。现在的工作挺有意思的,但我还是有点儿想换行业,原因是:

1. 没有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要求,石油业是否类似于煤炭业也要到顶点了呢?而且传统石油勘采基本增长幅度不大了,以后得依靠非传统油气来维持产量以及增量,就是深海油气,页岩油气等,没有高价油不能维持的

2. 我个人很看好电动汽车的,觉得10年内就可能出现大发展的高峰,一旦电动车风靡全球,油价更没有涨头了

3. 别的行业工资收入好高啊。我有同学或者前同事在战略咨询(麦肯锡,BCG)或者投资业(鼎晖,证券等),他们的工资都好高啊。我在现在公司待着,至少得5年甚至更久才能刚刚赶上人家现在的收入。

4. 国内生活压力比新加坡大好多

忙叔说我是应该再干几年把工作搞好,在公司内争取升职到管理层,然后再跳到其他行业,还是现在就留心其他行业,或者干脆两年后争取再调到国外呢?

忙叔觉得石油装备制造业还有搞头吗?
看你年龄,如果不到35岁,建议再积累一点,还不到套现积累的时候。现在积累不够的话,套现得不到多少利益。

我的经验和观察是人生其实有几个阶段,不能跨越,也不能落后:5岁以前是发展智力,建立健康的身心基础;10岁以前学会基础语文知识,基础表达能力,基础沟通能力和基本社会礼节,为为人处事打下基础;15岁以前学会怎么样自律,怎么样自学;20岁以前基本完成一生的基础知识框架学习;25岁以前基本完成谋生技术学习;30岁以前,完成职业方向选择;35岁以前,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积累;40岁以前完成初步的职业成就展示;50岁以前完成主要的职业成就目标;55岁以前完成经验总结;60岁开始套现积累,享受人生。
2015-06-15 12:12:56 回复
湖畔2010
2015-06-15 12:43:51
请问5岁前怎么发展智力?
我只能讲讲我自己的经历(因为我母亲是学医的,所以下面这些行为现在回想起来不像是无意之为):

1、培养读书兴趣(这个成为我的习惯,估计会伴随终生,这是能够学习并突破自己瓶颈的主要工具和手段):2岁开始就引导看各种连环画(我估计我看过的连环画是同龄人中最多的哪一类),当时他们有一个同学(或同事,或右派难友?)家是开连环画店的,经常把我放在连环画店,一呆就是半天,吃完饭,再送来(我家当时没条件进幼儿园),这段经历是长大后才知道的,当时没印象;4岁左右开始给我读书,我印象听过:《播火记》,《红旗谱》,《三里湾》,《李有才板话》,等等国内小说,也听过大量俄罗斯小说,例如《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罗亭》等等,大概一周一本。等自己认识字后,就让我们自己看,不过看的都是高大上书,例如我大概5、6岁就开始看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本人小时候没有看过所谓儿童文学作品,不是没有,而是我母亲认为太脑残。

2、培养记忆力:经常让我们复述听过的,看过的东西,我大概3、4岁就能复述整本《西厢记》,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也能念: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3、培养表达能力:喜欢要我们给大人讲故事,我大概5、6岁就能凭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换东西吃了。我讲过完整的《欧阳海之歌》(自己看完小说后讲的),也讲过《西游记》。

4、写作文:这可能是主要方式。我印象我五岁左右写了第一篇作文(可能有2000字,是描述红卫兵在我们住的大杂院里抄一个地主家的过程),大量不会的字是问大人写出来的。我母亲为奖励我,给我一个缎面烫金的大笔记本(可能是解放前的东西,因为照片是中央大学校园雪景),这个笔记本一直用到回城上初中,写了很多东西。

其他就是创造一个文化环境,没有刻意让我们背唐诗宋词,但是随时都在教,以至于我长大后才发现,从小学会的很多名句,就是唐诗宋词。
2015-06-15 13:16:09 回复
湖畔2010
2015-06-15 13:39:16
嗯。
我家的小姑娘从小(2岁的时候)就喜欢拿本书缠着我让我讲故事给她听。 读书的兴趣看来是培养起来了。
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注的时间比较长,2岁半的时候就能花一个多小时拼完6*10的拼图。
幼儿园不到1个月就能叫出并认得所有同班同学的名字, 不过在做记忆训练题目的时候,却经常出错。现在背3字经只能背到3段,比忙总您的记忆力差了好多啊。
表达能力方面,3岁半的她现在能够自如的和大人们聊天,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她现在还是话痨,经常一个人玩的时候自言自语。
我的回复太长了,单独发一贴《我对孩子教育的感想》。
2015-06-16 10:05:10 回复
goofy
2015-06-15 14:13:10
除非从小按照这公式培养, 否则说错过就错过了。现在除了精英学校,谁去培养各种能力? 一个小学,初中,高中,如果没有培养考试平均分和大量高分学生能力,连存在的意义都不被赋予,直接就被家长们否决了。
对有自学能力,记忆力好,头脑清楚的孩子,高考就是小儿科。对他们而言,不是考的问题,而是比第二名考多几十百把分的问题,而是选清华还是北大,还是科大的问题,是选专业的问题。
2015-06-16 10:04:03 回复
然后203
2015-06-15 21:56:49
我觉得学生阶段最重要的素质,一是积极主动,二是动手能力。大学以前知识碎片化系统性差不要紧,如果遇到好一点的老师指点一到两年,基本都可以克服这些问题。不积极主动,必然不能探寻到个人极限,不能发挥个人潜能,动手能力差,必然理论和实践脱节,夸夸其谈好为大言而不自知。而遇不到好的指导老师,靠个人摸索的过程是十分痛苦而漫长的,很可能终身不能出头,错过关键人生阶段。个人成长过程中,内因和外因都很重要。
不能一概而论,因材施教才是重要的,比如丘成桐就毫无动手能力。陶哲轩应该也无什么动手能力。
2015-06-16 09:55:39 回复
包子
2015-06-15 23:07:46
忙总 您真是神童!!
离神童差远了,我在科大见过的那才真是神童,例如宁铂之类,与他们相比,我简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2015-06-16 10:13:16 回复
柳瑗
2015-06-16 08:31:09
忙总,我是中学教师,所以很关心这个问题,对您说的这点真的太有感触了。学生学什么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搞一点能混过去就算了。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经常做的就是画知识结构图,把一堆零散的知识放到框架里,形成网状结构,这样才能举一反三,遇到新问题,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现在的孩子思想懒,经常表达的就是:想那些干嘛,对什么都是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
按照我妈妈的说法,就是这群孩子生活太好,所以就没有追求。
我自己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责任和担当。遇到事情先推卸责任,我经常跟他们讲,孩子祖国以后是要交到你们手里的,他们第一反应是,我不要,别给我,谁想要谁担着。
觉得自己以后要过好日子,学些急功近利的东西,这都算是努力的孩子,更多的孩子是一种无目的的状态,知道自己要考大学,但是对于考大学自己该怎么办,没有概念。也不觉得很重要,觉得自己怎么都能过得很好。
孔夫子说过不悱不发,一个装睡的人,你是叫不醒的。问心无愧即可,其实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是废材,你不能指望你的学生都成才。

说一遍,不听就算了,去他的。
2015-06-16 10:10:56 回复
柳瑗
2015-06-16 08:47:07
还有想请教诸位,现在中学教育的这种现状,如何改变?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
敬业,教材要系统化,多教基础的东西,少搞花里胡哨博眼球的东西。以后能够用到的东西,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多教学习方法(包括逻辑,分析,判断,总结,抽象的方法),少教知识,知识与时俱进,教也是浪费,以后孩子可以自己弥补。学不会学习方法,以后就是废材。
2015-06-16 10:08:46 回复
goofy
2015-06-16 10:35:09
忙总,我有个表亲,也上高中了,和大部分一般般小孩一起读上来的差不多。 如果之前没有提前培育好这种自学能力,记忆能力,清楚的脑子,那也不能放弃他啊。 看来书香世家培养小孩确实有一套。我只能十年后自己有小孩了再系统下功夫了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进清华的,能力不足,硬进去,只能是害他。当年方毅当中科院院长时,特批三个进科大78级,一个就是速算大王史丰收(与我同班),可把这哥们害惨了,尽管学校专门配了一个老师给他补课,他在科大数学系考试就没有及格过,混到3年级,实在混不下去,自己找地方走了。

另外两个稍微好点,不过学得也很艰苦。
2015-06-16 10:44:01 回复
goofy
2015-06-16 10:41:47
忙总,对比你的这个时间表,我已近落后了。如果不想放弃,怎么办?
那你尽量多活一段时间,推迟退休年龄。然后继续努力。
2015-06-16 10:45:58 回复
far8008
2015-06-16 10:45:07
期待忙总这个帖子。我的孩子小学快毕业了。各种问题,有时候束手无策。
我已经发了一个小时了,豆瓣审查还没有过。
2015-06-16 10:46:40 回复
o
2015-06-16 11:06:56
忙总,这神童到底牛在什么地方呢?是不是除了记忆能力,体现在理解能力的高低上?理解能力好的,什么问题一听就懂,差的,怎么学也不明白
我举个例子,我的科大同班同学鄂维南(现在中科院院士,普林斯顿终身教授),可以在他任意选择的研究领域中,达到世界TOP10水平,而且学习一个新领域,只需要半年时间,就能前进到世界这个学科最前沿。他目前大概在四五个领域都是世界领跑者。
2015-06-16 11:14:51 回复
o
2015-06-16 11:50:27
我的天,知道他牛,没想到这么牛,还知道他是忙总的铁哥们。
但这么杰出的成就是因为脑子特别好用的原因吗,那脑子的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脑子计算能力超强、直觉好、美感好?
具体他的感觉如何,我也不知道。

不过他们几个智力特别优秀的特点都一样,那就是学习复杂东西特别轻松愉快,举几个例子:一个家伙把泛函分析当小说看一遍,然后就能参加免修考试并获得高分(当然免修的不止他一个,有多个,不过别人可是用功才做到的);另外一个把费曼物理学讲义当普及读物看,后来到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参加一个讨论班,与理论物理所博士争论起来,最后郝柏林院士一锤定音,这家伙是对的;再一个大学四年级(我们是五年制)就被邀请参加分析教研室组织的大范围分析讨论班,发言时,问老师:你听得懂我说的吗?还有一个把华罗庚的《解析数论》当成武侠小说看,还把习题做了。。。。。。
2015-06-16 12:12:49 回复
齐的隆冬强
2015-06-16 18:59:29
厦门有一家叫美亚柏科的公司,不知道忙总知不知道,他的老总刘祥南,就是六十岁退休之后创业建立这家公司的,这人就是平常身体素质极好,所以才有退休后的成就,周围好多人都是用他来励志的,可惜今年也去世了,我也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大概是自然衰老这种东西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但真的没办法改变。
工程造船业老大振华的老板管彤贤59岁才创业。不过这不是普遍现象,就像也有80岁老翁生儿子的例子,但是大多数人不能有这个梦想,60岁一般就歇菜了。
2015-06-17 11:00:19 回复
罗阿宝
2015-06-16 19:39:09
有些学科要出成绩,就要求活长一点呢,比如历史:D
不一定,1940年代有一个史学界的天才张荫麟,37岁就死了(死在遵义,坟墓和故居还在遵义,我去看过,死因是搞婚外恋,最后鸡飞蛋打,他的原配是其当家庭教师时的学生),但是开创了一种理性研究中国历史的新方法:不搞故纸堆翻译(吕思勉的方法),不搞意淫(顾颉刚的方法),不搞牵强附会(钱穆的方法),就靠考古资料,多方证实的史料逻辑论证。

可以查查他的资料,真是天才。
2015-06-17 10:54:57 回复
牛哥
2015-06-17 18:47:40
看到这个名字真愣了下,世界太小了...
小时候外公经常把他拿过来做例子让我们好好学习
我的同班同学们,大多数都是邻居拿来碾压其孩子弱小心灵的工具,这种故事太多了。
2015-06-18 09:26:52 回复
樱南旧事
2015-06-18 22:40:26
哈哈,忙总太自信了,心理也是问题啊,心理导致发挥失常的很多啊

歪个楼,总经理又推户棚区改造了,您怎么看?
真的学好的,那里会有什么心理问题,有心理问题的都是不自信的,不自信就说明没学好。
2015-06-19 11:49:27 回复
灞栁
2015-06-18 23:15:01
请问前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工程师职业前景怎么看!
我估计炼化部分机会不多,因为产能过剩挺厉害,但是精细加工部分缺口还很大。
2015-06-19 11:55:31 回复
肥羊
2015-06-19 22:51:41
忙总吃八大碗之前的故事内容反复看了5遍,越看越喜欢,会心一笑,说点个人体会,也是我刚才写在读书笔记上的内容,请忙总指导。
看机修分厂和看检验中心的模式都一样,了解一个企业在一个具体业务上实际是怎么运作的,通过实际作业的表现反推管理水平。类似我们现在搞检查用的方法,找一个项目或者班组,看他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而评估出责任制落实、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以及制度策划是否符合一线实际等结论,再结合与管理人员、班组成员的访谈找出问题的症结。这种方法要求使用者要同时熟悉制度内容和实际业务的情况,通过实际与理论(制度规定)之间的差异来探寻企业真实的管理现状,当然这样做会让一些人没面子,不过不容易被忽悠。
其实实际管理工作并无太多诀窍,只是有很多关键节点,只要控制住,你就能够把握大局,就像把人的关节控制住,人就不能动。

当然不同企业,不同工艺流程,节点有所不同,但是原理一样。谁知道节点,谁就是内行,相当与会点穴。
2015-06-20 19:39:35 回复
恒河一尘
2015-06-20 11:23:18
的确如此,因为案源才是根本。对于小地方来说,几乎只有诉讼律师,因此关系比专业重要。某些法律工作者或所谓公民代理甚至比一般律师吃得开,因为这些人背后有“老板”。
司法腐败才是中国最大的腐败,这个领域腐败是暗无天日的,外人根本看不到的黑洞。
2015-06-20 19:51:46 回复
windlau
2015-06-20 21:36:14
忙总如何看发达地区的法院离职潮,大批量业务娴熟的法官纷纷离开法院,有些地区甚至无人报考。
很正常,无利可图,风险太大,何必浪费时间。
2015-06-21 18:06:55 回复
windlau
2015-06-21 20:59:50
那司法的质量咋办啊,汗
这好像是总书记该考虑问题吧?你吃方便面何必操满汉全席的心。
2015-06-22 17:35:40 回复
大树
2015-06-29 07:43:32
我也非常喜欢这种八大碗,家乡的宴席经常会上,总觉的每次吃的非常过瘾。我小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帮忙上菜,看农村厨师做碗儿菜的时候经常会偷偷加一种美味粉,后来才知道是罂粟壳磨的粉,加了以后确实美味不少。听说很多餐馆也会或多或少用上这种东西,中国的食品安全真是让人担忧啊!
其实美国也不是那么干净的,例如瘦肉精,他们是合法的。
2015-06-29 11:22:21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