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总管理笔记:企业运营实战案例》凝聚人心是管...
CleanRobot.A
2014-11-26 23:54:30
凝聚人心是管理的根本。
凝聚人心是什么? 从管理者角度, 就是员工能够团结在自己周围,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上下一心, 如臂使指。从局外人看, 就是众志成城, 齐心协力, 斗志旺盛, 百折不挠。这种定义是感性的。当然也有书生气十足的定义, 例如: 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
总之, 凝聚力其实就是团结一致的能力。一盘散沙不是凝聚力, 自行其是不是凝聚力, 互相拆台更不是凝聚力。而这些情况在企业比比皆是, 所以大多数企业其实并没有凝聚力。 没有凝聚力的企业, 不但不能1+1>2, 甚至因为内耗内讧, 而成为负数。没有凝聚力, 就没有协同动作, 就不能有组织地开展运营, 就无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专业化分工所梦想的取长补短、 竭尽全力。
凝聚力是运营效率的根本, 凝聚力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我曾经服务过的一个企业, 一度要被政府解散, 省政府常务会议都开完了, 解散文件都开始起草了, 这时发现这家企业上下并未出现惊慌失措、 四散奔逃、自谋出路, 而是团结抗争, 真可谓众志成城。现在这家企业已经名满天下。
有凝聚力的企业, 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管理者与员工能相互信任。这种信任能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给企业最大的帮助。我曾经在一家企业服务, 由于秘书经验不足, 把法院执行传票延误 (我们接管这家企业以前产生的税务纠纷), 导致我们出现事实上的抗法, 执法机构要来带人, 最后是企业员工站出来解围。
善待员工, 爱兵如子, 公平做事, 就能获得绝大部分员工的信任和支持。所以我从来不在员工的饭碗里占便宜, 该给员工的, 绝对不缺斤短两。在员工利益上抠抠搜搜的人, 都没有什么出息, 真有本事, 就要到竞争对手碗里去抢。
获得员工信任, 就能在企业创造和谐环境, 但是不管环境如何和谐, 管理者面临的环境依然是充满争斗的。从管理技术的角度看, 企业就是一群人的集合, 俗话说, 人上一百, 形形色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就有争斗, 争斗是人的动物本能: 获得最好的资源和位置, 以便增加生存发展的机会。
但是, 不同阶层的人争斗的东西是不同的, 普通员工可能竞争的是钱财, 只要给他们适当的物质刺激, 就会有效果, 而高级点的员工, 可能更看重职业前景、发展机会, 甚至成就感、自我实现, 对他们简单的物质刺激就可能没什么用。所以, 凝聚人心、激励士气, 必须因人而异。
凝聚人心的道理都极简单, 要做到也不难, 关键是看管理者愿不愿意做。那就是《尚书》说的 “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 惟惠之怀”。管理者只要懂这个, 就能凝聚人心。
不过人心似海, 人也并不总是趋利避害, 人是社会动物, 有时候, 尊严感、自豪感, 甚至仅仅是虚荣心, 就能让人暂时放弃利益的计算, 愿意努力付出, 不计回报, 甚至愿意承担一定风险。 当然, 一味恩惠待人并不总是有效的。
所以, 要凝聚人心, 还得深刻理解人性, 只有这样, 才能恰到好处地处理人际关系, 该奖励时不抠抠搜搜, 该惩罚时不心慈手软, 该控制时不犹豫不决, 该激励时不云山雾罩。
其实, 精神激励的效果有时候要优于简单的金钱奖励, 只要这种精神激励能够让人感受到真诚和尊重。 人有时需要被认同, 需要被表扬, 需要被承认, 需要成就感, 需要自我实现, 需要自尊等等, 这些心理满足需要远远大于追求金钱的需要。所以, 真诚待人, 可能就会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情况出现。
一个管理者有一支同心协力、如臂使指的队伍, 才有可能克服困难, 战胜竞争者。
所以, 获得人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以上节选自忙总新作《忙总管理笔记:企业运营实战案例》“如何凝聚人心”部分的前言。
7 条留言
行走在边缘
2015-03-10 00:36:55
有个疑问,忙总工作中有做日计划吗?另外,书中的工作日志怎么都是按照时间段记录的流水账啊。
工作日志本质就是台账,当然就是流水账,备忘录稍微归纳一点,其实也是台账,只是不是每天都记,系统化的计划是年度计划。
其实每周的PDCA循环,也是两大流水账,一个是执行要点,一个是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要点。
真实的管理本身就是很琐碎的。不能坚持不懈做实做细的企业,都会死。最近正在看熔盛重工资料,其管理就比较豪放,不过死了。
2015-03-10 14:53:38 回复
熔盛重工的案例非常典型,是商学院学习的上佳例子。
一个有一定资本的股东,进入一个不熟悉的行业,如何站稳脚跟并做大做强?
现在还看不到熔盛重工的内部管理文件,如果能够看到,我倒是能够做一个案例分析报告。这家企业管理实在是在民营企业中太典型了,几乎是想了=做了=做成,一直没有意识到3万多人的企业是不可能用乌合之众方式组织、指挥和控制的。
2015-03-11 09:18:16 回复
行走在边缘
2015-03-10 19:35:30
感谢忙总答复! 我是名工程师,所以和做管理的不一样。我的一般做法是有一个问题的清单,每天和领导过一遍。这是领导要求,花了不少的时间。还有参加项目的会议,也要不少的时间。最终的事情还是我来做,所以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看了你的书,我觉得这是不是日pdca了。工作日志是我自己记录的,领导和公司没有要求。每天的工作计划来源问题清单,另外我是按照类别记录,不是按照时间点一个一个去记录的。这样做真的很累,要靠很大的毅力去支持。之前的坚持不住,工作日志没有记录完整。后面发现有些事情没有记住,又找不到记录,又开始坚持记录了。忙总有什么建议不?谢谢
必须养成做日志习惯,习惯成自然,成本能,这对你以后发展有极大的好处,不然你很难成为职业选手,也不会有良好的职业习惯。
其实习惯了,就不麻烦,你每天都吃饭睡觉,大概没有觉得麻烦吧
2015-03-11 09:20:02 回复
行走在边缘
2015-03-17 07:18:01
再请教一个问题,关于淘汰制度,我一直觉得比较残酷,不喜欢这样的公司,不知道mang总怎么看待
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淘汰人,企业就没法保持活力i,很快就死了。
2015-03-17 11:40:51 回复
行走在边缘
2015-03-21 08:43:51
昨天看到一个典型的冲突案例。普通工程师a和他的上级研发经理b起了冲突。冲突的原因是a认为上级b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做事的方式不对。a当时就表示要辞职。b的上级部门经理c在办公室制止了冲突,和希泥,安抚了双方。我在想,如果我是领导的话怎么办!如果我是b,要接受a的辞职或者想办法炒掉他,因为这人不服从管理,虽然此人是骨干工程师,到也不是非要他不可!如果是c的话,会倾向于维护直接下属的权威,接受a的辞职或者炒掉a。 不知道忙总是如何处理类似事情呢,
主要看细节,信息太少,无法判断。兵无常形水无常势,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我不会意气用事。
2015-03-21 19:13:42 回复
早几个月买了忙总新书,看了第一部分就看不下去了。刚刚又下决心捡起忙总这本新书在看。
每次看忙总文字就觉得背上发凉脚底发软。管理实践非常的辛苦,真是没有作孽的决心是难以有成就啊!多少成功都不过是运气而已,要真刀真枪的干起来,无数牛B哄哄的人都顶不住一回合。今后还是要潜心学习,不急不贪不忿。
上辈子作孽,这辈子做企业。
2015-04-18 22:50:58 回复
不知道说什么
2015-04-18 22:37:54
平时都是看看而已,今天看到这个忍不住想回复,道理大家都懂,具体操作确实有点难,因为情况千差万别,到现在我都没看到多么有凝聚力的企业(真心的讲啊)。我只是想说,作为中层,怎么处理好上与下的之间的关系,当你精力有限时候又要怎么做。
中层:服从命令听指挥,完成本职工作。
2015-04-18 22:5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