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IT业的两弹一星
帅云霓
2012-02-29 19:51:00
前几天xx公司的一个女孩子跟我说,分到了做芯片的部门,觉得迷茫。
我说:你这是在搞民族IT业的两弹一星哪!!
没过多久,看到了这样的消息: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74404.htm
这个家伙的CPU,就是这个女孩子所在部门搞出来的。从前,这玩意只能用高通的处理器,每年要给洋人奉上专利费用若干。
小米,ZTE。。。所有支持3G的国产手机,都逃不出这个宿命。
而他们通过艰苦奋斗,让手机用上了中国芯。在新闻联播报道巴塞罗那移动通信展的时候,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我热泪盈眶——我体验到了邓稼先、钱学森和他们的战友们,在两弹爆响时的心境。
9 条留言
不太懂这个东西,不过当年邬江兴突破04程控交换机时,人民日报用的就是这个标题报道的:信息技术领域的两弹一星。
加上后来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彻底改变了我们军队的通讯能力。
2012-03-01 19:50:03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3-1 19:50 ![]()
不太懂这个东西,不过当年邬江兴突破04程控交换机时,人民日报用的就是这个标题报道的:信息技术领域的两弹 ...
这个太久远了,那时候我可能还在活尿泥呢。
其实我差不多是我说的这间企业的同龄人了。
帅云霓 发表于 2012-3-3 20:49 ![]()
这个太久远了,那时候我可能还在活尿泥呢。
其实我差不多是我说的这间企业的同龄人了。
这个04机的背景就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瘫痪伊拉克的全国通讯网,逼得我们不得不自己搞通讯系统的核心技术。
所以中国的进步,都是美国人逼出来的。
他不封锁半导体技术,我们现在还是组装车间。
2012-03-04 11:28:20 回复
newyorker
2012-03-18 00:20:58
wxmang 发表于 2012-3-4 11:28 ![]()
这个04机的背景就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瘫痪伊拉克的全国通讯网,逼得我们不得不自己搞通讯系统的核心技 ...
忙总讲的是'巨大中华‘中的第一个字吧?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3-18 00:20 ![]()
忙总讲的是'巨大中华‘中的第一个字吧?
是的,整个过程都很有戏剧性,只能说我们运气太好了。
2012-03-18 11:40:09 回复
suqier
2012-03-18 11:54:47
wxmang 发表于 2012-3-18 11:40 ![]()
是的,整个过程都很有戏剧性,只能说我们运气太好了。
给忙总推荐两本书,偶在米国时读的是E文版。
创新者的困境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153045.html
创新者的解答
这本网上我只找到E文版的,不过当当有中文版的。
忙总之前以为国有大企业的创新力比私营小公司强,和偶一向的印象不一致。现在回过头去看,是国内和米国的创新环境不一样。国内有房地产和出口这种easy money的出路,同时对于创新的版权保护又弱,所以私营资本不逼到生死绝地,是不会有产业升级的动力的。实业不好做了之后,又是一窝蜂的一堆PE抢少数几个项目,有着pre-IPO的快钱,也就不会去考虑高风险的科研投入。
suqier 发表于 2012-3-18 11:54 ![]()
给忙总推荐两本书,偶在米国时读的是E文版。
创新者的困境
我们的创新全部是政治任务,举例说明,04机,是军方任务;ws10和ws15,是军方任务,大型的装备项目(这个在降龙十八掌中提到过),是国家战略任务。。。。。。。。
我们体制与美国不同。
2012-03-18 12:19:37 回复
suqier
2012-03-18 13:58:11
wxmang 发表于 2012-3-18 12:19 ![]()
我们的创新全部是政治任务,举例说明,04机,是军方任务;ws10和ws15,是军方任务,大型的装备项目(这个 ...
这种策略一般只适用于追随战略,或者有明确目标作为政治任务时。对于军用技术的民用化扩散,全新前沿的开拓,提高效率的微创新,都不适用。
不过现在中国的民间创新也起来了,主要是受过工程技术教育的人口基数变大了,同时扼杀创新的环境还没有那么恶劣,各阶层挣钱的欲望动力还是挺足的。
suqier 发表于 2012-3-18 13:58 ![]()
这种策略一般只适用于追随战略,或者有明确目标作为政治任务时。对于军用技术的民用化扩散,全新前沿的开 ...
创新其实有个创意,做出实验室样品,都不难,难的是从样品到量产过程,一般民营企业都死在这一步。
前年,我掺和过某技术的民品化的量产准备工作,比新建一个产业链的难度不小。协作单位几百家,参加人员几万人,根本不是民营企业可以想象的。
2012-03-18 18:35:49 回复
newyorker
2012-03-18 21:40:40
wxmang 发表于 2012-3-18 18:35 ![]()
创新其实有个创意,做出实验室样品,都不难,难的是从样品到量产过程,一般民营企业都死在这一步。
前 ...
国营企业也一样卡在这一步。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3-18 21:40 ![]()
国营企业也一样卡在这一步。
国营企业如果搞的是战略项目,政府可以组织攻关,可以组织大兵团作战。
2012-03-18 22:13:27 回复
newyorker
2012-03-18 22:17:44
wxmang 发表于 2012-3-18 22:13 ![]()
国营企业如果搞的是战略项目,政府可以组织攻关,可以组织大兵团作战。
我理解主要是可以无限制的投入资源,再持之以恒。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3-18 22:17 ![]()
我理解主要是可以无限制的投入资源,再持之以恒。
资源当然有限,但是可以多专业联合作战,这是国家的最大优势。
2012-03-18 22:28:13 回复
我现在也正在从事这样的一个工作,把一个航天上的发电技术应用到汽车行业去。按照忙总的经验,工业产品实 …
dory 发表于 2012-3-18 23:28 
我现在也正在从事这样的一个工作,把一个航天上的发电技术应用到汽车行业去。按照忙总的经验,工业产品实 ...
具体看产品,以燃气轮机这种大东西为例,大概是研发投入:量产投入是1:100这个数量级。
如果不是大家伙,不是系统,可能量产投入会少一点。这个看一下类似产品线的投入就知道了。
2012-03-19 10:38:31 回复
本帖最后由 塔里木河 于 2012-4-13 14:22 编辑
wxmang 发表于 2012-3-18 12:19 ![]()
我们的创新全部是政治任务,举例说明,04机,是军方任务;ws10和ws15,是军方任务,大型的装备项目(这个 ...
严格说来,这些都不能算作创新。
只是重复发明轮子。
或者说,独立地重复地再现了已经有的工作。
这里的·独立地·大概还是要打个引号;
因为已经有的东西,或多或少总会有些信息透露出来。
当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而言,能够·跟随·就是最大的胜利。
相信将来总会有真正的创新出现,
别人真没有,我们真的有,而且真正是好东西。
塔里木河 发表于 2012-4-13 14:16 ![]()
严格说来,这些都不能算作创新。
只是重复发明轮子。
我们的反导倒是真的创新,而且别人真的没有类似的系统和原理。
2012-04-13 15:4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