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忙总写的茶馆前传,想起了一些玄湖旧事
边寒剑
2012-04-10 21:44:22
其实这样的分裂已经好几次了,忙总说的这个一年前的事情,就我的感觉,其实已经不算是很大的事情了。
西河创立的半年之内,就发生过两次分裂的事情,还有一次"保卫西西河"的活动,那次我记得是和望乡网站打擂台。铁手发布了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召集所有西河高手,和对方对战的招贤令(我记得好像铁手说西河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也忘了是不是这么说的,可能是我记错了)。双方互相进入对方网站,写文互对,看谁的文章精彩,让人心服。不但最后成功保卫西西河,还把对方的mp4,任爱杰等网友拉了过来,这样西河的原创作者更加壮大了。
不过那个时候,西河还是个不太出名的大江大河,如同新大陆的亚马孙河一样,虽然对外很不出名,但是里面确实波涛汹涌,内涵丰富。里面几乎都是精彩的原创文章(萨苏我记得也才是03年6月底才来,而他来之后,也并不是写文章最强的)。支持李梅的开国将帅系列和温相的党史系列最为出名。后来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天策上将的国家领导人系列(写过李鹏、李岚清等人)
其实就算是西河,也是一次分裂而产生的。当年的我,在英国的时候,经常去文学城的几曾回首,但是里面总是乌烟瘴气,很多发的很好的原创文章,总是被一群不学无术的混蛋骂来骂去。而我曾经在几个楼下面骂过那些捣乱的ID,应该是不止一次,后来有个叫温相的对我说,文学城里面有个叫铁手的,想开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希望我也过去看看,这样不久,在米兰战胜尤文图斯夺得冠军杯的那个月,西西河开始试运行了。
去年的那次事件,就我个人来说,其实西河历史上发生过很多了,连温相都两次出走呢,但是个人感觉,以前因为相对知名度不高,人相对少一些,所以也还相对好一些。而去年那次,因为西河的知名度已经起来了,各方的人众都很多,这样感觉上就比以前严重很多,毕竟一个人骂和一百人骂的感觉还是不同的。因此也就引起了后来的事情,哎!
其实还是真如忙总所说,铁手的制度执行方面是有些问题的。
不过西河还想回到最初的样子,恐怕也不可能了。
那个时候,有的只是大量的优质原创文章,比如温相的"双面狐狸"这样的,估计他洋洋洒洒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而阅读数,可能放上三个月,但是连100人都不到。
真的回不去了
19 条留言
我觉得西西河还有机会,也还有资源可以继续发展壮大,关键在目标的选择和实现目标路径的设计。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这个必须清晰。
不是不可以商业化,要商业化,就得按商业化的模式走,论坛商业化是难以成功的,因为别人掏钱的原因是有附加值。论坛附加服务功能是比较差的。
交易中介和交友平台,是目前国内商业化成功的两个模式。不想选择,就不要考虑商业化。(因为3000万到6000万注册会员才有可能引起大投资人进入)
其实着一个公益性质的菜市场也很好。可惜铁手不会这么想。
2012-04-11 15:17:12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1 15:17 ![]()
我觉得西西河还有机会,也还有资源可以继续发展壮大,关键在目标的选择和实现目标路径的设计。鱼和熊掌是不 ...
西河的有些把持裁判的ID动不动理由就是什么天涯凯迪水军来的太多,低龄的小白如何坏了论坛风气等等论调,这其实真的很不靠谱
其实一个孤悬海外的中文论坛,不面向国内低龄年轻的用户层,怎么扩大影响怎么维持人气?
现在的年轻一代喜欢直白喜欢电子游戏,表达直接喜欢秒杀之类痛快的手段,比如卖关子的段子,他们会不耐烦的直接回复作者快点给答案,否则就不看了,这节奏上就不能再按照原先的习惯来,所以如何迎接年轻的新人来,这是多数论坛一个关键的引导问题
还有就是很多到西河的新人听说西河是海外华人精英攒起来的一个中文坛子,以为这些管理者会和国内多数论坛不同,或许有西方的那些熏陶,结果一看也是某些给地沟油辩护的所谓主流ID把持裁判权限,玩一些党同伐异的小把戏,现在的孩子谁会搭理这些文革里面已经玩烂的老套斗私批修的东西,自然远离这种网站了,原先推荐给几个年轻一些朋友去看,结果告诉我这个论坛讨论乱七八糟内容还十分老套的那些东西,有个哥们原话:我看人民网都比西河舒心还权威
论坛要商业化还是口碑,所谓口碑自然需要有真正的牛人来支撑,但是西河的目前内容不适合掏钱付费,只适合轻松休闲(但是有个问题现在西河成了畅销书广告阵地,又不能产生给论坛的实际销量,我一般就是上当当或者豆瓣看书选书),问题是轻松休闲其他垂直网站比内容就更丰富
砺剑 发表于 2012-4-11 16:02 ![]()
西河的有些把持裁判的ID动不动理由就是什么天涯凯迪水军来的太多,低龄的小白如何坏了论坛风气等等论调, ...
只要下决心,这些问题都可以改,其实一夜之间就可以改变,关键是决心,或者说是目标是否清晰。
2012-04-11 16:16:30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1 16:16 ![]()
只要下决心,这些问题都可以改,其实一夜之间就可以改变,关键是决心,或者说是目标是否清晰。
2010年那个时候看您谈论美食也是一种享受,当时想着自己找贵州的特色调料自己仿着做点尝尝
后来看到贵州老干妈辣酱就是贵州本地原装正宗的产品,看着老干妈创业故事好感人,贵阳二玻四条生产线三条专门给老干妈厂子生产玻璃瓶,老干妈自己设计广告告诉北方的消费者老干妈包装成本一个瓶子三角钱全部实惠给消费者等等故事
立刻能改变的我觉得一定是非常着急或者非常挠痒痒的这种需求吧
砺剑 发表于 2012-4-11 17:00 ![]()
2010年那个时候看您谈论美食也是一种享受,当时想着自己找贵州的特色调料自己仿着做点尝尝
后来看到贵 ...
老干妈还在做小吃店我就去吃过(当时在贵阳龙洞堡公安干部管理学院里面一个小棚子。她这个品牌是职业经理人包装出来的。
2012-04-11 17:34:28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1 17:34 ![]()
老干妈还在做小吃店我就去吃过(当时在贵阳龙洞堡公安干部管理学院里面一个小棚子。她这个品牌是职业经理 ...
以前读过一本日本人写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书的网上连载,所以我选购食品的时候都比较注意看配料表和生产日期。老干妈比其他品牌好的一个地方就是产品配料表基本上都明确标注使用了菜籽油。同类的老干爸等产品都只模糊地写一个植物油。
不过现在老干妈出的红油豆腐乳也开始学别人只标注一个模糊的“精炼植物油”了。
说到产品标注,有个加入澳大利亚籍的香港人在他的博客上讲过一件事。澳大利亚法律规定防腐剂达到一定含量就必须注明。有些面包商使用了用量相对少、但毒性更猛的防腐剂,因为含量未达到法律标准,于是就可以在包装上贴“不含防腐剂”的标签。
元宵 发表于 2012-4-12 23:56 ![]()
以前读过一本日本人写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书的网上连载,所以我选购食品的时候都比较注意看配料表和生 ...
现在有人不喜欢菜油,所以他们就改了,上次电视上老干妈的人介绍过。
2012-04-13 10:33:16 回复
temptemple
2012-04-13 10:46:32
wxmang 发表于 2012-4-13 10:33 ![]()
现在有人不喜欢菜油,所以他们就改了,上次电视上老干妈的人介绍过。
棕榈油——菜油、豆油——猪油——花生油——茶油。这是我们这边的消费习惯,菜油、豆油觉得口感很糟,猪油现在大家开始讲究高血脂,茶油是现在想占领高端油。
国家原来似乎想把茶油用来解决油料紧缺的,但是似乎搞到一半有停下来的迹象,茶籽的出油率其实不低,不抢耕地,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于橄榄油一样,甚至高过,但是市场推广,广告投入感觉太难了。
被橄榄油压住一头,不知道突破点在哪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13 10:46 ![]()
棕榈油——菜油、豆油——猪油——花生油——茶油。这是我们这边的消费习惯,菜油、豆油觉得口感很糟,猪 ...
我喜欢茶油,不过由于萃取工艺问题,残留问题无法解决,不够健康。
2012-04-13 11:07:44 回复
wanglzhy
2012-04-13 11:17:25
wxmang 发表于 2012-4-13 11:07 ![]()
我喜欢茶油,不过由于萃取工艺问题,残留问题无法解决,不够健康。
我理解错了,以为先生吃的是压榨的茶油。
先生说的应该是用正己烷浸出的那道工艺,通过精炼后,溶剂残留应该是很低的。现在的大豆油就是这么玩的。
较真的话,确实不能吃。
只能吃压榨再精炼的油品。
wanglzhy 发表于 2012-4-13 11:17 ![]()
我理解错了,以为先生吃的是压榨的茶油。
先生说的应该是用正己烷浸出的那道工艺,通过精炼后,溶剂残留 ...
农村的茶油现在买不到,工业化生产的都是萃取的。
2012-04-13 11:27:02 回复
yu20022002
2012-04-13 22:35:01
wxmang 发表于 2012-4-13 11:27 ![]()
农村的茶油现在买不到,工业化生产的都是萃取的。
我老家就有出产山茶油,真香的呀^^
yu20022002 发表于 2012-4-13 22:35 ![]()
我老家就有出产山茶油,真香的呀^^
以前我们在乡下也有这种茶油吃。比其他油都好吃。
2012-04-14 10:15:41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3 11:07 ![]()
我喜欢茶油,不过由于萃取工艺问题,残留问题无法解决,不够健康。
忙总,请问这个残留是指农药残留吧?
阿迪 发表于 2012-4-13 22:56 ![]()
忙总,请问这个残留是指农药残留吧?
萃取剂残留。
2012-04-14 10:25:21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3 11:27 ![]()
农村的茶油现在买不到,工业化生产的都是萃取的。
不会吧?我一同学也在海口,她说她们能在乡下买到压榨生产的茶油,不过好像是200多元一斤。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么一回事。我一西林的朋友他们那也有茶油,说是压榨的,改天我过去看看,反正我从他那组织野蜜蜂货源,也要时不时过去一下的,顺便也看看他那边的茶油吧。
阿迪 发表于 2012-4-13 23:01 ![]()
不会吧?我一同学也在海口,她说她们能在乡下买到压榨生产的茶油,不过好像是200多元一斤。但不知道是不是 ...
海南有茶油,但是很少见。
2012-04-14 10:25:55 回复
lex03
2012-04-13 23:20:01
wxmang 发表于 2012-4-13 11:27 ![]()
农村的茶油现在买不到,工业化生产的都是萃取的。
从小吃菜油茶油长大的,茶油炒菜确实香啊。在湖南、江西农村那种压榨土法茶油还是有的,就是品相差些,有点浑浊。不过土茶油也有些问题,炒茶籽时温度高的话,产生苯并芘超标,这东西致癌,前些年湖南就出过事。我小时候还看到过油坊那种最传统的工艺,炒茶籽、稻草制饼、木桩压榨的,太费力了。
lex03 发表于 2012-4-13 23:20 ![]()
从小吃菜油茶油长大的,茶油炒菜确实香啊。在湖南、江西农村那种压榨土法茶油还是有的,就是品相差些,有 ...
传统榨油坊的工艺绝对是一个奇迹,太有审美价值了。
2012-04-14 10:26:51 回复
temptemple
2012-04-14 01:35:47
阿迪 发表于 2012-4-13 23:01 ![]()
不会吧?我一同学也在海口,她说她们能在乡下买到压榨生产的茶油,不过好像是200多元一斤。但不知道是不是 ...
这个应该是他那地方茶树退化,一榨没那么低的,茶籽基本20元/斤,这出油率太低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14 01:35 ![]()
这个应该是他那地方茶树退化,一榨没那么低的,茶籽基本20元/斤,这出油率太低了
一榨没那么低是指价格低呢还是出油率低呢?怎么网上看到的茶油多在30-40元一斤左右的?这和我在海口的那个同学买的近300元一斤的茶油差了老远了。
阿迪 发表于 2012-4-14 08:02 ![]()
一榨没那么低是指价格低呢还是出油率低呢?怎么网上看到的茶油多在30-40元一斤左右的?这和我在海口的那个 ...
他那个200多元一斤的油非常特殊,不是一般茶油。产量极低,很香。
2012-04-14 10:29:25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4 10:29 ![]()
他那个200多元一斤的油非常特殊,不是一般茶油。产量极低,很香。
忙总,向日葵油怎么样呢?
香辣蟹2 发表于 2012-4-14 10:43 ![]()
忙总,向日葵油怎么样呢?
我觉得一般吧。
2012-04-14 11:28:41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4 10:29 ![]()
他那个200多元一斤的油非常特殊,不是一般茶油。产量极低,很香。
是了,她们说那油很香很香,也极难遇到,所以遇到了她们再高的价格也愿意买。我前几天刚寄了一些西林这边的给她们,消息回馈说也很香,但不知道是出于礼节还是果真如此。下回我让她们寄一些上来比较一下看看是有多大的不同。
阿迪 发表于 2012-4-14 11:45 ![]()
是了,她们说那油很香很香,也极难遇到,所以遇到了她们再高的价格也愿意买。我前几天刚寄了一些西林这边 ...
绝对不一样。
2012-04-14 11:55:23 回复
sisi9922
2012-04-14 21:09:51
wxmang 发表于 2012-4-14 10:26 ![]()
传统榨油坊的工艺绝对是一个奇迹,太有审美价值了。
小时候我舅舅就办了这样一个榨油坊,东北压榨的是黄豆.
有一个一间房大小的大炕,大概是烘干豆子用的吧
一个直径两米多的铸铁大锅,
两个碾子,
四个液压的压榨机器.
每年冬天干活.
具体流程不知道.当时冬天干活时候不让我进去,我就夏天停工进去过.
sisi9922 发表于 2012-4-14 21:09 ![]()
小时候我舅舅就办了这样一个榨油坊,东北压榨的是黄豆.
有一个一间房大小的大炕,大概是烘干豆子用的吧
一 ...
南方不是,是用大原木做的类似破墙锥那种撞击工具,挤压出油。
2012-04-14 22:04:06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4 22:04 ![]()
南方不是,是用大原木做的类似破墙锥那种撞击工具,挤压出油。
我小时候见过的是用一整根原木,用凿子把原木躯干凿出一个方形的坑,说得形象而又难听一点,就像棺材那样,嘿嘿。开榨的时候,先把一叠方木板预先放在一头,在坑内倒满花生啊,豆子啊,茶籽啊什么的,然后合上盖子箍好,之后就用木楔插入预先放好的第一块和第二块方木板之间,用大锺击打木楔,使方木板向前移动,当楔子被打到底的时候,就在第二块和第三块方木板之间插入新的木楔,重复刚才的动作,直到所有的木板间都打入木楔,这样就算榨完了一舱。看着光着膀子抡大锺的汉子那油光油光的上半身,真是一种力量之美啊。
阿迪 发表于 2012-4-14 22:35 ![]()
我小时候见过的是用一整根原木,用凿子把原木躯干凿出一个方形的坑,说得形象而又难听一点,就像棺材那样 ...
对,我见过的榨油机也是这种,据说宋朝就有了。
一般是将茶籽晒干,捣碎后加上稻草做成油饼,用铁箍固定后放在榨油机的榨膛中,然后在油饼的一侧塞进木块,然后利用吊着的撞杆撞击木块之间的一个三角形楔块。随着楔块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横放的木块会对油饼产生挤压的力量。随着这个力量的不断增加,就会有清亮的茶油流出来。这种榨油机也可以榨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一天一夜能榨出上百斤油来。
1959年,全国还有木制榨油机15万台,出产的油脂占到了全国产量的40%。
这种榨油方法,劳动强度非常大。要三个人撞 。
2012-04-14 22:40:21 回复
zilewang
2012-04-15 00:07:57
wxmang 发表于 2012-4-14 22:40 ![]()
对,我见过的榨油机也是这种,据说宋朝就有了。
一般是将茶籽晒干,捣碎后加上稻草做成油饼,用铁箍固 ...
那剩余的油饼,可以喂猪,超级营养。。。
俺家现在吃的全是这种手工出来的油,不过,现在好像是用了压力泵。
zilewang 发表于 2012-4-15 00:07 ![]()
那剩余的油饼,可以喂猪,超级营养。。。
俺家现在吃的全是这种手工出来的油,不过,现在好像是用了压 ...
现在都用螺杆压榨机了。
2012-04-15 10:37:31 回复
wxmang 发表于 2012-4-14 11:28 ![]()
我觉得一般吧。
橄榄油怎么样?
hans 发表于 2012-4-15 02:55 ![]()
橄榄油怎么样?
橄榄油可以,只是习惯用来凉拌,炒菜不如菜油好吃。
2012-04-15 10:47:37 回复
yu20022002
2012-04-15 09:21:30
wxmang 发表于 2012-4-14 10:15 ![]()
以前我们在乡下也有这种茶油吃。比其他油都好吃。
小时候是人工压榨,现场可是一片热腾腾,大人赤膊在榨油,小人在躲猫猫
yu20022002 发表于 2012-4-15 09:21 ![]()
小时候是人工压榨,现场可是一片热腾腾,大人赤膊在榨油,小人在躲猫猫
而且撞击的一瞬间会高声大叫一声:嗨,然后就听到一声咣当。
2012-04-15 11:0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