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8008] (2011-11-9 15:06:00)
今天丰言终于恢复正常了,赶紧上看忙总的文章。
[wxmang] (2011-11-9 15:10:00)
希望伟大的墙不再抽风,其实我们是安全的。
[mjltiger] (2011-11-9 15:35:00)
墙开一角,又见芒总真开心。
能够获知历史的一段细节,知足。
真是白云苍狗。陈去国之后,战胜癌症,钻研佛教,虽有圆融性情之得,亦有理想破灭之憾,相较而言,昔日的右派教父,今天的左王,倒是面目分明,理想犹在。
[wxmang] (2011-11-9 16:05:00)
作为一个以经世济民自诩的有理想的人,我能够理解他的幻灭感。不过人生无常,愿赌服输。
[土拨鼠] (2011-11-21 19:24:00)
忙总,感觉你对邓力群理解有偏颇。。。
我觉得邓只是个坚持自己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他在80年代应该来说是走在改开的中间道路上的;应该和陈云立场比较接近。
只是后来改开走到的WTO的自由极端立场上了,她这个中间道路就成了相对中的极左了。。。而原先的极左,大概要么入狱,要么在社会潮流中为了一口饭而汲汲
当然左右首先都是相对了,这个是前提。
[wxmang] (2011-11-22 16:20:00)
你不要觉得,我是听邓英淘说的。
[燕庐敕] (2011-11-9 15:50:00)
我越看越觉得疑问大,一直到最后一句,发现忙总也看不懂这件事,才彻底释然。
[wxmang] (2011-11-9 16:18:00)
这个其实有些东西可以知道,只是现在涉及286,太敏感。也许20年后都将可以理解了。
[井底望天] (2011-11-9 16:24:00)
左和右相克相生。
邓力群在与胡耀邦竞争总书记之前,没有那样左。估计是不得不采取的一个态势。不过阻止耀邦在新疆实行西藏政策,是邓的一大功劳。
陈兄确实是个人才,可惜在1988年没有听小弟所劝,没有拦住真人的价格盲动。由此一发,大势已去,可惜。
不过80年代初,不少有才情的高干子弟们到处串联,形成各类小黄埔,倒是有声有色。我都不断被人邀请入伙,呵呵。
[wxmang] (2011-11-9 16:53:00)
这个只能说时命之围,改革四君子,翁永曦如果不跟杜润生太紧,不至于成为破产的保健品老板;朱嘉明不参合体改所,就不会流落奥地利;黄江南不那么激进,就不会被甩出体制外。这几个人的能力并不比老王差,他们唯一差的是点运气和沉不住气。
可惜了,包括陈*一*谘,都是多么有理想并能干的人。
设想一下,如果当局现在有5个老王这种数量级的人才,会是什么样子?
[lengyan] (2011-11-9 16:56:00)
估计是窝里斗,斗出一个老大,然后搞平衡
[wxmang] (2011-11-9 17:27:00)
这就像搞企业一样,伟大的企业往往不是自己干得好,而是对手自己把自己搞死了。他就伟大了。
[用户甲] (2011-11-9 21:03:00)
这样的人物竟然沦落成破产的保健品老板,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他做出这种选择?是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病急乱投医?
[wxmang] (2011-11-10 21:19:00)
当时一大批人走投无路,建议看看冯仑是怎么下海的就知道了。
[井底望天] (2011-11-10 3:23:00)
老陈的问题,其实就是身为智囊的所在。因为这个社会一个大的变革,需要的时间是几十年,就像他们的农村改革一样。
但是身为智囊,不甘寂寞,又一直要出谋划策,然后就像当年的戊戌变法的君子们一样,政策太多,搞得底下无所适从。这个当年也提醒过他们。
其实除了陈和朱,万润南、张刚都是不错的人才。都有各自缺点,也有各自的长处。
谈起马列主义权威,苏绍智是一大家,曾经被老爷子传授N多小时的理论,呵呵。
[wxmang] (2011-11-10 22:06:00)
看来智囊不好当,尤其有想法的智囊更不好当,那种经常想上阵拼杀的智囊,只能是死路一条。
[江淮客] (2011-11-10 23:42:00)
看不懂。不上阵拼杀能明白,但是没有想法?那还是智囊吗?
其实很不喜欢智囊这个词.个人英雄色彩太重。现代社会这么复杂,只靠几个个人想做出点大事几乎不可能。他们可以鼓吹号召,但是想成事必须还有个体系,就像军队的参谋部一样才行。
[wxmang] (2011-11-13 19:31:00)
上阵拼杀需要勇气,书生最缺乏勇气。所以书生只能当智囊。
[我是忙粉] (2011-11-16 17:07:00)
上阵拼杀需要勇气,书生最缺乏勇气。所以书生只能当智囊。
上阵拼杀还需要谋略,需要把握出击的时机,需要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忍辱负重,为了实现目标还需要和不对盘的人建立暂时的统一战线......这些都是纯粹的书生做不到的
[wxmang] (2011-11-20 12:06:00)
下决心和判断机会,这是统帅的基本事情,书生基本不具备这种心理素质,在做决策时,书生腿会软,手会抖。
[冰晶石] (2011-11-20 12:57:00)
请教忙总,既然书生有这个缺点,为什么还要大量提拔秘书成为一把手呢?
[wxmang] (2011-11-20 15:49:00)
你有个误解,秘书并不是书生,大量成功的秘书不是书生可以做的,书生太自尊清高,无法忍辱负重。而秘书是需要忍辱负重的。其实象吴邦国的秘书黄奇帆,李铁映的秘书李鸿忠等等都不是书生,都是可以直接上阵拼刺刀的猛人。
[爱在海之南] (2011-11-20 17:28:00)
-----------------------------------------------------------------------------
红中 在湖北网民的口碑还是不错的,比上一任罗圈圈要好多了,但是没得俞委员那样的资源!不知道 为什么当年夺笔事件,南方系对他穷追猛打
当年红中从深圳 到湖北刚当二把手的时候,还是有点高调的,让湖北网民都有点为他担心。大概过了大半年之后,突然很低调了,估计是看清楚了湖北的情况,直到罗圈圈顺利退位。 俞委员当年在湖北搞的一主两副发展构架刚搭建起来,就去上海了,人走茶凉。后任罗圈圈不买前任账,大搞鄂西生态圈!红中接班后,猛推 俞委员当年的 一主两副战略构架,并迅速的执行,鄂西圈的喊叫声很少听到了
[wxmang] (2011-11-20 17:33:00)
李鸿忠在深圳把南方系得罪惨了,有过节。据说说南方系某老大是专盯臭肉的苍蝇。
[保胜卧虎] (2011-11-20 20:58:00)
请教忙总,李铁映和李鸿忠的关系从简历可以看出来。但黄奇帆的简历看不出来有做过秘书呢?他在吴调书记处后任上海副秘书长,之前是浦东管委会副主任。因为黄中途有借调中央办公厅,我以前看他的简历以为是庆王爷提拨的呢
[wxmang] (2011-11-20 21:06:00)
黄奇帆是从书记的大秘书(一般大秘是当然的市委副秘书长)去浦东的,那时赵启正是浦东管委会主任。
[保胜卧虎] (2011-11-20 21:22:00)
哇,忙总回复好快
不过我还是有点晕,看他的简历是 浦东-->副秘书长-->重庆
您说是大秘然后去浦东?
还是没弄明白
[wxmang] (2011-11-20 21:30:00)
浦东管委会与浦东办公室不是一个东东,管委会是副部级单位,办公室是局级单位,是管委会前身。
[保胜卧虎] (2011-11-20 21:43:00)
晕,大概我没说清楚,我是说在他做副秘书长之前看不出来他有秘书经历,看不出来他有做过吴的秘书
[wxmang] (2011-11-20 21:45:00)
一般都不把秘书作为资历单独记载的,说他在市委办公厅工作过,就基本代表当过秘书。
[保胜卧虎] (2011-11-20 21:50:00)
我在黄的简历里也没有看到市委办公厅的经历呢
[wxmang] (2011-11-20 22:01:00)
副秘书长就是市委办公厅的职务。
[保胜卧虎] (2011-11-20 22:09:00)
但是黄是在吴离开上海后才做副秘书长的啊
[wxmang] (2011-11-20 22:13:00)
这个有可能,董事长的秘书也有这种情况,当时资历不够,离开后,资历够了,顺理成章升为副秘书长。
不过大秘比一般副秘书长实际地位高得多。
[爱在海之南] (2011-11-20 21:51:00)
-----------------------------------------------
吴的秘书 还有孙伟(现任山东省副省长) 郭允冲(住建部副部长)
[wxmang] (2011-11-20 22:02:00)
一般董事会成员的秘书最差也能混个副部级,这是惯例。
[levelworm] (2011-12-1 6:53:00)
抓住忙总再问个问题,你这里说的“一般大秘是当然的市委副秘书长”,类似这样的“潜规则”还有哪一些?最近看官场小说总结出来几条,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也不好确认。比如说,能说市长秘书一定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吗?
[wxmang] (2011-12-1 11:02:00)
市里面不一定,如果是也是个案,因为市委书记的秘书相当多只是科级。省委书记一级一般才有大秘。
[levelworm] (2011-12-1 6:49:00)
说到吴邦国,问个八卦,老虎有篇文章里头说邦国兄特别依仗的一位吴忠,后来去世了,可知道是哪位?哦对了不方便说就算了,我也就是纯粹好奇。
[李唐王] (2011-12-1 9:45:00)
老虎里面说的是前纪委,官正。
[levelworm] (2011-12-2 0:01:00)
奥对,擦,我记错了,不好意思诸位。
[粒粒皆辛苦] (2011-12-2 0:03:00)
--------------------------------
大家发现 吴委员长 07年 一下子老了10岁吗?
[levelworm] (2011-12-2 0:05:00)
我觉得那批人很多一下子就老了十岁。。。
[粒粒皆辛苦] (2011-12-2 0:09:00)
-----------------------------------------------
可能你没仔细观察,是吴委员长07年 一下子突然老了10岁。
如果有心,看看现在的新闻联播,会发现 务委员长明显比其他几位常委老多了!
当年黄菊副总理 癌症了,吴委员长也很久没出来,一出来老了10岁。
据说是身体原因
[levelworm] (2011-12-2 0:12:00)
的确从来不看电视,都是网上看新闻。上头压力大,没办法啊。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166354.htm
的确老了。
[粒粒皆辛苦] (2011-12-2 0:15:00)
-----------------------------------
有消息 当时2人都是XX
黄副总理悲剧了
他幸运的捡回了!
[levelworm] (2011-12-2 0:16:00)
说实话,没想到XX到了最高层还是不治之症啊,想来他们的医疗条件应该非常好。不过可能某些XX的确医学没啥办法。
[瓦斯] (2011-12-2 0:26:00)
不是这么说,是医学对大部分xx都没办法。
[dazery] (2011-11-9 16:59:00)
左王右道啊,政治人物风云莫测,
感觉改革也罢,发展也好都是他们政治权力斗争的工具,,,
农村研究反反复复,包产到户当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农村继续发展又牵扯到城乡体制,也就是经济政治体制了,修修补补容易,一到伤筋动骨就又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wxmang] (2011-11-9 17:28:00)
没这么阴谋论,还是想干事情的,而且是真心诚意的,不是现在流行的影帝流派。
[dazery] (2011-11-9 19:45:00)
也不是带阴谋,左王当时不是有机会进核心,上面有人说跟胡争,有资料说跟紫阳真人竞争,也就是他有上位的机会,呵呵政治人物多面性太复杂。
体改所的结局都都不好,继续农村的研究还有个善终,但好像后续的农村政策有些乏力,我想肯定不是他们的水平思想退步,同样一批人,尤其他们这种决策级别的,出第一招肯定还有后发招数,当时包产到户的后续政策是不是还存在历史档案中,明面的招数明显是不作为,记得当年农村的费改税真是扯淡,设计的很好,换汤不换药,该交的钱缺没少,当时乡镇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收税费提留,很多农村就是抄家式的,不交就拘留,直接进屋抢粮食呵呵(90年代的实况)
作个不恰当的假设,从改革一开始就不剪羊毛,没有所谓的税费,那么一些列的农村改革是不是更有成效吗?
当然取消税费后,农业补贴政策,农村依旧落后,是什么造成目前农村问题貌似还是无解。
[wxmang] (2011-11-10 21:31:00)
真实的人都是花屁股,既没有绝对的红屁股,也没有绝对的白屁股。至于是什么花色,看利益。举例来讲,曾经的统一党教父宋楚瑜马上就要投靠蔡英文了。
[dazery] (2011-11-10 21:40:00)
宋这个家伙不地道,太善变了,改换门庭换门头好几次了。
国内估计每个省他都逛遍了,这样的人要是上位了,民众遭殃!!!
[wxmang] (2011-11-10 22:21:00)
所以我们高层不太瞧得上台湾政治人物,认为一群阿斗而已,上不了台盘,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
[然后203] (2011-11-13 20:25:00)
中国永远都不会缺少这样的“精英”或是“想当精英”的人。
大学时候一段时间喜欢夸夸其谈,好为惊人之语。在讲台上讲“中国铁路太慢了,为什么,怎么办”,其实一点工程都不懂。
某一天被人邀请参加活动,地下活动的“**学社”,一批“精英”谈论怎样改变国家。结结实实被腻歪了一次,
之后总算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wxmang] (2011-11-13 20:45:00)
其实去牵头做一次具体事情,哪怕是小事情,就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
[湖畔] (2011-11-10 21:48:00)
难怪前几天登辉夸宋行政能力强。我还纳闷这俩不死敌吗?
难道小英许宋当行政院长?
[wxmang] (2011-11-10 22:08:00)
宋楚瑜一直是个投机分子,政治品德极差,我们一直看得很清楚,不管他怎么忽悠,就是不上当。
[阿雷] (2011-11-13 13:52:00)
不知道为什么台湾的李敖总认为宋不错呢,说他是最好的行政院长人选什么的,这次还跑去给宋站台呢?难道宋会给他钱?
[wxmang] (2011-11-13 17:56:00)
李敖不过是一个文痞,文人无行就是说的这种人。给他利益,他连他爹都敢卖。建议上网查查李敖与考古大师李济的恩恩怨怨吧,看看是个什么货色。
[金门桥] (2011-11-13 23:29:00)
如果不是看到忙总这一帖,我还挺喜欢李敖的,因为他的反台独立场。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看来他爹被他气死也不见得只是传闻。
[wxmang] (2011-11-14 10:26:00)
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经常在阉割或编造历史或事实。李敖自己很会包装和营销,因为他骂过专制统治,一干所谓公知就引为同道中人,互相吹捧,就像以前公知们动不动就给某人安上文化昆仑,旷代大师一样,结果事实都知道了。例如旷代大师文怀沙不过是个走江湖的骗子,他发明的文化昆仑,不过是也小肚鸡肠的书生。
所以对书生们写的东西,先砍去50%虚水,再看看还有什么干货。
[踏翅2] (2011-11-14 13:30:00)
感觉有点奇怪,不知道忙总平时身边都聚集着一些啥人物,像小菜板啊,文怀沙啊啥的,我通常都是自动忽略的,周围圈子里也从来没听什么人提起过,顺便报告一下,我目前从事的也是文化传媒出版行业。
[wxmang] (2011-11-16 13:55:00)
我家以前跟文艺界(主要是作家,编剧和导演之类)很熟,有的人也是看着我长大的,所以知道太多的事情了。
我现在不跟这个圈里人来往。
[燃犀下照] (2011-11-14 13:19:00)
大陆对于台湾到底是什么看法呢?台湾有无可能成为将来美国挑动亚洲火药的导火索啊。我们到底预备怎么收拾台湾问题与台湾人心呢?
忙总怎么看美国这次在亚洲强烈推行TPP这手棋啊。这手看上去非常给力啊,直接在经济上搞“北约”。
[wxmang] (2011-11-16 14:02:00)
两个黑老大对峙,其中一个有点内力不足或底气跟不上,找几个小混混来后面撑到起,你觉得会怎么样?
聪明的小混混不会趟这个浑水,因为高手内力场内会让他们变成粉末,笨蛋的来就是找死。
[jxlou] (2011-11-16 20:40:00)
如果真有笨蛋出来,也许笨蛋会死,但是原来内力不足的黑老大是不是能得以缓口气?
[wxmang] (2011-11-20 11:56:00)
那当然。美国人让小弟出来送死,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年跟苏联竞争时就是这样。拉登,萨达姆都是美国人培养的爪牙。
[乌贼] (2011-11-10 22:35:00)
我有一个感觉,毛的举措,实际上是延迟了“永安封王”的时间,没有强大的利益集团各自画地为王。。。所以,身后就可以有大批的新人上位,指手画脚一番,同时因为利益集团的不稳定,整个体制也是不稳定的,但是却是充满活力的。今后,利益集团稳定下来,体制也稳定下来,可是是否还有活力,却很难说。大号日本?
[wxmang] (2011-11-10 22:50:00)
我们与日本文化不同,中国人人都想但老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动乱是长期的,本质的,妥协和和谐是短期的,表象的。
[瓦斯] (2011-11-9 17:12:00)
还没细读,就看到那一口气谈话20小时,感觉这种人挺可怕的。
他有精力和内容可谈20小时,别人就像是双规了吧。
卡扎菲好像也能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谈好几个小时。
[wxmang] (2011-11-9 17:33:00)
其实有激情的人,或者说有激情的事情,说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是很正常的。我跟一个老乡在中央音乐学院门口马路边上就讨论过好几个小时,被别人当成疯子,知道天黑得不得不找地方吃饭。
你没经历过那个风云跌宕起伏的年代,真的是大革命时代,那时有理想主义的人是充满激情的,好像真的可以改变我们国家和自己的命运。
当时就像中了传销的的毒,激动或疯狂。
其实都是幻觉。
[ssun1cn] (2011-11-9 17:50:00)
忙总很喜欢用传销作比喻啊,财政政治改革,好像都用过了
[wxmang] (2011-11-10 21:25:00)
其实忽悠人都是传销模式:美好的未来,可见的阶梯,努力吧,傻瓜。
[农民家的狗] (2011-11-17 2:01:00)
但这种感觉或者说状态很纯
[wxmang] (2011-11-20 11:21:00)
这种状态特别需要好的老师来指导,不然特别容易走火入魔。可惜绝大多数老师都不愿意干这种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zilewang] (2011-11-9 20:24:00)
这个风头无俩的陈所长在海外怎么跟一些盛名难符之辈混在一起了。不会是先喝了一杯茅台,到老了,老了,喝了一口
就那个余英时,说是历史学家,却没有多少历史学家的严谨,起码在论证新朝历史时,选择史料时,选择性失明(从不搞正反比较),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客观。
[wxmang] (2011-11-10 21:36:00)
陈一谘出去后就不了解他的情况了。而且大家也很不齿,学学包遵信很难吗?出去对美国鬼子摇尾乞怜,损害中国利益,值得吗?
[王希] (2011-11-9 22:22:00)
每次看到充满理想主义的事迹,都能让人新潮澎湃,从建国初期的“战斗着奔向前方”到文革改开的各种事迹,都是如此。
[wxmang] (2011-11-10 22:19:00)
现在仍然有这样的团体,仍然充满理想主义,只是不得势而已。
[老芒] (2011-11-10 2:26:00)
给人感觉这批人有点走李太白终南捷径的意味,可能是太想一步登天,最后闹到这步田地。
中国农村问题的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地方自己试验,只要不出事,怎么折腾都可以,别想着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变成全国标准。中国太大,一个标准,基本上就是一两点活,大部分死。
[wxmang] (2011-11-10 22:01:00)
我跟这帮人打过交道,当时不可一世,眼高于顶,对我们搞的东西都是不屑一顾的。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他们起草的一号文件提意见,他们的态度是:你配吗?
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国师。他们根本瞧不起什么终南捷径,而是认为自己已经把握权力命脉了!看看他们这些人的回忆录吧,猖狂到惊人的程度。
[虽然很丑] (2011-11-15 11:29:00)
google了一把,发现陈一谘已经沦落到和轮子,DaLai一伙了。这样的人才真是可惜了,可悲可叹啊。
[wxmang] (2011-11-16 12:28:00)
所以一个人做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做垃圾,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bodman] (2011-11-10 8:41:00)
一直在潜水看 忙总老师和井底望天老师的帖子,受益匪浅,今天看到忙总提到李零,忍不住冒个泡,李零现在出土文献、古文字方面的大牛啊,看了忙总的文章对李零又有多了一些了解,呵呵
[wxmang] (2011-11-10 22:09:00)
那个时代的人不参合政治的很少,但是一直掺和的也很少,大多数都离开干别的去了,而且大多成绩斐然。
[乡间小径] (2011-11-10 10:26:00)
这些人的命运令人生叹。他们才能出众,如果他们从基层一步一步打拚上去,而不是坐直升车,也许人生会更平稳,更踏实,对国家也更有利。
太祖一个就行了,多些总理那样的人才,天下就太平多了。
人民公社、包产到户,是两种发展的不同模式,各有利弊,各地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搞公社,批单干;搞单干,贬公社。一刀切、一窝蜂地硬推,结果把基层的思想都搞混乱了。这前后各三十年,折腾得太厉害了,很多人才就给折腾掉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国家,实在太可惜了。
[wxmang] (2011-11-10 22:17:00)
这些人实际上还是在基层干过的,都下过乡。他们的问题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急于展示自己安邦治国的能力。有时甚至不实事求是,狐假虎威。
[atene] (2011-11-11 6:54:00)
幸亏这帮子精英出局了,国家要交到这些急功近利的人手里不是什麽好事.
[wxmang] (2011-11-12 11:21:00)
这种人绝对是不可能上位的,因为他们缺乏忍辱负重的能力,而这是上位的基本功。
[dory] (2011-11-10 11:39:00)
大赞!
忙总把这段历史写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第一次知道了左王还有这段历史,更是验证了忙总的“花屁股“理论。这个陈老大真是个牛人。
[wxmang] (2011-11-10 22:14:00)
那个时代出了很多牛人,可惜活下来的不多。你如果在那时听过翁永曦,朱嘉明或者田源等人的演讲,你会觉得在大革命时代,革命洪流势不可挡,不热血沸腾都不行。
也就知道什么是大浪淘沙了。
[duanjian] (2011-11-10 14:46:00)
张木生有一篇访谈,里面提到这么一段:
《全国右派言论集》对我们思想的冲击也比较大。自由自在地读书,东拉西扯地聊天,1968年《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打倒“四人帮”后我到党校学习一年,我当时的论文就是讲:中国肯定要搞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因为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追求,市场必然有“异化”――那篇论文是1978年写的,到了1983年、1984年才有人提中国应该搞市场经济。1978年以后发生的所有争论,在《全国右派言论集》和一些其它的右派言论集中都已经讨论过了。许多问题现在还在争来争去的,让我们感到很奇怪。
全文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5187937.htm
[wxmang] (2011-11-10 21:56:00)
现在再争论左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当局是猫派或摸石头派。所以他们必然被淘汰出历史舞台。必须与时俱进才行。老王这点比他们都厉害。
[冰晶石] (2011-11-10 23:57:00)
看着这种类型的历史片段,真是既新奇,又熟悉;既出意料,又可理解;更多的是窥探后的担心和害怕。
[wxmang] (2011-11-13 19:27:00)
这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些人是不会有任何机会的。
[山有木兮] (2011-11-11 6:10:00)
俺的心得概括一句:看什么叫大浪淘沙!
中国从来不缺精英。
可是,参透心底无私天地宽就那么难,那么难,那么难!
又或者是,如果心底无私,才没那个精神头没那份热情和激情嗫?
余生也晚,八平方时候对精英有了比较深切的感性认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叫不紧张
[wxmang] (2011-11-12 11:24:00)
其实历史本来就一直如此,被淘汰的比成功的多很多很多,而且被淘汰的还往往比成功的有才能,有魅力。
[wxmang] (2011-12-1 11:05:00)
这个不知道。
[山有木兮] (2011-11-17 14:57:00)
真正好的智囊,也必须是智勇双全的。
无勇者,无担当无决断,自是无谋;
无谋者,无大略无目标,勇从何来?
无勇的书生,充当智囊,恐怕也只是投机混事之辈。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叫不紧张
[wxmang] (2011-11-20 11:18:00)
智勇双全的都不当智囊了,要当毛主席了。
2012-02-19 22:1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