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gn] (2011-9-25 12:55:00)
(抢个沙发)
哇,忙总这么能写呀。。。佩服!
觉得我在科大的时候,写作练的不多,所以直到现在还是高中水平。。。
我写过8、9万字的电影剧本,2、3万字的短篇小说,3000多字的议论文,200多行的叙事诗,300多字的小品文等等?。
[wxmang] (2011-9-25 13:55:00)
我们在的时候科大文科老师很少,都是从北京撤退过来的,应该水平还不错,后来引进一些老师,水平就不敢恭维了。我想你们可能不幸碰上了不敢恭维的老师。
[cadgn] (2011-9-25 14:49:00)
哭哇,我都不记得上过文科课了。马哲算吗?
[wxmang] (2011-9-25 22:22:00)
你们不学世界历史?西方哲学史?美学?红楼梦欣赏等等课?(当然都是选修课)
[cadgn] (2011-9-25 22:44:00)
真的是一门都没学过。。。不光是我,也没听说有同学上过。
[wxmang] (2011-9-25 23:03:00)
可怜的娃,你们上的科大不是我们上的科大。
[燕庐敕] (2011-9-25 17:58:00)
我那个时候就已经碰到了,居然是从安大请来代课的老师,比起我们这一帮能写近体诗词的学生,真不知他能教什么?
举一个例子,讲元曲时,居然说,关汉卿写了一个剧本叫《窦娥冤》是个人的名字。里面有个恶霸张驴儿要霸占窦娥冤母女,窦娥冤不愿意~~~~~,听到这里,一向很好脾气的几个同学也忍无可忍,集体退堂。
[wxmang] (2011-9-25 22:39:00)
说实在的,这个学校已经报废掉了。
[燕庐敕] (2011-9-26 9:39:00)
那是才刚到1984年!不过当时回京无望,很多老师全都按照户口,希望回去的说。
侯建国是782的吧?师兄应该认识此人。不知此人比朱清时如何?
[wxmang] (2011-9-26 11:20:00)
侯建国作为科学家可能不如朱清时那么极端,那么偏执;但是作为校长,显然比较会平衡,比朱清时一味的理想主义要强。
不过现在科大是在走下坡路,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燕庐敕] (2011-9-26 17:29:00)
我觉得自打58-67的黄金十年和77-87的白金十年之后,科大一直在走下坡路,只是有时下的快,有时候慢一点。
没法子,政府的资源和扶持没有倾斜,那个周围的发达程度也不够,科学院现在扶持也不足,还有急功近利的思维加上你讲的某一届领导的自掘坟墓,赶走骨干学术力量。
[wxmang] (2011-9-28 11:13:00)
其实就是地理位置太偏,留不住人,前几年数学系引进的几个大牛,不是再出国,就是去上海北京。我问过,结论是实在不爽得很。其实他们在数学系已经是一手遮天的老大了。
[燕庐敕] (2011-9-28 15:35:00)
生活不爽,或者是心理感受不爽?
当年朱清时总是以康奈尔来鼓舞大家~~~
[wxmang] (2011-9-28 15:59:00)
我想主要是心理不爽吧。
例如沈居孝不到30岁当教授,34岁获得陈省身奖(是1986年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被称为最年轻的数学大师,但是在获奖当天(2009年4月21日),就向科大辞职,加盟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系,在科大数学系引起骚动,一批人紧跟步伐,离开科大。
沈维孝是科大901的,东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一维实和复动力系统理论。在公理A系统的稠密性、吸引子、绝对连续不变测度存在等重要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有7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Ann. Math.与Invent. Math.上。证明了一维实动力系统中的实Fatou猜想,这曾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公开问题,著名数学家Fields奖获得者Smale 将其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之一。
自己的子弟兵都呆不住,何况其他人。
[阿菠萝] (2011-9-25 13:11:00)
感谢忙总这么快给小子传道授业
认真学习、实习中~~
现在小孩作业量太大了,我要求我小侄子可以不用下笔写,但一定要能用嘴巴把构思好的作文说出来,以此做为周末的作文练习。可这样就不好点评了,可一想肚子里有货能表达出来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打好基础再说,于是释然。
附带调查一下,请其他的网友回答:有没有这么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用笔写文章,思维比较流畅;而用键盘回贴或写材料,有时看着文字就觉得很别扭,好像怎么读都不通顺?
[wxmang] (2011-9-25 13:53:00)
我没有这种情况。我都一样。我以前习惯对录音机口述,第二天交给秘书打字,出来后就是不需要修改的文章。我想是习惯问题。
[海点] (2011-9-25 13:47:00)
忙总的文章好看原以为是忙总有思想、有知识、有经验、有故事、有善心就足够了,没想到一个写作技术也比一般人下得功夫多!彻底信服了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另外,忙总精通那么多东西,我很好奇您是怎么学习的?除了您以前说过集中注意力外,应该还有别的因素吧,比如掌握了它们后面共性的东西?不然,一个人即使有时间学习多方面知识,也没法在短时间内对她们都有深刻认识。
[wxmang] (2011-9-25 14:00:00)
没有,的确就是学习或做事情时注意力集中,效率好一点而已。其实我的天分不高,至少和科大一期,二期少年班的家伙们比,差距甚大。我这不是谦虚,是实话。
[般若] (2011-10-6 10:46:00)
科大的人至少是人群里的1%,这个天分不高,实在是让其他人情何以堪。。。。。
曾经听过少年班的人大多人生蹉跎,心理不完整,这个在科大也是这样的嘛?
[wxmang] (2011-10-6 12:27:00)
少年班出问题的极少,我知道头两期大概就3、4个而已。当然由于他们太有名,影响大。科大应该是比较正常的,我们78级数学系80多人,基本还没听说出问题的,都是正常人,当然事业有高低起伏,但是与普通人并无区别。
[般若] (2011-10-6 13:33:00)
忙总您是科大少年班还数学系出身,十万分之一的天赋,这还不叫高嘛?其他人怎么活啊。。。。。
少年班可能有管理的区别、个体自我把握能力,还有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如今学生的造诣远远低于您那个年代的。。。我总觉得,过早地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奋斗,少了很多人生的简单的乐趣,心灵总会有缺失的;此外心气过高,难免耗费心力生理,造成偏性。。。。。
[wxmang] (2011-10-6 18:55:00)
我不是少年班的。上什么大学由高考成绩决定,而高考成绩只能说明会考试,其他什么也说明不了,高考状元我见得多了,废材也不少。
少年班与正常人无区别,唯一特点就是高度专注和努力勤奋。
好多人拿自己天分不够来为自己不努力找借口,这是需要鄙视的。
[般若] (2011-10-7 8:10:00)
专注就是一种天赋吧,勤奋也是一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专注和勤奋。。。。
在一个游戏里,遵循的是一样的游戏规则,顶尖的胜出者,那就是需要敬仰的。。。。
[wxmang] (2011-10-7 11:27:00)
专注可以训练出来,这个心理系老师最内行。勤奋是一种生活态度,浙江人普遍勤奋,不能说浙江人都有天赋吧。
[海点] (2011-9-25 15:00:00)
再请教忙总:集中注意力有没有好的训练办法?
以前在上学的时候往往注意力容易集中,但现在工作了,事情多,头绪烦,做事情往往思想容易开小差。只有要完成快到期的任务时,才有那种很投入、入定的感觉。自己也尝试集中注意力,但效果并不好。
没有,的确就是学习或做事情时注意力集中,效率好一点而已。其实我的天分不高,至少和科大一期,二期少年班的家伙们比,差距甚大。我这不是谦虚,是实话。
[wxmang] (2011-9-25 22:19:00)
我觉得注意力不是训练出来的,二是责任感和紧迫感的结果。我想你面临生死存亡考验时,肯定不会分散注意力。
[cadgn] (2011-9-25 23:06:00)
这个稍有不同意见。最近正好看了一本有关的书,是讲互连网对人的阅读思维模式的影响,什么时候我写个读后感,顺便也练练笔。
[wxmang] (2011-9-25 23:12:00)
好,看看你的新观点。不过我是天生就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从小如此。
[action] (2011-9-26 2:14:00)
按做事情容易入神,有时候答非所问,最可气的是被不熟的人看做木讷。
[wxmang] (2011-9-26 10:52:00)
那你进入状态了,很好,有前途。
[profer] (2012-1-3 10:16:00)
据说牛顿可以连续8小时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应该也算天赋的一部分
[wxmang] (2012-1-3 11:32:00)
我觉得心比较静,或者比较单纯的人,都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
[从北苑到太古] (2012-1-3 10:34:00)
忙总应该跟中信的杨明辉熟吗?他好像是少年班的
[wxmang] (2012-1-3 11:18:00)
应该不是科大少年班1、2期的,因为1、2期都没有这个人。
[农民家的狗] (2011-9-25 17:27:00)
周銮书先生1977给儿子高考指导,写过一个“作文提要”,中有一段:起如龙头,奋争一起;中如猪身,腑脏俱齐;末如虎尾,力可歼敌。(全部内容在《众妙之门》一书中)
为了方便记忆,我改成了:起如龙头,奋力一挣;中段如猪,腑脏俱全;末如虎尾,力可歼敌。这应当不是欺师灭祖吧
[wxmang] (2011-9-25 22:35:00)
其实写作文不如说是把想的东西记录下来,所以要想写得别人喜欢看,你想的东西就必须系统,有结构,有主题,目标清晰。所以关键还在想什么上。
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把想的写出来。
[zilewang] (2011-9-25 20:04:00)
忙总的老师是否精力过剩,还是本来学生就不多啊。
我们老师也要我们写日记,周记之类,但从来就没认真的看过,一目十行的多。像这样反复训练就没有过。经常写文章好的学生,是老师重点看过的,做一些公开点评。
想想也是,一个班都50来人,如果是快班还好,慢班的老师都要带好几班,可能没时间了。
[wxmang] (2011-9-25 22:50:00)
我是执弟子礼的入室弟子。其他同学只是职业学生,不怎么管的,例行公事而已。
[煜熠] (2011-9-25 23:18:00)
说到底还是看个性。忙总的老师因材施教,找了最适合你的办法。
[wxmang] (2011-9-26 10:39:00)
是的,好老师与一般老师区别就是能够识别学生特点,并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其实没有坏学生,只有不合格老师。
[煜熠] (2011-9-26 10:54:00)
我很奇怪的是中央台那些主持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尤其以体育节目为代表,明明是还没有学会怎么把话说清楚,就非要抒情。每次看中央台的体育节目,那个解说真是让人痛苦。
[wxmang] (2011-9-26 11:26:00)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武大郎开店很正常。
[田野上的风子] (2011-9-27 8:01:00)
悲哀
作文的三个问题可能都有
从小就不交作文的
老师一上课说没交作文的站起来
我和同桌就。。
然后我记忆中的几年级语文课都站着上的。
现在想来自己从来没用心过。。
[wxmang] (2011-9-28 10:45:00)
不着急,还来得及。新凤霞5、60岁才开始学写作,照样不错。
[九月应飞] (2011-9-27 11:50:00)
收藏一下,我个人觉得要写好作文,就要阅读大量的文章。
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诌。
[wxmang] (2011-9-28 10:34:00)
要在老师指导下读,不然就像练习拳法套路,你没有老师拆招,一辈子只会花架子不会打人。
[郭既克] (2011-9-27 11:59:00)
还在西西河的时候就向忙总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没想到真让我等到这一篇了,哈哈!遇到一位好老师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小学的老师都是强调真情实感,说只要感情到了文章自然就好。可是大部分情况下,往往是感情很充沛,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是得其道失其术。中学遇到个老师,可以把每种文体都组织成套路,基本上灌出一篇应试作文来的时间完全取决于写字的快慢。头一次知道作文还能这么写。后来才体会到这是八股文,得其术失其道。忙总这篇心得可以说是道术兼得了。
[wxmang] (2011-9-28 10:33:00)
其实我觉得我没有完全讲清楚到底怎么写,不过的确讲不清楚。因为就像说话一样,你让我说清楚怎么说话,真的很难。自然流露。
[郭既克] (2011-9-28 11:31:00)
忙总这个帖子解答了我之前的若干疑问。既有忙总常用的几个套路,也有怎么自己学习训练的方法,够用了,而且也的确没法继续深入了(除非有机会耳提面命)。而且有了忙总自己的修炼结果作为比较,也有个目标不是。
给我的感觉是,哪怕是像写文字这样很多人看似漫不经心也能干的活,一个专业化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全面训练不同文体就像专业运动员要全面锻炼身上每一块肌肉一样,不留弱点。靠感情迸发一瞬间的灵感写东西固然可以写出传世名作,但是毕竟写文章的常态还是写四平八稳的应用类文章,这里边的技巧的确很多。小时候看书上写某才子“倚马千言,文不加点”,看了这篇文章大体上就可以估计出这些才子大脑的“后台”是怎么运行的了。
[wxmang] (2011-9-28 11:36:00)
“倚马千言,文不加点”这个标准很低,我也能做到。我写这篇帖子只用了20分钟。不算天才标准。天才我想是口述《法国民法典》的拿破仑才算。
[郭既克] (2011-9-28 11:46:00)
恐怕口述民法典这个比的就是脑子里的信息量而不是文字水平了吧。现在杂志上的文章普遍信息量少得可怜,估计要是照忙总几万字删到一两千字的标准来删,恐怕能全篇都能删光。都开始怀念古代用竹简写字了,这样酸秀才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灌水了,或者灌了水也没人给他捧场。哪像现在,很多水文都给复制粘贴的网上到处都是。
[wxmang] (2011-9-28 15:24:00)
写任何东西都不靠文字水平,都靠肚子里的货色。
[渔樵山人] (2011-9-30 6:08:00)
如何写是小道,写什么才是王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也被人忘记太久了。太多的人讲如何写了,可怜的是这些讲如何写的人自己常常不知道要写什么。在北美读书的时候,系里的老师非常重视简明清楚的表达。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能用简明的语言讲清楚,说明你不懂你在讲什么。山某的母语不是英语,所以每次做演示时都不得不用最简单的句子和最基本的单词。结果反而得到教授的好评。
[wxmang] (2011-9-30 14:07:00)
其实最有力量的东西都是简单明了的。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不到100字,什么大论文比得了?
[阿菠萝] (2011-9-29 9:12:00)
那是因为思维框架已经在您的头脑中融为一体,就像草书大家一样,书写时的动作已经成为本能反应,自然而然就写出符合章法的狂草来。但是对一个初学书法的人来说,假如不先掌握楷书或者行书的基本构架,就直接上手写草书,那么写出来的肯定是除了自己以外谁也看不懂的天书了。。人说话的条理性同样需要训练,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不能熟练运用思维框架的人,说话往往层次不清,主次难分,颠三倒四,不得要领。
向初学作文的人推荐托尼?布詹(Tony Buzan,1942年-)的《思维导图》系列书籍(The Mind Map Book),或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
《思维导图》(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扫描版[PDF]
《思维导图丛书》全六册[PDF]
金字塔原理
[wxmang] (2011-9-29 13:54:00)
谢谢,推荐。
[谦丰] (2011-10-2 8:14:00)
不知忙总现在肯不肯收徒弟,我指的是那种真正的执弟子礼的徒弟,要求我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那种,只是不知网上如何执行这个执弟子礼的程序和仪式,如果忙总肯现身,当然就可以实际操作了,
如果忙总有网络收徒(或现实世界)的意向,请一定通知我参加入门考试啊。因为我这人太贪心了,希望能系统地学习你的整个思维方式和问题分析方法。同时,也希望有名师给指点我拆招,否则,我自己私下捣鼓的,很有可能只是花架子而不自知。
此外,忙总不知是否有兴趣写些人物分析及事件分析的框架及思路呢?
祝忙总及各位国庆快乐啊。
[wxmang] (2011-10-2 11:53:00)
抱歉,抱歉,现在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来干老师这种活,因为老师不能忽悠别人,是要负责的,而管理这个东西需要实践,需要参加企业运营。我没体力带人去运营企业了。
[燕庐敕] (2011-9-28 19:18:00)
合肥或者科大的环境下究竟缺了什么,也许是领导者该想想的。
我毕业后再也没有回合肥连09年毕业20周年时都是一个人在墨尔本度过的。
所以我不明白。
新加坡恐怕是给钱很多吧。
[wxmang] (2011-9-29 11:14:00)
不完全是钱的问题。我问过一个去上海的家伙,他不满学校行政部门到处都是合肥人指手画脚,凌驾于教授头上,而且狗屁不懂。
我想这是朱清时改革的动力来源。行政干预导致学校失去凝聚力。
[燕庐敕] (2011-9-30 9:53:00)
自我实现,哈哈。说的是那些行政的人物。要是不指手画脚,怎么能显示他们的存在呢?再说,能在教授头上拉屎,才感觉自己比教授还高嘛。
本来行政部门在国外都是服务性质的,没啥权力。
[wxmang] (2011-9-30 14:14:00)
我想其他学校也一样,只是科大书呆子多,理想主义的家伙多,冲突格外激烈而已。其实那些行政人员我也见过几个,与市场上的一般城管人员或工商人员区别不大,如果是我就能合作。
[然后203] (2011-9-30 12:02:00)
这个问题在改开之前就存在,只不过30年“跑步钱进”冲击下越发畸形发展了,直到今天无药可救。
不知道8-10年后入学人数大幅下降后会如何变化。
[wxmang] (2011-9-30 14:55:00)
现在很多大学的人情愿当处长,不愿意当教授,十分悲哀。
[郭既克] (2011-9-29 8:14:00)
还有个问题要请教忙总啊,我看忙总的帖子,引用的事实、数据都比较充分,连做杨土司的白日梦都是这样。我觉着这一块是我比较弱的一块。不知道这方面忙总是怎么做的?可能网络出现后搜索起来容易了很多,但是要是要掌握原始资料很多还是要靠纸质版的吧。
[wxmang] (2011-9-29 13:58:00)
这根兴趣有关,以前我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做卡片,看书必做卡片,这些卡片就是以后写论文的参考资料和索引。一般说来,做一个课题,积累一箱卡片很正常。
现在不需要做卡片,但是要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资料或信息,到时好找出来。例如某本书上有条什么结论,到时引用时可以查一下。
[levelworm] (2012-1-2 1:51:00)
好文章,我今天才看到。我想每个人虽然材质不同,但是多写总是有益。就算没有老师批改,隔了几天自己再看,或者放在网上请朋友们指正,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多谢忙总。
我还想问一下,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恐怕要选来阅读,不知道您当初读的时候是怎么选的?选出文章之后,又是着重于什么呢?仅仅就是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典故,还是也看一看文章的背景,和对历史进行一些分析?先谢过了。
[wxmang] (2012-1-2 17:34:00)
一般人看《古文观止》即可,足够了。
[小石头] (2012-1-2 18:39:00)
那么请问忙总,看《古文观止》需要什么“先修课程”吗?具体说是否需要先看其他更基础的书?
[wxmang] (2012-1-2 18:45:00)
如果你上过高中语文,一般不需要了。当然你的高中语文如果偷工减料,那就要找一本有注释有翻译的版本来看。多读多看,就慢慢体会人家为什么写得好了。
[jxlou] (2012-1-2 12:14:00)
忙总真是神人,什么都能指导。
看来这个写作能力也是需要好老师反复练习,反复指导。学生的专注,耐心和老师的水平,认真指导缺一不可。看来我是不行了,好在还能用在儿子身上。
[wxmang] (2012-1-2 17:14:00)
不敢,不敢。只是我们那个时候可能教育的功利性少得多,所以可能教的东西要纯洁一点。
2012-02-19 22:0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