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新帖:张厂长的故事续2

wxmang

2012-02-19 21:47:24



4、一家人

元旦过后的一天早上,老张来到我的办公室,坐卧不宁,欲言又止。

老张,有话就说。

他扭捏一阵,非常小声的嗫嚅着问:忙总,听说你们要招几个搞稽核的人?

是呀,你有想法?

我妹妹是省财校毕业的,学会计,以前在百货站做主办会计,现在百货站黄摊了,下岗在家。妹夫以前在运输公司当调度,也下岗了。还有一孩子要上学,实在有点揭不开锅了,你看。。。。。。

这样吧,明天上午叫她来我这里,我谈谈看再说。

谢谢,谢谢忙总。

先不要谢,成不成还不知道呢。

第二天一上班,老张妹妹就来了。一个眼睛非常明亮,全身都透着精明干练的三十多岁中年妇女。非常小心的进来:我是张某某,我哥说。。。。。。

知道,知道,请坐。学什么的?喔,工业会计。在百货站工作几年了?8年多。会计科目熟悉吗?知道如何处理库存盘点盈亏吗?知道利息资本化吗?知道寅吃卯粮吗?说说看。。。。。。

这样吧,干脆你到我这里来做报表会计,做稽核你不熟悉企业,也不够泼辣大胆,我抽一个老会计去稽核。

谢谢忙总,我什么时候来。。。。。。

明天吧。下午我们开办公会议一下。你明天到人事处报道,手续他们会告诉你。你来后先跟原来的会计做学徒,慢慢适应。

谢谢忙总。她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个玻璃瓶:这是我家自己做的酸辣椒,你喜欢吃,以后就给你做。

谢谢,太谢谢了,真麻烦你。记得明天把你的资料带齐。

下午下班时候,老张兴冲冲的来了:谢谢,谢谢老弟。你可帮我解决大问题了。我妈为这件事情都愁坏了。走,今晚请你吃饭。

算了,我们不兴这个。再说你的工厂都揭不开锅了,你还请我吃饭,工人看见不好。你们破产进行得怎么样了?

唉,麻烦大了,每天都有一般老娘们到市政府门口示威,上访,我现在只能在市政府传达室上班了,每天都挨打。

破产方案下来吗?

没有,主要是遣散费没着落。省里正在争取银行支持呢。其实我真的不甘心,这个企业多好的基础,多好的品牌呀。省里就是要完成破产指标,拿我们当祭旗的了,真他妈的不是玩意。

算了,算了,等等看吧,说不定有转机呢。这么大的企业破产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太恐怖了,不知市领导怎么想的,也许哪天想明白就终止呢。其他省大企业破产出人命的例子太多了。

唉。。。。。。你的日子好过不?

现在已经基本理顺了,就等进入上市准备程序,我就可以撤了。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唉,熬日子吧。

到春节前2天,我带来的弟兄们开始准备回家过年,只有我准备留守,把夫人接来过年。

这天正在安排大家准备交接班程序,秘书小宋匆忙跑进来:忙总,出事情了,张会计去财政送报表,车撞到树上,人已经进医院了。

啊?严不严重?在那个医院?

我们一行人赶到医院,正在手术室急救,只能在门口苦等。一会老张和他妈妈匆匆赶来,一看见我,他妈妈就哭了:完了,完了,这一大家子都指望她的工资呢。

大妈,大妈,不要急,不要急,小张没生命危险,我们会尽力抢救,花多少钱都要救。工资我们一分都不会少的。

忙总啊,你是好人啊,你不知道,她不但要养活自己一家三口,她小叔家三口,公公婆婆都靠她养活呀。

这时她的丈夫也慌慌张张跑来了,眼睛直勾勾的,一言不发,只看着手术室,全身发抖。

我鼻子一酸,差点流泪了:老张,这里你看着点,我去看看司机。你跟医生讲,我们是公费治疗,要最好的治疗。我已经让公司会计送支票过来了。一会办公室会来人安排陪护。

司机情况好一些,没有伤着头,只是两条大腿骨折断。也在手术,他的的老婆,父亲等等一大堆人在门口,看我过来,都不说话,用期望的眼睛看着我。

大家放心,这是工伤,公司会尽最大努力救治,不会吝惜钱。而且刚才大夫告诉我没有内伤,就是腿断了,问题不大,100天后又是活蹦乱跳的。

他父亲战战巍巍的说了一句话:还是共产党好啊。

到晚上12点钟,手术都结束了,会计是脑震荡和轻微出血,没有大碍。

长出一口气,真是万幸。

大年三十下午,我和办公室主任去医院看他们。会计头上绑着绷带,已经苏醒了。

我说:小张,今年你的奖金大家都同意给最高。等身体好了,就来继续上班吧。

这时那对曾经明亮但现在极为憔悴的眼睛慢慢流出了泪水。我最见不得女人的眼泪。

好好养伤,不要担心,我去看看司机。

司机这里显然气氛活跃,一帮弟兄们正在病房打扑克,我一进去,就轰然一声,纷纷起立。

大家不要走,我带来一瓶洋酒,我们就在这里提前过一下年吧。

结果司机一口洋酒下去,立即昏厥。紧急按铃,医生一进来,就厉声大喝:你们疯了,让一个重伤病人喝酒?快滚出去。

我们悻悻的出了病房,这时漫天大雪已经铺天盖地而来,这时天色微明,远处隐隐传来鞭炮的声响,空气异常湿润。

啊,今年总算过去了。



5、破产

3月份我到北京开完表彰大会,回到公司,办公室主任一见面就说:忙总,隔壁的破产方案批下来了。

怎么说?

补偿计划是工龄买断,每年1600元,欠薪补发60%,医药费报销50%。是用纺织厂那块地抵押贷款的,政府财政担保。也不少呢,16、7亿贷款。

这个方案要出问题。哪里有克扣人家活命钱的道理。做方案的这帮家伙不厚道。

正在说话,我的手机响了,颤抖的哭音:忙总,我是牛市长秘书小孟,你快点带人来纺织厂大门救救牛市长,他快被这帮老娘们撕成碎片了。

孟秘书,你一定要坚持住,我马上过来。

小宋,快去把储运处的人叫到纺织厂大门口集合。

当我赶到纺织厂门口时,人山人海,有好几千人,而且主要是三四十岁的女工,正在叽叽喳喳乱叫,一团乱麻,就像进入一个点燃的鞭炮厂。

储运处长身强力壮,带领几个小伙强行推开人群,给我开路,一直走到核心圈里,只见一般女工正在撕扯牛市长,有的还在拍他的脸:吃得这么胖,都是贪污来的吧。。。。。。

牛市长一言不发,头发散乱,脸色象猪肝一样,在人群中东倒西歪,跌跌撞撞。

一看到我进来,立即就像落水的人见到救命稻草,努力挣扎着靠过来。

我的人一下子就把他围在中间。这时骚动更严重了。

有人开始试图撕我的衣服。这时我的办公室主任给我一个电喇叭,我很费力的举起来:大家听我劝一句,超不多就行了。

今天就算把我煮来吃了,也不会解决问题。如果大家认为把我煮来来吃了,就能好受点,那就请你们动手。

这时大家大概觉得这事情与我无关,松手了。

当我们努力挣扎挤出了人群,所有人的腿都在发抖。

牛市长一言不发,惊魂未定,坐上秘书叫来的汽车,扬长而去。

我一会办公室,立即召开办公会:各分厂赶快跟自己的员工打招呼,不要去惹隔壁的,保卫处立即把边门封了,大门加强警卫。

这时保卫处长说了句:刚才一帮老娘们已经来闹过了,把食堂的午饭已经抢了。

正在商量对策,我的手机响了,牛市长打来的:小忙,今天亏你了,谢谢,谢谢。

第二天一早,动力分厂厂长就来了:坏了,坏了,隔壁老娘们卧轨了,我们今天要来的煤车进不来。

有多少车?

30个车皮。

我们库存还能坚持几天?

至多一个星期吧。

其实煤进不来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而是产品发货。限制口的车皮计划是很艰难才获得的,一耽误就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排上了,耽误交货,客户索赔还是小事情,丢掉市场就是致命问题了。

唉,这帮官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只好再次开紧急办公会:大家想想办法,这个铁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开通的,我们用汽车运行不行?或者汽车运到外面火车站,再装火车行不行?如果行,立即与铁路分局联系,不能影响生产。。。。。。没问题?好,开始分工。。。。。。。

这时,牛市长的电话又来了:小忙,赶快来一趟我的办公室。

大家一听,大叫:坏了,坏了,又要我们出血了。

赶到市政府,秘书小孟在门口迎接,牛市长满脸灰色,愁云密布:小忙,这件事情要你帮忙。

请说?

现在纺织厂闹事已经上报中央了,公安部已经要派人来。实际上就是那帮王八蛋克扣工人应发工资,激起民变,现在一个个当缩头乌龟,一推二五六,让我们自己解决。我们市的财政状况你清楚,吃饭都有困难,昨晚常委们开一通宵会,只能凑出6000万,还缺6000万才能解决克扣问题。你们企业情况是最好的了,能不能救救急?

我没问题,我们账面还有2亿多存款。可是牛市长,你知道我没有自由调度钱的权力,受分行监管。没有总行批准,不能动。

这样好不好,我们一起去北京,向总行领导解释,争取支持?

嗯,这个,好吧。我先打个电话解释一下。

领导,这边出现民变,如果不能尽快平息,我们也吃不了兜着走。

什么什么?你整出民变来了?不要耸人听闻。马上回来汇报。

牛市长准备一起来解释,好不好?

好吧,好吧,快点来,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时牛市长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你小子利害。

牛市长后来成了牛书记,再后来成了牛副省长。快退休了吧。



6、人散

五一节过后,老张来到我的办公室,全身疲惫不堪的往我面前一坐:总算结束了。

员工都安顿下来了?

基本算是搞定了。老廖留下来参与政府的善后工作班子。

哪你呢?

我想出去闯闯。我在浙江联系了几家纺织印染企业,想过几天去看看。

啊?以你老兄一流大企业厂长的资历,找个高职高薪工作没问题。其实正规军的军长去游击队干连长,那是看得起他们,给他们长脸。

唉,没想到五十岁的人还得背井离乡去讨生活。这是什么事情。

你也不要想太多,重新开始吧。其实南方的生活条件比这里好多了。明天我给你践行。

老张走后,我寂寞了很多,更急于迅速脱手。

又一年春节要来的时候,我从北京开完计划会议回来。从机场往市区走时,司机突然说:忙总,那不是张厂长吗?

果然,老张穿一件大棉袄,满面沧桑,在路边慢行。

停车,停车。老张,快上来,外面太冷了。你这大半年都在干什么,也不来个电话。

老张迟疑一下,吃力的慢慢说:在给大宝袜业卖袜子。

收入好吗?

800元底薪,其他按销售提成。过完年不想干了,这个活不是我这个年龄干得了的了。

明年干什么?

我们厂有个工程师到潍坊一个印染厂去,说效益还不错,过完年我想去看看。

喔,去做厂长?

哪里,哪里也不缺厂长。还是干老本行,机修。

初二在家吧,我来给你母亲拜年。

谢谢谢谢,我初二一早就要去山东。我已经拜不起年了。

一股凄凉从我鼻尖升起,我忍住。没说话。

停停,我在这里下。啊,老弟,我看你脸色不好,要自己保重啊。

老张慢慢消失在车窗外的雪花中。走吧,再见,老哥。



又一年冬天又到了,也不知道老兄怎么样了。安好吧?

(完)



22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九霄环佩] (2011-1-9 21:31:00)
忙总这篇故事隐约有鲁迅《故乡》之风,忙总初见的张厂长好比迅哥初见的闰土,而忙总最后见到的张厂长又好比迅哥最后所见的闰土。

在这片土地上,经过了一百年,一百年后似乎又有一些光景在重现...

忙总此文重在记录了一些难以在别处见到的历史!

最后,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就是,这位张厂长的遭遇有多大程度的典型性,国企的管理层在国企改制之后的境遇通常都是这般落魄,还是这位张厂长仅仅是少数个例。因为社会上经常流传一些说法,对改该之前的国企的管理层没有多少正面评价,但是这位张厂长的故事让人感觉这些管理层从前并没有为自己大捞特捞,在改制过程中也没有参与阴暗的交易,事后又是那样的落魄,整体上完全是一个让人同情的对象。所以我的一个疑问就是,这样的旧时代国企管理层,是典型,还是非典型。(我个人对此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




[wxmang] (2011-1-10 22:03:00)

这种情况很少见,我只见到此一例。一般地方政府会安排工作,或者自己会去开小公司(这种最多,利用以前渠道和人脉,甚至占点国家便宜)。但是在东北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罪魁祸首不是这些一线的厂长,而是更高一级掌握资产评估审批权和企业破产审批权的官员,经常是一捆大葱的价钱就能换一个大型国企的设备和厂房。而对方就会在海外为他们的子女买房子,买宝马奔驰。




2012-02-19 22:04:05 回复
九天揽月
2012-03-02 22:06:59
这么多年下去了,还有下文不?原来的厂子估计早起高楼了吧
九天揽月 发表于 2012-3-2 22:06
这么多年下去了,还有下文不?原来的厂子估计早起高楼了吧

是一个高档楼盘,100多万平米。
2012-03-03 10:53:09 回复
nxbaba
2012-03-03 21:11:57
这个张厂长怎么这么惨呢? 他怎么没留条后路
nxbaba 发表于 2012-3-3 21:11
这个张厂长怎么这么惨呢? 他怎么没留条后路

没有人想到国家会抛弃大型国企,做梦都没想到。
2012-03-04 11:32:27 回复
笨笨熊
2012-03-04 23:01:26
wxmang 发表于 2012-3-4 11:32
没有人想到国家会抛弃大型国企,做梦都没想到。

为什么要做出那种决定?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是不必要的。这个事情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对于改制完成成了一种排斥心理。

笨笨熊 发表于 2012-3-4 23:01
为什么要做出那种决定?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是不必要的。这个事情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对于改制完成成了 ...

这个真相只能等老朱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了。
2012-03-05 10:22:21 回复
绿源村
2012-03-10 22:47:33
后来还有过老张的消息吗?
绿源村 发表于 2012-3-10 22:47
后来还有过老张的消息吗?

有,现在退休后,在浙江当顾问。
2012-03-10 22:50:15 回复
大脚丫
2012-03-11 14:22:10
这篇其实我应该至少是第二次看了,忙总文笔真是了得,画面感太强烈了,仿佛我也在现场看着,看着这一幕人间的悲剧。老实人吃亏受罪就是世间最大的悲剧,让人不忍心看啊。无奈世道就是如此运行的,不吃亏就不叫老实人了。

这种是剧本的写法吗?
大脚丫 发表于 2012-3-11 14:22
这篇其实我应该至少是第二次看了,忙总文笔真是了得,画面感太强烈了,仿佛我也在现场看着,看着这一幕人间 ...

不是,剧本不是这种写法,剧本讲究冲突设计,这是白描写法。
2012-03-11 17:52:14 回复
temptemple
2012-03-11 18:09:43
wxmang 发表于 2012-3-11 17:52
不是,剧本不是这种写法,剧本讲究冲突设计,这是白描写法。

忙总的大泽乡剧本还有吗?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3-11 18:09
忙总的大泽乡剧本还有吗?

没有了,早就搬家搬丢了。
2012-03-11 18:35:51 回复
1933860086
2012-03-11 20:34:05
想起了我的父亲母亲,二十年前他们双双下岗‘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那几年真难。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每月养老金加起来有两千多,他们很满足,心态也平和了,不会提起某人就骂了。
1933860086 发表于 2012-3-11 20:34
想起了我的父亲母亲,二十年前他们双双下岗‘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那几年真难。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现在 ...

总算熬过去了。
2012-03-12 12:03:00 回复
琵琶湖
2012-03-13 11:16:56
wxmang 发表于 2012-2-19 22:04
[九霄环佩] (2011-1-9 21:31:00)
忙总这篇故事隐约有鲁迅《故乡》之风,忙总初见的张厂长好比迅哥初见的 ...

很喜欢忙总笔下的人物。
请继续这个系列吧。
我和一些东北人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
那种东北地方的开朗热情令人难忘。
琵琶湖 发表于 2012-3-13 11:16
很喜欢忙总笔下的人物。
请继续这个系列吧。
我和一些东北人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

这个也就是有感而发刻意写并不容易,因为真相太残酷,TG不高兴。
2012-03-13 12:49:47 回复
sammoy
2012-04-04 01:10:01
虽然已经人到中年,眼泪还是忍不住涌出。想想自己曾遇到的挫折,和这些相比什么都不是。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故事,也要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
sammoy 发表于 2012-4-4 01:10
虽然已经人到中年,眼泪还是忍不住涌出。想想自己曾遇到的挫折,和这些相比什么都不是。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故 ...

现在这批人,好多人都彻底被淘汰的,有的已经进入生命的黄昏了。
2012-04-04 10:54:06 回复
大司农
2012-04-04 12:38:00
本帖最后由 大司农 于 2012-4-4 12:39 编辑
wxmang 发表于 2012-4-4 10:54
现在这批人,好多人都彻底被淘汰的,有的已经进入生命的黄昏了。

每次看到这个帖子就心酸,劳动人民的血泪.

我年龄不够大,没想明白那个时候为什么这么急功近利,其实慢慢来,缓缓来,我相信可以做得很漂亮,也能达到国企私有化的目的.

有个老头去年去世.老头是建国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回家乡工作.那个小城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当初是他规划引进的,个个料如指掌.
文革后80年代初期,老头就看出国企的困境了,并且预料到事后可能会有大变革.这时候,市里派他去掌管劳动保障局,他在国企还是铁饭碗的时候,就努力劝说那些领导和工人们,都上了社保.
到了90年到国企下岗改制的时候,厂还是那个厂,设备还是那些设备,国企领导们都摇身一变成了企业主.工人们呢,很多老弱病残都扫地出门,留下来的工资也大大降低.全靠当初都入了社保,保证每个人最低都有一口活命的饭吃.他们那个小城的国企改革成了省里的典范,上访也大大低于其他城市.到现在,很多当初的退休工人,每个月稳定也能拿到千把块钱,再自己去摆个小摊,卖点蔬菜什么的,也都过来了,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了.
去年去世的时候,小城无数当年的下岗工人家属,自发送葬,万人空巷.

所以,我相信以这个国家的家底,到了90年代,无论如何,保证每个下岗工人有口活命的饭吃应该是做得到的吧.非要一将功成万骨枯么?
大司农 发表于 2012-4-4 12:38
每次看到这个帖子就心酸,劳动人民的血泪.

我年龄不够大,没想明白那个时候为什么这么急功近利,其实慢慢 ...

当时各地情况很不同,南方要好得多,没有这么惨烈。
2012-04-04 15:50:55 回复
健恒
2012-04-04 12:51:42
俺觉的可能是不矫枉过正、霹雳手段国企改革推动不下去,只是上一辈人付出的牺牲太大了,话说国家每一次的进步都是以牺牲一代人为代价的,这一轮牺牲的是夹心层。

不知道午夜梦回时分,前总经理会不会扪心自问他的心安不安。
健恒 发表于 2012-4-4 12:51
俺觉的可能是不矫枉过正、霹雳手段国企改革推动不下去,只是上一辈人付出的牺牲太大了,话说国家每一次的进 ...

你不理解当时的做法:想不通也得干,不干开出党籍。
2012-04-04 15:51:29 回复
北海若
2012-04-04 16:15:04
wxmang 发表于 2012-4-4 15:51
你不理解当时的做法:想不通也得干,不干开出党籍。

这种定指标,搞运动的做法完全是以前搞群众运动的传承,如果决策正确,的确效率很高,达到大跃进。

如果决策失误,代价也是异常惨烈。
北海若 发表于 2012-4-4 16:15
这种定指标,搞运动的做法完全是以前搞群众运动的传承,如果决策正确,的确效率很高,达到大跃进。

如 ...

当年在某礼堂开会,我也有幸参加,杀气腾腾,想得通要干,想不通也要干。

后来到地方,我又荣幸的参加会议。某省副省长召集开会,就变成:干部想不通,开出党籍,群众想不通,开出厂籍。

2012-04-04 16:47:13 回复
健恒
2012-04-04 17:00:50
wxmang 发表于 2012-4-4 16:47
当年在某礼堂开会,我也有幸参加,杀气腾腾,想得通要干,想不通也要干。

后来到地方,我又荣幸的参加 ...

总算明白了大跃进为什么越到基层越离谱了,请问忙总这次的转型升级最后会不会也搞成运动式的?断水、断电、强制中小型低端制造业工厂关门
健恒 发表于 2012-4-4 17:00
总算明白了大跃进为什么越到基层越离谱了,请问忙总这次的转型升级最后会不会也搞成运动式的?断水、断电 ...

去年浙江不就是这样吗?拉闸限电。
2012-04-04 17:04:39 回复
健恒
2012-04-04 17:13:53
wxmang 发表于 2012-4-4 17:04
去年浙江不就是这样吗?拉闸限电。

一脉相承啊。地方政府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什么?是这样做地方政府最省事、速度最快?反正转型、升级的事最终还是要企业主去做的,同时也逼的企业主不得不转型
健恒 发表于 2012-4-4 17:13
一脉相承啊。地方政府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什么?是这样做地方政府最省事、速度最快?反正转型、升级的事 ...

只要完成指标就可以,其他不管。
2012-04-04 17:16:28 回复
野山参
2012-04-04 17:17:09
忙总对去年VC/PE污水处理投资额暴增7倍这种情况怎么看?这是不是有一个新兴的金蛋产业?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5176/
野山参 发表于 2012-4-4 17:17
忙总对去年VC/PE污水处理投资额暴增7倍这种情况怎么看?这是不是有一个新兴的金蛋产业?
http://capital.cy ...

不太清楚,污水处理在政府层面是个公益事业,在企业是个系统附件。如果搞合同外包模式,增长潜力不会很大,这是一个杀牛吃肉运营模式。
2012-04-04 17:33:42 回复
洗心
2012-04-04 19:14:15
wxmang 发表于 2012-4-4 17:16
只要完成指标就可以,其他不管。

没办法,阶梯电价之类温和点的政策手段被这反对,那反对,难以实行, 那么最后只好简单粗暴的拉闸限电了。
洗心 发表于 2012-4-4 19:14
没办法,阶梯电价之类温和点的政策手段被这反对,那反对,难以实行, 那么最后只好简单粗暴的拉闸限电了。 ...

这个不清楚,只知道是硬任务,必须完成。
2012-04-05 11:37:46 回复
chalet
2012-04-05 12:05:07
wxmang 发表于 2012-4-4 16:47
当年在某礼堂开会,我也有幸参加,杀气腾腾,想得通要干,想不通也要干。

后来到地方,我又荣幸的参加 ...

只要是上下一盘棋的事情,是不是就都得采取这样简单粗暴的形式,而且要层层加码?

从右派到文革,从下岗到计划生育,莫不如是。

如果仍不加大开启民智的力度,摆脱一切向上看的行政思维模式,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
chalet 发表于 2012-4-5 12:05
只要是上下一盘棋的事情,是不是就都得采取这样简单粗暴的形式,而且要层层加码?

从右派到文革,从下 ...

这个体制是唯上不唯下,谁给乌纱帽,听谁的。
2012-04-05 12:14:47 回复
洗心
2012-04-05 19:57:08
wxmang 发表于 2012-4-5 11:37
这个不清楚,只知道是硬任务,必须完成。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确实是必须完全的硬任务。
但资源税和资源价格上不去, 浪费成性, 那么最后只好简单粗暴拉闸限电了。

师兄能不能讲一讲为什么资源税没法推广?
洗心 发表于 2012-4-5 19:57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确实是必须完全的硬任务。
但资源税和资源价格上不去, 浪费成性, 那么最后只好简 ...

东部省区不干。而东部省区政治经济地位都更重要。
2012-04-05 19:59:34 回复
成奎花
2012-04-05 21:35:27
wxmang 发表于 2012-4-5 11:37
这个不清楚,只知道是硬任务,必须完成。

这个拉闸限电据我所知是为了要完成当年年度碳排放的减排指标。
成奎花 发表于 2012-4-5 21:35
这个拉闸限电据我所知是为了要完成当年年度碳排放的减排指标。

其实发改委原意不是这样,是希望改善产业能耗结构,可惜官员都是只摘桃子不种树的,剪断箭杆就算完成任务。
2012-04-06 11:08:22 回复
洗心
2012-04-06 18:27:02
wxmang 发表于 2012-4-6 11:08
其实发改委原意不是这样,是希望改善产业能耗结构,可惜官员都是只摘桃子不种树的,剪断箭杆就算完成任务 ...

是啊。
发改委恐怕也没办法, 只好硬任务继续压下去, 多剪几次箭杆痛苦了,才会有人真想办法改善。
洗心 发表于 2012-4-6 18:27
是啊。
发改委恐怕也没办法, 只好硬任务继续压下去, 多剪几次箭杆痛苦了,才会有人真想办法改善。

人亡政息,人走茶凉。
2012-04-06 18:33:53 回复
bobo0928
2012-05-14 12:53:47
又拜读了一遍,悲凉的感觉浸入全身。

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真的很佩服WXMANG总,历尽千万事而不改志。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我想这说的就是像WXMANG总这样的人。
bobo0928 发表于 2012-5-14 12:53
又拜读了一遍,悲凉的感觉浸入全身。

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你没的选择,又不想束手待毙投降,只能往前走了。
2012-05-14 13:31:45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