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系列 2: 血压的调控机制
以前讲过PH,是人体内最精确的指标,那么血压就是一个最不精确的指标了。
因为能够影响血压,导致波动的因素太多了。(心跳是另外一个指标,有机会再讲心率的问题)。
血压的调控包括两大方面,长期和短线(同炒股票一样),只有完全了解血压的调节才能有的放矢的治疗,保健,康复。
短线的调整,主要是适应,运动,体位变化的血压需求,包括人体血压极降时候的代偿。如果这种调节功能有障碍就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 太TNND的常见了,每个80+的老太都有这个标签),另外一个就是经常被人误解,误用的shock 休克。(有机会再讲)。
短线调整,短到了什么程度,几个小时,包括神经和体液两种调节方式。
A:神经调节,控制血压的中枢在脑干的延髓(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枢都在延髓,比如血压,心跳,呼吸,所以,即便延髓一样的脑全部死亡,人还是可以活着的,这个叫vegetable,植物人).这个中枢分成控制心输出力的和控制血管张力的两个部分,但是临床通常就认为是一个,叫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centre.
这个中枢对血压的控制是通过内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进行的。通过兴奋副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变慢,心脏输出力下降,血压下降。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导致相反的作用,同时导致中动脉的平滑肌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导致血压上升。
心肌本身是没有神经支配,所有的控制心脏搏动的冲动正常情况下都是通过 心脏的传导系统进行,(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这种结构为心脏移植打下了良好的解剖生理基础(有机会讲心脏移植的时候再详细说)。当然心脏也有体系外的搏动发生,就是一位搏动,早搏。心率失常会讲到。
神经调控分成三种方式,内源性反射,外源性反射,和高级中枢控制。
内源性反射主要是-颈动脉,包括张力感受器barorectptors 和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s.
张力感受器是直接感觉,调控压力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体位性低血压,年老,张力感受器不敏感,在平卧的时候OK,但是站起来的时候,因为重力作用,供应脑部的压力下降,没有好的张力感受器,就不能敏锐的探知这种变化,导致心输出力不能增加以保证血液供应。患者通常出现,平卧到站立,然后跌倒。
这个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格意义讲不是病,就是老了,功能 退化了),如果预防,治疗跟不上,就容易导致外伤,甚至死亡。我有一个患者,起夜,然后发作,跌倒,因为自已住,没有人可以叫,然后在地面上躺了28个小时。所以,大家有老人在家的要千万小心。
治疗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不要快速站立,平卧---坐在床上----下地----然后才站起来,要5-10分钟。但是老年人的记忆力通常不好,尤其是电话,门铃什么的。不要着急接。同时要经常锻炼,增加张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另外一个非常出名的例子,就是北京教授的女儿,被恶妇,十五秒杀。就是直接压迫了,张力感受器,导致血压反射性的降低到零。(太敏感也不好)
看到地方了吧,不要下重手压迫呀。
另外一个重要的感受器同张力感受器是邻居,主要是感觉血内的氧气,二氧化碳,氢离子浓度的。虽然他的主要工作是调控呼吸(也是在延髓)但是同时也调整血压,因为血压降低的时候,血内氧气下降,二氧化碳,氢离子增加。
外源性反馈主要是痛觉,和寒冷,这些是不敏感和稳定的,强烈的痛觉和低温会刺激血压增高。
第三种调节是高级中枢,尤其是大老板---下丘脑。精神情志都可以改变血压,尤其是紧张导致高血压。
体液的调整相对缓慢,但是更加持久。有一大帮匪徒直接参与血压调节,比较重要的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ADH和 E肾上腺素。
E 比较简单,速度也快,实际上就是交感神经兴奋的一个总的冲锋号。直接增加心率,心输出力,血管张力。
肾素系统相对复杂一点,但是是控制血压的主力(也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主力)
大哥肾素renin,是肾脏产生,储存,分泌的一种酶。在交感神经作用下,低血压,低的组织间隙容量,或者钠离子含量的时候分泌。
大哥可以催生二哥,血管紧张素,(包括血管内和肺内两部)。二哥可厉害了,是强烈的中动脉收缩因子,增加TPR,导致血压上升。 虽然二哥仅仅有几分钟的寿命,但是大哥可以持续30-60分钟,所以一直可以导致血管收缩。
二哥还可以引发三哥醛固酮的释放(盐皮质激素,通常老百姓说的打激素了,是糖皮质激素)。 三哥收缩血管是持久而缓慢的,小车不倒只管推。更厉害的是他直接作用在肾脏导致,钠水潴留,就是回收钠离子和水分,导致血容量增加。 最终增加血压。
![]()
ADH 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是回收钠水的。但是目前认为它同高血压的关系不是很大。
B 长线的血压调节,要比这些小打小闹,要持久,这个不用吃蓝精灵。
长期的调节主要在肾脏。 当细胞外液中容量增加,肾脏就会排出,Na, H2O,降低容量,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血压下降的方式进行。相反就回收,保持钠水。
但是在病理过程中,肾脏的调定点发生变化,不能很好的调控细胞外液的容量,根据等张的原则,血压就上升。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但是是持续的,而且非常难与逆转的。
因此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控制钠水摄入。否则吃多少药也不管用。
切勿认为,吃盐导致高血压,正常状态下人体能够维持盐分的平衡。
钠是吃的多,排的多,不吃就不排,钾略微不同,吃的多,排的多,不吃也排。
因此钾是必须补充的,人不吃饭NBM,就要静脉补钾,否则就很危险。想想那个四川老中医,49天不吃东西,竟然没有出现低血钾,没有出现心率失常真的是神功无比。。
但是如果不作弊的话,他活不过一周的。
什么食物含钾比较多------精瘦肉,内脏,海鲜,还有最多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