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茶友,到此忙总的《易经心得》系列就真的结束了,感谢忙总花费时间精力奉献的好文!也感谢一年多来的关注和以实际行动支持的茶友。
虽然茶馆有奖励机制,却是很基本的(至今被评‘反对’也没相应‘减分’),因“逼迫人家发言”不是核心本意的。
茶友也给贡献原创帖和好回复予以热情评分(这是附加机制;并不减送者本身的金钱积分等,被送者则增加)。
这么多时间过去了。。。。。一体会是:‘送分的’表示了情谊,赞赏,感激和鼓励等,但赚钱的不够“刺激”,有茶友赚了钱却好像木有地方花,除了埋红包,埋“回帖有奖”,换简单道具和勋章外,具体可以花虚拟钱的地方实在是不多。。。这虽不是茶馆本意关注关心的问题,也的确是存在的事实现象
这次,也是这系列最后一贴采用花钱方式看帖(并不特别夸张的,一般‘老’茶友应该都能承受),也算是对于积极参与奉献的茶友一种奖励和鼓励;当然对没钱的茶友也并不是一种‘逼迫’,因为此贴一直存在,何时看,都可以的。
将来有空或有条件下,茶馆或许也应该可考虑给茶友创造‘花钱’的机会方式,当然这不是对没钱和新人的惩罚,其实两者并不冲突的。
废话完了,对于“抱怨”不会加以更多解释(其实早曾提醒过,不过一直没执行),请互相理解。。。。。
欢迎看帖的茶友对帖子讨论,我觉得这个总结很棒,茶友可对照之前的易经帖,或许也会有一番新的感受和领悟。欢迎茶友讨论,交流。
注:
因为发现不少朋友不知怎么查看了解自己的具体积分金钱状况
其实很简单的:
1. 页面最上面,可见头像和边上
XX|设置 |消息 |提醒 |门户管理 |管理中心 |退出
积分: xxxxx|用户组: XX会员
将鼠标移到
积分(无需点击)然后威望,贡献,积分等详细breakup,分数就会显示
2. 自己或他人任何帖子,然后将鼠标移到左边的头像(同样无需点击),积分情况就显示了。
读《易经》心得
总结
就我自己体会,《易经》是用拟象思维方式写成的,如果你具有拟象思维方式,读懂《易经》就毫无困难,无非是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如果你只有逻辑思维方式,那么《易经》你是不可能读懂的。
《易经》的要点其实就是简易,变易和不易。
简易就是认为世界的构成无非阴阳及其转化规律而已。
变易就是认为世界虽然变化多端,混乱无比,其实不过是错诸复杂而已。成语错综复杂就来自于《易经》。
伏羲创立的八卦体系,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所谓错卦,就是两个卦相对应的每一爻阴阳属性都是相反的。如坎卦初、上爻为阴爻,中爻为阳爻;而与它形成“错卦”关系的离卦初、上爻为阳爻,中爻为阴爻。所以互为错卦的卦在卦性和卦气上也是完全相对的。(错卦又被称为反卦)例如:
乾性健,卦气向上--坤性顺,卦气向下;
震性动,卦气向上--巽性入,卦气向下;
坎性陷,卦气向下--离性附,卦气向上;
艮性止,卦气向上--兑性悦,卦气向下。
所谓综卦,就是把一个卦旋转180度,倒过来所形成的新卦,新旧两卦是互为综卦。乾、坤、坎、离这四卦的综卦就是本身,所以它们是没有综卦的,因此它们又称为八卦中的四正卦。
四正卦在《易经》体系中代表的是宇宙的四个方向。以“玄(天)道”为主线的两个方向是乾和坤,分别象征天地;以“黄(地)道”为主线的两个方向是离和坎,分别象征日月。
八卦中剩下的四卦就是四隅卦,其中震卦和艮卦形成综卦关系;巽卦和兑卦形成综卦关系。
四正四隅是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别的,后天卦的方位是地球的层次,这时四正卦指东、西、南、北四个主方向,分别对应震、兑、离、坎四卦;而后天四隅则是指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现在我们读的《易经》是周易,是周文王演化的,是八卦重叠而来的,所以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叠而成的。
复卦和杂卦是针对六十四卦体系来说的。
所谓复卦就是与八个单卦相区别的。三爻的卦称单卦,由两个单卦组成的六爻的卦称复卦。从这个意义上说,六十四卦体系的卦都是复卦。
复卦就是重复。是指上下卦由同一个单卦组成的复卦,所以这样的卦,也叫纯卦,这样的卦只有八个,所以又叫八纯。
与纯卦相对的当然就是杂卦,其他五十六个卦都是杂卦。纯卦秉承的是上一层次八卦的主要特性,所以纯卦自然就是统领杂卦的祖宗卦、宗主卦,所以又有了以八纯为主体建立的八宫卦象体系。这也是《易经》宇宙规则气纯则贵,气杂则贱的体现。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体系下,综卦就是将一个六爻的复卦的上爻和初爻互换;五爻和二爻互换;四爻和三爻互换所形成的新卦。综卦的意义是指有着共同基础上的局部不同,错卦则意味着绝对的对立。所以六十四卦体系中大多数的对卦关系,都是综卦关系,说明了所有的矛盾中,大多数都是同中求异的矛盾。
只有乾(天)和坤(地)、坎(水)和离(火)、小过(雷山)和中孚(风泽)、大过(泽风)和颐(山雷)这四组卦因为各自没有综卦而以错卦的关系组成对卦。其实真正的错卦只是前两组;后两组属于错综结合卦。
而《易经》中代表世界变化状态的64卦及其384爻不过是阴阳因时,因地,因利的互相转换而已。
至于不易,是因为《易经》认为世界有基本不变的天道,那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阴阳循环,无限往复。所以生老病死,盛衰生长,都是这个天道的表现而已。
其实《易经》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例如为人,我们崇尚以诚待人,不自欺不欺人,心平气和;例如做事,我们崇尚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中正平衡,要自强不息,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要坚韧不拔,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急于求成。
所以从《易经》的思想,自然发展出了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方法:中庸之道。
拉拉杂杂,东拉西扯写了不少字,可能有人会问你自己会什么?
经过认真考虑,我认为我会组织打群架。并熟练掌握了4个打群架不可或缺的技术:
1、优化技术:用各种可能的优化方法,通过对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等之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投入产出效率优化。
2、协同技术:用各种网络分工技术,通过对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减少工作流程上下的延迟或等待,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3、组织技术:用各种流程设计技术,通过对系统过程的流程设计,把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分散的任务流程和模块,组装成可以顺畅运转的系统。
4、计划技术:可以把设想变成目标,目标变成一堆任务清单,任务清单变成一群可执行流程,流程变成过程化的可监控成果,最后把这些分散的成果组装成一个整体,实现最终目标。
所以我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技术人员,当然拧螺丝比不上操作工,画设计图比不上工程师,但是我的价值是能够使一个系统组装起来,并正常运转实现预订目标。
这些废话跟读《易经》心得没直接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有间接关系,因为《易经》包含了人最需要的整体观和大局观。所以我认为《易经》虽然不能教你做什么,怎么干,但是能够启发你怎么看,这个更重要,干具体事情毛主席不会比普通人强多少,但是看事情,却比大多数人强十万八千里。
其实怎么干很容易学会。因为完成任务,无非是把目标变成过程,把过程变成步骤,从数学角度而言,步骤就是算法。只是人由于精力有限,能够熟练掌握的无非几种而已。而熟练掌握几种具体做事情的方法,例如目标任务法,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法,不过只需要一年而已,而要形成自己看问题的系统思维模式或框架思维模式,可能得一生的不懈努力。读《易经》,可以使我们从高山到平原。
读《易经》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愚蠢。其实人是很难发现自己有多愚蠢的,倒是很容易发现别人的愚蠢。我们经常身披羡慕嫉妒恨为标志的最愚蠢马甲,招摇过市,得意洋洋而不自知,但是别人都知道。
对《易经》的理解,实际上是对人生的理解,所以必然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加,人生体验丰富,会不断变化。所以如果以后有精力和体力,这份读《易经》心得将不断补充,完善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