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忙总对三体这本小说有一定的误解

飞龙在天

2012-01-09 07:31:00



忙总就像一个老戏迷,看得是韵味和功底,三体这方面根本不行,但是三体轰动一时不是没有他的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新”:
三体这本小说中展示了很多全新的、匪夷所思的构想,在科学上比如:四维空间的具体感官感受、强相互作用材料、智子、二向箔(这个算是100%原创了)、维度打击、低光速黑洞等,虽然我是一个科幻迷,看过几十本国内外的科幻著作,但是真的从来没见过与之相似的构想。
在社会关系展示上,他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想。三体以一个很庸俗的超级危机为背景(外星人入侵,这个题目都快成科幻小说领域的担担面了),但是其具体剧情路线和结局是全新和震撼的。
他也对"费米悖论"提出了一个自己原创的解释,也就是臭名昭著的“黑暗森林法则”,他这个解释几乎肯定是不对的,但是真的从来没有人这么想过。
他对星际战争也提出了全新的场景,就像三体最后一个男配角问女主角的那个问题:"你猜一下,对于一个在技术上拥有几乎无限能力的文明,最有威力的武器是什么?不要从技术角度想,从哲学高度想"(答案不敢剧透)。这个比老科幻中那种什么超新星爆发,制造黑洞等新颖的不止一个档次。

忙总是实干的高手,文学功底很厚,自然不会喜欢三体这种文学功底差,而且架的很空的东西。但是不论喜欢或者应该与否,空想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是普通人生活的调味品和润滑剂,如果空想的足够精彩,很容易让芸芸众生所触动。

打个比方:忙总喜欢看名角唱霸王别姬,也很喜欢看小孩子跳儿童舞,但是应该受不了愣头青打算用摇滚的唱法来唱京剧的。

"费米悖论": 在1950年的一次非正式讨论中,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问道,如果银河系存在大量先进的地外文明,那么为什么连飞船或者探测器之类的证据都看不到,银河系非常古老,如果外星人以光速的1/100飞行,时间也足够他们填满整个银河系。对这个话题更加具体的探讨最早出现在1975年麦克·哈特的文章中,有时也被叫做麦克·哈特悖论。另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是大沉默——即使难以星际旅行,如果生命是普遍存在的话,为什么我们探测不到电磁信号?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01-09-2012 07:34 AM by 飞龙在天.)

5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我看书基本目的第一是为了美感,第二才是其他。一本书,作者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中文都是夹生的,让我相信他的大脑是清楚的,太难了。

捂嘴笑大笑lol


(01-09-2012 07:31 AM)飞龙在天 提到: _忙总就像一个老戏迷,看得是韵味和功底,三体这方面根本不行,但是三体轰动一时不是没有他的道理的,这个道理就是“新”:
三体这本小说中展示了很多全新的、匪夷所思的构想,在科学上比如:四维空间的具体感官感受、强相互作用材料、智子、二向箔(这个算是100%原创了)、维度打击、低光速黑洞等,虽然我是一个科幻迷,看过几十本国内外的科幻著作,但是真的从来没见过与之相似的构想。
在社会关系展示上,他也从一个全......
2012-01-14 12:20:00 回复
飞龙在天
2012-01-15 00:37:00
(01-14-2012 12:20 PM)wxmang 提到: _我看书基本目的第一是为了美感,第二才是其他。一本书,作者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中文都是夹生的,让我相信他的大脑是清楚的,太难了。

捂嘴笑大笑lol


忙总如果连随便翻都看不下去就算了,毕竟不是贵州口味。

三体的作者的文学水平也就是个网络写手的层次,他对一些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其实也是错误的,但他提到的设想以及架构跳出了其他所有人的思路,让人耳目一新,让人产生世界原来可以这样的感慨。

中国很缺少这种人和精神,因此中国的产品就没有独特的风格,老是一种跟随的学徒心态。毛子的武器和美国的武器就有那种独创性的风格,看看苏27提出的战斗机大航程概念,看看SR71的发动机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看看F117的隐身,看看米格25如果实现3倍音速,无不体现着对规律独特的理解以及思维的舒展。

歼20是中国最近少有的例外,这个飞机散发着“老子独一无二”的霸气,其实高铁也有这种气息,但是...。

中国是世界第二了,但是我认为只是规模大,水平还差的远。中国的发展战略是跟随,这个可以省一些劲,避免一些风险,但是容易被人下套,毕竟是人家走过的路,幸好中国国运还不错,总是有人被先套上了,给中国一个警示。苏联是个例子,东南亚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都是。

我在做科研的时候发现,原创性越强其实越容易得到成果,而不是大家理解的更难,原因很简单,真正新的东西往往有预想不到独一无二的价值。跟随的往往更难,水平越高的研究领域跟随越难,里面有数不清的陷阱(各种误导),前段时间看到说一个初中毕业的人按一张原理图自己搞坦克稳像火控,结果性能远远超过负责仿制的某个实物研究所的产品,这个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必然。

个人认为中国的跟随式发展马上就要进行不下去了,因为你已经是天下第二了,可学的会急剧减少的,难度和代价急剧加大,最核心的其实又都在天下第一家里(欧洲的那些技术不无小补,但是不足以改变中美的力量对比)。

这个时候原创其实成了中国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了。特立独行和冒险应该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年轻人的难免天真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
华罗庚对我们讲过:有猜想,有创意很好,但是不能乱想,乱想不但浪费别人时间和自己精力,也展现出一个人的素养太差,丢科大的脸。

捂嘴笑大笑lol


2012-01-15 11:45:00 回复
砺剑
2012-01-17 16:08:00
(01-15-2012 11:45 AM)wxmang 提到: _华罗庚对我们讲过:有猜想,有创意很好,但是不能乱想,乱想不但浪费别人时间和自己精力,也展现出一个人的素养太差,丢科大的脸。

捂嘴笑大笑lol

不知忙总看不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我看过一些比较喜欢

这个三体提出的问题和框架,有评论说过阿西莫夫此前已经演绎过,但是没有三体这么宏大,三体能有这么多轰动也是属于国内缺少这样题材有力作品,但是中国硬科幻的作家总体来说还是比美帝的科幻作家来说专业性和幻想能力上要弱两代人吧
阿西莫夫的当然看过。我一直搞不清楚科幻跟科普的区别,我觉得采用的科学原理应该靠谱才能叫科幻,否则应该叫玄幻。

《三体》在这个定义下,显然属于玄幻。

捂嘴笑大笑lol


(01-17-2012 04:08 PM)砺剑 提到: _不知忙总看不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我看过一些比较喜欢

这个三体提出的问题和框架,有评论说过阿西莫夫此前已经演绎过,但是没有三体这么宏大,三体能有这么多轰动也是属于国内缺少这样题材有力作品,但是中国硬科幻的作家总体来说还是比美帝的科幻作家来说专业性和幻想能力上要弱两代人吧
2012-01-17 16:20:00 回复
渔樵山人
2012-01-17 22:51:00
(01-17-2012 04:20 PM)wxmang 提到: _阿西莫夫的当然看过。我一直搞不清楚科幻跟科普的区别,我觉得采用的科学原理应该靠谱才能叫科幻,否则应该叫玄幻。

《三体》在这个定义下,显然属于玄幻。

捂嘴笑大笑lol
科普讲的是已经有的科学,科幻讲的是可能有的科学。玄幻讲的是超科学。科普靠谱应该是说表述的科学原理正确无误。科幻和玄幻靠谙的原则应该是自洽,三体的问题在于不能自治。他的维度理论和他的维度战争完全不能相容。事实上,不同维度和不同维度之间的战争被科幻作者放弃就是因为说不通。所有战争的目的都是要占有资源。不同维度之间的资源完全不能互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空间。三维空间的人要二维空间做什么用?不能解释不同维度的资源就无法产生一个冲突的原因。美国的“9号空间站”用了个时间维度上不同的智力存在。只是把通常时间维度从线性变成非线性就发现完全不能用这个想法发展出完整的故事。失去了线性的时间把人类所有的逻辑都颠覆了。没有因果,没有先后,所有的过程,包括人的生命,都失去了意义。在尝试了几集以后,基本上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把这个存在作为一个超级做弊器。偶而用上一次把主人翁从不可能中救出来。在这个不靠谙的基本点上,三体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社会体系,可是却没有相应的人物和人物活动来支持这个体系。作者不得不时不时的站出来解释,结果搞的作论文太乱,作小说太干。根本没法让人看下去。以山某看来,所有大家认为三体的优点恰恰是这本科幻的缺点。说到底,科幻中重要的不是科学而是小说。所有优秀的科幻首先是一本优秀的小说,然后才是科学,最后才是幻想。
很赞同你的观点,不管科普还是科幻,一定不能与现在的科学理论或常识抵触,必须自圆其说。不然就是玄幻。

讨论维数问题,就离不开数学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而不能随心所欲。

捂嘴笑大笑lol


(01-17-2012 10:51 PM)渔樵山人 提到: _科普讲的是已经有的科学,科幻讲的是可能有的科学。玄幻讲的是超科学。科普靠谱应该是说表述的科学原理正确无误。科幻和玄幻靠谙的原则应该是自洽,三体的问题在于不能自治。他的维度理论和他的维度战争完全不能相容。事实上,不同维度和不同维度之间的战争被科幻作者放弃就是因为说不通。所有战争的目的都是要占有资源。不同维度之间的资源完全不能互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空间。三维空间的人要二维空间做什么用?不能解释不同维度......
2012-01-18 11:03:00 回复
风云际会
2012-01-19 10:28:00
三体确实只能叫玄幻。我也是经人推荐翻了几十页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里面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结论的陈述可以用无知和谬误来形容。之后就再也没去翻过了。


(01-17-2012 04:20 PM)wxmang 提到: _阿西莫夫的当然看过。我一直搞不清楚科幻跟科普的区别,我觉得采用的科学原理应该靠谱才能叫科幻,否则应该叫玄幻。

《三体》在这个定义下,显然属于玄幻。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01-19-2012 10:29 AM by 风云际会.)
推荐的人说是用弦论写的。2002年的时候,某个从普林斯顿回来的家伙,经常强行向我介绍他的工作:弦论,所以基本概念是知道一点的,后来又看了格林的《宇宙的琴弦》,所以不能说完全白痴。所以我觉得说《三体》是胡思乱想比较好,再加上文笔拙劣,实在就没兴趣了。

捂嘴笑大笑lol



(01-19-2012 10:28 AM)风云际会 提到: _三体确实只能叫玄幻。我也是经人推荐翻了几十页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里面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结论的陈述可以用无知和谬误来形容。之后就再也没去翻过了。
2012-01-19 10:38: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