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搬家帖)黔北蜀南竹海

朗朗天

2011-12-02 23:30:00



黔北蜀南竹海 [ 朗朗天 ] 于:2009-11-29 02:03:19 复:2563300 总阅:8000

蜀南竹海,黔北竹海。哪一个是真正的竹海?

都是。

哪一个更为神秘?大概是黔北。

黔北竹海主要在赤水、习水,如果要把与这两地临近的桐梓县(有方竹40万亩)也算上,也无不可。

赤水是中国第一个以行政区域命名的风景区,叫“赤水风景名胜区”。这个景区里面有一个竹海公园,在野竹坪,以楠竹为主。在那里,高处观景的楼叫“观海楼”。登楼,看到的自然是竹海。

赤水竹海的楠竹来自福建上杭县张芬。

清朝时候,上杭张芬一个叫黎理泰的客家小伙子投亲靠友,到几千里之外的赤水谋生。数年后,成为当地一家人的女婿。

黎理泰在赤水站稳脚跟后,曾两次回到上杭老家,一次将两个弟弟(一说三个)带到赤水谋生;一次准备接母亲到贵州看看她从未谋面的儿媳、孙子,安度晚年。

老太太第二次见到赶了几千里路回来的黎理泰是如何的高兴如何的泪如雨下,不得而知。但她最后决定留守老家、不去贵州。这个决定深刻的影响了今天赤水的产业结构。

黎理泰与老母分别时,用小木桶移栽了四株上杭的楠竹幼苗,经江西、湖南回到贵州。这四株上杭楠竹苗,奇迹般地活了三株,黎理泰把它们种在赤水住宅的房前屋后。

几年后,黎理泰宅院附近的楠竹巍然成林,邻里乡亲纷纷来要种苗,他都慷概给予。40年后,赤水的楠竹越过了省界,向蜀南合江、泸州的山野蔓延过来……

黎理泰后来发财了,花钱捐了一个官,但依然乐善好施。

黔北的竹子多了,赤水楠竹在一百多年前就成为四川自贡盐井的引流管、枧……野竹坪在20年前成了竹海公园,现在贵州最大的竹浆造纸项目也在赤水。赤水盛产竹笋、竹制品,老百姓就在政府提倡“退耕还林”的时候,搞起了“退耕还竹”。现在到赤水旅游,当地很有特色的竹笋火锅、凉拌竹笋、爆炒竹笋等等“熊猫菜”,很多原料就是“退耕还竹”的成果。

福建上杭的乡亲,可能很多都不知道黎理泰在贵州遵义的赤水受尊敬的程度。赤水当地的老人,大都记得“闽苗三株化竹海”的掌故。

蜀南、黔北,原来就都有金竹、斑竹、水竹、慈竹、苦竹、方竹、藤竹。但楠竹(毛竹)由福建到黔北,又蔓延到蜀南,则是这两地竹海最有传奇色彩的一笔。

顺便说一句,赤水楠竹对中国革命也是有贡献的。1935年,红军长征到贵州,四渡赤水期间,多次在赤水河边就地取材,用楠竹绑扎浮桥。只是当年那些从宁化、长汀一路走来的年轻的福建苏区的中央红军,不知道楠竹也是他们的“老乡”,300年前由黎理泰一路呵护来到贵州。

2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对赤水,我唯一的印象就是吃:玉兰片烧肉,赤水豆花,糟辣椒炒方竹笋,蹄髈烧笋尖,苦竹笋凉拌,竹荪炖鸡,蕨菜炒腊肉,清水煮赤水河野鱼(现在不让吃了,国家二级保护),朝天椒炒竹鸡,干豆豉炒石蛙,铁板娃娃鱼,红烧乌梢蛇,臭豆腐炒回锅肉,火爆双脆(腰花和肚尖),海椒醡蒸香肠。。。。。。等等,口水都出来了。

捂嘴笑大笑lol

(12-02-2011 11:30 PM)朗朗天 提到: _黔北蜀南竹海 [ 朗朗天 ] 于:2009-11-29 02:03:19 复:2563300 总阅:8000

蜀南竹海,黔北竹海。哪一个是真正的竹海?

都是。

哪一个更为神秘?大概是黔北。

黔北竹海主要在赤水、习水,如果要把与这两地临近的桐梓县(有方竹40万亩)也算上,也无不可。

赤水是中国第一个以行政区域命名的风景区,叫“赤水风景名胜区”。这个景区里面有一个竹海公园......
2011-12-03 12:07:00 回复
洪山松
2011-12-03 13:48:00
忙总,这些菜名让我这个吃货坐在电脑前直流口水啊!馋嘴冒昧问一下,像 干豆豉炒石蛙 和 红烧乌梢蛇 这种菜能在赤水哪个地方吃着?


(12-03-2011 12:07 PM)wxmang 提到: _对赤水,我唯一的印象就是吃:玉兰片烧肉,赤水豆花,糟辣椒炒方竹笋,蹄髈烧笋尖,苦竹笋凉拌,竹荪炖鸡,蕨菜炒腊肉,清水煮赤水河野鱼(现在不让吃了,国家二级保护),朝天椒炒竹鸡,干豆豉炒石蛙,铁板娃娃鱼,红烧乌梢蛇,臭豆腐炒回锅肉,火爆双脆(腰花和肚尖),海椒醡蒸香肠。。。。。。等等,口水都出来了。

捂嘴笑大笑lol
我去的时间比较早,20来年前,当时是在政府招待所和县城里面的一个饭馆用餐。这些菜现在应该很多地方都有,不过找当地人问问比较可靠。只是有的菜是应季的,不是季节吃不到。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1:48 PM)洪山松 提到: _忙总,这些菜名让我这个吃货坐在电脑前直流口水啊!馋嘴冒昧问一下,像 干豆豉炒石蛙 和 红烧乌梢蛇 这种菜能在赤水哪个地方吃着?
2011-12-03 17:07: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