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忙总的降龙十八掌打完收功,很是提气,广大群众跟在帖子后面纷纷表示:为国家的进步而骄傲!希望能为国效力!
我的心里却很是疑惑,到底是谁干出了这些成就?为什么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不认识这样的朋友呢?
有一个在央企总部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公司很牛,搞什么的都有,钱多项目多,但是他的工作就是负责给海内外的同事寄一些东西,身边也有海归,在办公室负责扫描复印呢。公司的福利超好,事情也不多,办公室环境也很宽松,斗争主要是在中层以上,所以目前他的小日子还是很滋润的。
有一个在央企研究所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单位是全国唯一的***,但是水平很是一般,全所就做两三个项目,一做好几年,号称有什么突破,可是自己和世界同行比较一下,却总也感觉不出来。大家更有感觉的是外派学习,学到什么看个人机缘,但是每天的补贴却是实实在在的外汇。
有一个在地方国企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公司的效益还行,做的产品很多都是国内都是独一份,只是局限于单一领域,缺点是企业员工的工资太少,如果是外地员工扣除房租水电,基本上处于平均很偏下的水准,买房就更不指望了。他的感觉是一年不如一年,因为企业产品的升级速度太慢,开发一个产品要很久很久很久...。而该公司的前技术负责人离职单干,并带走一批技术骨干,那边的新公司蒸蒸日上,新设备层出不穷。
有几个在民企工作的朋友说,公司刚开始还不错,上下同欲,奋力拼搏。慢慢的企业变大了以后,就开始越来越像国企,各种扯皮推诿、明争暗斗、以权谋私就开始。有的没有熬住,被排挤后跳槽也不如意;有的站队失败,只求勉强度日。他们回想起来,年轻的时候为了追求所谓个人技术能力,不想为了稳定的生活去国企论资排辈(当时大多数人对国企的印象),就想着去民企努力拼搏;到头来,反倒连个稳定都没有捞到,现在想想所谓的“技术能力”就觉得可笑,一个人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有一个在外企搞商务的同学说,她一个月有20天都在出差,钱是赚了一些,就是没空花,到现在还没有男朋友。身边的同事每个月都不一样,进进出出,也没有什么感情,总觉得生活很孤单,只剩下工作了。外企的工作也就那样,替鬼子忽悠国人,慢慢的也就是例行公事了。还有一个在外企搞技术的同学说,他的工作就是用外国人做好的设计软件和设计手册,照猫画虎,实在不行就给国外发邮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反正待遇还不错,就这么过吧。
有一个在总**部的朋友说,他当年毕业时放弃很多机会而选择去***部的时候,也是热血沸腾,进去以后没想到,亲眼看见成百上千万的经费竟然是在牌桌和酒桌上分配的,这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他们在学校的时候都还不错,从事的也算是各行各业,可是都在抱怨,但是国家就这么一天天的强大,社会就这么一天天的在进步。
那么,到底是谁在为这些国家的重大项目做努力呢?是谁在做这些让人心潮澎湃的工作呢?他们之中,应该有生产工人,应该有工程师,应该有行政人员。他们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工作对国家的意义,工作应该是紧张繁忙而充实的,精神应该是饱满的。可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遇见过?为什么我从来不认识这种对工作充满自豪与热情的人呢?
难道,我和我的朋友们都错过了?我们,只是打酱油的?我们,只是见证和亲历者,却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还是角度问题?
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个体,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如何融入国家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努力成就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至少,不能在和孩子提起书上的种种伟大成就,淡淡的告诉他:孩子,当时你爹我只是忙着当房奴。
本文的行文有些灰暗了,第一次发主题贴,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