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提供一点基本信息,有兴趣自己去详细调查。
枪手文章要点:来源: 经济观察报(北京)2010-02-05
http://www.eeo.com.cn/eeo/jjgcb/2010/02/08/162569.shtml
1、中国的钾肥已有超过50%的份额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目前钾肥自给率尚不足30%,每年需要进口500万吨—700万吨钾肥,为此中国每年支付至少200亿元人民币。
2、2008年,进口钾肥合同价格高达565美元/吨,现货价格一度高达1000美元。中国市场由此步入高价钾肥时代,带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一路飙升。
3、必和必拓对钾肥的布局,几乎与中国开始谈判同步。目前其计划产能至少1000万吨,占全球钾肥产量的25%。
4、2008年加籍华人周丹元两次回到中国寻求帮助时,没有引起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兴趣(
他们没有说寻求什么帮助?实际上是找钱来搞勘探)。
5、必和必拓2010年1月28日宣布斥资3.41亿加元(约合22亿元人民币)收购她的钾肥公司。(
这个消息来自周丹元自己,实际是不是那么回事情,有兴趣自己上必和必拓公司网站查:关键是收购条件和价格)(实际上必和必拓也想收购加拿大的PotashCorp,Boulder,Young等。)
6、周丹元掌管着加拿大第二大钾肥勘探开采权益的拥有者(
注意这里是钾肥勘探开采权而不是储量,经常被人偷换概念成第二大钾肥公司,因为加拿大最大的钾肥公司市值350亿加元的PotashCorp,而周丹元公司市值只有3亿加元,你大概知道这是潘长江在跟姚明比身高,四脚蛇非要说自己是扬子鳄了)——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 (CanadaAthabascaPotashInc)。这个公司位于全球钾肥资源最富集区加拿大的萨省,目前拥有约380平方公里钾盐储量区勘探开采权益,并拥有其他多处勘探开采权益区块,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
上述是枪手文。
事实上是什么呢?
商务部资料:加拿大阿萨巴斯卡钾盐有限公司(Canada Athabasca Potash Inc) 2006年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市成立,2007年12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的主板上市(API-TSX),市值三亿多加元。
这个公司主要从事钾盐勘探投资项目(
注意是勘探投资,不是开采钾盐,所以只是一个服务公司)。该公司也是
中国钾盐分会的理事会员。
该公司为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第二大勘探开采权益拥有者。近期已完成首期全资红宝项目东部的二维与三维地震法和钻井勘探,储量结果正确。将就该地区建设钾盐地下开采矿进行初期可行性研究、环保评估与政府许可申请等。(
可是储量数据在哪里呢?)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钾盐公司的发起人和主要股东是周丹元女士(Ms.Dawn Zhou),目前任公司总裁与首席执行官。她于1988年获得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硕士,拥有加拿大
注册管理会计师资格,1990年代后在萨斯喀彻温省
开办会计师所和管理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为中国公司投资当地石油业,组建企业等提供咨询服务。
至于钾肥供给关系的事实是什么呢?
请看: 中国钾肥供应充足 “垄断说”不成立
http://news.hexun.com/2010-10-14/125126191.html
要点:上海钾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会长魏成广说:
1、中国钾盐资源不仅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有分布,而且在新疆、四川、贵州、陕西、西藏、云南、甘肃、湖北等地也发现了钾盐板块,估算钾盐资源可供开采量10.21亿吨。
2、魏成广对于国内外有些人关于钾肥供应和需求量的数据产生了质疑。“按照某些说法,我国目前的钾肥需求量在1000万吨, 50%的钾肥需要进口,这个数据是怎么出来的?”
以全国13亿亩土地为基础(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6%),根据农业部的标准计算,我国目前需要的钾肥量大约是600万吨--700万吨(考虑到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不同,这个数据会略有出入,但是绝对不是1000万吨)。
3、实际上因为2004年开始,国际钾肥价格开始上涨,这为中国的钾肥工业创造了时机,促使青海盐湖、新疆罗布泊盐湖为主的钾肥生产基地迅猛发展。2009年两大基地生产的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肥等三大矿物钾肥数量合计达550万吨(折合成氯化钾实物量),而我国2009年的钾肥消费量为670万吨,自给率超过82%,远远超过50%。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营销公司总经理徐世森说:“预计今年(2010)国内整体的需求量为700万吨左右。青海盐湖集团今年计划生产200多万吨,目前已经销售了100多万吨。从目前企业库存来看,青海盐湖集团和周边企业整体库存在400万吨左右,而下半年国内需求量为300万---350万吨,所以国内钾肥的供需关系并不紧张。”
4、从国内已经开工和正在分期建设的钾肥项目来看,一两年内中国将再新增300万吨以上的产能。未来3年内中国自产钾肥将超过800万吨。所以中国并不缺乏钾资源,钾肥实现自给已为期不远。
同时国投集团、云天化集团、中国水电矿业公司、中农集团、四川开元集团、中川国际矿业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分别在老挝((老挝5亿吨储量)、加拿大等国进行钾盐矿产开发和勘探。
目前在老挝的钾肥生产基地已初露轮廓,预计年底将投产10万吨产能,5~10年内钾肥产能有望发展到300万吨以上。加上其他在境外建设的钾肥项目,累计产能将达800万吨。这些项目将在10年内建成投产。按照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预计到2017年中国钾肥产能可达到2000万吨(含境外投资项目),届时产能过剩将成为必然,一举从钾肥进口国演变成为出口国。所以即使中国未来钾肥消费量达到1000万吨,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也会满足。
5、目前全球钾肥产能已经达到了7000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1.2亿吨以上。这样即使必和必拓收购成功达到2700万吨的产能,也只占据全球产能的22.5%——无法形成垄断。
6、而从实际消费量看,根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农业委员会的分析报告,全球2009年钾肥消费量只有4500万吨,未来每年将以2%--3%的速度上升。即使按照3%的速度上升,至2020年的钾肥消费也只有6000万吨左右。如果所有钾肥新增产能全部投产,全球钾肥产能过剩将达到100%。
7、从钾肥进口量和价格来看,海关总署2010年1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钾肥进口只有200万吨左右,比2008年下降了60%左右。而2008年进口量已经比2007年下降了44.19%。由于中国需求的萎缩,2009年全球钾肥贸易量降至30年来最低。钾肥进口价格,2004年以前为120美元/吨,2008年涨至700美元/吨,2010年跌至400美元/吨以下(中国通过谈判成功拿下全球最低价350美元/吨)。
8、对于此次的世界钾肥收购风波,魏成广认为价格垄断说基本不成立:
“我国拥有钾肥进口成熟的谈判模式和较强的议价能力。钾肥谈判企业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不会像铁矿石一样造成谈判的恶果。”
实际从2005年开始,由五矿商会组织中化集团、中国农资集团等10多家企业与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的钾肥巨头进行谈判。由于钾肥进口后需要销售,拥有庞大销售网络的中化、中农在谈判中逐步具有了实际话语权。“2009年,随着国内产量的稳定增长和自给率的上升,与其他钾肥进口国相比中国通过谈判实际上获得的进口钾肥价格处于较低水平。”
因为收购风波,加拿大钾肥的股价近期一路暴涨,从7月的约90美元涨至目前的逾150美元。这期间加拿大钾肥一直在寻求更高的出价者,并不时爆料有新的竞争者入局。(
枪手文怎么说的:“按照必和必拓最新提出的390亿美元收购方案,现在每吨375美元的钾肥价格,未来必须还再提高将近一倍,也就是达到每吨600美元左右才能收回成本。”)
9、事实上2009年国内钾肥库存量非常高,仅青海察尔汗地区生产企业就库存200多万吨,山东临沂地区库存量达100多万吨,估计全国剩余库存量高达800多万吨(包括2008年剩余结转量680万吨和2009年预计进口量200万吨)。但2009年实际消费量预计不超过600万吨。
10、2007年,国内一些企业在判断市场趋势时不冷静、不理智,全年进口的钾肥900多万吨没有完全消费掉,2008年又进口500多万吨,给国际上造成一种错觉:中国钾肥需求量很大,结果是国际价格直线上升,随后又骤然下降,导致许多企业因进口钾肥而损失惨重。
http://feiliao.d288.com/yjxw/65114128773.html
11、而周丹元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这个看多伦多交易所数据就可以了。
至于周丹元钾肥项目:周丹元自己说法是:两次回到中国为开发一个钾矿寻求帮助。但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前往加拿大具体考察周丹元的钾矿。
为什么呢,因为她要的钱太多了。一个成型的钾肥矿,投资需要上百亿元,建设周期需5-7年;同时,修建配套的铁路和码头也需要不小的投入。中国央企没有一家有这个权力。


(11-25-2011 11:03 PM)洗心 提到: _花谢了。 你上次提到钾肥的例子能够详细讲一讲吗? 这个不应该涉及中投吧,但同样是做买办而不得的人大骂做事的人是汉奸,算是比较有典型意义。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26-2011 08:37 PM by wxmang.)
2011-11-26 11:4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