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遵义话简介

wxmang

2011-11-16 11:28:00



捂嘴笑
大笑



今天的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州口音)。

播州方言区千里同音,是播州杨氏土司时代采取的推广普通话政策,不过那时的普通话是播州话。今天的遵义话通行千里,这是播州杨氏土司700年统治的痕迹。

播州口音的特点是大声武气,一字一腔,一语一韵,气势逼人。例如这句:今晚兮待我屋诶头歇嘛,把铺盖坝几(今天晚上在我们家睡嘛,把床单被子铺好)。再例如:喊你买入艾,买蝈逗,买来啷个策嘛,入都没得!(喊你去买肉,你去买骨头,买回来怎么吃,肉都没得)

这两句都是典型遵义话,只是发音没法用汉语拼音标明,例如“屋诶”和“蝈逗”,都无法用普通话准确把音注出来,因为发音方法与普通话不一样。

遵义话有19个声母,36个韵母,即使有的声母,也与普通话有差别,例如发“勒”是有尾音“额”的。而且无入声。

遵义话有特殊的语法结构,例如典型的就是名词后接量词结构:碗个,笔支,桶挑,扁担根,衣服件,裤儿条,孩子双(鞋子),东西些等等,而且这种结构一般作为句子主语,例如:人些都走咯;牛个拉去关了;菜些放在哪堂的吔?而且人个不等于人一个,牛些不等于很多牛。

此外还有“X的+量”式和“V得成”式两种语法格式,例如:他在策二的碗(他在吃第二晚饭);飞的个就过来了(飞来了);火燃起来了,煮得成饭了;下雨了,洗不成衣服了等等。

下面是一些收集来的一部分遵义话中市井用语的常用单词(知识分子用语比较文言化),用普通话发音来表达,注音尽可能靠近,但是差别仍然是明显的(这些发音与当地少数民族发音相当接近,例如仡佬族)(实际上在中华书局出版的《遵义市志》中,收集了上万个这种常用词,我不想写论文,就不复杂化了):

1、古倒——硬要的意思,非要不可。例如:嗯是要古倒起整索?(莫非非要干不可?)

2、姑倒和酷倒——都是蹲下的意思,只是姑倒是名词,例如:他是姑倒的(他蹲着);炮弹来了喔,展劲酷倒(炮弹来了,快点蹲着)。

3、割裂——打架。例如:两兄弟又割裂了,血都打出来了哟。

4、板命——形容人快死时的垂死挣扎。例如:嗯是在板命索,半夜三干的还在惊哪武叫。(半夜还在闹,是不是要死了。诅咒别人死)有时也形容某人非常非常努力,使出了吃奶的劲(不过是用在调侃场合)。例如:龟儿笨戳戳,板起命都考不上个中专。(就是个笨蛋,拼老命都考不上中专)

5、幺二和三的——咿唔呀唔的。形容那种张扬跋扈状态。例如:格老子幺二和三的,了不起嘛,衣裳角角(读juo)都惨得死人。(无法直译,一般是下级对上级不满的牢骚话,大意是:太张扬霸道不可一世了,衣服带起的风都能打死人)

6、湾酸——不耿直,虚伪,装B,扭捏作态。例如:你龟儿太湾酸啰,啥子了不起嘛?(经常是劳动人民对知识分子说的语言)。

7、儿马婆——特别疯的15岁以上的女孩。例如:这个姑嬢啷个是个儿马婆哟,以后朗格嫁得出切哟。

8、一痴一缩——做事不果断,犹豫不决。例如:打麻将的时候,经常说:一痴一缩,老命出脱。

9、日决——骂。例如:你狗日的日决我,老子整死你。

10、绍皮——丢脸。例如:好绍皮喔。

11、千翻儿——调皮。例如:这两个娃儿憨千翻儿(两个孩子太调皮了)。

12、烂丝儿——骂人的话,私生子,弃婴之类。

13、捱刀砍脑壳的和背时砍脑壳的——不用解释,都是骂人的。

14、拷(读一声)沙罐儿的——枪毙打脑袋。

15、不听叹——不听教育。例如:这个娃儿嗯是不听叹,花迷失脸的就要上学(花迷失脸指满脸花呢糊涂)。

16、姨芬儿——连襟。

17、辣杀得很——特别不讲卫生。估计是邋遢得很的转音。

18、窝腻——吃东西。例如:小娃儿眼大肚皮小,争几来又窝腻不倒。

19、嚼筋——嘴巴不承认错误,还顶嘴。例如:这个娃儿嘴壳子嚼筋得很(嘴硬还顶嘴)。

20、逆嘴——顶嘴。例如:你还敢逆嘴?

21、球戳戳和戳笨鸡——都是笨、憨、办事不得力。例如:你这个戳笨鸡,啥子事情办得成?或你这个球戳戳,别吹壳子。

22、板眼——机灵的想法。例如:这个娃儿小板眼好多喔。

23、啷个开交哟、啷个得了哟和啷个妖台哟——怎么办哟?

24、哦豁——完蛋的感叹词,例如:哦豁!老子又搞忘罗。但是单独一个“豁”字用时,就是欺骗,哄骗的意思。例如:你莫豁我哟(你不要骗我喔)。

25、撇托——简单、容易、便宜。例如:打倒美国鬼子,想得那么撇托?

26、麦(me)倒——以为。例如:我麦倒起要下大雨的。

27、紧倒——老是、经常。

28、豁皮——不要钱的东西,占便宜。例如:走,跟倒几去吃豁皮。

29、答丹儿——把头发扎起来就叫扎的答丹儿。  

30、花儿马塔的——颜色太复杂了,看得人眼花缭乱。

31、衣教——顺从。例如:老子嗯是不衣教喔。

32、落教——讲义气,仗义,够朋友。例如:罗哥嗯是落教得很。

33、哇抓——不干净,脏。例如:哇泥哇抓,吃了变菩萨

34、吊歪——顶嘴,反抗。例如:你给老子还敢吊歪? 

35、哈(读二声)劲儿——咯吱。

36、妖颜儿——扭扭捏捏,做作包装。例如:你一天嗯是妖颜儿得很。

37、寡——很、非常、特别.例如:寡求难吃,寡求丑。

38、几多——和寡的意思一样。例如:几多烦,几多丑

39、阴倒——作副词,是还有点、挺、表现的不明显但实际上是这样的意思。例如:这个人阴倒烦嘎;作动词,是闭嘴,不要发出声音。例如:给我阴倒几,不要闹,一哈儿着别个听倒咯。

40、惯事——溺爱。

41、不耳舌——不理睬。

42、各人——自己 。

43、清丝古亮勒——清澈明亮。

44、共重——仅仅。例如:我共重就得一块钱(我仅仅就只有一块钱)。

45、槁儿——捡便宜的人。

46、椭二——不务正业的人

47、兜几条——逗着你跑

48、尖花儿——聪明且嘴巴很犀利。

49、牙欠儿——顶嘴很厉害 ,嘴巴嘿厉害,叽叽喳喳的小姑娘

50、嘎嘎——肉。例如:嘎包。(肉包子)

51、碟住点嘛——赶紧点儿 。

52、冻门边——对面。

53、搂舌——使劲。例如:搂舌点噻,没吃饱索?

54、这干塘儿——这里。

55、在那环边——在那旁边。

56.冒皮皮和冲行(hang)夺十——认为自己很不得了。

57、产尖夺十——形容老爱插嘴,贬义词 。

58、魂爱——总是、老是。

59、冷冰十堂勒——形容非常寒冷,寒冻的意思 。

60、邵幺爸儿——古惑仔、混混。

61、雄——喜欢、感兴趣(只在东边几个县说)。例如:我雄期糯米饭。(我喜欢吃糯米饭)

62、粉儿——准、多指瞄得准的意思。例如:你的枪法好粉儿哟(你的枪法很准)

63、央——哄或讨好的意思。例如:他一天就把她央到几勒(他整天就哄着她,讨好她)

64、牙咪——杨梅 。

65、恩珠儿——樱桃。

66、螺丝拐——脚踝。

67、连尔杆——小腿骨。

68、架事——开始。例如:我架起过事噻。(我准备开始了)

69、古吃霸修——霸道,蛮横。

70、妖烧——妖艳、迷惑。

71、打鬼——指男人去找女人。

72、猴儿包——腮腺炎。

73、削(xue读二声)——形容人很抠门。

74、踏雪——侮辱。例如:他着踏雪惨了喔。

75、瘦壳铃铛——形容人或动物身体很消瘦。

76、母儿——妈妈的意思。

77、嘿捉——使劲。

78、哈撮撮——笨,傻。

79、格逗——树根。

80、居——用尖的东西戳,居居指尖状物。

81、杀铁——收拾、整理。

82、爪——踢。例如:爪决球(踢足球)。

83、密头儿——游泳的时候潜水。例如:这娃娃一个密头儿就爪好远喔。

84、西标——哭泣。例如:这娃娃没出息,碰到屁大事情就会西标。

85、嗯斗十三儿——凭真本事。例如;他考上大学是嗯斗十三儿。

86、吹昂昂儿——吹口哨以及能响的乐器,例如笛箫唢呐小号之类。

87、晓得个汆汆(实际是铲铲)——什么都不知道。(在遵义话里,铲铲,读汆汆,和捶捶,都是否定感叹词,强调语气。这个在普通话中很少见,普通话的感叹词很少有否定意思,但是遵义话大量使用否定的或贬义的感叹词,例如球戳戳,笨戳戳的“戳戳”就是贬义感叹词,强化情绪。再例如:好个捶捶。就是用捶捶这种感叹词极端强调自己认为不好,且表达愤怒的情绪。)

88、绷面子——死要面子。例如:你就晓得给老子绷面子。

89、红爱——喜欢。例如:你红爱是喜欢钻牛角尖。

90、鬼火戳——形容冒火。例如:今天被交警罚款了,老子鬼火戳。

91、摇裤——内裤。怀疑是腰裤转音。

92、杀片孩——拖鞋。

93、弹得起——真拽,能撑住场面的人。

94、爪咪和爪瞌睡——打瞌睡。

95、蒿枝棍——指人太瘦了。例如:你看你哟,长得像蒿枝棍一样。

96、 邀台和归一——都是结束了,完蛋了。

97、 邀不倒台——形容人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样子。带有蔑视,
  
98、红换——经常,老是。

99、 展劲——使劲。例如:吼的好展劲,吼得好昂(读一声)。

100、 昂(读一声) —— 声音嘹亮。

101、 喳翻翻的——形容说话做事太大声、招摇,生怕哪个不晓得。

102、 嗡几——盖好。例如:把被条嗡几(盖好被子)。
 
103、 雕住——故意。

104、敌住——快点。

105、 不捏社好 —— 不知好歹。

106、 石篼 —— 石头。

107、 舌条儿 —— 舌头。

108、 窝火连天的 —— 形容一个人声音大,疯喊疯叫的。

109、 喳 —— 罗嗦.有时候也作为中性词,意为聊天,或者留言。

110、 逗头 —— 对头,就是。

111、 杂复——叮嘱。

112、 高几、高底——上面。

113、 热你的坟——骂人的话:操你祖宗。

113、 啷过——这样。

114、 射——是。例如:射白射有射?射白射处理白下来?(是不是有事?是不是处理不下来?)遵义话读“不”发白的音。“不是”读白射。

115、 梭——走,离开。

116、 抛杀——浪费。

117、 真天——今天。

118、 神到——挨,承担,忍受。

119、 朽——疯、闹、戏弄的意思,就是做一些搞怪的事来博取别人的注意与喜欢,但反而往往会让人有点厌烦,但又不是很讨厌。遵义有句话:美女怕羞夫。还有遵义人也常说:我不和你羞哈。

120、 璇——和朽的意思有点一样,但主要做形容词,遵义话说一个人璇得很,就是指这个人一天不正经,就爱做些搞怪的事情来博取别人的喜欢,你说他他也不生气,就和你一天嘻嘻哈哈的,说他他也不怕。遵义有句话说:不要一天璇皮答脸的。

121、 顶董翻正——弄出特别大声的叮叮咚咚的响声,像是要把房子弄塌了一样。

122、 不待贵——不懂得珍惜。

123、 精佑——照顾。

124、 门天——明天。例如:真天不切咯,门天再切。(今天不去了,明天去)

125、 一法式——一下子。例如:老子给你一法式。

126、 瓤(读一声)——软、没有精神、没有力气、无精打采。

127、 肚鸡眼——肚脐。

128、 安逸——舒服。
  
129、 搞到事——得到好处。

130、等哈哈——等一会。

131、 麦到起——以为。例如;我麦倒起会下雨。

132、 脱根——没钱了,穷;还有个意思就是约会约好了,但到时候没有来。

133、打倒了——很倒霉,失败了,多指赌输了。遇到了很烦的事或人,做什么事情不顺心。例如:今天老子真的是打倒了,遇到这种人。

134、 决人——骂人。例如:一天热妈到娘的就只晓得热决人!(吵架常用语)。

135、 洋汆(铲子),窝翘(簸箕),开山儿(斧头)。

136、 洞门边——对面。

137、 岔岔裤---开档裤。

138、胆胆儿——那些不听话爱调皮的小孩子(小狗剩)。

139、 板扎——踏实,又说铁砸,又形容一件事很惊人,或者形容一个人做了一件很惊人的事,例如:真的板炸。

140、 眼气——炫耀。在别人面前显摆,故意说一些别人没有但自己有的好的事物或者经历,但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熟悉朋友之间的一种玩笑,有点故意逗别人的感觉。

141、 洋海椒——西红柿。

142、 巴令不得——渴望。特别想一件事情发生,巴不得一件事情发生。

143、 稀求坎——不稀奇。例如:格老子拿个宝马来眼气啥子,老子们稀求坎,巴令不得你龟儿出去就撞人。

144、 飞遥儿——蝴蝶。

145、 洗白咯——打牌的时候输光了的意思。例如:老子又遭洗白咯。

146、 憨包——傻。

147、 木脑壳——脑袋反应比较慢,迟钝。

148、 精较——精明、聪明。

144、 在哪甘坛儿?——在哪里?

145、 客膝头——膝盖。

146、 不犯悦——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又不是很愿意做,又觉得简单就不放在心上,做起来都心不在焉的,然后就在做事情过程中出纰漏了,有点不离事好的意思,就是说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很容易就做到了,但是不愿意好好的做,就出纰漏了。例如:你这个娃儿,看嘛,一天不犯悦噻,安逸咯,碗打烂了。

147、 RUA——揉、搓。

148、 厌二毛——傻小子。

149、咔咔国国——犄角旮旯。

150、蛤迷秋眼和蛤戳戳——都是形容一个人傻乎乎的,很憨。

151、邙子——胖子。

152、板澡——游泳。
    
153、拿抓——乞丐。

154、得行——有能力,办事很牛。例如:这娃儿得行,上清华了。

155、回喝——醒悟。

156、款天磕地——牛B哄哄。

157、拐喽——糟糕了,完蛋了。

158、纠纠儿——小辫子。

159、你乌——你们。我乌——我们(县里面土话)。

160、摔摆——故意为难。

161、馁——追。例如:馁到起,好上手铐。

162、条——跑或走。

163、答倒——摔倒。

164、捙(zuai)倒——摔倒。

165、老席——蛇。

166、背时——倒霉。

167、期——车(一般在县里面老一辈才这么说了)。

168、低——姑姑。

169、几几——姐姐。

170、策和期——吃。“期”现在只在东部几个县说。例如:你策没策早饭(饭在小孩口中也说莽莽);期白期夜饭?

171、皮孩——皮鞋。

172、奔奔儿——小孩的围嘴。



捂嘴笑大笑lol

17 条留言

radiohead
2011-11-16 12:05:00
忙总上次讨论了HTTP协议的Get/Post, 这么细节的技术问题。。。 我这个码农震惊了。。。tongueouttongueout
这篇又是聊方言和语音学,忙总的兴趣很广泛哈

整理一下遵义方言和我老家方言(赣西北)相同的几个:

答倒——摔倒 (又如: 答一高 ——摔一跤)
撇托——简单、容易、便宜
几多——很,十分
蒿枝棍——指人太瘦了
背时——倒霉



(11-16-2011 11:28 AM)wxmang 提到: _捂嘴笑
大笑



今天的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州口音)。

播州方言区千里同音,是......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16-2011 12:10 PM by radiohead.)
我以前极喜欢看书,什么书都能看进去,记得住。就算是菜谱或药方都能看下去。

遵义在明朝万历平播战争后,当地土著基本被杀光,大量移民,其中江西是主要来源之一,所以有大量江西话和生活方式留存。也有很多江西籍贯的人。

捂嘴笑大笑lol

(11-16-2011 12:05 PM)radiohead 提到: _忙总上次讨论了HTTP协议的Get/Post, 这么细节的技术问题。。。 我这个码农震惊了。。。tongueouttongueout
这篇又是聊方言和语音学,忙总的兴趣很广泛哈

整理一下遵义方言和我老家方言(赣西北)相同的几个:

答倒——摔倒 (又如: 答一高 ——摔一跤)
撇托——简单、容易、便宜
几多——很,十分
蒿枝棍——指人太瘦了
背时——倒霉



[quote='wxmang' pid='39319' dateline='132141......
2011-11-16 12:42:00 回复
翱翔黑海之巅
2011-11-16 13:06:00
(11-16-2011 11:28 AM)wxmang 提到: _捂嘴笑
大笑



今天的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州口音)。

播州方言区千里同音,是......

憨痴痴,哈戳戳,鸡蛋壳壳当补药!
你这个说法遵义也有。握个手噻。

捂嘴笑大笑lol


(11-16-2011 01:06 PM)翱翔黑海之巅 提到: _[quote='wxmang' pid='39319' dateline='1321414122']

捂嘴笑
大笑



今天的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
2011-11-16 13:35:00 回复
网海
2011-11-16 13:39:00
忙总,去年今年西南大旱,贵州情况十分严重,现在所有的水力发电几乎都完了,
老百姓不少连口粮都没有了,日子不好过啊
基层集体合作已经完全瓦解了,农民完全无法抵御这种自然灾害,看政府救济情况,不死人就谢天谢地。

现在贵州是最能体会到走集体化道路的重要性的。(前年大旱后湄潭县有一个给省委的调查报告,结果有否定改革开放嫌疑,被封杀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16-2011 01:39 PM)网海 提到: _忙总,去年今年西南大旱,贵州情况十分严重,现在所有的水力发电几乎都完了,
老百姓不少连口粮都没有了,日子不好过啊
......
2011-11-16 13:49:00 回复
梅菲斯托
2011-11-16 17:01:00
还有部分湖广移民。老家镇上当年就两个会馆,一个湖广会馆,一个江西会馆。


(11-16-2011 12:42 PM)wxmang 提到: _我以前极喜欢看书,什么书都能看进去,记得住。就算是菜谱或药方都能看下去。

遵义在明朝万历平播战争后,当地土著基本被杀光,大量移民,其中江西是主要来源之一,所以有大量江西话和生活方式留存。也有很多江西籍贯的人。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radiohead' pid='39329' dateline='1321416308']
忙总上次讨论了HTTP协议的Get/Post, 这么细节的技术问题。。。 我这个码农��......
湖广移民大多数来自清初,就是明末南明王朝被吴三桂剿灭后,人口大量被杀死,不得不移民。

捂嘴笑大笑lol


(11-16-2011 05:01 PM)梅菲斯托 提到: _还有部分湖广移民。老家镇上当年就两个会馆,一个湖广会馆,一个江西会馆。


[quote='wxmang' pid='39339' dateline='1321418523']

我以前极喜欢看书,什么书都能看进去,记得住。就算是菜谱或药方都能看下去。

遵义在明朝万历平播战争后,当地土著基本被杀光,大量移民,其中江西是主要来源之一,所以有大量江西话和生活方式留存。也有很多江西籍贯的人。

捂嘴笑:daxiao......
2011-11-20 12:08:00 回复
朗朗天
2011-11-17 00:07:00
忙总新作,开胃啊!!
遵义话(古播州话)余韵在福泉的覆盖有点意思。牛场以北多,马场坪至城厢就不多了。那里是明朝平播之战后,分割播州成立的平越府府城,属贵州。
福泉在万历中期平播战争后就割让给贵州了,被影响时间长一点,自然语言也受影响。不过现在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历史,很有意思。

捂嘴笑大笑lol

(11-17-2011 12:07 AM)朗朗天 提到: _忙总新作,开胃啊!!
遵义话(古播州话)余韵在福泉的覆盖有点意思。牛场以北多,马场坪至城厢就不多了。那里是明朝平播之战后,分割播州成立的平越府府城,属贵州。......
2011-11-20 11:46:00 回复
Hans
2011-11-17 00:14:00
(11-16-2011 11:28 AM)wxmang 提到: _捂嘴笑
大笑



今天的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州口音)。

播州方言区千里同音,是......



跟湖北宜昌的方言有蛮多相似的地方呢。
宜昌是北方官话系统,与遵义话,四川话是一个系统。

捂嘴笑大笑lol

(11-17-2011 12:14 AM)Hans 提到: _[quote='wxmang' pid='39319' dateline='1321414122']

捂嘴笑
大笑



今天的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
2011-11-20 11:44:00 回复
思炎
2011-11-20 09:42:00
谢谢忙总科普遵义话 flower

汇报:《抓壮丁》看完了,完全可以看懂 捂嘴笑 做鬼脸

太经典,讽刺与幽默。特别看到那个地主的为了逃避被抓壮丁,参加了童子军的傻儿子,太搞笑了
lol
四川话或者四川人天生幽默。

以前坐火车,列车员看到穿运动衫的,都一律叫:运动员,把脚让一下。运动员们立即回答:啥子哟,老子们不爱运动,老子们是杀猪的。然后开始讨论杀猪技术,结果从重庆到遵义,我基本搞懂如何杀猪以及如何判断猪好不好。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9:42 AM)思炎 提到: _谢谢忙总科普遵义话 flower

汇报:《抓壮丁》看完了,完全可以看懂 捂嘴笑 做鬼脸

太经典,讽刺与幽默。特别看到那个地主的为了逃避被抓壮丁,参加了童子军的傻儿子,太搞笑了
lol......
2011-11-20 10:21:00 回复
然后203
2011-11-20 10:40:00
(11-16-2011 11:28 AM)wxmang 提到: _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州口音)。

和湖北土话好些地方是相同的呢。
大学时候曾试着用日本五十音图来标注家乡话。
湖北也是被北方征服的,所以也是北方官话系统。楚音只在湖南还保留一点。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0:40 AM)然后203 提到: _和湖北��......
2011-11-20 11:37:00 回复
地海
2011-11-20 11:19:00
原来还有这么回事啊,请教忙总川言、闽粤、江浙地带的方言大约什么来源,川言还是比较接近北方的普通话的flower
讲个笑话,以前俺们来了一个东北同事,刚来上海,大约还没怎么听过上海话,又来了一个四川同事,私聊电话的时候用了四川话,讲完以后东北同事问,你说的是上海话吗?
然后四川同事继续讲笑话,她刚来上海的时候也没怎么听过上海话,项目上有个日本人说话,唧唧呱呱讲完后,她以为是上海话大笑
(11-16-2011 12:42 PM)wxmang 提到: _我以前极喜欢看书,什么书都能看进去,记得住。就算是菜谱或药方都能看下去。

遵义在明朝万历平播战争后,当地土著基本被杀光,大量移民,其中江西是主要来源之一,所以有大量江西话和生活方式留存。也有很多江西籍贯的人。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radiohead' pid='39329' dateline='1321416308']
忙总上次讨论了HTTP协议的Get/Post, 这么细节的技术问题。。。 我这个码农��......
你的问题在这本书里有解答:《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上海人民出版社。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1:19 AM)地海 提到: _原来还有这么回事啊,请教忙总川言、闽粤、江浙地带的方言大约什么来源,川言还是比较接近北方的普通话的flower
讲个笑话,以前俺们来了一个东北同事,刚来上海,大约还没怎么听过上海话,又来了一个四川同事,私聊电话的时候用了四川话,讲完以后东北同事问,你说的是上海话吗?
然后四川同事继续讲笑话,她刚来上海的时候也没怎么听过上海话,项目上有个日�......
2011-11-20 11:31:00 回复
爱在海之南
2011-11-20 11:44:00
(11-20-2011 11:37 AM)wxmang 提到: _湖北也是被北方征服的,所以也是北方官话系统。楚音只在湖南还保留一点。

捂嘴笑大笑lol

......
-----------------------------------------------------
湖北大部分地区,属于西南官话
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唯有海南福建上海的方言我听不懂

贵州 甘肃 安徽 陕西 江苏 山东 湖南 江西 等等地方的同学 讲方言,我完全可以听懂
海南福建主体都是闽方言。上海话实际很杂,有大量宁波口音和吴音。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1:44 AM)爱在海之南 提到: _-----------------------------------------------------
湖北大部分地区,属于西南官话
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唯有海南福建上海的方言我听不懂

贵州 甘肃 安徽 陕西 江苏 山东 湖南 江西 等等地方的同学 讲方言,我完全可以听懂

......
2011-11-20 12:22:00 回复
jerryehc
2011-11-20 16:52:00
闽方言太多了,而且互相没有联系,基本上都互相听不懂的。

(11-20-2011 12:22 PM)wxmang 提到: _海南福建主体都是闽方言。上海话实际很杂,有大量宁波口音和吴音。

捂嘴笑大笑lol

......
海南是闽南话为主,与台湾话可以互联互通。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4:52 PM)jerryehc 提到: _闽方言太多了,而且互相没有联系,基本上都互相听不懂的。


......
2011-11-20 17:17:00 回复
秦筝
2011-11-21 19:57:00
总结得好。有些说法是我们川东这边也有的,看来遵义和四川还真有渊源。
以下是我比较熟悉的:
绍皮:就是“臊皮”啦。
妖颜儿:应该是“妖冶”的演化音吧。
共重:我们这里说的是“总共”~
牙欠儿:牙尖儿。
汆汆:铲铲......
还有一些我就没听过了,因为四川方言内部也很多分支,有些地方简直是十里一个音,本地人去了别的城镇有时也搞得一头雾水。捂嘴笑捂嘴笑



(11-16-2011 11:28 AM)wxmang 提到: _捂嘴笑
大笑



今天的遵义口音基本是四川话加上一点古播州话的混合物。基本包括遵义市区、遵义县城、现在属于贵州的桐梓县城、仁怀、赤水、习水、绥阳、湄潭、凤冈、余庆、瓮安、开阳、金沙、福泉、黄平、正安、务川、道真、以及现在属于重庆的綦江、南川、万盛、永川,及重庆市区一带(直辖前的重庆地区基本上属播州口音)。

播州方言区千里同音,是播州杨氏土司时代采取的推广普通话......
四川内部,尤其是川东,客家人很多,所以语言比川南复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以前都这么说。现在同化得差不多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21-2011 07:57 PM)秦筝 提到: _总结得好。有些说法是我们川东这边也有的,看来遵义和四川还真有渊源。
以下是我比较熟悉的:
绍皮:就是“臊皮”啦。
妖颜儿:应该是“妖冶”的演化音吧。
共重:我们这里说的是“总共”~
牙欠儿:牙尖儿。
汆汆:铲铲......
还有一些我就没听过了,因为四川方言内部也很多分支,有些地方简直是十里一个音,本地人去了别的城镇有时也搞得一头雾水。捂嘴笑捂嘴笑
2011-11-22 16:16:00 回复
朗朗天
2011-11-21 20:23:00
海南话是闽方言之一,最接近莆田话。
但是,海南的汉语方言很复杂,除了海南话,还有客家话、军话、疍话、粤方言、临高话。还有就一个村子通用的话——附马话。
再加上哥隆话(现在认为是少数民族仡佬族渡海后代的语言,据说与贵州仡佬族的方言相似度较高),很复杂啊。
少数民族语言,有黎话、海南苗话(与广西瑶话相近)、回辉话,也很复杂啊。
海南是个岛,方言却不少。
海南的多语言主要来自不断的被征服过程因此引起的移民过程。多次黎族造反,都是苗族等内地民族来平定的(明朝的以夷制夷)。最近在琼中发现一个遗址,记录了当年明朝中央政府大屠杀黎族的见证。

捂嘴笑大笑lol

(11-21-2011 08:23 PM)朗朗天 提到: _海南话是闽方言之一,最接近莆田话。
但是,海南的汉语方言很复杂,除了海南话,还有客家话、军话、疍话、粤方言、临高话。还有就一个村子通用的话——附马话。
再加上哥隆话(现在认为是少数民族仡佬族渡海后代的语言,据说与贵州仡佬族的方言相似度较高),很复杂啊。
少数民族语言,有黎话、海南苗话(与广西瑶话相近)、回辉话,也很复杂啊。
海南是个岛,方言却不少。
2011-11-22 16:14:00 回复
爱在海之南
2011-11-22 16:22:00
(11-22-2011 04:14 PM)wxmang 提到: _海南的多语言主要来自不断的被征服过程因此引起的移民过程。多次黎族造反,都是苗族等内地民族来平定的(明朝的以夷制夷)。最近在琼中发现一个遗址,记录了当年明朝中央政府大屠杀黎族的见证。

捂嘴笑大笑lol

-----------------------------------------------
我接触到三亚穆斯林,他们经济上都非常的富裕,但是文化层次很低!
他们有武器,一个女孩 还给我看过她的枪,他说 都是从阿拉伯搞来的。

但是黎族 苗族人 经济上还很落后,教育也很落后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22-2011 04:23 PM by 爱在海之南.)
海南十分特殊,90年代后来的人与本地人基本生活在不同的空间时间和世界里。

捂嘴笑大笑lol

2011-11-22 16:48:00 回复
slyypp
2011-11-22 16:49:00
(11-22-2011 04:14 PM)wxmang 提到: _海南的多语言主要来自不断的被征服过程因此引起的移民过程。多次黎族造反,都是苗族等内地民族来平定的(明朝的以夷制夷)。最近在琼中发现一个遗址,记录了当年明朝中央政府大屠杀黎族的见证。

捂嘴笑大笑lol

看过一份考古报告,说海南人的祖先居然是仡佬人。
不是,是有一部分是明朝万历平播战争后流落来的,在西部两个县里面。

捂嘴笑大笑lol


(11-22-2011 04:49 PM)slyypp 提到: _看过一份考古报告,说海南人的祖先居然是仡佬人。
2011-11-22 17:01:00 回复
爱在海之南
2011-11-22 16:53:00
(11-22-2011 04:48 PM)wxmang 提到: _海南十分特殊,90年代后来的人与本地人基本生活在不同的空间时间和世界里。

捂嘴笑大笑lol
---------------------------------------------------------
今年芒果收获的时候,跟着老板 去收芒果。跑遍了三亚的 几个农场和农村,
农场大部分 都是大陆迁移过来的,有少数以前是本地的,也同化进步了不少lol

海南,如果 没有农垦 不敢想象!
五指山里面,进去看看就知道了。不好多说,免得说民族歧视。

捂嘴笑大笑lol

2011-11-22 17:06:00 回复
朗朗天
2011-11-25 04:22:00
遵义话里,外婆叫“家婆”,读音是“ga,po”这个和客家话、闽南话估计很不一样。很小的会说话的孩子,叫外婆也可以叫“ga,ga”,轻声。
至于大姑妈,可以叫“大老子”,二姑妈就叫“二老子”。
舅舅,可以叫“舅舅”、“母舅”、“母儿(儿话音,轻声)”,比如,二舅,可以叫“二母儿”。
叔叔,可以叫“爸儿(儿话音)”、“爹”、“爸爹”,最小的可以叫“幺爹”,其余的,根据长幼,叫“三爹”、“四爸爹”、“五爸儿”,等等。
要攀亲,比如在猫笨遇到忙总,可以说“一家人啰,一笔难写两个忙字。”
至于“父族母党”、“娘亲舅大”这些说法,在乡下至今还能听到。
是的,遵义话称呼有成年人与小孩区别,有男人女人区别。不过现在城里面已经基本普通话了,只有农村才保留传统,很复杂,我现在也不能完全保证都能听懂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25-2011 04:22 AM)朗朗天 提到: _遵义话里,外婆叫“家婆”,读音是“ga,po”这个和客家话、闽南话估计很不一样。很小的会说话的孩子,叫外婆也可以叫“ga,ga”,轻声。
至于大姑妈,可以叫“大老子”,二姑妈就叫“二老子”。
舅舅,可以叫“舅舅”、“母舅”、“母儿(儿话音,轻声)”,比如,二舅,可以叫“二母儿”。
叔叔,可以叫“爸儿(儿话音)”、“爹”、“爸爹”,最小的可以叫“幺爹”,其余的,根据长幼,叫“三爹”、“四爸爹”......
2011-11-25 16:25: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