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关于城门立木之胡说八道

纹石

2011-11-10 21:42:00



小时候看过城门立木的典故后,一直觉得法家理论不错,什么事只要都立下个规矩,大家都照着规矩来,事情不是简单得很嘛?后来年岁渐长就有了疑问:为什么法家这一套未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占据主流位置呢?

年岁再长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写出来请大家斧正一下。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城门立木得以达成目的,都具备了什么条件呢?

1、可操作性。您要整根一千多斤(500千克多)的木头立那,人家好骂了:靠,这不耍人玩嘛!扛都扛不动还要从南门搬到北门,您爱谁谁去吧? 所以啊,看来这木头有长短没粗细,一个人扛得起走得动,是吧?

再一个,金主那是秦国官府,要真给钱,老百姓相信他出得起这个钱,你要搁一叫花子发这话,人家先就怀疑你个叫花子兜里有那么多钱吗。

2、利益合算不。那哥们一算:靠,扛你根木头出那力费那时挣那俩儿大子,还不抵我回家卖一锅馒头的,爱谁谁吧。 所以啊,看来这五十金甚至开始的十金的开价,是大伙公认的好价钱呐

你要遇到不会算账的,你还得能给他一算就让他明白这是个好价钱、高价钱。

3、利益能到手不。 这哥们寻思了:扛过去是没问题,价钱也好得很,可是我扛过去了能不能真给我五十金呢? 看来,想验证对方信用的成本不是很高——那哥们琢磨了:就这么根木头扛过去,给钱了就赚大发了,不给也没亏着啥,权当锻炼身体了。

4、信用,真是做到就给钱啊。

得,就这么着,城门立木齐活了。

下面的就是联想了。为啥陈胜吴广起义了?人俩一合计:靠,下大雨走不了,这样误期的你也要砍头,这规矩也忒狠了,这买卖做不得了,干脆掀桌子吧——第二个条件不存在了。

33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书名抱歉被撕掉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大概就讲战国时期的故事都是故事,与今天忽悠大同小异,如果按照战国策的套路玩政治,基本上比吃氰化钾死得快。

尽信书不如不看书。政治家都是传消洗脑高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捂嘴笑大笑lol

(11-10-2011 09:42 PM)纹石 提到: _小时候看过城门立木的典故后,一直觉得法家理论不错,什么事只要都立下个规矩,大家都照着规矩来,事情不是简单得很嘛?后来年岁渐长就有了疑问:为什么法家这一套未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占据主流位置呢?

年岁再长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写出来请大家斧正一下。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
2011-11-10 23:13:00 回复
种植园土
2011-11-10 23:39:00
战国的真正政策就两条:
(1)足食足兵
(2)足兵足食
猛生娃,生娃多了多种地,种地多了多养兵,养兵多了扩大地盘,地盘大了可以生更多娃。
世袭贵族受挑战,因为养他们贵,妨碍足食足兵(要分封土地给他们)。
“士”兴起,因为大体只要工资,封地是额外奖励,且干劲特足。
这就是战国,战争永不停息,斩首动辄十万、二十万,中国人口、粮食产量仍却加倍增长......直到最变态的秦统一六国
不一定这么简单,秦国统一政治作用也不能小看,要说人口和粮食,6国肯定加起来大大多于秦国。

捂嘴笑大笑lol

(11-10-2011 11:39 PM)种植园土 提到: _战国的真正政策就两条:
(1)足食足兵
(2)足兵足食
猛生娃,生娃多了多种地,种地多了多养兵,养兵多了扩大地盘,地盘大了可以生更多娃。
世袭贵族受挑战,因为养他们贵,妨碍足食足兵(要分封土地给他们)。
“士”兴起,因为大体只要工资,封地是额外奖励,且干劲特足。
这就是战国,战争永不停息,斩首动辄十万、二十万,中国人口、粮食产量仍却加倍增长...........
2011-11-13 19:32:00 回复
秋天蚂蚁
2011-11-11 21:59:00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书中只是描述一些基本的历史片段,用于阐明作者的看法和基本原理,类似于物理中的一些理想状态下的模型。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照搬模型、照抄答案。

(11-10-2011 11:13 PM)wxmang 提到: _以前我看过一本书(书名抱歉被撕掉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大概就讲战国时期的故事都是故事,与今天忽悠大同小异,如果按照战国策的套路玩政治,基本上比吃氰化钾死得快。

尽信书不如不看书。政治家都是传消洗脑高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纹石' pid='38546' dateline='1320932544']
小时候看过城门立木的典故后,一直觉得法家理论不错,什么�......
还不是这样,他就是历史记载,是具体事实。不过有点过度夸张,不真实而已。

捂嘴笑大笑lol

(11-11-2011 09:59 PM)秋天蚂蚁 提到: _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书中只是描述一些基本的历史片段,用于阐明作者的看法和基本原理,类似于物理中的一些理想状态下的模型。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照搬模型、照抄答案。

[quote='wxmang' pid='38596' dateline='1320938021']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书名抱歉被撕掉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大概就讲战国时期的故事都是故事,与今天忽悠大同小异ﮮ....
2011-11-13 18:56:00 回复
种植园土
2011-11-14 13:47:00
政治当然重要。秦是后发国家,吸取了郑子产到魏李悝等国的经验教训(说起来中国也是当今列强中的后发国家)。

后发优势很多。以兵制而论,荀子比较了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的区别。

齐国花高价聘请武林高手,遇小敌则克,临大敌却逃散。魏国是筛选体力特强的士兵(重铠全副武装半日可急行军百里),编成武卒,给予家族免税优待。但武卒年龄增长,力量衰弱,税收减免却不能取消,久而久之,魏国政府财源枯竭,无力再战。
秦国是斩首有军功者得赐爵,有爵者在社区最受尊崇,而且还能优先出任基层职缺,管理居民。商人即便有钱也不能憯越消费(详细规定了衣服、车马、住所等消费方式)。这样,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军国主义集体,用洗脑(尚武精神)+物质(掳掠所得、出任基层职缺)鼓励征战。其结果是,秦国政府避免了齐国的“勇于私斗,怯于公战”,花费极小的财政代价,即获得高昂士气,同时抑制了奢侈倾向,把劳力集中于耕织征战。

总之,战国是一场“足食足兵”(或者说“足食强兵”)的竞赛。为了足食,废井田(史书上至多讲了私田和井田的关系,但未提到春秋时代,中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仍近乎“集体所有制”,废井田含有废除公有制的意味),开阡陌。为了强兵,竞赛军国主义之下限--让人民习于当炮灰、乐于当炮灰,让政府付出极小代价就能诱使人民当炮灰。

在这场长跑中,出现了许多偏科巨人。比如赵,四战之国,胡服骑射,拥有最优秀的兵源,但农业积蓄不行。当长期战争+运输距离遥远两个因素遇到一起,长平之战,就使赵国一蹶不振。比如,楚,大国,物产丰富,百万之众,但制度建设落后,不够军国化。比如韩,武器研发冠军,但地理因素太糟糕。比如魏,早期的全科冠军,后期财力衰落,四面受敌,终被蚕食殆尽。比如齐,经济冠军,地理位置优越,但“公战”不力,被淘汰。比如,燕,剑走偏锋,在恐怖主义事业中追求一个稳固的位置。

秦不偏科,地利,把足食强兵的军国主义推向极端,最终胜利。

(11-13-2011 07:32 PM)wxmang 提到: _不一定这么简单,秦国统一政治作用也不能小看,要说人口和粮食,6国肯定加起来大大多于秦国。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种植园土' pid='38609' dateline='1320939549']
战国的真正政策就两条:
(1)足食足兵
(2)足兵足食
猛生娃,生娃多了多种地,种地多了多养兵,养兵多了扩大地盘,地盘大了可以生更多娃。
世袭贵族受挑战,因为养他们贵,妨碍足食足兵(要分封土地给他......
但是秦国理论上迅速被自己的军国主义淘汰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14-2011 01:47 PM)种植园土 提到: _政治当然重要。秦是后发国家,吸取了郑子产到魏李悝等国的经验教训(说起来中国也是当今列强中的后发国家)。

后发优势很多。以兵制而论,荀子比较了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的区别。

齐国花高价聘请武林高手,遇小敌则克,临大敌却逃散。魏国是筛选体力特强的士兵(重铠全副武装半日可急行军百里),编成武卒,给予家族免税优待。但武卒年龄增长,力量衰弱N.....
2011-11-16 13:44:00 回复
大山猫
2011-11-17 00:21:00
这是因为秦国理论适合得天下而不是治天下的缘故吧。秦国以后,大家有了大一统的基础(天下已经被得了),所以治天下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得天下。

(11-16-2011 01:44 PM)wxmang 提到: _但是秦国理论上迅速被自己的军国主义淘汰了。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种植园土' pid='39137' dateline='1321249648']
政治当然重要。秦是后发国家,吸取了郑子产到魏李悝等国的经验教训(说起来中国也是当今列强中的后发国家)。

后发优势很多。以兵制而论,荀子比较了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的区别。

齐国花高价聘请武林高手,遇小敌则克,临大敌却逃散。魏国是�......
秦国并没有做好统一全国的心理准备和资源准备。比较匆忙面对统一结局,结果一再失误,浪费资源。

捂嘴笑大笑lol


(11-17-2011 12:21 AM)大山猫 提到: _这是因为秦国理论适合得天下而不是治天下的缘故吧。秦国以后,大家有了大一统的基础(天下已经被得了),所以治天下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得天下。

[quote='wxmang' pid='39361' dateline='1321422267']

但是秦国理论上迅速被自己的军国主义淘汰了。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种植园土' pid='39137' dateline='1321249648']
政治当然重要。秦是后发国家,吸取了郑子产到魏李悝等国的经验��......
2011-11-20 11:22:00 回复
种植园土
2011-11-17 10:29:00
贾谊认为秦的失败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但除了道义因素,秦军国主义失败更在于战争的成本与收益急剧逆转。
帝国有其自然疆域。罗马帝国的北部疆域在漫无边际的日耳曼森林,南方在撒哈拉,西部是大西洋(加上不列颠岛南部),东部是阿拉伯半岛。拉锯地带是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罗马对之交替控制。
接近或超过这个边界,战争成本指数上升,收益指数下降。但在这个范围内,比如布匿战争,比如凯撒灭高卢,是赚了无数财富的。当数以百计的大船,数以万计的牛车拉着财富进入罗马的时候,罗马人是渴望发起新的战争的。克拉苏的军团就是在这样的刺激之下全军覆没于波斯箭下。

秦灭六国,就象罗马征服各省一样,是越打越赚钱的,被征服者也得以逃离了战争恐惧,回到和平,只不过换了一个收税人而已,也是可以结受的。

但秦攻匈奴,修长城,是巨亏的(或者投资回收期以百年计算)。秦人无好处,而新并入的六国要承担难以想象的徭役和赋税,自然天下土崩。


(11-16-2011 01:44 PM)wxmang 提到: _但是秦国理论上迅速被自己的军国主义淘汰了。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种植园土' pid='39137' dateline='1321249648']
政治当然重要。秦是后发国家,吸取了郑子产到魏李悝等国的经验教训(说起来中国也是当今列强中的后发国家)。

后发优势很多。以兵制而论,荀子比较了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的区别。

齐国花高价聘请武林高手,遇小敌则克,临大敌却逃散。魏国是�......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17-2011 10:33 AM by 种植园土.)
你说这个是对的,秦朝的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支撑不了一个需要更多资源的大一统结构,必然瓦解。

小系统维持需要的资源要小得多,一般说来系统需要资源与规模之间关系是几何级数关系,整合N个小系统的大系统需要资源是N个小系统资源之和的N平方甚至三次方倍。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现在欧洲的乱象:资源不足,难以维持统一的大欧洲。

捂嘴笑大笑lol

(11-17-2011 10:29 AM)种植园土 提到: _贾谊认为秦的失败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但除了道义因素,秦军国主义失败更在于战争的成本与收益急剧逆转。
帝国有其自然疆域。罗马帝国的北部疆域在漫无边际的日耳曼森林,南方在撒哈拉,西部是大西洋(加上不列颠岛南部),东部是阿拉伯半岛。拉锯地带是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罗马对之交替控制。
接近或超过这个边界,战争成本指数上升,收益指数��......
2011-11-20 11:09:00 回复
郭既克
2011-11-20 11:17:00
(11-20-2011 11:09 AM)wxmang 提到: _你说这个是对的,秦朝的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支撑不了一个需要更多资源的大一统结构,必然瓦解。

小系统维持需要的资源要小得多,一般说来系统需要资源与规模之间关系是几何级数关系,整合N个小系统的大系统需要资源是N个小系统资源之和的N平方甚至三次方倍。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现在欧洲的乱象:资源不足,难以维持统一的大欧洲。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

以前网上有个叫缠中说禅的提出过一个挺有意思的说法,说超级大国的人口规模是以五倍的速度递增的(好像还拿物理学里不同层级的电子能量做了类比),英国是5000万,美苏差不多在2.5亿人口,下面就该到12.5亿级别了,所以天命所归是中华,所以毛大爹鼓励生育是丰功伟业blabla……
这个有点瞎掰,那么结论就是下一个结果地球瓦解。因为12.5的5倍是60多亿,资源完全无法承受,所以中国是终极帝国?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1:17 AM)郭既克 提到: _[quote='wxmang' pid='39624' dateline='1321758552']

你说这个是对的,秦朝的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支撑不了一个需要更多资源的大一统结构,必然瓦解。

小系统维持需要的资源要小得多,一般说来系统需要资源与规模之间关系是几何级数关系,整合N个小系统的大系统需要资源是N个小系统资源之和的N平方甚至三次方倍。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现在欧洲的乱象:资源不足,难以维持统一的�......
2011-11-20 11:33:00 回复
田野上的风子
2011-11-20 12:33:00
(11-20-2011 11:33 AM)wxmang 提到: _这个有点瞎掰,那么结论就是下一个结果地球瓦解。因为12.5的5倍是60多亿,资源完全无法承受,所以中国是终极帝国?

捂嘴笑大笑lol


[quote='郭既克' pid='39628' dateline='1321759048']
[quote='wxmang' pid='39624' dateline='1321758552']

你说这个是对的,秦朝的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支撑不了一个需要更多资源的大一统结构,必然瓦解。

小系统维持需要的资源要小得多,一般说来系统�......

哈哈 下一个地球村了。。
做鬼脸
真得道地球统一成一国,也就无所谓国了,只能天下大乱。我想就是人类毁灭的开始。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2:33 PM)田野上的风子 提到: _哈哈 下一个地球村了。。
做鬼脸......
2011-11-20 15:43:00 回复
zmt2000
2011-11-20 17:01:00
(11-20-2011 03:43 PM)wxmang 提到: _真得道地球统一成一国,也就无所谓国了,只能天下大乱。我想就是人类毁灭的开始。

捂嘴笑大笑lol
......

地球村,世界大同不可能吗,有什么致命缺陷呢?可能要人的素质基因大大提升才行吗?
就算全球只有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甚至一家人,仍然有利益之争,仍然有拉帮结派(大家族的例子我见得多了)。这时大家族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大于分而治之的。在资源有限情况下,最优节省资源方案还是适度集中,分而治之。系统永远不是越大越好,任何自组织系统规模都有一个阈值,超过就得不偿失。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5:01 PM)zmt2000 提到: _地球村,世界大同不可能吗,有什么致命缺陷呢?可能要人的素质基因大大提升才行吗?......
2011-11-20 17:20:00 回复
jxlou
2011-11-20 17:25:00
我原来也这么想的,可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人类殖民别的星球了
(11-20-2011 03:43 PM)wxmang 提到: _真得道地球统一成一国,也就无所谓国了,只能天下大乱。我想就是人类毁灭的开始。

捂嘴笑大笑lol


......
至少在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将来,不存在外星球殖民可能,那是疯想。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5:25 PM)jxlou 提到: _我原来也这么想的,可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人类殖民别的星球了

......
2011-11-20 17:27:00 回复
action
2011-11-20 18:04:00
[quote='wxmang' pid='39639' dateline='1321760025']
这个有点瞎掰,那么结论就是下一个结果地球瓦解。因为12.5的5倍是60多亿,资源完全无法承受,所以中国是终极帝国?

捂嘴笑大笑lol

他这个倍数理论倒是胡扯。

不过我觉得在人类选择压力减小的今天,更多的人口基数是否意味着更多优秀人才的出现。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人才与文化有关系,日本人口不比美国少多少,但是人才差得不是一个数量级。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6:04 PM)action 提到: _[quote='wxmang' pid='39639' dateline='1321760025']
这个有点瞎掰,那么结论就是下一个结果地球瓦解。因为12.5的5倍是60多亿,资源完全无法承受,所以中国是终极帝国?

捂嘴笑大笑lol

他这个倍数理论倒是胡扯。

不过我觉得在人类选择压力减小的今天,更多的人口基数是否意味着更多优秀人才的出现。
2011-11-20 18:06:00 回复
zilewang
2011-11-20 18:59:00
rainbow是不是可以说中美俄几个大国,在国土面积,人口基数上都接近人类管理幅度的极限了。再扩张占地盘,就会消耗过大,鞭长莫及!

(11-20-2011 05:20 PM)wxmang 提到: _就算全球只有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甚至一家人,仍然有利益之争,仍然有拉帮结派(大家族的例子我见得多了)。这时大家族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大于分而治之的。在资源有限情况下,最优节省资源方案还是适度集中,分而治之。系统永远不是越大越好,任何自组织系统规模都有一个阈值,超过就得不偿失。

捂嘴笑大笑lol
其实现代工业社会地盘没有资源重要,没有货币地位重要。地盘在农业社会是实力象征,现在不完全是。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6:59 PM)zilewang 提到: _rainbow是不是可以说中美俄几个大国,在国土面积,人口基数上都接近人类管理幅度的极限了。再扩张占地盘,就会消耗过大,鞭长莫及!
2011-11-20 21:19:00 回复
Mtknr20
2011-11-20 20:37:00
也许是地球上的终极帝国。西班牙葡萄牙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到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基本上完成了大航海时代(殖民地帝国)的扩张。美国的崛起同时也是伴随着航空事业的开始,英国消灭无敌舰队是炮舰时代的开始,那么美国消灭联合舰队就是航空时代的开始。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也是对外扩张的动力,当一种形式的扩张被抑制必然考虑另一种形式的扩张。当年奥斯曼控制中东抑制了欧洲列强的陆地扩张,而航海技术的升级的又给海外扩张的技术支持,那么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同样,我们如果在地面和海面都被抑制,那么向太空扩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地球的资源不够,那么月球、火星、金星呢?
(11-20-2011 11:33 AM)wxmang 提到: _这个有点瞎掰,那么结论就是下一个结果地球瓦解。因为12.5的5倍是60多亿,资源完全无法承受,所以中国是终极帝国?

捂嘴笑大笑lol
探索外太空是需要地球能源作支撑的,在核聚变不能突破前,人类的能源已经无法维持人类按目前生活方式很久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8:37 PM)Mtknr20 提到: _也许是地球上的终极帝国。西班牙葡萄牙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到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基本上完成了大航海时代(殖民地帝国)的扩张。美国的崛起同时也是伴随着航空事业的开始,英国消灭无敌舰队是炮舰时代的开始,那么美国消灭联合舰队就是航空时代的开始。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也是对外扩张的动力,当一种形式的扩张被抑制必然考虑另一种形式的扩张。当年奥斯曼控制中东抑制了欧洲列强的陆地扩张,而航海技术的升级的又给海外扩张的技术支持,......
2011-11-20 21:09:00 回复
游来游去
2011-11-20 20:56:00
完了,我是星战迷。听忙总这么说好沮丧呀。。。可怜前两天我还眉飞色舞的和朋友balabala要是生在星战时代多有意思。
(11-20-2011 05:27 PM)wxmang 提到: _至少在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将来,不存在外星球殖民可能,那是疯想。

捂嘴笑大笑lol
玩游戏就是做白日梦,我还做当土司的白日梦呢。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08:56 PM)游来游去 提到: _完了,我是星战迷。听忙总这么说好沮丧呀。。。可怜前两天我还眉飞色舞的和朋友balabala要是生在星战时代多有意思。
2011-11-20 21:08:00 回复
大山猫
2011-11-20 23:05:00
哦,这倒不是。他的结论是12.5亿以后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社会运行方式,资本主义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走入历史。当然,他也认为那个时候资本主义不走入历史也可以,但整个人类将陷入严重危机,因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所需要的60亿级别国家在现实社会里除了世界大同外很难想象,而世界大同又制造了世界革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得走向历史。而中国在现实所容许的极限,也就是12.5亿级别争霸中成功,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毛泽东的功绩就是让中国在这个级别竞争中占了先手,没有其它国家或地区现在同时具有中国的人口和使用人口的能力,
(11-20-2011 11:33 AM)wxmang 提到: _这个有点瞎掰,那么结论就是下一个结果地球瓦解。因为12.5的5倍是60多亿,资源完全无法承受,所以中国是终极帝国?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20-2011 11:10 PM by 大山猫.)
这是典型的拿结果套原因的思维方式,一般跑江湖的算命先生都是这种思维方式,让你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一旦你知道预测就是在现有信息下预测未来不确定性后,本质预测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系统基本演化规律,重组现有信息的内在趋势性,你就知道算命纯属瞎扯了。因为他没有能力利用(或者根本不掌握)系统的演化规律。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1:05 PM)大山猫 提到: _哦,这倒不是。他的结论是12.5亿以后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社会运行方式,资本主义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走入历史。当然,他也认为那个时候资本主义不走入历史也可以,但整个人类将陷入严重危机,因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所需要的60亿级别国家在现实社会里除了世界大同外很难想象,而世界大同又制造了世界革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得走向历史。而中国在现实所容许的极限,也就是12.5亿级别争霸中成功,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
2011-11-21 10:58:00 回复
大山猫
2011-11-20 23:17:00
即使有核聚变也没有任何意义。有了核聚变,人类去外星也是相当于古人划小船去波利尼西亚诸岛,无法和出发地建立有效的经济联系,也就无法对地球的发展产生影响。
(11-20-2011 09:09 PM)wxmang 提到: _探索外太空是需要地球能源作支撑的,在核聚变不能突破前,人类的能源已经无法维持人类按目前生活方式很久了。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倒也不一定,例如月球的氦3,如果能够运回来,地球能源问题就解决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1:17 PM)大山猫 提到: _即使有核聚变也没有任何意义。有了核聚变,人类去外星也是相当于古人划小船去波利尼西亚诸岛,无法和出发地建立有效的经济联系,也就无法对地球的发展产生影响。
2011-11-21 11:00:00 回复
jerryehc
2011-11-20 23:59:00
我觉得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出现像秦这样的国家统一全球,科技的发展使全球化走向必然。
人类终会灭亡的,人类最终无法驾驭科技,因为两者的进化速度差别太大。人工智能目前看起来还很遥远,但我记得90年代,人们再问,cpu什么时候可以达到万亿次,当时觉得很遥远,现在看来,随着并行计算的突破,万亿次根本不是门槛。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也许并不遥远。
但如果实现了人工智能,人类还会是智慧的最好载体??
前sun的首席科学家gosling,曾预测30年内人类被机器期待抓狂
其他的IT牛人也有类似预测,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11-20-2011 03:43 PM)wxmang 提到: _真得道地球统一成一国,也就无所谓国了,只能天下大乱。我想就是人类毁灭的开始。

捂嘴笑大笑lol
人类当然会灭亡,就像我们必将死亡一样。不能我们必死无疑,就不愿意生下来,生下来也不愿意活下去吧?人生的意义还是那个折腾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死亡。所以那种一生平坦坦,平平淡淡的苟且活下来的,真的没意思,人生就在折腾,就在多姿多彩,就在坎坷不平,波澜起伏。

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被全班评为未来人生最坎坷,最波澜起伏的一位。这帮家伙真的说对了。

不过我觉得很不错,至少我比大学教授见识的世界要精彩多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20-2011 11:59 PM)jerryehc 提到: _我觉得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出现像秦这样的国家统一全球,科技的发展使全球化走向必然。
人类终会灭亡的,人类最终无法驾驭科技,因为两者的进化速度差别太大。人工智能目前看起来还很遥远,但我记得90年代,人们再问,cpu什么时候可以达到万亿次,当时觉得很遥远,现在看来,随着并行计算的突破,万亿次根本不是门槛。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也许并不遥远。
但如果实现了人工智能,人类还会是智慧的最好载体??
......
2011-11-21 11:20:00 回复
ssun1cn
2011-11-21 16:39:00
(11-21-2011 10:58 AM)wxmang 提到: _这是典型的拿结果套原因的思维方式,一般跑江湖的算命先生都是这种思维方式,让你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一旦你知道预测就是在现有信息下预测未来不确定性后,本质预测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系统基本演化规律,重组现有信息的内在趋势性,你就知道算命纯属瞎扯了。因为他没有能力利用(或者根本不掌握)系统的演化规律。

捂嘴笑大笑lol

但是一旦你知道预测就是在现有信息下预测未来不确定性后,本质预测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系统基本演化规律,重组现有信息的内在趋势性

其实缠中说禅的博客里面基本都是这样讲的,反复强调要关注当下,不要预测,而是根据理论预言的各种可能做相应的预案,遇到不同情况就做不同应对。
这里有些涉及到信息转述过程中损失变形的问题,有些本来就是此人套了个马甲天涯上唬人在争眼球。
就我的经验,能够预测某个事情准确的人,一定是那个行业的顶级专家,吃过巨多多的亏,又能总结经验教训的。其他都是瞎扯。

捂嘴笑大笑lol


(11-21-2011 04:39 PM)ssun1cn 提到: _但是一旦你知道预测就是在现有信息下预测未来不确定性后,本质预测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系统基本演化规律,重组现有信息的内在趋势性

其实缠中说禅的博客里面基本都是这样讲的,反复强调要关注当下,不要预测,而是根据理论预言的各种可能做相应的预案,遇到不同情况就做不同应对。
这里有些涉及到信息转述过程中损失变形的问题,有些本来就是此人套了个马甲天涯上唬人在争眼球。
2011-11-21 16:49:00 回复
老和山
2011-11-21 22:02:00
我体会到这个道理是从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学到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如果不在一个行业浸淫多年,是无法掌握其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如果是一个工程师,那么就是事物之间的规律,如果是一个社会类工作,那么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规律。

几个引申:
1.干一行和爱一行的关系。爱一行,自然容易投入大量时间,时间精力投下去了,自然会掌握其中的规律,就会干的好,但如果没有特别的爱好,就投入同样的多精力,也肯定会在行业中成为专家。

2.关于”天才是比普通人多联系一万个小时“的的论断的科学基础是大脑中负责该工作的神经部位经常受到练习而形成某种物质致使该部位神经传导更快,其实就像物理题中的模型或者数学证明中的引理,专家不需要从头开始,调用以前形成的模块即可。

3.咨询行业不好干。如果不是多年的老专家、老油条开的药方,而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给的建议报告,可以直接拿去卖废纸。

(11-21-2011 04:49 PM)wxmang 提到: _就我的经验,能够预测某个事情准确的人,一定是那个行业的顶级专家,吃过巨多多的亏,又能总结经验教训的。其他都是瞎扯。

捂嘴笑大笑lol
世界上所谓大的咨询公司,例如麦肯锡,罗兰贝格,科尔尼,埃森哲等等我都有过交道,可以说就是流程性忽悠或者说是流程性表演,毫无实际操作经验。PPT倒是做的不错。

没有实践,都是扯淡。

捂嘴笑大笑lol



(11-21-2011 10:02 PM)老和山 提到: _我体会到这个道理是从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学到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如果不在一个行业浸淫多年,是无法掌握其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如果是一个工程师,那么就是事物之间的规律,如果是一个社会类工作,那么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规律。

几个引申:
1.干一行和爱一行的关系。爱一行,自然容易投入大量时间,时间精力投......
2011-11-22 16:05:00 回复
老和山
2011-11-22 16:15:00
我反正一直觉得这些公司就可能能掌握一些普通性的规律(忙总说的流程之类),但是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个性,不知道除了PPT做的漂亮之后他们对具体行业个性的矛盾有何见解?这肯定只有行业内资深的专家才可以回答的问题。但是我想,如果是行业的资深专家,为何不在自己行业混,混什么咨询。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他们都是忽悠。
不知道等到大家都明白他们是忽悠以后,他们怎么吃饭?

(11-22-2011 04:05 PM)wxmang 提到: _世界上所谓大的咨询公司,例如麦肯锡,罗兰贝格,科尔尼,埃森哲等等我都有过交道,可以说就是流程性忽悠或者说是流程性表演,毫无实际操作经验。PPT倒是做的不错。

没有实践,都是扯淡。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22-2011 04:19 PM by 老和山.)
企业请咨询公司主要是请钟馗打鬼,让咨询公司说出自己说不出口的话,往往是内部权力斗争的某一方打手。所以经常出现不同咨询公司在不同的主人唆使下对决的情况。

捂嘴笑大笑lol

(11-22-2011 04:15 PM)老和山 提到: _我反正一直觉得这些公司就可能能掌握一些普通性的规律(忙总说的流程之类),但是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个性,不知道除了PPT做的漂亮之后他们对具体行业个性的矛盾有何见解?这肯定只有行业内资深的专家才可以回答的问题。但是我想,如果是行业的资深专家,为何不在自己行业混,混什么咨询。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他们都是忽悠。
不知道等到大家都明白他们是忽悠以后,他们怎么吃饭?
2011-11-22 16:46:00 回复
乌金沙
2011-11-28 07:10:00
倒过来看,GE的整合资源手段为啥是低成本的?

一向认为,好的问题是解决现有麻烦的开端。我觉得您或许已经接触到了GE的核心,但可能暂时没认为那是核心。过其门而不入?

按照中国这个运营了上千年的巨型郡县“企业”的经验看,皇帝培养成才的成功模式跟GE的总裁选拔模式很像,那么,我就想,GE肯定不止这个成功要素,因为类似这样做的企业还是很有一些,而GE是唯一成功的。以GE最近几次的类似康熙选继承人的玩法看,为啥内部不分崩离析?再倒过来看,内部必定另有凝固性因素。

那么,假定百科辞条是大多数阅读者的一个共识的话,这段为何存在?
引用:通用电气公司的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它的研究与发展中心从事于这两方面的工作,而着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为全公司服务,同时对各行业共性的一些课题进行联合研究。这个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前身是该公司在1900年成立的一个实验室,也是美国从事基础研究的第一家工业实验室。它的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青年化学家怀特纳和通用电气公司的两名技术人员。这个实验室的早期研究工作主要是在电灯泡、X射线管、闸流管及有关的化学、冶金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这个研究实验室研究战争中使用的通讯和雷达装置。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扩充到600多人。1968年,这个研究实验室正式命名为研究与发展中心,到1973年共有工作人员17,000人,其中325人是物理学博士。目前,由公司的一名副总经理兼任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主任。这个研究与发展中心下面设两个研究部:即材料学与工程部(分四个研究室)以及物理科学与工程部(分5个研究室)。此外有3个行政管理部:即   (1)研究应用部,下设对外联络、计划分析、人事研究、情报研究等四个科室,负责将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到公司的各个生产部门,并在通用电气公司以外建立广泛的技术联系;   (2)研究管理部,负责管理实验工厂及服务站,领导财会科、设备科和福利科;   (3)法律顾问部,由11人组成,负责对专利的审议,发明的评价和专利应用方面的法律事务。此外,公司的206个产品研究部门则一般设在产品生产厂附近,研究人员大致在几十人到数百人之间,重点放在应用研究方面。

(11-20-2011 11:09 AM)wxmang 提到: _你说这个是对的,秦朝的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支撑不了一个需要更多资源的大一统结构,必然瓦解。

小系统维持需要的资源要小得多,一般说来系统需要资源与规模之间关系是几何级数关系,整合N个小系统的大系统需要资源是N个小系统资源之和的N平方甚至三次方倍。所以这个也可以解释现在欧洲的乱象:资源不足,难以维持统一的大欧洲。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28-2011 07:41 AM by 乌金沙.)
GE的竞争力不在组织能力上,因为他的组织结构3年就会大变一次,10年就基本面目全非。他的竞争力是执行能力,也即有一个好的战略计划或行动纲领,它能够在一个月内在全球30多万员工中开始步调一致执行,绝对不会出现八匹马拉着车向八个方向飞奔的情况(我们央企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这才是我们搞不懂的地方,至于他的制定战略过程或者如何选择合理方案,这个我们已经掌握了。


捂嘴笑大笑lol

(11-28-2011 07:10 AM)乌金沙 提到: _倒过来看,GE的整合资源手段为啥是低成本的?

一向认为,好的问题是解决现有麻烦的开端。我觉得您或许已经接触到了GE的核心,但可能暂时没认为那是核心。过其门而不入?

按照中国这个运营了上千年的巨型郡县“企业”的经验看,皇帝培养成才的成功模式跟GE的总裁选拔模式很像,那么,我就想,GE肯定不止这个成功要素,因为类似这样做的企业还是很有一些,而GE是唯一成功的。以GE......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1-28-2011 01:15 PM by wxmang.)
2011-11-28 13:14:00 回复
火莲居士
2011-11-28 16:12:00
钱穆的?
苏秦和张仪的好多都是后人编的

(11-10-2011 11:13 PM)wxmang 提到: _以前我看过一本书(书名抱歉被撕掉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大概就讲战国时期的故事都是故事,与今天忽悠大同小异,如果按照战国策的套路玩政治,基本上比吃氰化钾死得快。

尽信书不如不看书。政治家都是传消洗脑高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捂嘴笑大笑lol
有可能,因为中国历史书能够读的人不多。吕思勉,钱穆,张荫麟,顾颉刚而已。

捂嘴笑大笑lol

(11-28-2011 04:12 PM)火莲居士 提到: _钱穆的?
苏秦和张仪的好多都是后人编的
2011-11-29 17:27:00 回复
乌金沙
2011-11-28 19:45:00
引用:邹忌在与城北徐公比美时,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经过细察审察,发现妻“私我”(妻子偏向他,所以说他美),妾“畏我”(妾有些害怕他,所以说他美),客“有求于我”.(客人有求于他,所以说他美),都没有讲真话。

忙总您的秘书们估计不出这三门,呵呵。

(11-28-2011 01:14 PM)wxmang 提到: _GE的竞争力不在组织能力上,因为他的组织结构3年就会大变一次,10年就基本面目全非。他的竞争力是执行能力,也即有一个好的战略计划或行动纲领,它能够在一个月内在全球30多万员工中开始步调一致执行,绝对不会出现八匹马拉着车向八个方向飞奔的情况(我们央企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这才是我们搞不懂的地方,至于他的制定战略过程或者如何选择合理方案,这个我们已经掌握了。


捂嘴笑大笑......
何以得出这个结论?我以前的秘书(主要是男的)跟我都是哥们,经常贬低我到无以复加程度,例如迷糊,抽风,大侠,刀客等等都是他们取得外号(就差没说土匪)。

捂嘴笑大笑lol

(11-28-2011 07:45 PM)乌金沙 提到: _忙总您的秘书们估计不出这三门,呵呵。
2011-11-29 17:15:00 回复
onlyforus
2011-11-29 18:50:00
感觉就是洗钱+忽悠有威胁的竞争者的间谍

出难题,向个人(为敬业态度)示好(好处给些),用来反间+广告宣传也不错

(11-22-2011 04:05 PM)wxmang 提到: _世界上所谓大的咨询公司,例如麦肯锡,罗兰贝格,科尔尼,埃森哲等等我都有过交道,可以说就是流程性忽悠或者说是流程性表演,毫无实际操作经验。PPT倒是做的不错。

没有实践,都是扯淡。

捂嘴笑大笑lol

壮志豪发,海天阔,鹿鼎明灭。
翻坤乾,明分日月,扬善惩恶。
天下兴亡百姓苦,古今治乱英雄业。
厌逐流,浸凉满腔血,禄蠹孽。

庚子耻,明日雪。裂土恨,回归克。
运妙笔、划补中华图缺。
卧薪尝胆上下责,纵横捭阖寻常策。
砺倚天、锋刃利屠龙,万邦贺。
你这个想当然了,他们没这么大的本事,不过是一些北大清华刚毕业的研究生学习人生第一次怎么靠忽悠混饭吃。

捂嘴笑大笑lol



(11-29-2011 06:50 PM)onlyforus 提到: _感觉就是洗钱+忽悠有威胁的竞争者的间谍

出难题,向个人(为敬业态度)示好(好处给些),用来反间+广告宣传也不错
2011-11-30 09:57:00 回复
onlyforus
2011-11-29 18:52:00
如果水平很差,当枪使出笑话怎么办?



(11-22-2011 04:46 PM)wxmang 提到: _企业请咨询公司主要是请钟馗打鬼,让咨询公司说出自己说不出口的话,往往是内部权力斗争的某一方打手。所以经常出现不同咨询公司在不同的主人唆使下对决的情况。

捂嘴笑大笑lol

壮志豪发,海天阔,鹿鼎明灭。
翻坤乾,明分日月,扬善惩恶。
天下兴亡百姓苦,古今治乱英雄业。
厌逐流,浸凉满腔血,禄蠹孽。

庚子耻,明日雪。裂土恨,回归克。
运妙笔、划补中华图缺。
卧薪尝胆上下责,纵横捭阖寻常策。
砺倚天、锋刃利屠龙,万邦贺。
因为对手水平也很差。他们经常被雇主当猴耍。因为雇主水平高得太多了,不过他们自我感觉不错。

捂嘴笑大笑lol


(11-29-2011 06:52 PM)onlyforus 提到: _如果水平很差,当枪使出笑话怎么办?
2011-11-30 09:59:00 回复
晨池
2011-11-29 23:40:00
哈哈,那你岂不是成了迷糊的抽风大侠

(11-29-2011 05:15 PM)wxmang 提到: _何以得出这个结论?我以前的秘书(主要是男的)跟我都是哥们,经常贬低我到无以复加程度,例如迷糊,抽风,大侠,刀客等等都是他们取得外号(就差没说土匪)。

捂嘴笑大笑lol
还不如说风中乱发快刀晕菜大侠来得名头响亮。

捂嘴笑大笑lol

(11-29-2011 11:40 PM)晨池 提到: _哈哈,那你岂不是成了迷糊的抽风大侠
2011-11-30 10:55:00 回复
困了喝绿茶
2011-11-30 14:11:00
(11-29-2011 05:27 PM)wxmang 提到: _有可能,因为中国历史书能够读的人不多。吕思勉,钱穆,张荫麟,顾颉刚而已。

捂嘴笑大笑lol

毛主席和鲁迅两位应该是能读懂历史书的人吧,毛主席那首贺新郎 读史,应该是读历史书的一把钥匙。
毛主席不管在哪方面,都是顶级大拿。所以他如果来研究历史,一定也是大拿。因为他有洞察力。

捂嘴笑大笑lol


(11-30-2011 02:11 PM)困了喝绿茶 提到: _毛主席和鲁迅两位应该是能读懂历史书的人吧,毛主席那首贺新郎 读史,应该是读历史书的一把钥匙。
2011-11-30 15:37:00 回复
谁注册了我的名字
2011-11-30 21:25:00
前几天重读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当的起雄浑壮阔四字。

想起来王国维对李白的忆秦娥评价颇高。

王国维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

不知道他读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时候,是不是会改改看法呢。
去过娄山关关口没有?有机会去看看,才能真的体会到当时他们是用什么勇气才能逃出生天的。

捂嘴笑大笑lol


(11-30-2011 09:25 PM)谁注册了我的名字 提到: _前几天重读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当的起雄浑壮阔四字。

想起来王国维对李白的忆秦娥评价颇高。

王国维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

不知道他读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时候,是不是会改改看法呢。
2011-12-01 12:20:00 回复
onlyforus
2011-11-30 22:18:00
只怕多数先被老板忽悠

自己的骗子老板再被搞实业的骗子忽悠

张瑞敏的忽悠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请教下芒总,09上半年三年期的开发贷款大部分几月份放出的?

5-6月???


(11-30-2011 09:57 AM)wxmang 提到: _你这个想当然了,他们没这么大的本事,不过是一些北大清华刚毕业的研究生学习人生第一次怎么靠忽悠混饭吃。

捂嘴笑大笑lol

壮志豪发,海天阔,鹿鼎明灭。
翻坤乾,明分日月,扬善惩恶。
天下兴亡百姓苦,古今治乱英雄业。
厌逐流,浸凉满腔血,禄蠹孽。

庚子耻,明日雪。裂土恨,回归克。
运妙笔、划补中华图缺。
卧薪尝胆上下责,纵横捭阖寻常策。
砺倚天、锋刃利屠龙,万邦贺。
银行一般3、4月大量发放上半年贷款。

捂嘴笑大笑lol

(11-30-2011 10:18 PM)onlyforus 提到: _只怕多数先被老板忽悠

自己的骗子老板再被搞实业的骗子忽悠

张瑞敏的忽悠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请教下芒总,09上半年三年期的开发贷款大部分几月份放出的?

5-6月???
2011-12-01 12:26:00 回复
冷眼看天下
2011-12-01 13:22:00
去过那边,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有个十几挺机枪,就能挡住10万大军的地方。

雄关漫道真如铁,真的就是铁啊!能把铁啃掉的...只能说是不可思议的部队了...


(12-01-2011 12:20 PM)wxmang 提到: _去过娄山关关口没有?有机会去看看,才能真的体会到当时他们是用什么勇气才能逃出生天的。

捂嘴笑大笑lol
其实那个地形,先不说打仗了,也不说负重了,空手,在不走盘山公路情况下,能够从黑神庙攀援到关口,就不是正常人能够在一两个小时可以完成的。

当年山顶不但有工事碉堡,还有滚木礌石。不过损失也很惨重。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干部都在遵义一带。例如彭德怀的参谋长邓萍,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教育长,陈赓的参谋长钟伟剑,以及钱壮飞等等。

捂嘴笑大笑lol



(12-01-2011 01:22 PM)冷眼看天下 提到: _去过那边,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有个十几挺机枪,就能挡住10万大军的地方。

雄关漫道真如铁,真的就是铁啊!能把铁啃掉的...只能说是不可思议的部队了...
2011-12-01 13:46:00 回复
onlyforus
2011-12-02 20:34:00
要是再次还旧借新,得给什么价码

为什么芒总认为房地产税3年内不会征收?


(12-01-2011 12:26 PM)wxmang 提到: _银行一般3、4月大量发放上半年贷款。

捂嘴笑大笑lol

壮志豪发,海天阔,鹿鼎明灭。
翻坤乾,明分日月,扬善惩恶。
天下兴亡百姓苦,古今治乱英雄业。
厌逐流,浸凉满腔血,禄蠹孽。

庚子耻,明日雪。裂土恨,回归克。
运妙笔、划补中华图缺。
卧薪尝胆上下责,纵横捭阖寻常策。
砺倚天、锋刃利屠龙,万邦贺。
没办法操作。建议去问问税务局的人就知道了。

捂嘴笑大笑lol

(12-02-2011 08:34 PM)onlyforus 提到: _要是再次还旧借新,得给什么价码

为什么芒总认为房地产税3年内不会征收?
2011-12-03 11:07:00 回复
onlyforus
2011-12-03 19:13:00
联网以后也不行?

还有先对大房子开刀?



(12-03-2011 11:07 AM)wxmang 提到: _没办法操作。建议去问问税务局的人就知道了。

捂嘴笑大笑lol

壮志豪发,海天阔,鹿鼎明灭。
翻坤乾,明分日月,扬善惩恶。
天下兴亡百姓苦,古今治乱英雄业。
厌逐流,浸凉满腔血,禄蠹孽。

庚子耻,明日雪。裂土恨,回归克。
运妙笔、划补中华图缺。
卧薪尝胆上下责,纵横捭阖寻常策。
砺倚天、锋刃利屠龙,万邦贺。
你先搞清楚大房子是谁的,谁会自己拿自己开刀?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7:13 PM)onlyforus 提到: _联网以后也不行?

还有先对大房子开刀?
2011-12-04 12:43:00 回复
隧道
2011-12-08 23:51:00
这个估计和美国人文化有关。
通过我对美国社会的了解,美国人执行动作非常呆板,但是效率比较高。
或者说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决不多干,不掺杂自己的想法。
当然也是跟他们的培训,和岗位细分定位有关系。
培训的好,岗位分的很细,执行起来就没有多余动作了,也不用有自己的想法了。

(11-28-2011 01:14 PM)wxmang 提到: _GE的竞争力不在组织能力上,因为他的组织结构3年就会大变一次,10年就基本面目全非。他的竞争力是执行能力,也即有一个好的战略计划或行动纲领,它能够在一个月内在全球30多万员工中开始步调一致执行,绝对不会出现八匹马拉着车向八个方向飞奔的情况(我们央企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这才是我们搞不懂的地方,至于他的制定战略过程或者如何选择合理方案,这个我们已经掌握了。


捂嘴笑大笑......
ge的本事在与分开后,还能合得拢,还是一个整体。我们经常一个任务分解后,分别完成后,就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堆散件。北京奥运会的准备过程中,这种例子非常多。

捂嘴笑大笑lol



(12-08-2011 11:51 PM)隧道 提到: _这个估计和美国人文化有关。
通过我对美国社会的了解,美国人执行动作非常呆板,但是效率比较高。
或者说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决不多干,不掺杂自己的想法。
当然也是跟他们的培训,和岗位细分定位有关系。
培训的好,岗位分的很细,执行起来就没有多余动作了,也不用有自己的想法了。
2011-12-09 12:00: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