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求推荐关于了解中国历史的书籍

圆润的鱼

2011-10-29 12:44:00



小生最近想恶补一下中国历史,再次拜托各位能够推荐一些不错的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小生再次有礼了~~~~~微笑

26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入门足矣。

捂嘴笑大笑lol


(10-29-2011 12:44 PM)圆润的鱼 提到: _小生最近想恶补一下中国历史,再次拜托各位能够推荐一些不错的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小生再次有礼了~~~~~微笑
2011-12-01 14:19:00 回复
爱思考
2011-12-01 18:10:00
想知道忙总对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怎么评价。除历史教科书外,第一次看史学著作就是看的他的这个系列,觉得大开眼界。
(12-01-2011 02:19 PM)wxmang 提到: _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入门足矣。

捂嘴笑大笑lol
没看过范文澜的书,凡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书我都不看。

捂嘴笑大笑lol

(12-01-2011 06:10 PM)爱思考 提到: _想知道忙总对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怎么评价。除历史教科书外,第一次看史学著作就是看的他的这个系列,觉得大开眼界。
2011-12-01 22:42:00 回复
火莲居士
2011-12-01 21:33:00
钱穆的国史大纲写的太好了,吕思勉还有一本白话本国史也不错lol
(12-01-2011 02:19 PM)wxmang 提到: _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入门足矣。

捂嘴笑大笑lol
吕思勉《白话国史》太简单,是给中学生做教材的,入门稍微太浅。

捂嘴笑大笑lol

(12-01-2011 09:33 PM)火莲居士 提到: _钱穆的国史大纲写的太好了,吕思勉还有一本白话本国史也不错lol
2011-12-01 21:53:00 回复
冷眼看天下
2011-12-02 15:02:00
忙总为图书业做了很多贡献lollol

我已经买了1米高的书了,都是您推荐的——不过觉得很值抱抱 天天读,天天觉得有进步~~呵呵

(12-01-2011 02:19 PM)wxmang 提到: _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入门足矣。

捂嘴笑大笑lol
我的观点是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对我有用,就值得读。积少成多,慢慢就会开窍了。见识一点点就会开阔起来。

捂嘴笑大笑lol


(12-02-2011 03:02 PM)冷眼看天下 提到: _忙总为图书业做了很多贡献lollol

我已经买了1米高的书了,都是您推荐的——不过觉得很值抱抱 天天读,天天觉得有进步~~呵呵
2011-12-02 18:06:00 回复
秦筝
2011-12-02 20:42:00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对我说:喜欢多读书是好事,但要学会把书里的东西和现实的生活区分开来。因为我中学时是个文学书迷,几乎什么小说都看,临毕业的时候他有一次看到我就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句话。只是那时候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只认为他大概是让我不要变成书呆子吧。

时隔多年,每当遇到现实中不可解决的问题时,总会想起这句话来,提醒自己现实和理念永远存在差距。读书的确能教人以智慧,可只有现实的磨砺才能让人学会如何运用智慧。可道理虽明白,事到临头仍不免困惑。

每次看您给大家开书单,都心下暗叹忙总读的书可真多,而您的生活经历也明显比大多数人丰富,能不能多讲讲您这些年如何是做到“内外兼修”的?捂嘴笑

(12-02-2011 06:06 PM)wxmang 提到: _我的观点是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对我有用,就值得读。积少成多,慢慢就会开窍了。见识一点点就会开阔起来。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2-02-2011 08:43 PM by 秦筝.)
我这个可不好推广,因为我在私人空间,是个高度内向,多愁善感的人,在公共空间,是个很有责任感,胆大妄为的人。而且内向和外向之间转化可以象开关一样瞬间完成。所以我既可以当土匪,也可以当文学青年。

捂嘴笑大笑lol

(12-02-2011 08:42 PM)秦筝 提到: _记得读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对我说:喜欢多读书是好事,但要学会把书里的东西和现实的生活区分开来。因为我中学时是个文学书迷,几乎什么小说都看,临毕业的时候他有一次看到我就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句话。只是那时候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只认为他大概是让我不要变成书呆子吧。

时隔多年,每当遇到现实中不可解决的问题时,总会想起这句话来,提醒自己现实和理念永远存在差距。读书的确能教人以智慧,可只有现实的磨砺......
2011-12-03 11:10:00 回复
秦筝
2011-12-02 21:02:00
这是为什么呀?毛主席也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啊。捂嘴笑

(12-01-2011 10:42 PM)wxmang 提到: _没看过范文澜的书,凡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书我都不看。

捂嘴笑大笑lol
因为做学问的人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不但有献媚嫌疑(如是GMD得势,他们肯定自称是三民主义者),也有欺骗嫌疑。想象一下一个在故纸堆吃臭豆腐成长起来的人,会彻底习惯吃马克思的奶油面包?

捂嘴笑大笑lol

(12-02-2011 09:02 PM)秦筝 提到: _这是为什么呀?毛主席也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啊。捂嘴笑
2011-12-03 11:03:00 回复
冷眼看天下
2011-12-02 21:39:00
忙总太谦虚了lol

您推荐的书,岂止一句话有用。。。很多我都是现学现用的,再学再用。如果能早点遇到您就好了 抓狂抓狂


(12-02-2011 06:06 PM)wxmang 提到: _我的观点是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对我有用,就值得读。积少成多,慢慢就会开窍了。见识一点点就会开阔起来。

捂嘴笑大笑lol
不着急,一点点积累,总有一天会融会贯通,那时就厉害了,很多看不清的事情,会觉得本来很简单,就是这样。这种喜悦是钱买不来的。

捂嘴笑大笑lol

(12-02-2011 09:39 PM)冷眼看天下 提到: _忙总太谦虚了lol

您推荐的书,岂止一句话有用。。。很多我都是现学现用的,再学再用。如果能早点遇到您就好了 抓狂抓狂
2011-12-03 10:58:00 回复
秋理
2011-12-02 21:43:00
(12-01-2011 02:19 PM)wxmang 提到: _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入门足矣。

忙总,很多历史书的作者都没有从政、从商或从军的经历,那么他们写的相关史书可信吗?怎么判断其价值呢?
评价历史学家水平三个标准:一是史识,就是洞察力,能够从风云变幻中找到各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实际判断大事件价值也是史识);二是史才,能够从汗牛充栋的史料中还原真相;三是史德,能够公正平和客观,不因为个人恩怨好恶做历史发明家。

几千年来,做历史的人数以十万计,真的当得起历史学家的不过左丘明,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等寥寥数人而已。

现代的不过钱穆,吕思勉,张荫麟和顾颉刚而已。其他的不是历史发明家,就是领导人思想解释家,要不干脆是糊涂蛋。

历史学家没有实践经验,所以他们价值在与还原史料真相,揭示各种背景,结论只能等你自己下。

政治家之类不能代替历史学家,因为他们没时间去还原真相。再说政治家是把历史当工具的,根据需要随时创造,所以政治家都100%是历史发明家。看政治家说的历史,与看《哈利波特》差不多。

捂嘴笑大笑lol





(12-02-2011 09:43 PM)秋理 提到: _忙总,很多历史书的作者都没有从政、从商或从军的经历,那么他们写的相关史书可信吗?怎么判断其价值呢?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2-03-2011 10:56 AM by wxmang.)
2011-12-03 10:54:00 回复
做客地球
2011-12-03 11:49:00
赞自己以前就是在读书上花了不少时间,不过感觉一直只是在“看”的状态。后来接触到忙总等人,才逐渐开始一点点“想”的过程,现在看书或者帖子慢慢会有点结合实际的工作生活的互动了,对有些东西开始能想明白点,确实带来很大的快乐。
天真可怜

(12-03-2011 10:58 AM)wxmang 提到: _不着急,一点点积累,总有一天会融会贯通,那时就厉害了,很多看不清的事情,会觉得本来很简单,就是这样。这种喜悦是钱买不来的。

捂嘴笑大笑lol
你以前读的书并不浪费,是你以后开窍的基础,就像当厨师,不切几大筐土豆丝,是不会体会到运刀的奥妙的。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11:49 AM)做客地球 提到: _赞自己以前就是在读书上花了不少时间,不过感觉一直只是在“看”的状态。后来接触到忙总等人,才逐渐开始一点点“想”的过程,现在看书或者帖子慢慢会有点结合实际的工作生活的互动了,对有些东西开始能想明白点,确实带来很大的快乐。
天真可怜
2011-12-03 11:54:00 回复
slyypp
2011-12-03 11:51:00
(12-03-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评价历史学家水平三个标准:一是史识,就是洞察力,能够从风云变幻中找到各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实际判断大事件价值也是史识);二是史才,能够从汗牛充栋的史料中还原真相;三是史德,能够公正平和客观,不因为个人恩怨好恶做历史发明家。

几千年来,做历史的人数以十万计,真的当得起历史学家的不过左丘明,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等寥寥数人而已。

现代的不过钱穆,吕思勉,张荫麟和顾颉刚而已。其......

丘吉尔的书是否也是址淡居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相当有价值,揭示了西方决策的心态,原则和流程。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11:51 AM)slyypp 提到: _丘吉尔的书是否也是址淡居多?!
2011-12-03 11:57:00 回复
郭既克
2011-12-03 13:46:00
(12-03-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看政治家说的历史,与看《哈​利波特》差不多。

印象中当时很多名将和政治人物都喜欢写回忆录,但是想想,的确也只有他们有足够的高度写这种全局性的东西了吧。

刚发现楼上已经有人问过丘吉尔了,好像他还写过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个价值如何?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2-03-2011 01:54 PM by 郭既克.)
就我兴趣来讲,觉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没什么看头。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1:46 PM)郭既克 提到: _印象中当时很多名将和政治人物都喜欢写回忆录,但是想想,的确也只有他们有足够的高度写这种全局性的东西了吧。

刚发现楼上已经有人问过丘吉尔了,好像他还写过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个价值如何?
2011-12-03 17:08:00 回复
秦筝
2011-12-03 14:14:00
这转换也太大了点,而且还不是那类一经半式的“文学青年中的土匪”和“土匪中的文学青年”,就是一种“瞬间进入状态”且发挥到极致的能力?佩服。

(12-03-2011 11:10 AM)wxmang 提到: _我这个可不好推广,因为我在私人空间,是个高度内向,多愁善感的人,在公共空间,是个很有责任感,胆大妄为的人。而且内向和外向之间转化可以象开关一样瞬间完成。所以我既可以当土匪,也可以当文学青年。

捂嘴笑大笑lol
极致肯定说不说到,但是转换速度的确快,一般我一进办公室就能进入状态,一出办公室就能进入另外一个状态。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2:14 PM)秦筝 提到: _这转换也太大了点,而且还不是那类一经半式的“文学青年中的土匪”和“土匪中的文学青年”,就是一种“瞬间进入状态”且发挥到极致的能力?佩服。
2011-12-03 16:58:00 回复
秦筝
2011-12-03 14:53:00
政治家尤其不相信文字记述的历史,因为他们的强项就是创造历史嘛。

(12-03-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评价历史学家水平三个标准:一是史识,就是洞察力,能够从风云变幻中找到各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实际判断大事件价值也是史识);二是史才,能够从汗牛充栋的史料中还原真相;三是史德,能够公正平和客观,不因为个人恩怨好恶做历史发明家。

几千年来,做历史的人数以十万计,真的当得起历史学家的不过左丘明,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等寥寥数人而已。

现代的不过钱穆,吕思勉,张荫麟和顾颉刚而已。其......
这个倒是真的,我估计Tg集体创作的孙中山历史可以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发明历史成就之一。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2:53 PM)秦筝 提到: _政治家尤其不相信文字记述的历史,因为他们的强项就是创造历史嘛。
2011-12-03 16:15:00 回复
秋理
2011-12-03 20:53:00
(12-03-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评价历史学家水平三个标准:一是史识......

谢谢忙总,受教了。一直很喜欢历史,以前也买过一些历史书,不过空闲时间看得不多,感觉没心思静下心来看了,反倒是考试之前,看这些书的效率大大提高。
请问想了解世界历史,看什么书比较好?除了您以前推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世界通史我看的不多,一个是科大的教材《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译者: 董书慧 / 王昶 / 徐正源,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个是《历史研究》阿诺德・汤因比,刘北成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8:53 PM)秋理 提到: _谢谢忙总,受教了。一直很喜欢历史,以前也买过一些历史书,不过空闲时间看得不多,感觉没心思静下心来看了,反倒是考试之前,看这些书的效率大大提高。
请问想了解世界历史,看什么书比较好?除了您以前推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2011-12-04 12:38:00 回复
秋理
2011-12-03 21:13:00
(12-03-2011 05:08 PM)wxmang 提到: _就我兴趣来讲,觉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没什么看头。

还有一个问题请教:《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怎么样?哪个版本最好呢?以前在书店见过,但是没看过。
没看过。政治家评论历史一般是借题发挥,不是历史,是现实。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9:13 PM)秋理 提到: _还有一个问题请教:《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怎么样?哪个版本最好呢?以前在书店见过,但是没看过。
2011-12-04 12:25:00 回复
wshidage2011
2011-12-03 21:25:00
(12-03-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评价历史学家水平三个标准:一是史识,就是洞察力,能够从风云变幻中找到各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实际判断大事件价值也是史识);二是史才,能够从汗牛充栋的史料中还原真相;三是史德,能够公正平和客观,不因为个人恩怨好恶做历史发明家。

几千年来,做历史的人数以十万计,真的当得起历史学家的不过左丘明,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等寥寥数人而已。

现代的不过钱穆,吕思勉,张荫麟和顾颉刚而已。其......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说史家应具备“四长”,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
这对于现在学历史的人来说真困难,古文功底有限很难以领会原书之妙。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又很难读完,更别说辨明真相。
其实古文不是问题,比英语好学。关键是大部分问题我们先辈都解决了,现在搞古代史没有油水。所以没人想冒险。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09:25 PM)wshidage2011 提到: _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说史家应具备“四长”,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
这对于现在学历史的人来说真困难,古文功底有限很难以领会原书之妙。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又很难读完,更别说辨明真相。
2011-12-04 12:23:00 回复
土拨鼠
2011-12-03 22:25:00
(12-01-2011 10:42 PM)wxmang 提到: _没看过范文澜的书,凡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书我都不看。

捂嘴笑大笑lol
抓狂不像忙总您的性格啊,这个太偏激了吧。。。因噎废食?吃惊


(12-03-2011 04:15 PM)wxmang 提到: _这个倒是真的,我估计Tg集体创作的孙中山历史可以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发明历史成就之一。
捂嘴笑大笑lol
孙中山的“历史”,这个应该归功于炮党和常公吧

TG不过是拾人牙慧,顺其自然;毛周那时候肯定对孙有tg党自己的理解了,至于邓时代,可能一个是tg的法统、传承问题,要不然邓也不会推崇周了。。。当然另外一个就是,或者说统战工作,包括对海外华人,港澳台(谁让大炮是粤人呢)

当然,80年代以来损毁毛的先例,使得tg不得不抬出他们是大炮的革命继承者
不是极端,是不想浪费时间找气生,经常这类书被我画的乱七八糟,上面到处都是胡说八道的批语。

捂嘴笑大笑lol

(12-03-2011 10:25 PM)土拨鼠 提到: _抓狂不像忙总您的性格啊,这个太偏激了吧。。。因噎废食?吃惊


孙中山的“历史”,这个应该归功于炮党和常公吧

TG不过是拾人牙慧,顺其自然;毛周那时候肯定对孙有tg党自己的理解了,至于邓时代,可能一个是tg的法统、传承问题,要不然邓也不会推崇周了。。。当然另外一个就是,或者说统战工作,包括对海外华人,港澳台(谁让大炮是粤人呢)

当然,80年代以来损毁毛的先例,使得tg不得......
2011-12-04 12:06:00 回复
土拨鼠
2011-12-04 13:51:00
(12-04-2011 12:06 PM)wxmang 提到: _不是极端,是不想浪费时间找气生,经常这类书被我画的乱七八糟,上面到处都是胡说八道的批语。

捂嘴笑大笑lol
不过我感觉清末民国初期的中国人还是很具有国际视野的,从很多图书资料就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藩属国的未来都很担忧。。。

倒是现在,专业领域的当然视野很开阔,但那些在报纸、网络上的记者、文人,大概都是识字匠吧。。。但偏偏这帮人的影响重大

可怜
你不看就是,人家也没有用钱收买你看,或者用枪逼着你看。

捂嘴笑大笑lol

(12-04-2011 01:51 PM)土拨鼠 提到: _不过我感觉清末民国初期的中国人还是很具有国际视野的,从很多图书资料就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藩属国的未来都很担忧。。。

倒是现在,专业领域的当然视野很开阔,但那些在报纸、网络上的记者、文人,大概都是识字匠吧。。。但偏偏这帮人的影响重大

可怜
2011-12-04 14:20:00 回复
土拨鼠
2011-12-04 14:38:00
(12-04-2011 02:20 PM)wxmang 提到: _你不看就是,人家也没有用钱收买你看,或者用枪逼着你看。

捂嘴笑大笑lol
我不看委屈,但他们影响周边人,包括一些朋友、同事啊。。。在生活中,虽然自己可以敬鬼神而远之,但有一句话,我觉得很经典,“网民只相信他们第一次看到的东西,所以要善用网络,知道实情的人不说话,实情就会被掩盖。”

事实真相你不加说明,谣言歪理就会趁虚而入。。。这个就是扫帚不到灰尘会越来越多的。。。
你真的很傻,如果周围的人都相信假话,都被骗了,就你一个知道真相,你想不成功都不行。如果我是处在这么一个环境,我高兴得翻跟头都来不及,我哪里会着急。跟猪一样的对手竞争,想故意输都不容易。

捂嘴笑大笑lol


(12-04-2011 02:38 PM)土拨鼠 提到: _我不看委屈,但他们影响周边人,包括一些朋友、同事啊。。。在生活中,虽然自己可以敬鬼神而远之,但有一句话,我觉得很经典,“网民只相信他们第一次看到的东西,所以要善用网络,知道实情的人不说话,实情就会被掩盖。”

事实真相你不加说明,谣言歪理就会趁虚而入。。。这个就是扫帚不到灰尘会越来越多的。。。
2011-12-04 16:29:00 回复
土拨鼠
2011-12-04 17:27:00
(12-04-2011 04:29 PM)wxmang 提到: _你真的很傻,如果周围的人都相信假话,都被骗了,就你一个知道真相,你想不成功都不行。如果我是处在这么一个环境,我高兴得翻跟头都来不及,我哪里会着急。跟猪一样的对手竞争,想故意输都不容易。

捂嘴笑大笑lol
泪流

如果是猪一样的队友、下属、同事呢?

委屈
那就更好办了,带一群人打架不容易,但是赶一群猪进圈那是相当容易,只要诱之以利,威之以棒即可。连斗心眼都不需要。


捂嘴笑大笑lol

(12-04-2011 05:27 PM)土拨鼠 提到: _泪流

如果是猪一样的队友、下属、同事呢?

委屈
2011-12-05 11:45:00 回复
土拨鼠
2011-12-05 12:32:00
(12-05-2011 11:45 AM)wxmang 提到: _那就更好办了,带一群人打架不容易,但是赶一群猪进圈那是相当容易,只要诱之以利,威之以棒即可。连斗心眼都不需要。


捂嘴笑大笑lol
抓狂忙总说的太轻巧了,没听过这句话么: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当然,我的同事很多其实也都挺好的lol只是网上信息太多,大家也,只是作为办公室谈资罢了,平时是该啥就啥。。。
而且工作中么,很多东西大家还是术业有专攻的。
tongueout
那你属于杞人忧天了,替别人瞎操心。

捂嘴笑大笑lol

(12-05-2011 12:32 PM)土拨鼠 提到: _抓狂忙总说的太轻巧了,没听过这句话么: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当然,我的同事很多其实也都挺好的lol只是网上信息太多,大家也,只是作为办公室谈资罢了,平时是该啥就啥。。。
而且工作中么,很多东西大家还是术业有专攻的。
tongueout
2011-12-05 15:29:00 回复
薄荷叶
2011-12-05 16:34:00
国史大纲个人认为错误多了点儿,钱穆的书我觉得历代政治得失更出色
(12-01-2011 02:19 PM)wxmang 提到: _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入门足矣。

捂嘴笑大笑lol
《国史大纲》就是读吕思勉书的提纲,其他意义不大。

捂嘴笑大笑lol


(12-05-2011 04:34 PM)薄荷叶 提到: _国史大纲个人认为错误多了点儿,钱穆的书我觉得历代政治得失更出色
2011-12-05 16:39:00 回复
薄荷叶
2011-12-05 16:36:00
司马迁史德不行啊,卫霍传和李广传对比太明显了,前者被他写成了诏书合集,太恶心啦
(12-03-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评价历史学家水平三个标准:一是史识,就是洞察力,能够从风云变幻中找到各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实际判断大事件价值也是史识);二是史才,能够从汗牛充栋的史料中还原真相;三是史德,能够公正平和客观,不因为个人恩怨好恶做历史发明家。

几千年来,做历史的人数以十万计,真的当得起历史学家的不过左丘明,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等寥寥数人而已。

现代的不过钱穆,吕思勉,张荫麟和顾颉刚而已。其......
至少没屈服于汉武帝淫威,没歌功颂德。这就不错了,看看郭沫若。

捂嘴笑大笑lol

(12-05-2011 04:36 PM)薄荷叶 提到: _司马迁史德不行啊,卫霍传和李广传对比太明显了,前者被他写成了诏书合集,太恶心啦
2011-12-05 16:40:00 回复
薄荷叶
2011-12-05 16:46:00
可迁怒卫霍算什么呀。。。
文人搞不懂军事还乱写,后世名将李靖徐达哪个不佩服卫青?
卫霍传是史记最大的败笔。

班固写军事外交比司马迁出色的,但可惜没原始史料,汉书卫霍传只能照抄司马迁。。

资治通鉴也喜欢剪裁史料,毕竟是做政治教科书的,要分析史料,有时有启发性,但作为史书就失之严谨了。

(12-05-2011 04:40 PM)wxmang 提到: _至少没屈服于汉武帝淫威,没歌功颂德。这就不错了,看看郭沫若。

捂嘴笑大笑lol
我想任何人写当代史,都不可能跳出私人恩怨和感情纠葛。就像现在一帮人评价前任总经理,都有很强的个人特点。实际上200年后再来看,很多现在人念念不忘的东西,都会随风而逝,而一些现在不被重视的东西,才会留存在历史中。

没有人能够绝对客观,任何人。

捂嘴笑大笑lol


(12-05-2011 04:46 PM)薄荷叶 提到: _可迁怒卫霍算什么呀。。。
文人搞不懂军事还乱写,后世名将李靖徐达哪个不佩服卫青?
卫霍传是史记最大的败笔。

班固写军事外交比司马迁出色的,但可惜没原始史料,汉书卫霍传只能照抄司马迁。。

资治通鉴也喜欢剪裁史料,毕竟是做政治教科书的,要分析史料,有时有启发性,但作为史书就失之严谨了。
2011-12-05 17:02:00 回复
莫飞
2011-12-05 17:26:00
对于俺这种历史业余低档爱好者来说,看历史除了洞察得失,另外有时候也想想历史人物就是自己的朋友甚至自己,会如何选择,该如何行事,纯粹是yy一种自我代入的快感。

记录当代历史,间隔时间太短当然不可能客观,视角也嫌狭窄。但如果时间太长,缺乏当代背景和情感细节为基础,感受不深刻,就只剩下冷冰冰的评价了。比如说东北国企改革,几十年后再看,想必容易说出失误如何,影响怎样. 但是人不在其中,恐怕无法真切理解下岗工人的惶恐和社会心态的巨大变化吧。

(12-05-2011 05:02 PM)wxmang 提到: _我想任何人写当代史,都不可能跳出私人恩怨和感情纠葛。就像现在一帮人评价前任总经理,都有很强的个人特点。实际上200年后再来看,很多现在人念念不忘的东西,都会随风而逝,而一些现在不被重视的东西,才会留存在历史中。

没有人能够绝对客观,任何人。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没办法,历史留存的信息不包括感情。感情也不是一个可以流传的信息。不同时间,感情不同。例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我们今天还会在意吗?

捂嘴笑大笑lol


(12-05-2011 05:26 PM)莫飞 提到: _对于俺这种历史业余低档爱好者来说,看历史除了洞察得失,另外有时候也想想历史人物就是自己的朋友甚至自己,会如何选择,该如何行事,纯粹是yy一种自我代入的快感。

记录当代历史,间隔时间太短当然不可能客观,视角也嫌狭窄。但如果时间太长,缺乏当代背景和情感细节为基础,感受不深刻,就只剩下冷冰冰的评价了。比如说东北国企改革,几十年后再看,想必容易说出失误如何,影响怎样. 但是人不在其中,恐怕无法真切理......
2011-12-05 17:32:00 回复
薄荷叶
2011-12-05 17:43:00
其实正史的赞很好玩,哈哈,看作者的溢美或者吐槽很有意思。唐太宗还从手下手里抢过给他偶像王羲之写赞的权力。
唐朝修史最猛,一修就是八本,而且水平都不太差,可见门阀士族在教育和传承上颇有一套。
(12-05-2011 05:32 PM)wxmang 提到: _这个没办法,历史留存的信息不包括感情。感情也不是一个可以流传的信息。不同时间,感情不同。例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我们今天还会在意吗?

捂嘴笑大笑lol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2-05-2011 05:49 PM by 薄荷叶.)
唐朝的君主,妙人很多,当得皇帝当得比较爽,风流倜傥,不像宋朝和明朝,苦哈哈的。

捂嘴笑lol

(12-05-2011 05:43 PM)薄荷叶 提到: _其实正史的赞很好玩,哈哈,看作者的溢美或者吐槽很有意思。唐太宗还从手下手里抢过给他偶像王羲之写赞的权力。
唐朝修史最猛,一修就是八本,而且水平都不太差,可见门阀士族在教育和传承上颇有一套。
2011-12-05 21:12: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