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合乡并镇的看法(与忙总探讨)

平平淡淡

2011-09-16 19:45:00



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合乡并镇的看法(与忙总探讨)

读了忙总的《政权从基层逐步撤离的简单背景信息》,我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也想说说对合乡并镇的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
合乡并镇的理论和政策我没有研究过,我下面描述的,只是我看到的和听到的所谓自以为是的“事实”和个人臆测的想法。
世界上最伟大的决策机构是屁股。我的背景决定了我的立场。简单一句话,我是开放改革的受益者,我是TG统治的受益者(寒门子弟上了大学,改变了人生)。所以我的说法,请大家谨慎参考。
我是70后,爷爷和父辈是农民,我90年代初考上大学,我自己离开湖南农村20年了,父辈仍在农村生活。
我亲眼目睹了20年前的农村和目睹耳闻了现在的农村现状,感觉到了这些年农村巨大的变化。
我感觉忙总《政权从基层逐步撤离的简单背景信息》一文的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与我所知道的一些事实明显不符,例如“乡镇是造成农民负担沉重的罪魁祸首”、“农民负担加重”等。

1、现在的农民不但已经免除上缴,还有按每亩田的补贴
以前的农民种田,是要上缴征购粮的。村干部到农民家中催缴征购粮是常事。现在催缴征粮事务已经没有了,是不是干部可以减少的一个原因?
以前村镇干部的工资,一部分来自于原来农民上缴的收入之中。现在村镇干部想吃农民,名义上是吃不到的。农民没有任何上缴,政府还要补贴农民。按亩补贴农民的钱,都是通过农村信任社的存折发放(当然,这个发放的标准高低是否可以被吃到,我没有核实过)。
现在村镇干部的工资,来源于财政(中央+地方)。
因此,以前多少农民供养一个村镇干部的说法,在目前我老家的湖南农村是完全不成立的。

2、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即将)减少,合乡并镇是自然的事情
忙总原文中提到的农村中小学撤离另有原因。由于计划生育,现在适龄学童大幅减少,是小学撤离的直接原因。我上小学的学校,多年前就没有了,原因是没有足够的生源数量。
小学撤离,导致农村小孩可能需要去更远的地方上小学,但生源数量不够、政府减少农村教师开支,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小学撤离这个事情与合乡并镇可能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联。
农村总人口大幅减少是迟早的问题(我没有核实过这个农村人口最高峰是否已经过去),因为,一方面,生育人口已经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还有不少农民的后代已经进城工作生活和买房。
因此,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即将)减少,合乡并镇是自然的事情。

3、免除农民负担后的杂事减少,可能也是合乡并镇的一个原因
原来的农民征购粮催缴工作,有时需要村镇干部亲自去农民家中督促,这是以前农村里干部的重要工作量之一,我小时候,也只有干部上门催缴时,才有机会见到村镇干部。现在已经没有农民上缴,类似这样的杂事工作量大幅减少。
以前是村镇干部上门求农民上缴,干部到农民家中办事。现在是政府给农民发放补贴,农民会主动去找干部办事(要钱),虽然这样类似的事情不多。但人员来去的方向已经改变,农村里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干部,也是自然的事情。

4、信息技术的进步,很多事务都是通过IT和银行系统管理
现在农民获得政府补贴(包括农田每亩的补贴和家电下乡的家电补贴),还有现在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补贴,都是通过农村信任社的存折发放。这是在说明,信息技术的进步,很多事务都是通过IT和银行系统管理,农村干部数量减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5、合乡并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是减少政府支出
现在村镇干部的工资,来源于财政(中央+地方)。合乡并镇,减少干部数量,是可以有效减少政府支出,或者可以增加干部工资水平,有利于稳定干部队伍。

6、现在的农村基层政权比分田到户前要稳定十倍以上
分田到户之前,大家是很公平的,每个人都到农田中干活。但生产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分田到户之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现在的农民,都知道劳动致富的道理,要想生活过得比别人好,就得多干活,包括到外地打工。
农民对于谁好谁坏心眼透亮,以前有上缴,现在种田政府还倒过来给补贴。所以现在的农村,可以说,比分田到户前要稳定十倍以上。这个转变是在温总经理当政期间开始实现的。以前分管农业的温副总,对农村问题是TG政权稳定最核心的问题的理解相当深刻,扶正后,为农民免税并发放补贴,这样的好事,我不知道以前的朝代是否有过。但现在的这一代农民与上一代相比,享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已经是天壤之别。温总经理当政期间的这一政绩(从免税到发放补贴),是要名垂青史的。
现在的农民,有很多人知道陈胜和吴广们的事情。历史上,农民们其实只要不是吃不起饭,谁会起来拚命起义。历代王朝的更替,基本上都是因为农民们吃不起饭,才忍无可忍起来造反的。
现在TG治理下的农村,基层政权是非常稳定的。只要今后的政策不随便动农民的命根子――土地,TG政权不敢说千秋万代,再活一百年基本上没有问题。

7、现在农民关注哪些问题
现在的农村政策,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效率问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经得到空前释放。现在又回到公平问题上了。农民们非常关注政府官员的FB,关注执法的公平性。
伴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农民们关注房价问题:为什么政府干部可以买得起好房子,自己或自己的后代为什么在城镇上买不起房子。政府主推的廉价房,为什么买不到?政府能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住到好房子?
因为电视和网络的原因(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前段时间,某纪委官员身中11刀死在办公室,被鉴定为自杀的案件,可以说满世界都知道了,在盼望公平的农民眼中,是相当愤怒的事件。他们的观点很明确,这不可能的事情,被鉴定为自杀,说明执法队伍已经基本完蛋,太不公平了。如果类似这样的案件,中央不明确纠正或给一个合理的说法,农民心中积累的怨气会越来越深的。
TG政权如果有崩溃的天,我臆测最大的一个突破口可能是在执法的公平性方面。当年公安局长兼任纪委书记的类似决策,这是一个要亡党亡国的败招。献这策略的人,应该崭立决。
我不是说司法要完全独立,但TG现在的司法监督机制如果不改革,肯定会严重威胁到TG王朝的千秋万代。我认为司法机构要独立于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的人力和财力上,都要中央直管。明朝的锦衣卫机制,也许是当前比较适合的选择。

我个人臆测的想法:
(1)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合乡并镇并不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而是免除农民负担和城市化率提高后的必然结果。
(2)合乡并镇是社会进步、低层政权更加稳定后的必然结果。一定程度上,似乎合乡并镇与“政权从基层逐步撤离”是基本上不相关的事情。

不当之处,请忙总和各位多多指教。

9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单位)。

湖南农村,平江,醴陵一带去年春天跑过,对农民骚扰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生气抓狂


(09-16-2011 07:45 PM)平平淡淡 提到: _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合乡并镇的看法(与忙总探讨)

读了忙总的《政权从基层逐步撤离的简单背景信息》,我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也想说说对合乡并镇的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
合乡并镇的理论和政策我没有研究过,我下面描述的,只是我看到的和听到的所谓自以为是的“事实”和个人臆测的想法。
世界上最伟大的决策机构是屁股。我的背景决定了我的立场。......
2011-09-18 12:40:00 回复
开车去中亚
2011-09-18 14:02:00
(09-18-2011 12:40 PM)wxmang 提到: _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单位)。

湖南农村,平江,醴陵一带去年春天跑过,对农民骚扰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生气抓狂


[quote='平平淡淡' pid='28406' dateline='1316173510']
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合乡并镇的看法(与忙总探......

七站八所已经合并。现在推行的是无偿服务,他们没有服务收费,这个是我前两天回家问的。我说的是江西吉安的情况。人口减少是大问题,有限的公共资源集中的乡镇,城镇化、土地集中使用也许是到时就睡到渠成。土地撂荒在我们哪里基本没有,到时因为目前耕地补贴使得要农户退出耕地非常困难。集约化经营起码目前很难,除非强制。
有些简单的加工业在往内地转移,一般在县城附近的开发区,农闲时家里的劳力可以转移到这些工厂去,工资水平可以达到1500-2000.
不收费他们怎么服务呢?他们可是没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吃惊晕


(09-18-2011 02:02 PM)开车去中亚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单位)。

湖南农村,平江,醴陵一带去年春天跑过,对农民骚扰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生气抓狂


[quote='平平淡淡' pid='28406' dateline='1316173510']
一个农村��......
2011-09-19 16:34:00 回复
woshiallan
2011-09-18 15:45:00
(09-18-2011 12:40 PM)wxmang 提到: _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单位)。

湖南农村,平江,醴陵一带去年春天跑过,对农民骚扰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生气抓狂


[quote='平平淡淡' pid='28406' dateline='1316173510']
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合乡并镇的看法(与忙总探......

想咨询一下忙总关于城市化,个人觉得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是伪城市化,现在统计的城市化率多少多少,都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其中把数亿的农民工都算进去了,可这些农民工在当地大多都一无所有,什么保障也没,劳动价值利用完了,直接就扔回去。我个人觉得,这个城市化完全就是空荡城市化,统计的数字好看而已。也没看到ZF去解决什么,地方政府都避之不及,哪还有容纳农民工之心,加上忙总说户籍制度不可能取消,那这个又如何解决呢?


顺便在回复一下楼主,说说我们老家农村现状。

我们老家农村也不富裕,在中西部比较有普遍性,像我们村里面农民去政府机构办点事情,不花钱,不买什么香烟礼品想办事,门都没有。简单的事情基层把复杂化,处处为难农民,直接点就是我们那边政府基层人员用浑身解数把手中哪怕一点点权利套现一下。
我们村里面年年收修路线,收了N年了,路还是以前的路,乡亲们太气愤了,光收钱不办事,农民愤怒了,村里面现在不敢收了,可又玩花样,搞各种理由收农民钱。 向我老婆娘家(外省)农村不用交人头税,我们这边还年年交人头税。关于达到60岁以上农村老人拿钱,村里面是左扣右扣的,拿不到什么钱,种地国家补贴,村里面叫农户去买什么申请单,这个申请单很贵的,哎,样样在楷农民油水,怎么国家补贴政策,到农民手上,已经被那些蛀虫蚕食的差不多了。
最近几年镇政府和当地黑势力勾结,去收农民卖农产品保护费。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09-18-2011 08:03 PM by woshiallan.)
我们城镇化标准与西方是一致的,西方也不是人人有保障。生气抓狂


(09-18-2011 03:45 PM)woshiallan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单位)。

湖南农村,平江,醴陵一带去年春天跑过,对农民骚扰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生气抓狂


[quote='平平淡淡' pid='28406' dateline='1316173510']
一个农村��......
2011-09-19 16:23:00 回复
woshiallan
2011-09-19 20:08:00
(09-19-2011 04:23 PM)wxmang 提到: _我们城镇化标准与西方是一致的,西方也不是人人有保障。生气抓狂


[quote='woshiallan' pid='28877' dateline='1316331942']
[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单位)。

湖南农村,平江,醴陵一带��......

忙总,个人觉得目前和西方差距是天然之别,如果以西方那样的保障水平建设,那我们百姓真没话说,求之不得。 现实中国农民工都有几亿人,不是少数哦,政府从哪里下手,帮目前几亿农民工转化成市民呢?目前这种方向,一点都没看到。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09-19-2011 08:14 PM by woshiallan.)
这个需要耐心,至少还需要几代人。不能着急,西方到今天水平花了100多年,我们不要这么久,但也不会很快。大笑汗


(09-19-2011 08:08 PM)woshiallan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9068' dateline='1316420587']

我们城镇化标准与西方是一致的,西方也不是人人有保障。生气抓狂


[quote='woshiallan' pid='28877' dateline='1316331942']
[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
2011-09-20 15:15:00 回复
moerd8
2011-09-22 19:38:00
(09-19-2011 04:34 PM)wxmang 提到: _不收费他们怎么服务呢?他们可是没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吃惊晕


[quote='开车去中亚' pid='28864' dateline='1316325734']
[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单位)。

湖南农村,平江,醴陵一带宮....

化肥.种子.农药专卖,农业机械维修出租等.
这就是收钱了,你知道化肥加价比是多少吗?毛利超过40%。生气抓狂

(09-22-2011 07:38 PM)moerd8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9075' dateline='1316421266']
不收费他们怎么服务呢?他们可是没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吃惊晕


[quote='开车去中亚' pid='28864' dateline='1316325734']
[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真正的政府和党委有县财政全额拨款,对农村现在骚扰不大。七站八所是自收自支,财政补贴(所谓非全额预算�......
2011-09-22 21:42:00 回复
湖畔
2011-09-23 00:40:00
(09-22-2011 09:42 PM)wxmang 提到: _这就是收钱了,你知道化肥加价比是多少吗?毛利超过40%。生气抓狂

[quote='moerd8' pid='29831' dateline='1316691531']
[quote='wxmang' pid='29075' dateline='1316421266']
不收费他们怎么服务呢?他们可是没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吃惊晕


[quote='开车去中亚' pid='28864' dateline='1316325734']
[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况,例如七站八所情况,这是最要命的。......

啊? 今年化肥出厂价都涨了很多,如果终端再加价40%,那农民种粮岂不要亏本了?
本来种粮食就不赚钱,在风调雨顺情况下持平约有盈利,一旦天灾就是白干。

举例来讲,前几年钾肥出厂价在3000左右,到零售门店,5000左右一吨,一般经过三个批发环节,每个环节加价在5%--8%,共计加价20%左右,也就是说到门店的价格在3800--4000左右(包括运费了),门店给农民加了很大一块。所以一直在整顿零售网络,但是有的地方起色不大,因为这些门店很多是七所八站的残余势力,地方不得不默许一些权力。生气抓狂
lol


(09-23-2011 12:40 AM)湖畔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9862' dateline='1316698936']

这就是收钱了,你知道化肥加价比是多少吗?毛利超过40%。生气抓狂

[quote='moerd8' pid='29831' dateline='1316691531']
[quote='wxmang' pid='29075' dateline='1316421266']
不收费他们怎么服务呢?他们可是没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吃惊晕


[quote='开车去中亚' pid='28864' dateline='1316325734']
[quote='wxmang' pid='28840' dateline='1316320807']
我想你得多问问家里人具体情��......
2011-09-23 13:17:00 回复
开车去中亚
2011-09-23 01:54:00
[quote='wxmang' pid='29075' dateline='1316421266']
不收费他们怎么服务呢?他们可是没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吃惊晕

通过撤编合并,列入县财政全额拨款编制。
此应为实,我一个近亲是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会计。
那看来全国各地不一样,贵州还做不到,财政没钱。生气抓狂寒


(09-23-2011 01:54 AM)开车去中亚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9075' dateline='1316421266']
不收费他们怎么服务呢?他们可是没有全额财政拨款的。吃惊晕

通过撤编合并,列入县财政全额拨款编制。
此应为实,我一个近亲是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会计。
......
2011-09-23 13:29:00 回复
开车去中亚
2011-09-23 02:12:00
[quote='wxmang' pid='29862' dateline='1316698936']

这就是收钱了,你知道化肥加价比是多少吗?毛利超过40%。生气抓狂

化肥在农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只占一定比例,按照以前的经验,一亩地一年两季80斤尿素,20-30斤钾肥,50斤磷肥。现在或者有些变化也不会太大。到农民手里一包尿素150元左右(100斤)。
按照我们那里平均产量两季1400干谷,每斤1.2-1.3元,扣除肥,药,种子,水利费,一亩水田,两季水稻可折现金净收入900-1000元左右。

四口之家,十亩水稻,可温饱。(条件:无病/无须建房/无小孩上大学)。
你还忘记算了一个天灾概率。季风气候地区,5年里一个丰收年,一个灾年,两个平年,一个不确定是歉收还是丰收年。晕馋嘴


(09-23-2011 02:12 AM)开车去中亚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9862' dateline='1316698936']

这就是收钱了,你知道化肥加价比是多少吗?毛利超过40%。生气抓狂

化肥在农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只占一定比例,按照以前的经验,一亩地一年两季80斤尿素,20-30斤钾肥,50斤磷肥。现在或者有些变化也不会太大。到农民手里一包尿素150元左右(100斤)。
按照我们那里平均产量两季1400干谷,每斤1.2-1.3元,扣除肥,药,种子,水利费��......
2011-09-23 13:31:00 回复
开车去中亚
2011-09-25 22:56:00
[quote='wxmang' pid='30060' dateline='1316755865']

你还忘记算了一个天灾概率。季风气候地区,5年里一个丰收年,一个灾年,两个平年,一个不确定是歉收还是丰收年。晕馋嘴

关于天灾,一个旱,一个涝,这个取决于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好坏,决定灾害的程度。
我家那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也因此,传统上,粮食生产条件比较好。一是土地比较平整,属于盆地地形,另外,区内各县基本有小河,属于赣江支流,且位于赣江流域的上游,所有农田基本被沟渠形成的灌溉网络覆盖(历史遗留+后期维护,目前基本还能发挥功能),部分地区不能被河水灌溉则基本有人工水库(改开前修的)。因此,天旱有水也可以灌溉,轻度洪水不会内涝,在我记忆里,只有七六年涨水到家里,也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在98年南方洪水,也可以收一季。再旱的天,可以抽水灌溉,部分地区水利条件极好,都可以通过沟渠给田快自然灌溉。因此,粮食产量比较稳定。除此外,产量高低与种子/化肥以及病虫害有关,这个就与农家投入和耕种经验相关了。
你说的这种地方在中国称为旱涝保收的金银宝地,很少很少。绝大多数还是在靠天吃饭。捂嘴笑大笑lol


(09-25-2011 10:56 PM)开车去中亚 提到: _[quote='wxmang' pid='30060' dateline='1316755865']

你还忘记算了一个天灾概率。季风气候地区,5年里一个丰收年,一个灾年,两个平年,一个不确定是歉收还是丰收年。晕馋嘴

关于天灾,一个旱,一个涝,这个取决于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好坏,决定灾害的程度。
我家那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也因此,传统上,粮食生产条件比较好。一是土地比较平整,属于�......
2011-09-25 23:09: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