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人人为风眼,风眼为人人

技术员2号

2011-07-07 05:04:00



风眼刚刚起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如何增加人气,怎样丰富论坛内容﹑增强互动,以及在技术﹑功能上的完善.....

专门开一个帖子,请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意见和看法,一起讨论解决方案,风眼会员一起群策群力,建设和完善风眼社区。

谢谢大家!

9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要想人气旺,我认为要进行营销策划:例如组织一个或几个目前比较吸引焦点的主题深入讨论,并把高质量的帖子进行广泛的有意转帖;再例如邀请一些水平高,有影响的人来客座写几个帖子,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形成影响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网站必须有自己的运营计划(我认为企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计出来的,一种是自生自灭出来的),风眼想快速成长而不被淘汰,必须进行策划。

我没搞过网站,但是我见过1000万起步资金的企业,18年后成为3000亿规模企业的全部历史,知道设计的重要性。
2011-01-03 18:36:00 回复
乌金沙
2011-07-29 14:17:00
(01-03-2011 09:54 PM)wxmang 提到: _目前网络上最容易积聚人气的有几个板块:一是时政要闻解读,二是产经新闻评价,三是历史迷雾探轶(当然军事新闻也很热门,但是不易把握尺寸,容易被拔插头)。如果能够找到熟悉这三方面圈内人士的人来做组织者,(前提是有时间且愿意)定期出一些专题文章,例如每周一篇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分析;或者美国联储局动向报告;或者房地产行情走势分析等等,就算不是唯一发表,如果讨论组织有力,仍然可以迅速崛起。参见日本产经新闻的崛起过程就是如此。

忙总好,很高兴又可以向您请教问题了。

对于茶馆还是演讲厅的定位,我觉得还是茶馆更有现实性。茶馆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

对于时政要闻解读,中央级别的不容易解,而且知晓的会不会上来也不好说,您是个特例;而地方级别的,倒可以放开说,但问题是讨论之人、讨论资料极少(其实不少,年鉴上面一堆堆的曲笔,关键是无人讨论)。

历史迷雾那个,已经有陈郢客他们在做了,重复意义不大。

对于产经新闻评价,这个的难度和地方政经时政一样,不敏感,但是少人讨论。独学无友。
(07-29-2011 02:17 PM)乌金沙 提到: _忙总好,很高兴又可以向您请教问题了。

对于茶馆还是演讲厅的定位,我觉得还是茶馆更有现实性。茶馆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

对于时政要闻解读,中央级别的不容易解,而且知晓的会不会上来也不好说,您是个特例;而地方级别的,倒可以放开说,但问题是讨论之人、讨论资料极少(其实不少,年鉴上面一堆堆的曲笔,关键是无人讨论)。

历史迷雾那个,已经有陈郢客他们在做了,重复意义不大。

对于产经新闻评价,这个的难度和地方政经时政一样,不敏感,但是少人讨论。独学无友。

欢迎,欢迎,谢谢支持。其实我说这些都是不犯忌讳,且能够操作的,只是需要大量时间去组织。国外的弟兄没资源,国内的没时间和精力。

例如时政,经常需要放小道消息出来吹风试探,而且一般不敢在正规网站或媒体上,那太明显,只要有路子,引导到风眼来一点问题没有。

例如产经新闻,经常有人不满上级,想呛声,但是又不敢公开出来叫板,只能悄悄的干。这种例子很多。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资源。

历史更有意思,党史研究专家也需要透口新鲜空气。职业选手的东西,可比陈郢客他们有震撼力。
2011-07-29 15:21:00 回复
瓦斯
2011-07-29 16:01:00
(07-29-2011 03:21 PM)wxmang 提到: _欢迎,欢迎,谢谢支持。其实我说这些都是不犯忌讳,且能够操作的,只是需要大量时间去组织。国外的弟兄没资源,国内的没时间和精力。

例如时政,经常需要放小道消息出来吹风试探,而且一般不敢在正规网站或媒体上,那太明显,只要有路子,引导到风眼来一点问题没有。

例如产经新闻,经常有人不满上级,想呛声,但是又不敢公开出来叫板,只能悄悄的干。这种例子很多。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资源。

历史更有意思,党史研究专家也需要透口新鲜空气。职业选手的东西,可比陈郢客他们有震撼力。

真是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小知识分子在网上发大论是常事,但要能够从大海中分辨出那种悄悄的呛声是个技术活啊。
(07-29-2011 04:01 PM)瓦斯 提到: _真是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小知识分子在网上发大论是常事,但要能够从大海中分辨出那种悄悄的呛声是个技术活啊。


其实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经常注意就能够看到,例如发改委的陈东琪就经常有与其职业发言不同的妙论。
2011-07-29 21:47:00 回复
胖的卡门
2011-07-29 16:04:00
(07-29-2011 03:21 PM)wxmang 提到: _历史更有意思,党史研究专家也需要透口新鲜空气。职业选手的东西,可比陈郢客他们有震撼力。

又看到忙总了,很高兴啊。
我想问个问题可以吗?就是最近的万炮轰高铁,感觉很不对劲!似乎是内部斗争?还是想对铁路这块肥肉下手?还是其它原因?
如果忙总觉得方便的话,可否讲解一二,谢谢啦!
(07-29-2011 04:04 PM)胖的卡门 提到: _又看到忙总了,很高兴啊。
我想问个问题可以吗?就是最近的万炮轰高铁,感觉很不对劲!似乎是内部斗争?还是想对铁路这块肥肉下手?还是其它原因?
如果忙总觉得方便的话,可否讲解一二,谢谢啦!

没这么复杂,不过是某些人发泄点怨气而已,什么都不会改变。
2011-07-29 21:48:00 回复
xiaji
2011-07-29 16:18:00
(01-03-2011 07:28 PM)wxmang 提到: _我抛砖引玉提出一个问题清单,供网站管理者参考:

1、网站五年内是否打算盈利?
(1)、如果不盈利,网站运营费用如何筹集,预算多少(不要指望收网友费,自愿捐赠除外)
(2)、如果要盈利,打算怎么办:广告?销售信息?销售服务?如何设计?

2、网站定位如何?
(1)、内部交友沙龙?
(2)、开放茶馆?
(3)、宣传观点和思想的平台?

3、网站金刚钻是什么(假定办网站没有技术障碍)
(1)、帖子质量
(2)、焦点话题控制和诱导能力
(3)、帖子的营销推广能力
(4)、高水平活动组织能力

4、如果以西西河为标杆,如何才能超过西西河(实际上西西河现在优质帖子很少,是在依靠习惯惯性运行)
(1)、组织能力
(2)、控制能力
(3)、大牛吸引力
(4)、数据库丰满度(所以我建议大家把自己像样的帖子,不管是哪里的,都搬到风眼来,这样当客人请来后,人家有东西看,觉得不虚此行。目前风眼太单薄,很多人来一次就不来了)

请大家继续补充。

我把这个清单抄到本地硬盘上了。

对大方向我不懂,稍微懂的就是运维这一块。

只想问几个问题:
1、有聘请专职技术人员的打算吗?
2、有客服人员吗?
3、最关键的,有BCP(业务持续计划)和DRP (灾难恢复计划)吗?
在2012年里,锻炼一个能力,改变一个缺点,学会一个技术。重点词:Focus。
(07-29-2011 04:18 PM)xiaji 提到: _我把这个清单抄到本地硬盘上了。

对大方向我不懂,稍微懂的就是运维这一块。

只想问几个问题:
1、有聘请专职技术人员的打算吗?
2、有客服人员吗?
3、最关键的,有BCP(业务持续计划)和DRP (灾难恢复计划)吗?

你的问题得问风眼管理团队了,不过目前就是业余爱好而已,类似铁手模式,只是人多一点。
2011-07-29 21:51:00 回复
xiaji
2011-07-29 22:11:00
(07-29-2011 09:51 PM)wxmang 提到: _你的问题得问风眼管理团队了,不过目前就是业余爱好而已,类似铁手模式,只是人多一点。

真建议管理团队做好论坛数据备份。看过太多论坛数据丢失的惨剧了。尤其是以帖子内容为重要资产的。

再提问一条:
对论坛中可能出现的老中青三代人同时发声有啥想法?能不能开一个传帮带的模式?
在2012年里,锻炼一个能力,改变一个缺点,学会一个技术。重点词:Focus。
(07-29-2011 10:11 PM)xiaji 提到: _真建议管理团队做好论坛数据备份。看过太多论坛数据丢失的惨剧了。尤其是以帖子内容为重要资产的。

再提问一条:
对论坛中可能出现的老中青三代人同时发声有啥想法?能不能开一个传帮带的模式?

我觉得论坛上都是平等的,没有老中青之分,谁有一得之见都可以贡献,不一定年纪大的就比年轻的强,其实各有优缺点。老的保守但老成,年轻的毛躁但积极,中年的心事重但现实。我想互相学习就好。

数据库备份我想他们每个人应该都有的吧,现在硬件也不贵,买两个大的移动硬盘即可。
2011-07-29 22:16:00 回复
瓦斯
2011-07-29 22:18:00
(01-03-2011 07:28 PM)wxmang 提到: _我抛砖引玉提出一个问题清单,供网站管理者参考:

1、网站五年内是否打算盈利?
(1)、如果不盈利,网站运营费用如何筹集,预算多少(不要指望收网友费,自愿捐赠除外)
4、如果以西西河为标杆,如何才能超过西西河(实际上西西河现在优质帖子很少,是在依靠习惯惯性运行)

现在回头看忙总半年前的帖子,把他指出的这两点结合起来看,可以总结两点:

1)某网站在出现习惯惯性运行的情况下,仍然误判形势,在大约半年前宣布开始收费。

2)指望网友收费果然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要想,谁比谁高明多少,我为什么要花钱买他们的帖子看?尤其是在有忙总等人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大家的前提下,别人怎么还能买帖子收费呢?

风眼在可预见的几年里,估计是要保持民主集体管理的公益性网站了。 (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07-29-2011 10:18 PM by 瓦斯.)
(07-29-2011 10:18 PM)瓦斯 提到: _现在回头看忙总半年前的帖子,把他指出的这两点结合起来看,可以总结两点:

1)某网站在出现习惯惯性运行的情况下,仍然误判形势,在大约半年前宣布开始收费。

2)指望网友收费果然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要想,谁比谁高明多少,我为什么要花钱买他们的帖子看?尤其是在有忙总等人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大家的前提下,别人怎么还能买帖子收费呢?

风眼在可预见的几年里,估计是要保持民主集体管理的公益性网站了。

就我只混过2年多点网络论坛就打过三次架的经验来看,民主集中制是比较好的管理模式,过度独裁,容易形成论坛缺乏凝聚力,因为个人就算是道德圣人,天纵英才,也难以让所有人相信你的公平和无私,一旦有人怀疑你的不公平,不公正,再加上不公开,各种有意无意的挑战就会找上门来,结果是产生认同感分裂。

我认为论坛凝聚力实际是个人类普遍存在的认同感,就像老乡,同学,同宗一样。例如经常听到某人说我们都是混某某论坛的,实际就是凝聚力,也是认同感。

认同感没有了,就只好走人,另外寻找新的认同感。人类本质还是群居动物,需要同类的认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像我写帖子,通过大家回复,本质是要证明自己还活着。

过度放任,不管,就会象菜市场一样,一会来一波吵架高潮,论坛陷于不稳定状态,什么也不会留下。你在这种论坛混一段时间,你一反省,发现纯属浪费时间,除了吵架,其他什么印象什么都没有留下。

这样人会迅速厌倦,因为现实中大多数人就够心烦意乱的了。厌倦的结果就是故意捣乱而不是建设,结果就是负反馈效应,越来越乱,就越来越故意捣乱,结果就是一个斗兽场和烂泥坑。

当然民主与集中如何平衡,我想还需要摸索,不过公平,公正,公开是最起码的。

公平是指大家一律平等,没有例外,不能因为某人发帖多,粉丝多就特殊照顾,不可以法外开恩;

公正是指惩罚一碗水端平,不搞小团伙,小集体,不党同伐异;

公开是所有决策和惩罚都公开说明来龙去脉,不搞ID或IP暗杀。
2011-07-30 12:02:00 回复
乌金沙
2011-08-01 01:54:00
(07-29-2011 03:21 PM)wxmang 提到: _欢迎,欢迎,谢谢支持。其实我说这些都是不犯忌讳,且能够操作的,只是需要大量时间去组织。国外的弟兄没资源,国内的没时间和精力。

例如时政,经常需要放小道消息出来吹风试探,而且一般不敢在正规网站或媒体上,那太明显,只要有路子,引导到风眼来一点问题没有。

例如产经新闻,经常有人不满上级,想呛声,但是又不敢公开出来叫板,只能悄悄的干。这种例子很多。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资源。

历史更有意思,党史研究专家也需要透口新鲜空气。职业选手的东西,可比陈郢客他们有震撼力。

忙总就是忙总,一语中的。国外的朋友没资源,国内的没时间没精力。

一些难以为众人道的东西,可以翻翻这类老书:《道咸宦海见闻录》(清·张集馨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769936.html),至于党史研究,我怀疑在一些历史类论坛出没的某些人是职业选手,他们能否出现在风眼是个悖论:风眼树大招风,则退避三舍;但是风眼没有名气,他们又怎么知道呢?不是每个人都有像我这类有搜索这样奇怪的爱好的。

至于产经新闻,我现在的阅读习惯分类是三大平台,中国能源报,中国工业报,其他对上市公司的八卦奇闻。第二个很中规中矩,我只当作资料库和搜索起点用。第三个就不用说了,记者们挖私营上市公司的新闻还是有意思的,可以当花边看。我想着重推荐中国能源报,上面有关能源的各派别的讨论大都能够看到,有些过瘾。当然有曲笔,但是已经比一般的舆论平台质量要高。国家能源局和人民日报合办的背景。

如果风眼要做此类网站,则中国能源报是最强的竞争对手。
(08-01-2011 01:54 AM)乌金沙 提到: _忙总就是忙总,一语中的。国外的朋友没资源,国内的没时间没精力。

一些难以为众人道的东西,可以翻翻这类老书:《道咸宦海见闻录》(清·张集馨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769936.html),至于党史研究,我怀疑在一些历史类论坛出没的某些人是职业选手,他们能否出现在风眼是个悖论:风眼树大招风,则退避三舍;但是风眼没有名气,他们又怎么知道呢?不是每个人都有像我这类有搜索这样奇怪的爱好的。

至于产经新闻,我现在的阅读习惯分类是三大平台,中国能源报,中国工业报,其他对上市公司的八卦奇闻。第二个很中规中矩,我只当作资料库和搜索起点用。第三个就不用说了,记者们挖私营上市公司的新闻还是有意思的,可以当花边看。我想着重推荐中国能源报,上面有关能源的各派别的讨论大都能够看到,有些过瘾。当然有曲笔,但是已经比一般的舆论平台质量要高。国家能源局和人民日报合办的背景。

如果风眼要做此类网站,则中国能源报是最强的竞争对手。


其实需要眼光,只要发现就可以搬过来。例如我写的关于房地产是金融阻击战的帖子,就被香港《明报》搬家了,当然当成自己记者原创发现;我写的关于在缅甸开发帖子,就被南华早报搬家了,当然当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爆料。

既然报纸可以这么干,风眼也可以学习。

其实爆料最多的还是发改委的一些报纸杂志,尤其是内部网站,那简直就是个百花盛开的宝库。

只是整理都需要时间。这个需要大家一起来干,靠个别人没这个精力。

其实你说的《能源报》的有价值东西就可以搬过来,当然就像我搬某些东西一样进行适当的改头换面就行。
2011-08-01 11:13:00 回复
乌金沙
2011-08-01 12:37:00
(08-01-2011 11:13 AM)wxmang 提到: _其实需要眼光,只要发现就可以搬过来。例如我写的关于房地产是金融阻击战的帖子,就被香港《明报》搬家了,当然当成自己记者原创发现;我写的关于在缅甸开发帖子,就被南华早报搬家了,当然当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爆料。

既然报纸可以这么干,风眼也可以学习。

其实爆料最多的还是发改委的一些报纸杂志,尤其是内部网站,那简直就是个百花盛开的宝库。

只是整理都需要时间。这个需要大家一起来干,靠个别人没这个精力。

其实你说的《能源报》的有价值东西就可以搬过来,当然就像我搬某些东西一样进行适当的改头换面就行。

那个网上有报纸看的,全部公开,有时间我挑些过来讨论讨论。

还有个福卡智库http://www.forecast.org.cn/,估计是上海社科系统背景的。尺度时大时小,哈哈。http://222.66.64.131:8080/fk/detail.jsp?main_artid=7372&main_colid=435&titleid=435
(08-01-2011 12:37 PM)乌金沙 提到: _那个网上有报纸看的,全部公开,有时间我挑些过来讨论讨论。

还有个福卡智库http://www.forecast.org.cn/,估计是上海社科系统背景的。尺度时大时小,哈哈。http://222.66.64.131:8080/fk/detail.jsp?main_artid=7372&main_colid=435&titleid=435


福卡的老板我认识,他们是上海政府的经济预测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是上海的主要智囊之一,他们长项是上海房地产研究,积累的数据和资料可能是最全的。
2011-08-01 16:11: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