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2 03:59:00
(09-12-2011 03:59 AM)听风看雨通三统 提到: _十年前的事件,现在终于到了一个可以全面盘点其大事因缘的时候。作为中国人,自然应该更多地分析一下与中国的关系。(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09-12-2011 09:05 PM by wxmang.)
说到911,其前因,应该追寻到1976年的9月9日。那一天,毛泽东去世。很快,他所代表的,对于人类实现公正的道路的探寻也被终结。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轨迹。这一改变,真正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与格局。
在毛泽东的规划中,发展中国家应该作为�......
(09-12-2011 09:01 PM)wxmang 提到: _我从最近几年央企走出去的形势有一点感受,先是非常困难,举步维艰,后来是涓涓细流,现在即使说不上滚滚洪流,但也指日可待了。
这个环境变化,我想一个是欧美遏制力量开始力不从心,二是国际社会想以夷制夷,以虎驱狼(例如目前多国准备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就是典型事件)。
探讨一下这种变化,我认为伊斯兰的复兴与中国经济的崛起,实际都是欧美选票政治导致的鼠目寸光的结果。
对中国是没有在关键时候有效堵截,屈服于犹太财团的利益游说(例如著名的几大金融机构给我们的游说),导致我们顺利加入世界经济循环,实现从下到上的逐步蚕食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局面,直到动摇其根本:铸币权。
对伊斯兰是没在关键时刻给出路,一味偏袒犹太人,导致极端分子有雄厚的群众土壤,直至全球渗透,防不胜防。
(09-12-2011 10:02 PM)西行漫记 提到: _从两极,到一极,再到多极,过去这20年间世界格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
对于伊斯兰的复兴,我觉得一方面是欧美惯用胡箩卜与大棒政策的恶果,另一方面,穆斯林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民智开启造成中东的政治力量对比出现质的转变.
在欧美战略收缩的过程中,谁会填补中东的权力真空?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不会把中东轻易供手送人,要么搅成乱局,要么默许亲西方的土耳其崛起.
忙总,�......
(09-12-2011 10:12 PM)wxmang 提到: _不瞒你说,我从搞人口研究的人那里得到的信息是我们公布的人口数据严重不准,不具有研究价值。所以无法判断。(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09-12-2011 10:55 PM by 齐的隆冬强.)
[quote='西行漫记' pid='27244' dateline='1315836124']
从两极,到一极,再到多极,过去这20年间世界格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
对于伊斯兰的复兴,我觉得一方面是欧美惯用胡箩卜与大棒政策的恶果,另一方面,穆斯林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民智开启造成中东的殮....
(09-12-2011 10:41 PM)齐的隆冬强 提到: _忙总,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粮食产量是准确的吗?五亿吨粮食,按照人均四百公斤消费量计算,就只能养活12.5亿人口了。从粮食产量上也能大体推算出相对的人口啊。应该还有别的可以反映人口基数的数据吧,比如据说49年(忘了那一年的,好像是解放前)的人口数目就是根据食盐的消费量统计出来的。
[quote='wxmang' pid='27255' dateline='1315836722']
不瞒你说,我从搞人口研究的人��......
(09-13-2011 10:55 AM)wxmang 提到: _粮食产量数据肯定有误差,但是多大不知道。
进口数据比较可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进口玉米157万吨(为上年的19倍,2008年和2009年的玉米进口量分别只有4.9万吨、8.3万吨);小麦进口量为120万吨(增幅为36%);大豆进口5480万吨;稻米进口37万吨(没有崩溃走私部分,走私大于正规进口;棉花进口280万吨(接近2009年的两倍)。另外2010年糖进口量也增长66%。a......
(09-13-2011 11:10 AM)齐的隆冬强 提到: _是啊,粮食的进口量按照人均消费400公斤计算大概可以养活1.5亿人口,那要是再按国产5亿吨养活的12.5亿人口,就是13.6亿人口了,那大概可以说,公开粮食产量数据的不真实性,基本上和公开人口数量的不真实性是一致的。这群没统计到的人,总是要吃饭的。
[quote='wxmang' pid='27376' dateline='1315882527']
粮食产量数据肯定有误差,但是多大不知道。
进口数据比较可靠。海关总......
(09-12-2011 10:12 PM)wxmang 提到: _不瞒你说,我从搞人口研究的人那里得到的信息是我们公布的人口数据严重不准,不具有研究价值。所以无法判断。看来造假不是统计局点专利啊
(09-27-2011 09:03 PM)困了喝绿茶 提到: _看来造假不是统计局点专利啊
......
(09-13-2011 10:55 AM)wxmang 提到: _粮食产量数据肯定有误差,但是多大不知道。
进口数据比较可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进口玉米157万吨(为上年的19倍,2008年和2009年的玉米进口量分别只有4.9万吨、8.3万吨);小麦进口量为120万吨(增幅为36%);大豆进口5480万吨;稻米进口37万吨(没有崩溃走私部分,走私大于正规进口;棉花进口280万吨(接近2009年的两倍)。另外2010年糖进口量也增长66%。a......
(09-27-2011 09:06 PM)困了喝绿茶 提到: _[quote='wxmang' pid='27376' dateline='1315882527']
粮食产量数据肯定有误差,但是多大不知道。
进口数据比较可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0年进口玉米157万吨(为上年的19倍,2008年和2009年的玉米进口量分别只有4.9万吨、8.3万吨);小麦进口量为120万吨(增幅为36%);大豆进口5480万吨;稻米进口37万吨(没有崩溃走私部分,走私大于正规进口;棉花进口280万吨(接近2009年的两倍)��......
(09-12-2011 09:01 PM)wxmang 提到: _我对国际政治不懂,随便说几句供大家讨论。
我从最近几年央企走出去的形势有一点感受,先是非常困难,举步维艰,后来是涓涓细流,现在即使说不上滚滚洪流,但也指日可待了。
这个环境变化,我想一个是欧美遏制力量开始力不从心,二是国际社会想以夷制夷,以虎驱狼(例如目前多国准备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就是典型事件)。
探讨一下这种变化,我认为伊斯兰的复兴与中国经济的崛起,实际都是欧美选票政治导致的......
(12-10-2011 03:58 PM)qhdmanda 提到: _不是不懂,是不愿意打搅了别人的思路.聊天吗,把人都聊跑了,下回不说话了,是没必要的.
主帖这位兄弟的分析,不能认同.至少没说到真正的节点.
美国的问题在:
1.是想采用什么模式领导世界?"世界共主"的前提下保持"生物多样性"?还是用强力改造人类,"再造一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
2.这是一个宗教的选择题,引申一下就是世界观的问题.西方所有的宗教所欠缺的就恰恰是就是这个.
3.作为一个中国人......
(12-18-2011 07:54 AM)金门桥 提到: _我听说目前中国的大豆种子还没被转基因攻破,这个报道属实吗?
(12-18-2011 11:17 AM)wxmang 提到: _我们大豆已经没有市场机会了,退出市场,被淘汰也就是10年内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12-18-2011 02:04 PM)和平共处 提到: _借反转基因的东风,是否可反败为胜?
(12-18-2011 11:17 AM)wxmang 提到: _我们大豆已经没有市场机会了,退出市场,被淘汰也就是10年内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12-18-2011 03:02 PM)海狸先生 提到: _
对不起祖先啊,大豆这可咱们老祖宗培育出来的啊
话说上个月去了趟黑龙江的农村干活,我接触的一些种地人现在主要是种水稻和玉米,还真没遇见种黄豆的,在当地乡村小饭馆吃的大米饭老香了
(12-19-2011 03:47 PM)wxmang 提到: _这个没办法,我们大豆出油率不如转基因大豆。这就是市场竞争。
引用:我是走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好处。其实我们以前把大豆的定位都是压榨,用自己大豆的短处拼进口豆,产量岂不萎缩?其实黑龙江大豆就该定位为中国非转基因食品豆才对。大连商品交易所把标的定位的更明确一些,不难成为东南亚区域作为非转基因大豆的定价中心。我们天天嚷着要有定价权,可定价权到底是什么有谁关心?你有特点、有产量、在食用上有竞争力就应该有定价权。我们期货标的却定位油豆,转基因大豆不冲击你才怪呢。
(12-19-2011 06:24 PM)然后203 提到: _西西河范适安老师(国内期货实干家,真名即网名,比忙总还率直哈)有这样一个提法:
忙总怎么看?
(12-18-2011 11:17 AM)wxmang 提到: _我们大豆已经没有市场机会了,退出市场,被淘汰也就是10年内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12-20-2011 01:10 PM)荆棘天堂 提到: _忙总,植物油全部沦陷?菜籽油也是?
(12-20-2011 11:40 AM)wxmang 提到: _只要榨油市场是大豆主要消费市场,就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个帖子最后修改于: 12-21-2011 03:19 AM by 乡间小径.)
(12-21-2011 03:17 AM)乡间小径 提到: _如果ZF以食品安全名义规定转基因大豆只能用于油品加工和饲料应用,不能用于豆制品加工,加强对加工点的监管,统购直销;榨油市场,非转基因可以卖高价。是两个不同的市场,运作得好的话,至少能守住一部分地盘,不至于全军覆没。关键的关键还在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现在政府连对付地沟油都做不到位,真让人无语。
随着转基因作物对农药的抗药性的增加,从长期看,转基因大豆并不一定便宜。如果将来转基因大豆......
(12-21-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菜籽油没有,但是菜籽油的机会成本高,因为南方土地金贵,可以有更多种职务栽培组合,效益更好。大豆油有成本优势。
(12-21-2011 03:47 PM)珙桐花 提到: _南方许多地区都吃菜籽油,吃豆油的很少,感觉豆油炒菜不太灵,不知是否心理作用。
(12-22-2011 11:50 AM)wxmang 提到: _你这个是心理作用,从消费比例来看,差距巨大,2009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大约达2400万吨,2010年中国油菜籽产量为1,260万吨,出油率35%,只有440万吨,国产菜籽油只占消费总量18.30%。虽然知道忙总数据一贯信手拈来,还是再次被你的超强记忆力震惊了。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严重下降,不足百分之四十。
(12-22-2011 12:01 PM)珙桐花 提到: _虽然知道忙总数据一贯信手拈来,还是再次被你的超强记忆力震惊了。
我猜耗油主力是食品工业,自然什么便宜用什么,老百姓家里炒菜用不了多少油,对市场影响不大。
个人还是喜欢用菜籽油炒菜,觉得更香。
(12-21-2011 10:54 AM)wxmang 提到: _菜籽油没有,但是菜籽油的机会成本高,因为南方土地金贵,可以有更多种职务栽培组合,效益更好。大豆油有成本优势。
(12-22-2011 12:25 PM)wxmang 提到: _这个数据可不是我记住的,上网查的,我只是有一个大概概念,具体数据还是需要查。
菜籽油北方人不喜欢,觉得有怪味,还是习惯问题。
(12-22-2011 02:11 PM)网海 提到: _现在菜花经过品种改良,已经没有异味了。中粮正在四川,重庆正在大量种植。
百度 加拿大菜籽油
芥子油是一种独特的加拿大菜籽油。因为运用传统的生产加工工艺而改变了油脂肪酸组成,因此它和普通菜籽油区别很大。芥子油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广泛,但在欧洲还没有被推广。芥子油能促进脂肪类物质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防止脂肪在皮下的堆积。
(12-22-2011 03:18 PM)wxmang 提到: _你说这种芥子油我正在吃,不过我更喜欢传统菜籽油。这是习惯问题。" 菜籽油的胆固醇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12-22-2011 04:17 PM)xyzx 提到: _" 菜籽油的胆固醇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菜籽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目前尚有争议,所以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少吃。"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可信度未知。还盼相关行业人士解惑。
(12-22-2011 05:18 PM)wxmang 提到: _其实现在人吃油不想以前那么多,胡适请客,带客人到同乡开的店里:老胡,我的客人,今天多放油。
(12-23-2011 12:02 AM)乡间小径 提到: _忙总,这话说反了吧?现在一般人家吃油的量肯定比以前多,小时候吃油都是凭油票买的。胡适那年代,更好不到哪里去。以前觉得吃油是很好、很体面的事,因为油精贵,油多的菜香、好吃,所以要特别强调,表示尊重。
胡适现在这么说的话,估计别人都要怀疑他是否居心不良了。
(12-22-2011 03:18 PM)wxmang 提到: _你说这种芥子油我正在吃,不过我更喜欢传统菜籽油。这是习惯问题。
:捂嘴笑::daxiao::lol:
(12-23-2011 05:44 PM)Guang 提到: _我是北方的,以前小时候吃过菜籽油,那时候买油都是拿个塑料油壶去粮店打,粮店里的油是装在一个个大铁桶,很像装汽油的铁桶,有专用的一个抽油的设备,不知道名字,是一个铁制的东西,用手摇的。大铁桶,抽油的设备都是黑乎乎的。
印象中菜籽油是绿油油的,下锅容易起泡沫,有特殊的香味。
忙总老家做“油辣椒”是否就是用传统菜籽油?好像据说陕西的“油泼辣子”也是用菜籽油,用菜籽油才够香。
(12-24-2011 11:50 AM)wxmang 提到: _以前贵州人只吃菜籽油,或者说只有菜籽油可以吃。所以油辣椒一定是菜籽油,老干妈就是菜籽油。
(12-24-2011 09:19 PM)海狸先生 提到: _拿出家里的老干妈看了下,还真是菜籽油。像老干妈这类的瓶装辣椒酱我最早吃的是阿香婆,后来在超市里见过小康牛肉酱。怎么的个人感觉老干妈打开从一口吃直到瓶子见底都能保持一个味道。有一次吃阿香婆,可能是放的时间长了,底下的有点变味了,说不上是坏了还是怎么了。小康牌的辣酱是江苏徐州出的,用的是豆油,我觉得挺好吃的。不过现在因为销售渠道的问题,在抚顺我住的地方不是太好买,即便是有也没有我爱吃的那一种。还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