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4 17:48:00
(08-05-2011 02:15 PM)然后203 提到: _看看最近余永定(+黄益平)和夏斌的观点
夏斌在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发表文章称,在今后八九年内,中国可能会继续调整篮子中货币的权重,并放宽浮动区间。
夏斌指出,配合汇率制度的逐步市场化进程,资本项下的开放也必然是逐步的开放。
他表示,如果人民币能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和欧元等其他储备货币一起,与美元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则是有助于从制度层面消除世界经济失衡的基础。
中国政策研究者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即使经过10年的努力,其占世界储备货币的比例也许仅为3%~5%。
他还称,在中国当前的货币运行机制下,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会进一步加剧外汇储备的积累。
余永定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周四刊登的一篇社论中称,为停止累积外汇储备,中国必须允许人民币汇率浮动。
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主要是由于压低人民币汇率的政策。
中国一直在用人民币购买流入国内的外币,实际上就相当于在不断干预人民币汇率。
余永定在社论中称,中国央行应该停止买入美元,并尽早允许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因素决定;中国早就该这样做了,现在不应该再迟疑了。
他在文章中坚称,中国政府“应该能够帮助企业和工人们度过由于人民币升值而产生的痛苦局面”。
----------------急赤白脸的鼓与呼了。以前看起来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做如此行径了?
还有更露骨的呢。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黄益平说,人民币自由浮动应当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要严格控制证券投资,确保投资者不会因大规模投资或撤出投资而破坏经济。他说,投资者应该能够撤出资金,但不能一下子全撤走。(怎么控制?如何确保?老黄没说,反正是你中国政府的事情)
第二个重要条件是将人民币每日波动幅度限制在5%到10%。他说,这只有在信心崩溃的极端情况下才适用。(嫌现在的波动太小了,干爹们赚得不爽)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革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黄益平说,中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能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贬值,所以一定要结束外汇储备的积累。他说,大量外汇储备意味着我们借钱给很多国家,回报却非常低;我不知道我们的外储能不能够保值,而且除了美元以外没有其他投资渠道。(不知道就这么能扯)
让人民币自由浮动,还将使央行不再需要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冲销”美元流入。他说,冲销操作增加了货币供应,加剧了通货膨胀。
他说,当前让人民币渐进升值的策略效果不太好,因为交易员一直在下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他说,一次性大幅升值也不会有多大不同,因为市场会预期过后还会升值。他说,如果人民币自由浮动,它就会找到自己的自然水平,然后上下波动。
人民币走强可能会挫伤出口企业。但黄益平说,要让中国在将来强劲增长,就得让出口企业学会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或者是将其生产从沿海地区向工资水平更低的内地搬迁。他说,汇率动起来的时候,所有行业都得动起来,这就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办法。(这个逻辑看不懂,似乎可以和朱相当年的思路相仿,万丈深渊,地雷阵的那种)
央行和其它部委却用这两位学者的声望来游说中国国务院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两个决策部门,希望它们能改变政策方向。黄益平说,央行官员赞同他和余永定的观点,但他们不是最后决定人。他说,关键问题不是央行同意与否,而是高层领导人同意不同意。(急美人之所急,想美人之所想。不是探索新知,而是热衷影响国策,和民国时候某些知识分子一样一样的)
-------------------有点庆幸当年没有考研究生了。
引用:黄益平不了解,余永定就是当年现任总经理一上台就建议人民币大幅升值,牺牲外贸和就业而被从货币政策委员会驱除的。夏斌观点是基于现实利益。在学校时挺喜欢余永定----不搬弄模型,用数据说话。但这几年很有点“偏执狂”,一味鼓吹自己的观点。还在博客上和黄益平相互吹捧。有点恶心,可能对大学生有一定影响。
其实目前的逐渐升值在理论上不是好的方案,但是在政治上是最稳妥的方案。
治国就是踩跷跷板,就是妥协,与书生的看法是不同的。
(08-11-2011 11:23 AM)然后203 提到: _在学校时挺喜欢余永定----不搬弄模型,用数据说话。但这几年很有点“偏执狂”,一味鼓吹自己的观点。还在博客上和黄益平相互吹捧。有点恶心,可能对大学生有一定影响。
上海的周洛华(周谷城的孙子),认为经济学家是金融学家的敌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和金融是两个概念。但是分析宏观经济又不可能不涉及到金融信贷,资本市场等。忙总对这怎么看?
最近的世界市场波动,美元暴跌,以及国内CPI抬头,金融风险就在我们身边啊。
(08-11-2011 12:29 PM)wxmang 提到: _应该这样说,书生跟政治家是天然的敌人,书生考虑的都是理想状态,都是最优解;政治家考虑的都是可行性,非劣解。而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一般都比较偏激,非要政治家接受自己的东西,不然这个政治家就是白痴混蛋。
当家才知柴米贵。其实不要说治国,只要让书生去管几天企业,就知道锅是鉄铸的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前长江商学院的曾鸣,在当教授时指点江山,天下企业家均是饭桶,唯我独是明白人。2006年8月去马云的阿里巴巴任集团资深副总裁,2007年2月担任中国雅虎总裁,参与一线作战,很快惨败,2008年1月不得不退居阿里巴巴二线。
(08-11-2011 12:45 PM)slyypp 提到: _所以老狼很“聪明”,坚决与实际经营划清界限,同时扩大听众规模,把讲堂搬到电视上,混知名度,按照娱乐明星的方式make money。
5年前的老狼,因为他搞的专业性强,都是用数据说话,而且也说得很中肯,对中国是有益的。
现在的老狼,看见他就想换台,因为有些东西实在太扯淡了,而且专挑不明真相的群众喜欢听的说。现在的他,只需要知名度和金钱。
(08-16-2011 10:15 AM)然后203 提到: _三大风险我们必须要共同的关注,企业家们,政策制定者,学者必须共同关注。
(08-16-2011 08:58 PM)浑水摸鱼 提到: _深感李稻葵的观点持重全面,值得仔细琢磨。
(08-17-2011 06:41 PM)penny1003 提到: _不知忙总比较认同货币政策委员会中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社会上那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哪几个的话可以值得我们老百姓去认真听听?
引用:RE: (新帖)遵义往事:文革中的记忆
(08-01-2011 11:46 PM)Hans 提到:
忙总多给大家推荐人品好,学问好的,靠谱的人给大家读一读看一看呀。从高中开始就没看新闻联播了,今天去看了下,发现还是有点内容的。
你这个要求太高,经济学家要想找人品好的,不容易,因为这本身就是特殊行当,学问也是见仁见智。我只能说找一些能够接触到真实数据的人,他们说出来的东西不至于满嘴跑火车,比较接近真相。当然由于他们职业和位置,必须遵守上级指示,不能畅所欲言。下面是一些经常出镜的人物:
蔡昉;曹远征;陈东琪;陈锡文;樊纲;范恒山;郭树清;韩俊;贺力平;胡晓炼;胡鞍钢;江小涓;李剑阁;李稻葵;李晓西;李扬;林毅夫;刘鹤;刘世锦;马建堂;钱颖一;石小敏;宋国青;宋晓梧;汪同三;王建;王一鸣;吴晓灵;夏斌;肖捷;谢伏瞻;谢平;许善达;杨伟民;易纲;余永定;郑新立;周其仁;周小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