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9 05:45:42
一
早上。
前一段,小肠不全性梗阻,让父亲的体重一下子从63kg,掉到了如今的53kg。
他咳嗽的时候,我抚着他的背,感觉骨头一根根地扎手。
父亲,从前爱睡硬板床的,现在已经需要铺上厚厚的软垫,否则就会让自己的骨头硌得生疼。
呼吸急促,心跳每分钟一百多下。稍稍起来活动,就喘得不行。
今早气喘更加重了,不得已, 紧急去找主治医师,问能不能入院,主治医师也非常苦恼地翻着电脑记录。
“加61床现在有人么?”他扭头问边上的另一个医生。
我知道这个科室正规床位是45张,之后的就是加床,想不到如今都加到六十几了,这年头,肿瘤病院永远是人满为患。
“加62都满了!统统满了!”被询问的医生头也不抬地说。
主治医师叹口气,又翻看半天,喃喃自语道,“16床今天点滴完,要不立刻让他出院好了”,抬头问我,“你明天再来看看有没有床位行么?”
当然回答行。
又问医生,有什么药可以缓解么?可以吸氧么?
医生摊手,没什么药。吸氧么,可以试试。
二
中午。
在买制氧机还是租氧气瓶之间挣扎了一下。
打了几个电话了解了一下,本市的行情是,租氧气瓶,押金一千五,每天扣五元,算作折旧费。上门换气一次40元,一瓶氧气大概可以不间断地使用25小时左右。
担心有时急需的时候氧气不够,最后还是买了医用级的制氧机,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富集空气中的氧气,插电就可以出90%以上氧气的那种。价格两千八。还买了个42L的橡胶氧气袋,用制氧机就可以充气,需要出门的话就可以带着。
带回家给父亲吸氧,90%的氧气,先调到每分钟1L的出气量。总算缓解了气喘的问题。看着他慢慢吸氧,脸色变好了些。
三
晚上。
电视开着,母亲坐在那里看,时不时喝口水,她这几天有些上火。
制氧机开着,声音不大。连续的低低电机声,还有每隔大约二十秒,出现的一种气体压缩声。
父亲戴着氧气管,在客厅的小床上睡着,呼吸声均匀。我坐在他脚边的沙发上,只点了一盏小灯,看书写字。
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已经太过奢侈。
让每一秒都有意义,当下是最有价值的时间。坚持住,一定要平常心。就我的经历,再大的苦难在时间的长河中都只是一瞬间的浪花,一咬牙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