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0 03:09:08
源于一个参与的讨论,希望能给更多人看看。
内容如下:
农工商,或者说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国际政治的经济基础。以农业来说,发达国家依靠工业基础的领先,通过工业补贴自己的农业,压低了农业的经济价值,这就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个人为的巨大鸿沟。以中国为例,以前就只能在鸿沟下挺着,没有钱来补贴农业,拼死拼活发展工业有了点钱,一补贴农业就发现自己的工业基础的稚嫩。不补贴农业,一来自己的工业发展是靠自我剥削农业起来的说不过去,二来国际间的鸿沟就成了国内的农业和工业间的鸿沟了。
考虑现实的国际环境和我们的处境位置,今天的中国必须开始工业补贴农业的进程,但是为什么要补贴,如何补贴,补贴到什么程度要有一个事前的预判和事后的评估。为什么要补贴,因为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历史上已经事实上造就了这样一个需要补贴的环境。如何补贴,发达国家通过对农业生产的补贴来压低农业产品的价格放大了工业的效果和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中国通过对农业产品的保护价政策让自身的工业社会底层直接面对补贴的成本,这两者的差别是明显的但是孰优孰劣要从时间来判断,这也牵扯到对未来世界面貌的预判。第三就是补贴到什么程度。在面对三农问题的时候通常的观点就是输血和减员的针锋相对,事实上两种观点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实行的时候可以并行不悖,波段操作平稳推进。那么剩下的重点就是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推进到那里?这也同样牵扯到对未来世界的预判。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目的是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改变的只是我们从鸿沟下来到鸿沟上,那么在操作上就可以着重在减员的实行上,如果我们认为未来的世界工业与农业的差距会缩小,我们就要更平衡地推行输血和减员。无论如何操作,成长的烦恼不可避免。输血不利减员,不输血不利稳定,城镇化落实扶持政策,现有城市扩大开放的心态也许是讨论三农问题的城市人最迫切要做的。
最需要警惕的是一种认识,既工业的经济效用本来就是比农业要大得多,并且将永远如此。这就要再说说第三产业了。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教导我们金融业的经济效用本来就是比工农业要大的多,只不过德法日还没协调好,现在老师的教案有些混乱,以后会好的,准备上课。
如果德国的黑森林足够大就没有法国的大革命,德国,一个从殖民地走向殖民者的角色。今天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就如同历史上一个从殖民地到殖民者的陷阱。英国是德国的榜样,德国意图复制英国的成功结果与英国同归于尽,英国是美国的榜样,美国却走上了与英国不同的道路,从殖民到后殖民,今天美国是中国的榜样。
中国是否能象美国那样去统治世界?不能,多数中国人都会这样回答。但是,与此同时多数中国人都希望获得高级餐厅那样的轻松,高额,还显得有品位的利润。事实上中国人没有那个命,即使麦当劳的产业升级可以提供与高级餐厅一样的产品仍然只能卖麦当劳的价格,就如同美国比英国更强大了却仍然只能主导后殖民时代。如果麦当劳在挤占高级餐厅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却又在同时把自己改造成高级餐厅,下一个麦当劳自然就会出现并替代这一个。
世界将由麦当劳主导,高级餐厅将成为麦当劳管理者的小众服务的内部机构。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麦当劳的管理者面临一个选择,是卖掉自己的麦当劳去现有的高级餐厅享受服务,还是把自己的麦当劳继续做大做强再把高级餐厅搬来自己的地盘。为什么会面临这个选择?因为麦当劳已经开始挤占高级餐厅的市场份额了,在发展上受到了高级餐厅整体势力的抵制,同时欧洲日本这些高级餐厅的分部经营出现了困难,让麦当劳的管理者以为自己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事实上欧洲日本这些高级餐厅的分部出现困难正是麦当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级餐厅体系出现松动的表现,麦当劳的新兴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和高级餐厅的总部美国。欧洲和日本面临从高级餐厅到麦当劳的转型,困难在于观念的转变,而这正是中国可以利用的机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有人驾驭动力有人被动力驾驭。
全球的土豆,面粉,牛肉,奶酪等等都管起来(别忘了Tg官员的理想: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得管空气),这才是高级餐厅担忧的的原因。
其边界有两个,一个是粮食,一个是军火,一个决定生,一个决定死。其内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资源,一个决定能力,一个决定能力发挥的空间。不同业态需要共同的资源,争夺对资源的控制权是当然之义。麦当劳的优势体现在政治上的人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产和消费的循环之中。
目前的形势是高级餐厅的力量还很大,因为欧洲和日本还无法接受主动向麦当劳转型。这是中国的机会,可以吸纳欧洲和日本以前累积的技术,这也是中国的困难,欧洲和日本还将与美国一起敌视中国的麦当劳。中国要在这个时间段把自己做大,当欧洲和日本不得不面对转型的时候,就是中国,欧洲,日本共同对付美国这个高级餐厅总部的时候了。
鱼翅汉堡,鲍鱼汉堡会出来,麦当劳也会有包房,也会有歌舞表演,也用金餐具,银座椅。等于是披着快餐马甲搞从低到高一条龙餐饮通吃,这是美国鬼子没法对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