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6 09:27:29
这几天出去买东西,几乎每个商店的交款处都有给海地地震募捐的标识。有的还写着煽情的“we have heart"。我想如果我坚持一分不捐,那不就成了“没有心”的冷血动物了?
汶川地震的时候,不仅米国政府只捐了50万,民间也没见这么大的动静,更有莎朗石头这类的贱人出来说风凉话。政府捐出的一亿和捐出50万的区别,还可以用中国财大而海地贫弱来解释,而民间商家的炎凉,则反映出美国人心目中这两处地震的区别:一处是遥远而不相干的对手,一处是自家后院的小朋友。
即使是所谓"普世"的价值,也是分亲疏远近的。爱心是一定有的,偏不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先找自身的毛病吧。
俺们不差钱,钱也不会发到灾民手里,都变成100万一辆的越野车、3万元一台的电脑了。
没心肝的东西,鄙视。不知是怎么生出来又怎么长大的,该不是吃狼奶长大的吧?
捐款那会儿,我们的职工都是把整月的工资捐出来的,但是,同时,大家都分开捐,比如这个红十字会捐几百,那个慈善总会捐几百,化整为零,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说起来有点小惭愧,的确是耍了点小心眼,有时候感叹要做点好事(而且希望达到效果),不得不这样。
(众目睽睽之下那是找死),互助互救的例子比比皆是。就算震前有些贪官污吏,在救援和恢复中基本都是全力以赴,为部门利益弄点好处有,但是不多。倒是一些所谓的慈善机构行为令人不齿,非常不齿。所以我们再也不相信什么民间慈善组织,尤其是一些明星建立的慈善组织。
明星搞的很多都是作秀,这个的确不值得信任,但是就我所接触而言,我确实看到了不少NGO还是发挥了作用的,捐款只是一部分,还有比如收集物资,组织配送等等,过程也还算透明,有得监督。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珠三角的民众公民意识当真还是比较好的。反倒是后来回乡,觉得我们灾区本地人,这一块真有欠缺。
是态度。有的明星到灾区,首先摆出救世主的姿态,然后无所不用其极的要展现自己的知名度和魅力(也许是其本能),但是面对家破人亡的大众,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的人,我认为是没有道德的,其慈善动机就值得怀疑,有作秀嫌疑。
今天才看到国际章泼墨门的八卦,甚是热闹.有人翻出她地震时募捐到100W USD下落不明.李和尚的一基金当时就不断有人在批评,不过李和尚和达赖搞在一起,形象已经坏掉了.
一批所谓明星前呼后拥,架子十足跑去,摆几个姿势,照几张相,去跟老百姓握手,还要问你知不知道我是谁?
搞个晚会,上台就问我是谁知道吗。结果教会的人跑去抗议,当天这伙人就开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