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8 20:14:03
发一篇我过去给华人报纸编写的译文。
自己觉得对当前还是有些意义。
打字慢,只能一段一段发,望见谅
引言
回到数年前,不论是老澳洲,还是新移民,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BHP”这个响铛铛的名字。历史上的“断山工业集团”,今天已因为兼并而被更名为“BHP-Billiton”了(“必和必拓集团”是全球三大矿产集团之老大,因与中国打官司,前些日子而被大家所关注)。
当驱车去位于居南半球的最大的佛教圣地“南天寺”参拜的华人们,沿着通往五龙岗市的海岸公路而行时,每个人都会对那个绵延十数里的巨大厂区而感到意外,从而改变那些过去认为“澳大利亚的工业都不过是些‘小作坊’”的旧印象。
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介绍被人们称为“BHP之父”的埃森顿。路易斯的传奇经历,看看他是如何从钳桌台走进“大班室”的。不过,现在的那些超级公司的巨头们,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物了。。。。。。。
1.“旧模式”的传奇英雄
很多很多年前,埃森顿。路易斯不过是个家庭作坊的小业主 – 典型的澳洲小老板之一,他毫不起眼,身体力行,兢兢业业,分厘必争。。。。。。但是,如果你有兴趣来研究他们的话,你一定会得到不少启示,从而理解当今一些澳洲排名前列的集团总裁们的奥秘,他们的“强项”与“软档”,他们的理财原则,他们的喜好与厌恶。。。。。。
小小年纪,路易斯就在一个偏远的小火车站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毕业于阿德雷德的矿业学校后,他进入位于断山区的铅银矿工作。1921年,40岁的他当上“断山工业”的总经理时,该公司还不过是个南澳东部的普通公司。30年后,BHP成为了澳大利亚的龙头老大。当今,它已是全球的跨国大鳄之一。
你决不能在现代的管理教科书里找到路易斯这样的管理者的案例的,他不太喜欢在电话里交谈,天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灵活地使用手机,他也不常写信,即使是给媒介的信菚上,他的签名仍然不是私人的姓名,而是集团的名称。而今天,那个“大老”不想龙飞凤舞地用草书花体来表现一下自己啊。他的私信都是言简意明的。和他相比,今天尽管每个人都明白“短而精”比“长而繁”好,而哪个不是下笔千言,废话“套话”连篇啊。
路易斯一生坚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特别喜爱到第一线去私访。作为一个眼光敏锐的观察者,他总是会一针见血地发现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巨型的悬挂板是他自己的办公大厅的路标。而在纽卡素的钢铁厂里,有着几百块这样的巨型板,上面挂满了五花八门的东西,让一切暂时不用的物件都物归原处,井然有条。每当下现场时, 路易斯必定要检查它们,因为这是他用来检验管理成效的标准之一。(今天,人们给这些做法都加上了好听的名字,例如叫“精益加工:5S”),
他的这个主意则来自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有一天,路易斯发现有个工人把自己的全部工具都整齐地放在一块磁板上。当他讯问其原因时,那个工人回答说:“很简单,因为这些是我的吃饭家伙嘛”。
路易斯就是这样愿意到处向蓝领们请教的,同时他也得到了他们的尊重。
没有什么理论,但是抓住机会的直觉是一流的,而且敢于用人,敢于用人不疑(本人在海航做总经济师时才30岁,其他任何人都不敢这么用人)。这点很多书生出身的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海航从1991年1000万人民币起家,到现在已经是千亿级的企业。眼光和魄力,直觉和动手能力比书本重要得多。
可惜这么多年股票都没怎么涨啊
对经营有好处,股东对经营层压力小。(散户比例不大)
国企一般都有计划处,是不是这个部门?
企业里总经济师主要是负责与钱有关的一切事务,类似CFO,但是不对董事会承担责任。一般主管战略部,计划部,财务部,结算中心,稽核督办(或内部审计部)、企划部(或运营数据分析部)等等部门。
主要是负责与钱有关的一切事务,类似CFO那是总会计师吧?总会计师也是三总师里比较牛的了。我看国企领导班子都有总会,而其他两位加上总法律顾问就没这么显赫。
簿记、成本控制、资产管理和财务分析等工作。在我曾经服务的企业里,是总经济师直接下属。其基本职责包括:
主持编制并签署公司的财务计划、信贷计划和会计报表等;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各项财务活动,考核生产经营成果;会签重要经济合同,对可行性报告提出评估意见;审核下属公司、企业投资和效益的计算方案;编制公司工资、奖金、福利方案和年度分红派息方案;监督全系统的财务管理和活动;监督全系统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制度和遵守财经纪律,制止不符合财经法令、不讲经济效益、不执行计划和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对各级财会人员的调动、任免、晋升、奖惩等提出建议;负责全系统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