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原创】浙江工厂、河南零件与印度基建(上)

月色溶溶

2009-10-21 07:58:52



前几天,我爸的一个朋友潘叔带几个人来访,我爸在酒店宴客,把我也带去吃好吃的。觥筹交错之际,烟酒繁华之间,不免谈起彼此的生意。我爸说:我最近有一个零件拿去河南做了,成本竟然只要原来的三分之一!交给河南那边,最后做下来比在这里做能便宜三分之二!

作为西西经济版的一员,我现在对经济话题是十分敏感的,马上就挺感兴趣地问:是吗?那零件复杂吗?河南做出来是一样的吗?

做出来一模一样啊。又不是什么难做的活,主要是翻砂,是一种笨活,谁都会干。爸爸说。

什么叫“翻砂”?我问。这名词好像听说过,但我其实不知道是啥。虽然有时侯也去老爸的工厂,可是我对工厂里那些技术一窍不通。而且,毕竟很多零件是外加工的,老爸自己的工厂里不做,我是没见过的。

翻砂啊,是这样的,潘叔解释说,先用个木壳子,做出零件的轮廓,再往木壳子上填沙子,包起来压实。上下两块拆开来,就可以把木壳子取掉,这个沙子的空腔,不就出来一个零件的样子了?然后,把铁水往沙子零件空腔里浇,等冷却了,把沙子敲掉,一个铁零件就做好了啊。

哦,我恍然大悟地点头,木头浇铁水会坏的,沙子却不会跟铁水粘在一起,所以要用沙子,对吧?

对了。潘叔笑着点头。

那拿零件去河南做的很多吧?这么便宜啊,谁不愿意便宜点呢?

那不行的,没很多,河南很多东西还是不会做、不方便做的啊。

哦,河南产业链不行,对吧?我点点头,非常内行的样子。

其实我还是没搞明白,为什么在河南制造这个零件就只要三分之一的成本。到底省在哪,有谁能说明白么?不过,我真明白“产业链”是什么意思的。我自己亲眼在工厂里见到,做一个产品,一个零件,需要很多步骤。从原料、模具、冲、压、刨、磨、镀。。。各个工序,各个环节,在我们这儿都很容易解决问题。有各种规模,各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反正只要你能设计出一个产品,给出设计图纸,真想把它从纸上谈兵变成具体而微,就把图纸拿到模具店或模具厂去,只要你出钱,人家总能给你把模具做出来。拿着做好的模具,买了需要的原料,再找加工的工厂,甚至只要人家家里替工厂加工的几台机器,就可以把你的“产品”实践出来了。再用同样的办法搞好包装,就可以拿出去推销卖钱了。哪一步都不复杂,但真有挺多步骤的。

以模具业来说吧,很多年以来,在我们周边的农村地区,那些初中高中毕了业,不再升学的男孩子,去一个模具店“学刻模具”,就是一条司空见惯的生存之道。很多人一说起人家的职业,哦,模具师傅啊,那言下之意,还是收入不低的意思呢。而模具“店”或者“厂”的区别,也仅在规模大小,设备完整与否而已。

我们这儿附近一些地区,大大小小的公路旁,或新或旧,或大或小的房子,到处都看得到很多模具“店”。店里一眼望去,有几台机器,还有一些钢啊铁啊的原材料堆着,一个老师傅带着几个男孩在忙。店面外墙上,多半歪歪扭扭用红漆刷着“刻模具”几个大字。。。还有一些店,是专门卖刻模具所需“钢板”的“钢板店”,各种各样的钢材都有。

一想起这些数量众多的模具店,我心里就会想,这就是“浙江制造”甚至“中国制造”的基础吧?

我想在中国,除了浙江江苏广东少数一些地区,能有这样完整产业链的地方,还是很少的。象我们这儿模具店成片的景象,别的地方应该不太容易见到。而这些地区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并不能互相替代。这种产业链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条件,地理区位、农商传统、先发优势甚至文化乡俗,都各自起到了作用。我想,其实制度政策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因为到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政策因素的差异已经很小或者没有了,而其它地区要追上、复制这几个地区,改变市场格局,却还是很难。政策如果有全国性压制,那它是决定性的,谁都干不了。不压制了,有政策扶持的却不一定能成,能成事是因为其它更关键的因素。

河南,也许做某个零件很便宜,或者某个象翻砂这样的工序很便宜,比如一下子能节省三分之二的成本。但我爸却还是在有大批量需求的时候,才拿去河南做。大部分浙江工厂里要做的零件,还是在浙江本地生产的,这就是产业链的重要性。不是具备其中一种优势,就能改变整个产业的分布状况的。

这让我想到了这段时间以来,西西河里经济版和观点时事版的热门话题:中国帮印度建基础建设,会不会改变印度的整个经济基础状况,以至于威胁到中国制造在将来的生存?

(未完待续)


管理推:爱莲,晨枫, 通宝推:四方城,熊仔,

7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补充一点铸造常识

翻砂铸造(准确讲叫砂型铸造)只能作出精度很低的产品,附加值非常低,而且污染大,劳动强度大,在江浙一带目前已经被淘汰,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江浙一带目前主要是精密铸造。

精密铸造包括熔模铸造,壳型铸造,金属模铸造,消失模铸造,磁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等等。目前主要是使用熔模铸造。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合金的铸造,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比其它铸造方法要高,甚至其它铸造方法难于铸得的复杂、耐高温、不易于加工的铸件,均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熔模精密铸造是在古代蜡模铸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用来铸造带有各种精细花纹和文字的钟鼎及器皿等制品,如春秋时的曾侯乙墓尊盘等。曾侯乙墓尊盘底座为多条相互缠绕的龙,它们首尾相连,上下交错,形成中间镂空的多层云纹状图案,这些图案用普通铸造工艺很难制造出来,而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可以。

现代熔模铸造实际应用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叶片、叶轮、喷嘴等形状复杂,尺寸精确以及表面光洁的耐热合金零件上。其后这种铸造工艺相继在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同时也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造。

熔模铸造工艺,简单说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或塑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再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壳置于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焙烧(如采用高强度型壳时,可不必造型而将脱模后的型壳直接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铸件。熔模铸件尺寸精度较高,一般可达CT4-6(砂型铸造为CT10~13,压铸为CT5~7)。熔模铸件的表面光洁度比一般铸造件的高,一般可达Ra.1.6~3.2μm。所以可减少机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较高的部位留少许加工余量即可,甚至某些铸件只留打磨、抛光余量,不必机械加工即可使用。采用熔模铸造方法可大量节省机床设备和加工工时,大幅度节约金属原材料。

熔模铸造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它可以铸造各种合金的复杂的铸件,特别可以铸造高温合金铸件。如喷气式发动机的叶片,其流线型外廓与冷却用内腔,用机械加工工艺几乎无法形成。用熔模铸造工艺生产不仅可以做到批量生产,保证了铸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机械加工后残留刀纹的应力集中。

精密铸造需要的另外一个技术就是模具技术。

在我国,模具共分10大类46小类。不同类型的模具具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同类模具也可以用不同加工技术去完成。模具加工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模具型面加工、表面加工和装配。它们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精密铸造、金属切削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及其他高能波束加工及集二种以上加工方法为一体的复合加工等。数控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在模具加工得到了广泛应用。

模具制造(包括设计和加工)技术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手工操作阶段、手工操作加机械化(普通通用机床与工具)阶段、数字控制阶段、计算机化阶段和CAD/CAE/CAM信息网络技术一体化阶段。我国目前模具制造企业多达数万家,各个阶段同时并存,但目前主要以数字控制阶段为主。大约浙江、广东有数百家企业发展到了计算机化阶段。但同时也还有不少企业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加机械化阶段。纯粹手工操作阶段基本上已没有。进入CAD/CAE/CAM信息网络技术一体化阶段的企业在上海、浙江已经有数十家。

此外江浙一带有的模具制造企业已经引进了高速铣床和高速加工中心,转速在10000-20000r/min左右,少数达到40000r/min左右,并已经开始引进虚拟主轴并联机床和3D激光6轴铣床及开放式控制系统。高速铣削与超精加工、干硬切削加工相结合,以铣代磨,极大地减轻了模具的研抛工作量,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目前国外高速加工机床主轴最高转速有的已超过100000r/min,快速进给速度可达120m/min,加速度可达1-2g,换刀时间可提高到1-2s。并可获得Re≤1μm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可切削60HRC以上的高硬度材料)

随着模具向精密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江浙一带有的企业已经将超精加工、微细加工和集电、化学、超声波、激光等技术综合在一起。目前超精加工已可稳定达到亚微米级,纳米精度的超精加工技术也已开始应用。电加工、电化学加工、束流加工等多种加工技术已成为微细加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已有用波长仅0.5纳米的辐射波制造出的纳米级塑料模具。)

另外江浙一带企业已引进了可实现三维曲面模具自动研抛的数控研磨机。


管理推:晨枫,
2009-10-27 20:01:16 回复
与浪共舞
2009-10-28 23:35:41
花!并求助。

本人一朋友在公司里负责产品研发,他所谓的原型产品就是些透明的小塑料零件。在美国做模具很贵而且实际上也是被外包到国内做的。他曾经在国内试过一家厂,价格有优势,能用,但精密度差点。看来他是没找到技术层次高的厂家。河里牛人多,特别是月色MM 对江浙相关产业情况熟悉,还盼多介绍一些口碑好的厂家,替朋友先行谢过!


精密模具公司高度专业,而且对批量有要求

所以建议广泛接触,上海有许多高水平的精密模具企业(可以上网搜索),但是小批量价格肯定很高,甚至不做。我以前服务的一家企业,一年要采购4000多万人民币的精密模具,可以得到比较便宜的价格。但是不是塑料模具,是大型合金模具。

而且模具精度也是采购成本最主要的指标。塑料模具应该温州也有水平较高的企业,需要实地去看是否满足技术指标。


2009-10-29 00:51:37 回复
池塘中的雨滴
2009-11-01 04:10:18
说的太笼统了 花 个人感觉 基础制造业不是靠好设备

和钱就可以砸出来的

另外压力铸造用的也很普遍


说得非常对,现在制造业最缺的就是高级技工

例如引进的瑞士精密数控柔性加工中心,瑞士技工在时,精度轻松可达18μ,瑞士人一走,打死了都达不到32μ。而中国现行体制歧视技师,所以进口的先进设备根本达不到实际效果,实际只有50%左右就不错。


2009-11-01 05:49:38 回复
洒落
2009-11-02 02:46:37
精度32μm不算什么难达到的技术

最普通的车床、铣床都能达到的精度,加工中心达不到这个精度就奇怪了!普通车床和铣床的加工精度是0.01mm,也就是10μm,这是一个初级技工就能加工出来的精度。你们这是什么单位,连数控加工中心的精度都达不到32μm?


关键看你加工什么东西,手机模具达到10μ小意思,

直径10米的巨型齿轮你弄个32μ精度来看看。


2009-11-02 04:58:19 回复
hittit
2009-11-02 23:24:07
直径10米的巨型齿轮

没见过。最大的看过2,3米的。

您这个齿轮用在什么地方的?


未来三峡升船机,直接从坝下提升5000吨以上客轮上升到

到坝上。


2009-11-03 08:48:25 回复
hittit
2009-11-03 19:36:24
谢谢

花一下。

应该是用精密铸造的方式造这个齿轮了吧。


大型齿轮成型目前还是传统工艺,请看

《大型齿轮的成型工艺》王志明 武汉重型铸锻厂http://www.cqvip.com/qk/93873x/199904/3875443.html

加工可以看看这个公司,工艺、设备比较典型:山东伟力齿轮制造有限公司.http://www.365machine.com/sbjj.asp


2009-11-03 20:00:24 回复
楚庄王
2009-11-03 21:33:55
我觉得你在对不是你专业的东西发表议论时很吃力。

大坝提升用的齿轮不是高速运转的,提高它的尺寸精度意义不大,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目的可能是抗磨损和耐腐蚀,一般的工厂能生产这么大的齿轮,就应该都有能达到你所说的设计要求的表面光洁度的普通设备,不需要外国和尚的。

另:根据你提供的模数和齿数,得出的外径尺寸与你给出的不符,建议修改。


的确如此,我主要熟悉财务。对齿轮知道是曾经服务

的一个企业一个大型齿轮报废(直径有2米多),进口太贵,且时间太长,所以组织一批人在国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许多常识就是调查的结果。后来还是重庆一家企业中标,并生产出来,价格只有进口的30%,精度低一级(只能达到6级)。


2009-11-04 01:14:20 回复
返回索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