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索引页

从事发后的各大媒体标题变化看出一些问题

malloc

2009-07-06 02:17:21



新疆这个事情发生已经有一天多了。以往这种级别事情的处理要么彻底的封死,要么专题形式出现。

可是这次就相当相当诡异,首先是新华网,出了了英文版的消息129 killed, 816 injured in China's Xinjiang 然后几分钟后,立马出了中文版的乌鲁木齐市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40人死828人伤的新闻,没过半个小时,又改成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多人被杀”。这是官方的通稿,一个小时内变了三次。而且各大论坛纷纷删帖如潮。

这就让人非常困惑,Y的这帮人是怎么搞宣传的。

1.是谁同意把初步的数据出现在公告里的。

2.为什么要改变

3.河蟹是谁放出来的。

4.媒体对这么大的一个事情,是如何处理的。

现在你去看看CCTV和各大电视台还是歌舞升平,啥事没有。

这个事情,反映了几个问题:

1.胡某,不在的时候,两个团体,两种处理的意见,现在这个“多人被杀”的通稿和河蟹乱爬的结果是两派妥协的结果。

2.中宣部的是一帮sb。

3.政府对舆论的掌控能力还是很弱,不懂得,如何去赢得民心。也许他们根本不在乎。稳定人心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差。

4.国安对情报的掌控和对东突的渗透,很是不够。

想想去年南航的那件事情,如果不是其中一人突然怕死反水,后果不堪设想。

今后至国庆前后一段时间,是中国恐怖袭击的高危期。


1 条留言

1900-01-01 00:00:00
事件的扩大化是各级机构不作为

从目前信息判断,事前知道一些暴乱情报,但分散在各个反恐单位当中,没有一个综合分析部门进行判断,类似美国的国土安全部,也没有一个权威的领导部门进行行动协调。而且所有部门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顶多发一个预警通报,至于后面需要的安排和调度没有一个单位有能力统筹。所以一旦真的出现问题,就是各自为政,且各级官员为了减少自己的责任,以冲散为主(开枪、打人是要掉乌纱帽的,无一例外。现在有的地方警察执勤都要带手套,以免在执法过程中抓伤嫌疑犯,导致被处分或赔偿。由于这种打击警察执法能力的政策,警察是全国性的不作为),结果没想到会是暴乱,所以局势失控。


2009-07-07 03:13:00 回复
返回索引页